湖南女孩696分考入北大,年僅15歲,媽媽:她原來成績也很差

2020-12-10 騰訊網

九月份如期而至,全國各地高校也紛紛開學了,2020級的學生們也正式的踏進了大學生活,開始了學生們夢想中的大學生涯。

前兩天,北京大學的新生中,有一個05後的小女孩,引起了大家們的注意。原因無他,這個女孩的年齡真的太小了,才15歲就被北大錄取了,一舉成為北大今年錄取學生裡最小的本科生,想想自己的15歲,可能還在和同學們傻笑吧。

年僅15歲,成為北大最小本科生

這個女孩叫屈詩穎,出生於湖南省,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696分的優異成績,成功的被北大的信息管理專業所錄取,也是北大今年年齡最小的本科生。

深入了解到,屈詩穎的家庭背景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卓越,她來自普通家庭,甚至可以說是「寒門」家庭,並沒有什麼好的學習資源。

屈詩穎出生於普通農家,家庭的生活來源全靠父親務工,而母親則在家照顧她們三姐妹。在這樣的一種家庭環境下,可以說是屈詩穎能夠考上北大,是很勵志的一個故事了。

媽媽:她原來的成績也很差

她念書要比別人早,據她媽媽說:她原來的成績也很差。因為年紀小的原因,屈詩穎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很多知識都跟不上,語文和數學加起來都沒有達到及格的分數。

但是她在小學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師,給予她鼓勵和自信心。在她二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考到了70分,老師特意給她頒發了一個「學習進步獎」。

屈詩穎自打那次獲獎之後,就重拾起了自信心,在三年級的時候就成為了全校第一名,後來的成績也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五名。

天分很重要,但主要還是刻苦

到了高中之後,屈詩穎的學習可以說是相當刻苦了,每天的學習時間都在十幾個小時左右,每天早上五點半就開始起床學習,中午休息一小會時間,晚上學習到11點左右。

屈詩穎高中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路開掛」了,她的理科成績非常優異,曾經獲得過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的國家級別三等獎,省級的一等獎中國化學奧匹克競賽的省級二等級等等眾多獎項,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

社會上有太多的天才了,但是縱觀他們的成長史,無一不是因為他們自身足夠努力付出,最終才會取得成功。

屈詩穎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什麼?

1.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對於學生們來說,天賦固然重要,但努力比天賦更重要。天賦對於學生來說,只是一時的財富,若是學生們不珍惜的話,是會慢慢消失掉的。學生們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日復一日的堅持學習,這樣才有可能會成功。

2.啟蒙老師很重要

啟蒙老師對於學生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學生們遇上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那學生們將會終生受益,就像屈詩穎小學的時候,若是老師們對待她不理不睬,任由其學習荒廢下去,那屈詩穎現在的成就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3.學習要有規劃性

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最好有一個明確的時間,好好的規劃好學生們的時間,並且要勞逸結合,合理規劃好學生們時間,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學生雖然達不到屈詩穎那樣的天賦,但是她的努力所有學生們都可以借鑑,只有學生們努力為之奮鬥了,才有可能會取得好成績!

那麼小夥伴們,看完以上的文章,你有什麼看法嗎?

若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收藏和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哦!你的收藏分享轉發是小編的最大動力哦!

(圖片均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刪)

