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釋疑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持續傳人風險低,宿主仍待解

2020-12-24 新京報

昨日晚間,武漢市衛健委通報稱,1月15日0至24時,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治癒出院5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

截至目前,武漢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治癒出院12例,在治重症5例,死亡2例。累計追蹤密切接觸者763人,已解除醫學觀察644人,尚在接受醫學觀察119人,密切接觸者中,沒有發現相關病例。

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在基因庫網站GISAID聯合公布了武漢不明肺炎感染個案的基因排序。香港傳染病專家袁國勇依此做基因排序比較發現,與之最接近的是浙江舟山蝙蝠類SARS冠狀病毒。

長期研究生物病毒與新發性傳染病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就多個社會關注問題釋疑。朱華晨稱,現有證據尚不能直接推導出蝙蝠即是本次病毒傳染源這一觀點,而蝙蝠所攜帶的前體病毒如何基因變異,再傳染給人類,應當是調查關鍵。

一問:舟山蝙蝠是傳染源?

目前尚不能直接推導出這一結論

世衛組織的發布顯示,中國有關部門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nCoV),並於2020年1月7日將之分離,1月12日,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公布。

對此,世衛組織宣稱,「這對其他國家開發特異性診斷試劑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武漢市衛健委通報。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在接受財新網採訪時表示,根據病毒基因圖譜比較發現,與之最接近的,是浙江舟山蝙蝠類SARS冠狀病毒。

一時間,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是舟山蝙蝠一說,在輿論場廣為傳播。不過,研究上述病毒的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尚不能直接推出「舟山蝙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這一結論。

朱華晨介紹,新型病毒的出現通常有幾個途徑,一是自然界當中已經存在但尚未檢測到的病毒,通過跨物種傳播等因素突然出現在人類視野中;另一種是一種病毒發生基因重組、突變、進化,產生新的病原體。

在拿到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條序列之後,其所在的研究團隊即開始進行基因序列比對分析。經比對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和過往已知的所有其他病毒相比,最高的相似度僅有88%。

具體來說,新型冠狀病毒與南京軍區軍事醫學研究所發布的菊頭蝠(分於2017年、2015年在舟山捕獲)所攜帶的病毒有12%的序列差異;與武漢病毒研究所在中華菊頭蝠(於2013年在雲南捕獲)所攜帶的病毒有20%左右的序列差異;與2003年的SARS病毒也有20%左右的序列差異。

從進化起源和病毒的親緣關係上來說,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程度為80%,因此應歸入「SARS樣」或者「類SARS」的冠狀病毒。它們與SARS同屬於2b組的Beta冠狀病毒。

不過,上述研究結論並不足以直接推導出傳染源。朱華晨說,雖然與浙江舟山蝙蝠類SARS冠狀病毒僅有12%的序列差異,但蝙蝠所帶的前體病毒(包括已經發現的舟山及雲南樣的病毒),如何通過進一步適應、重組、變化,並通過密切接觸或暴露傳給人,這是目前亟需了解的問題之一。找到人類感染的直接源頭與動物宿主,才能從根本上切斷傳染源與傳播鏈。

朱華晨進一步解釋稱,由於生物體的行為和表型是由基因和基因表達所決定,如掌握病毒的基因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測出這一病毒可能會有的基本行為、與其他病原體的親緣關係,以及它進化的來龍去脈。「如果發現及公布更多的相關病毒基因序列,可以以此進行分析,推測出該病毒如何通過進化、重組或者其他的方式,獲得感染人類的能力。」

二問:蝙蝠為何常成為病毒宿主?

與生物特性相關,但直接攻擊人類機會不多

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現和傳播,也讓蝙蝠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團隊曾在學術期刊上發文稱,在雲南發現一群SARS樣冠狀病毒的中華菊頭蝠,通過測序繼續比對,發現該SARS樣冠狀病毒與2003年爆發的SARS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

據朱華晨介紹,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尼帕病毒和伊波拉病毒在自然界的天然宿主也是蝙蝠,但MERS冠狀病毒疫情是由駱駝直接傳播給人所導致,而伊波拉病毒和尼帕病毒,雖然偶有直接由蝙蝠傳染給人的病例,但更多的則是通過猴子、猩猩和豬,間接傳給人類。

冠狀病毒系統發生樹。

二十年前,科學家就已調查發現蝙蝠是多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攜帶多種多樣的病毒基因庫。為何蝙蝠會攜帶大量病原體?就此,朱華晨解釋,這與蝙蝠的生物學特性有關。

在其看來,「蝙蝠」是個很籠統的俗稱,正式的學名應該叫做「翼手目」。本身的遺傳多樣性非常大。「我們人類只是一個物種,但蝙蝠有一千多個種,它能夠攜帶多種類的病原體,這並不是什麼特別出奇的事。」

朱華晨說,除種類繁多外,蝙蝠生活習性獨特,又喜歡群居,其免疫系統也較為特殊,比如能攜帶多種病原體,但自身並不發病。而龐大的種群,也保證了病原的長期流行和維持。

此外,蝙蝠會飛,這可以讓它帶著很多種病原體遷徙。朱華晨說,「因為蝙蝠可以實現長距離的遷徙,跨越地理上、物理上的障礙,所以它能夠更廣泛地傳播病毒。蝙蝠的壽命又比較長,存活久,這讓它們有更多機會把自身攜帶的病原體傳播給其他動物或人。」

以往,蝙蝠通常生活在野外或人跡罕至的地方。朱華晨認為,由於人類對生態的破壞,對自然界的入侵,導致越來越多的病原體暴露在人類面前。

但即便如此,蝙蝠直接攻擊人類或者直接觸人類的機會並不多,朱華晨認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在蝙蝠與人類之間應存在著其他的中間宿主。

「好比SARS冠狀病毒,它的天然宿主是在蝙蝠當中。但實際上它是通過果子狸、獾等小型哺乳動物,被帶到了野生動物市場,進而感染到從業人員以及吃野味嘗鮮的人們。」朱華晨提醒,野生動物或家禽、家畜等活體動物,與其他動物的交互史並不清晰,接觸它們有可能令人感染罕見的病原體,暗藏危險。

據此,朱華晨建議市民注意個人衛生,儘量不去接觸、食用野生動物,儘量避免接觸活體家禽、家畜,從業人員也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當接觸動物後出現異常症狀時,應儘早就醫及做好隔離。

三問:病毒是否具備人傳人能力?

