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父母的恩情,接納父母的平凡與不完美,是一個人最好的德行

2020-12-17 讀行人生

看到身邊某個人靠父母風光無限,多少人埋怨過父母的無能,幫不上自己的鴻鵠之志。

又有多少人在心裡數落過父母的平凡,給不了自己大富大貴。

甚至於,父母成了很多人不願提起,難以啟齒的存在。

越長大,越嫌棄父母不夠有學識,不夠有能力,不夠有資源,不能為我們撐起一片天。

總抱怨父母無能的人,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一個人最大的修養,不是與父母的平凡為敵,而是與他們的不完美和解。

無奈的是,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普通而平凡的。

平凡是人生的底色,一個人的成熟,就是從接納父母平凡的那一刻開始。

人最大的教養,是懂得父母的艱辛,明白為人父母的苦難,接納他們的平凡。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幡然悔悟的一刻:曾經對父母的怨懟,在某一瞬間忽然消失,留下的只有長久的愧疚?

平凡的父母雖不能給我們大富大貴,但他們給了我們健康的生命,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他們默默的鋪墊

那麼,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嫌棄父母的平凡呢?

三毛曾經說過:「父母的年紀比較大了,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困難的……在許多地方,便必須請青少年包涵父母,諒解父母。」

讓他們問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問題;

讓他們犯一些幼稚、低級的錯誤;

讓他們說一些你不認同的話,發表一些落伍的觀點;

讓他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儘管那些事情可能會引起你的厭惡……

別急著對自己的父母說教,有時候,在父母面前裝裝傻,就是一種孝順。

孝順父母,就得放下自己對父母的理想化、強求父母盡善盡美。

就像是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不存在一樣,完美的別人家的父母也不存在!

世界不完美,父母會犯錯,生活也會磕磕碰碰,這些都是不能改變客觀事實。

盯著父母的不完美不放,它會吞噬你的幸福和安寧,會讓你錯過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有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叫《風雨哈佛路》。

電影的內容是一個叫做麗茲的小女孩兒,生活在毒品、愛滋、飢餓的貧民窟裡,從小就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父母酗酒吸毒進了收容所,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貧窮的麗茲需要出去乞討,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她住過收容所,睡過地鐵,流浪在城市的角落。15歲那一年,母親死去。

在母親下葬的時,她跳上棺木流著淚說:「也許你是世界上最差勁的媽媽,但是我感謝你能給我生命,感謝你讓我看到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會永遠愛你。」

後來,麗茲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哈佛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在頒獎典禮上有人問她怎麼看待自己的母親。

麗茲深情的說:「我一直都愛著我的媽媽,無論何時何地,我一直都愛著她,儘管有的時候連她自己都忘記了,但是我一直都愛著她,自始至終。她並不是不想成為一個好母親,只是無力給予。」

父母子女一場,並不是相恨相殺的,而是相親相愛的。生而為人,能夠感念父母的恩情,原諒父母的過錯,接納他們的不完美,才是最好的德行。

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父母的不完美,讓父母感到我們的愛,而不是一直抱怨沒有給我們提供好的生活,為了我們,他們真的盡力了。

生養之恩大過天。對父母最好的孝順,是能夠感激父母的恩情,原諒父母的過錯,接納他們的不完美。

當父母老了,請你一定要記著,要像他們愛你一樣,去愛著他們。

好好對自己的父母,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一個人對父母最好的孝順,就是接納父母的平凡與不完美。