相關焦點

  • 北大最小新生,湖南05後女孩696分考入北大,網友:太厲害了
    一般的大學新生年齡都在18歲左右,經歷過長達六年的中學生涯,年紀太小根本承受不了像高中特別是高三那樣高強度學習環境。而湖南女孩屈詩穎卻以15歲的年齡,並以696分的成績成功考入北京大學,如果是早幾年的話,一個神童的稱號是跑不了了。對此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這女孩太厲害了吧,我在15歲的時候,還在跟同學上樹掏鳥蛋呢!」
  • 4大競賽獲獎,15歲考上北大,湖南少女能否重現前輩的輝煌?
    在本科新生當中有一位名字叫屈詩潁的小女孩,她只有15歲,是一名標準的「05後」,來自於湖南邵陽龍溪鋪鎮朝陽村,是今年北大本科新生中最年輕的。她是怎麼考上北大的?冷門專業她學得好嗎?她的前方有哪兩位前輩可以作為她的「偶像」呢?聽繆老師說給你聽。
  • 她是今年「最美考生」,663分考入北大,接受採訪時只說了1句話
    她是今年「最美考生」,663分考入北大,接受採訪時只說了1句話文/煜傑歷史今年的高考成績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出來了,和我們讀書那會不同的是,今年很多地方用的都說全國卷而不是自主命題了要說相似點那也有,例如每個省總會有一輛所家喻戶曉特別拔尖的學校,像湖南的四大名校,湖北的黃崗一樣。四川也有,說起成都市七中,四川人民沒有不知道的,每年四川省的高考文理科狀元可是都出自這個學校,你說牛不牛。
  • 她18歲考入北大,24歲去世,北大第一次為一學生在八寶山辦葬禮
    例如我們本期要聊的主人公,一位北大的才女,她18歲進入北大,但是24歲就離開了人世,她的人生似乎很好的向我們闡述了由此新的這個概念。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北大才女在北大的報刊裡面,有一篇文章曾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賣米。它的作者是一個叫飛花的筆者,她的真實身份是北大的才女張培祥。
  • 考入清華、北大的那些學霸,到底是拼實力,還是拼家長?
    二、班裡倒數第一,逆襲考入清華的趙啟琛:媽媽一直寬慰我。浙江寧波寧海中學的趙啟琛,以705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這個小眼睛,看上去憨厚的男生,在高一的時候,曾經是班裡的倒數第一名。趙啟琛很感激父母:「我媽從不因我的成績不理想而責罵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時候,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我,支持我,我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今天。」在趙啟琛不懈地努力下,在媽媽的鼓勵中,趙啟琛的成績逐漸爬坡,高二時成績進入全班30多名,高三時考到班裡10幾名,甚至有時候會擠入前幾名。
  •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
    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今天我們說的這個人,她是兩屆高考文科狀元,先放棄港大,後考入北大,如今怎麼樣了?她就是遼寧本溪的一個女孩,叫做劉丁寧,在2013年和2014年高考中,都拿下了遼寧省的文科狀元,2013年,劉丁寧第一次參加高考,拿到了668分(含10分加分),勇奪遼寧省文科狀元,而她也而被香港大學錄取,並拿到了港大的全額獎學金72萬港元。
  • 14歲考入北大少年班,如今節衣縮食上課穿膠鞋,卻慷慨資助貧困生
    在他14歲的時候,就憑著高超的智商考入了北大少年班,當時北大的少年班可謂是舉全國之英才,能夠進入北大少年班的絕對都不是等閒之輩,幾乎個個都可以說是天才一般的人物。而且北大少年班的入學考試十分難,尤其是數學考試,直接可以達到國際奧數的水準。但是王曉棕老師的數學卻是十分的出眾,考入北大少年班,就是以數學滿分的成績。
  • 天才詩人海子:15歲考進北大,被家人視作希望,卻在25歲臥軌自殺
    海子無疑是一個天才,15歲就能考進北大學習,但他卻在25歲臥軌自殺,只留下謎團重重的9字遺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麼浪漫、美好的詩句啊,誰能想到寫下這首詩的海子,竟然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臥軌自殺。海子這短短25年的人生帶給了很多人驚喜,年僅15歲就考上北大的他,曾被家人視作驕傲和希望,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贏得掌聲的孩子卻不願徒留世間。
  • 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後北大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撒貝寧致悼詞
    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位主角張培祥,她18歲考上北大,在24歲的時候香消玉殞。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舉行葬禮,著名主持撒貝寧為她致悼詞。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她傳奇的一生。01張培祥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家庭。最後她以年級第一的好成績考入當地最好的高中。雖然有學霸光環籠罩,但是進入高中的張培祥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知識改變命運,她每日挑燈夜讀,讓姑姑十分心疼。
  • 馮奚喬:17歲考入北大,苦追大10歲法國女友未果,從高樓一躍而下
    1977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高考恢復了」,17歲的馮奚喬看到了一個人生目標,他全力奮戰高考,投入了所有的時間,在短短幾個月中他惡補了各種知識,皇天不負有心人,馮奚喬從千千萬萬人當中脫穎而出。年僅17歲的馮奚喬考入了北京大學。
  • 「點讀機女孩」高考成績獲贊 媽媽:人生不會so easy
    (原標題:「點讀機女孩」高考成績讓人贊 媽媽:只是普通孩子,人生不會so easy)高君雨小雨和媽媽高君雨拍的點讀機廣告「哪裡不會點哪裡,so?easy!」10年前,一則點讀機廣告讓當時年僅8歲的廣州女孩高君雨成了全國知名的「小童星」,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為「點讀機女孩」。這些天,高君雨又一次成了「網紅」:今年高考她考了568分,超過本科線113分,而此前,她已順利通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的校考。當年是如何接拍點讀機廣告的?這些年「童星」的光環讓她在成長中有哪些收穫和煩惱?對自己的高考成績滿意嗎?
  • 點讀機女孩入讀中國傳媒大學,人家只做個廣告,黑什麼黑臥槽
    今年,「點讀機女孩」高君雨以超本科線113分的成績入讀中國傳媒大學。高君雨的媽媽表示,從女兒初二就有傳說她的高考成績只有403分,但她一直以陽光心態面對,她說,「我必須要用實際行動來擊碎質疑」。點讀機女孩入讀中國傳媒大學這次是真的證明點讀機有用啦10年前,一則魔性的廣告讓年僅8歲的廣州女孩高君雨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點讀機女孩」,今年,其作為藝考生,高考得了568分,高出本科線113分,入讀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另外,高君雨在中考時也以727分的高分考入名校執信中學。
  • 17年前,北大法學院一女生去世,為何北大破例為她在八寶山辦葬禮
    6歲那年,張培祥進入小學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老師非常看好她,但可惜的是,4年後,張家便沒錢供她讀書了,就在張培祥要回家幹活時,向來喜歡她的姑父姑母決定代為撫養她,並資助她繼續讀書。對於這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張培祥倍加珍惜,她沒日沒夜地努力學習,最終,她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入了她們家鄉最好的醴陵一中,聽到這個消息的張培祥興奮極了,第一時間就衝去告訴父母和姑父姑母,但很快,笑容就從張培祥臉上消失了——初一讀完,姑父姑母便無力支撐張培祥讀書了,市裡的開銷實在太大。
  • 北大破格錄取的13歲神童,北大才女田曉菲,赴美留學嫁給美國教授
    01我國當代神童的典型代表之一,她十三歲時就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是北大著名才女學霸。畢業之後她選擇出國留學,之後嫁給了一位53歲的美國教授。她的選擇讓很多人深深不解,然而她卻依然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她叫田曉菲,1971年出生於哈爾濱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 貧家學霸高中一周花不到20元,捨不得吃冰糕,卻以649分考入北大
    他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考上北大!」北大成為了他心中一盞最明亮的燈火,指引著他戰勝困難、一路前行。最終,他在高考中取得了649分的好成績,順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學。閆甲祥是一個有孝心的好孩子,他從小就幫著爸爸媽媽幹活,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他都會做,還經常和媽媽搶著做。每到放假的時候,人家的孩子外出遊玩,他卻趕緊拿上工具,和媽媽一起下地,哪怕是在炎熱的伏天,他累得汗流浹背,也不會跟媽媽說一聲累。
  • 北大才女張培祥去世:北大破例為其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念詞
    天妒英才,張培祥的年齡永遠停留在了24歲,北大破例為其辦追悼會,撒貝寧致悼念詞。01張培祥,1979年出生於湖南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家庭條件很差,她還有一個小5歲的弟弟。母親曾患過小兒麻痺症,一隻手幾乎癱瘓,還做了一場大手術。
  • 神童莊小威: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赴美留學後選擇加入美籍?
    5年後,莊小威被父母接到了中科大附小,從沒上過幼兒園的她,直接從2年級念起。其實,莊小威的父母早已看出女兒「非池中之物」,她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已經超越同齡人太多,當別的小朋友還在外面瘋玩時,她已經沉浸在書海中了。上學後,莊小威的天賦得到進一步開發,雖說她的年紀是最小的,但成績卻是最好的,這一點,就連老師都驚嘆不已。
  •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你還記得初一語文課本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嗎?它是北大才女田曉菲於1987年10月,在她16歲的時候寫的一篇小說。在北大求學過程中,田曉菲結識了15歲考入北大的詩人海子,並得到他的鼓勵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當時的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任教。1987年10月,田曉菲剛剛滿十六歲,情竇初開,又適逢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寫下了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通篇充滿著對北大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
  • 留守女孩讀北大考古系,你憑什麼替她不值?
    考上北大考古專業的女孩鍾芳蓉,這幾天頻繁擠進熱搜榜,可重點似乎並不是她文科676分的傲人成績,而是她曾為「留守女生」的身份。本是個該被祝福的勵志故事,半路卻爭議滿滿。怎麼,家庭不那麼富裕的「留守孩子」,難道就沒有忠於熱愛的權利?
  • 當年的「點讀機女孩」已長大,考入211大學,網友:難怪說so easy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這是一則2009年步步高點讀機廣告的經典臺詞,而拍攝廣告的小女孩便是當時僅有8歲的高君雨。高君雨出生於2001年8月19日,廣東省廣州人。在2009年,年僅8歲的她憑藉著這則廣告獲得很多關注,也因此被很多人熟知,大家都形象稱她為"點讀機女孩"。現如今,這個當年的點讀機女孩已經長大了並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211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