相關焦點

  • 老子:一個人最高的德行,是平凡
    如果普通人不笑,那就不是真正的道。表面看起來老子是通過對道的反應把人分為三種:聰明人、普通人、愚蠢的人,實際上卻是通過三種人的態度來反映「道」的存在方式:平凡。真正有德行的人能夠削弱心中的傲氣,做到像山谷一樣空曠,他們從不刻意與別人相爭,也不去炫耀自己的成就。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德」是「道」的表現形式。
  • 感恩父母的經典句子說說!孝順父母的名言!
    ▼父母漸漸蒼老的容顏,記載著我們走過的漫長而艱辛的歲月,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所以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
  • 睿智燈塔-拒絕完美,做個「剛剛好」的80分父母!
    家長過於要求完美,反而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情緒認知,不能理智的接納自身的缺點。最糟糕的是,「滿分父母」常常伴隨著極強的控制欲,非常容易引發心理失衡,接受不了孩子表現不好,反而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創傷。而且,越是想要變得優秀的父母,越容易陷入這個怪圈中。
  • 青春期的孩子口無遮掩,經常跟父母對著幹,接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青春期叛逆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階段,青春期也是最令父母頭疼的階段,讓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孩子。小文原本是個文靜內向的小姑娘,進入青春期後仿佛換了一個人。他們開始變得不喜歡父母指手畫腳,甚至會挑戰父母的權威,父母讓幹什麼自己偏不做,不讓做的偏要嘗試。喜歡和父母頂嘴,父母說一句他們要反駁十句,並且會認為自己比父母懂得多,父母太老了,跟不上時代了,而自己什麼都明白,不願意聽取父母的意見。
  • 只有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你才能成長
    在北大,他蹩腳的英語發音,每次考試都在倒數後5名,讓他一直自卑……原來,這麼優秀的人,當初也有不完美,甚至有些不完美伴隨他們一生。看來,並不只有我一個人不完美,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完美。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 看看父母的生活就知道了
    那個時候的李姐,常常在想,父母過成這個樣子卻依然生活在一起,一定會很痛苦吧。因為在年少不諳世事的她的內心裡,愛情必定是美好的、靜謐的,雞飛狗跳、歇斯底裡的爭吵,跟愛情完全不沾邊。可是後來她發現,父母不但不會覺得痛苦,反而互相很是依戀。
  • 被「殺豬盤」坑慘的孩子們,給父母的肺腑之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每個女孩都夢想著自已是童話中的公主,能和白馬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甚至每個平凡的男女,都有自己的愛情嚮往。好多在都市打拼的女孩都在等待一個有趣的靈魂,或者一副好看的皮囊,當然,二者兼備最好。理想愛人的形象,都種在每個人的心上。
  • 日本的一項社會調查:父母用盡全力,而孩子終歸平凡
    一是,任憑父母再努力,我們的孩子,終究還是會成為普通人。二是,孩子們的未來其實都藏在父母的人生裡。父母拼盡全力,而孩子終將平凡任憑父母再努力,我們的孩子,多數還是會成為普通人。這對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來說,這是最不想面對的現實。在《人生七年》中有這樣3個孩子,父母在他們身上寄託了厚望,他們自身也特別上進和努力,但最終還是成為了芸芸眾生裡平凡的一個。
  • 百善孝為先,可憐天下父母心,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陪伴
    大家好,我是四川可樂,今年26歲,出生於四川宜賓,現在家住新疆,邊陲小鎮,我的父母是最普通最地道的農民,這26年來,第一次陪父母一起出去遊玩,一下看到父母臉上的笑容,在這一刻我才明白,我們虧欠她們的時光有多少,父母的世界很小,小到只能裝下我們,我們的世界很大,卻常常忽略了他們。
  • 父母送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王冰冰還十分真地說,自己只是個「普普通通的社畜」,她對蜂擁而至的熱度感到驚喜驚訝,但也有些不自在。  「我覺得熱搜現在對一個人來說,它是一把雙刃劍,它會給你帶來很多的曝光,原本不認識你的人喜歡你,我肯定是開心的,但是也會帶來很多的困擾。」  短短的幾句話回應,有著寵辱不驚的氣度。
  • 德行的培養,來自於實踐
    其實,孔子的這句話直截了當就指出了,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創造價值,在於實踐,而不是儲存在大腦裡,那樣還不如不去學。同時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另外一個道理,德行的培養一定要與實踐相結合,我們學了很多知識,自以為自己的德行提高了,然而在實踐中不去踐行,那就是紙上談兵,如同水中撈月。
  • 敢於直面人生的黑暗,品讀《美麗心靈》的內涵,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每個人都是平凡的,也許我們的一生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生總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敢於直面人生的黑暗,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這就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我們是平凡的,但是不要自甘墮落,即使生活在人生中的低谷,也要有努力向上的動力。
  • 為什麼在父母前面,你總是喜歡發脾氣?我們不該如此心安理得
    #我們要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長大成人,為我們構築舒適溫暖的家。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入學升學到擇業擇偶,父母無私的關愛陪伴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然而當我們真的長了翅膀飛出父母身邊以後,漸漸淡化了父母的恩情,總以沒時間為藉口來搪塞。
  • 什麼是最好的父母
    本文選自他的新書《什麼是最好的父母》,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輔以詳細解說,剖析親子關係,以及養育的本質。1Q1:為什麼孩子總和我唱反調?A1:因為那些是父母的盲點。沒有逆反就沒有成長。孩子真的是很厲害的,他們總能看出哪裡是父母的盲點,然後就在哪裡出現問題。不過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怎麼也想不出自己哪裡有錯。
  • 感恩父母話語簡短句子 2020年感恩節感謝父母唯美語錄
    感恩父母話語簡短句子 2020年感恩節感謝父母唯美語錄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恩情便是父母的恩情,此情重如山,深如海,一生難以報答。父母的愛,如同冬日的暖陽,溫暖我們的人生;父母的愛,如同和煦的春風,吹拂內心的不安。感恩節要到了,一起來看看可以發什麼感恩父母的句子吧。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戳破教育真相:孩子的平凡與父母的努力無關
    其中家庭條件最好的貴子,從小沒有度過一個完整的周末,因被寄予了厚望,她不得不在各種興趣班補習班輾轉。但她最終也只是成為了一名空姐,工作時刻高度緊張,後來父母不幸遭遇車禍,在床上躺了大半年,28歲未婚的她,各種焦慮,其他家庭有的煩惱壓力,她全都有。
  • 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鳴專欄】爸爸防止女兒早戀接管其社交帳號意外走紅,會玩的父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創作者|一鳴曾經有個視頻刷屏網絡。看了視頻,網友們笑得東倒西歪,紛紛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有趣的父母了,也有網友表示,也要試試這種方法。王小波說過,趣味是感覺這個世界美好的前提。對父母而言,會玩是對抗教育焦慮的最好武器,而對孩子而言,會玩的父母則更是自己一生的禮物。
  • 孩子上學了,父母要「淡定」
    同時,父母內心不免有些忐忑不安,甚至出現焦慮情緒。孩子喜歡上學嗎,喜歡自己的老師和同學嗎?上學、放學路上安全嗎?在學校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幾個小建議:    1.父母接納自己的焦慮情緒。所有的情緒都可以找到緣由,父母的擔心和焦慮主要是因為孩子年齡小,一直非常依賴自己的父母,突然之間把他們放在一個陌生環境,難免不放心,這是一種合理的情緒。
  • 父母在,不遠遊丨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是回鄉(創業)陪伴~
    父母在,不遠遊丨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是回鄉(創業)陪伴~ 發布時間:2020-12-15 15:00:47      來源:   近日,我們總在網上看到這樣的視頻
  • 為人父母要經歷的3種恐懼,你克服了哪一個?
    這種對自我不自信,認為自己「做父母不勝任」的恐懼感會讓家長們陷入過度補償,甚至出現嚴格控制孩子。首先要接納恐懼,分清責任。父母們首先要意識到恐懼的存在是必然的,不要總想著去逃避,要想著如何應對,或者儘量減少恐懼對自己的影響。而接納內心的恐懼是應對的第一步,只有接納才能正確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