不排除有限人傳人可能,但持續傳人風險較低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多地已有個案。部分案例中,曾出現家庭群組感染的情況。不過,衛生部門認定,目前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2020年1月5日,武漢市一名61歲女性出現發熱,伴有寒顫、咽痛和頭痛, 8日,與5名家庭成員跟隨一個16人旅行團從武漢直飛泰國。

衛生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患者在發病前曾時常前往武漢當地的生鮮市場;但並沒有去過已發現大多數病例的華南海鮮市場。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1月15日消息,在41宗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曾到過華南海鮮市場,有五名患者屬家庭群組個案,一組是兩夫婦,另一組是父子和侄兒。

夫婦的個案中,在市場工作的丈夫先發病,妻子沒到過市場,但在丈夫發病後數日也發病。三人個案中,父子和侄兒一起生活和經營店鋪,病發時間相近。

1月15日,武漢市衛健委發文稱,現有病原學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大多數病例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暴露相關,少數病例否認有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暴露史,個別病例曾接觸過類似病例,目前未發現社區傳播。

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後,武漢市衛健委稱在市場內採集環境標本進行檢測。目前,檢測結果發現部分樣本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同時,對其他市場也進行了初步調查,尚未發現與感染來源有關的線索。

朱華晨介紹,到目前為止,華南海鮮市場內銷售的各類水產、家禽、野生動物等都無法完全排除「嫌疑」,但具體什麼是真正源頭還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在其看來,從泰國的輸入性病例來看,患者並未去過華南海鮮市場,但去過其他生鮮市場。「活動物會攜帶各種各樣的病原體,而且未必會表現出相應症狀。當人類經常有機會去接觸它們,如果剛好在免疫能力比較低下的時候,或者是遺傳上剛好存在一些薄弱、敏感因素的話,那麼就可能會被其中的某些病原體所感染。」

判斷病毒是否具備人傳人的能力,需要通過流行病學特徵與接觸史、病毒序列特徵與進化關聯性,以及人群的傳播模型進行分析。朱華晨說,通常來說,如果出現家庭聚集性病例、醫院內感染,或者是社區性暴發,就要高度懷疑是人傳人的可能性了。

前述的三人個案中,三位患者都曾在市場上賣東西,有可能都暴露在同一個感染源裡。但在另外一個案例中,妻子並未去過市場。「丈夫先感染病毒,再傳給這位妻子,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所以說目前不能完全排除這一病毒人傳人的可能性。」

對此,武漢市衛健委稱,現有的調查結果表明,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新京報記者 康佳 王洪春

編輯 王煜

相關焦點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已知和未知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對於這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的相關信息有所了解。比如,我們已知這一種新型病毒來源於某種動物。但也還有一些信息,我們仍處於未知之中,比如該病毒從原生宿主到人類之間的中間宿主是什麼等等。根據發病追溯來看,該新型冠狀病毒起源於武漢的一家大型海鮮市場,雖然名稱是海鮮市場,但同時也銷售多種「野味」。該市場為「溼性」市場,即可銷售「野味」並當場宰殺。
  • 國家級專家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推測新型冠狀病毒源頭來自蛇
    國家衛健委稱陸續出現無到過武漢的確診病例,有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估計,下月才是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高峰。證實染病的衛健委專家王廣發指,發病最初是眼皮結膜炎,懷疑是無戴防護眼鏡受感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參與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日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宿主是什麼?傳染力強嗎?
    研究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預測了武漢冠狀病毒有很強的對人感染能力 ,為科學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開發檢測/幹預技術手段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 自然宿主或是蝙蝠 說起當年的「非典」,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那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正是一種名為SARS的冠狀病毒。
  • 國際社會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毒宿主是蛇?多國專家正在...
    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起國內外高度重視。病毒從何而來?疫情如何防控?成為了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中間宿主是蛇?據悉,新病毒與眾所周知的急性呼吸症候群(非典)病毒(SARS-CoV)以及中東呼吸症候群病毒(MERS-CoV)屬於同一冠狀病毒家族,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因此,人們很容易將此次疫情與非典疫情進行比較。此前研究顯示,SARS和MERS病毒背後都有蝙蝠的身影。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舟山蝙蝠有關?香港專家這樣解釋
    導讀 港府派員赴武漢了解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情況、防控措施和臨床處理 武漢不明肺炎目前已初步判定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袁國勇教授表示,根據病毒基因圖譜,此新型病毒與浙江省舟山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最接近。
  • 蝙蝠、蛇、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源之謎待解
    在醫護人員奮戰於「第一戰場」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同時,中國和世界各國研究人員也在「第二戰場」爭分奪秒追蹤引發疾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如果能儘快確認病毒的源頭宿主和中間宿主,就有利於加快研發針對該病毒藥物與疫苗的步伐,並用流行病學手段阻斷人與某些特定動物的接觸,以避免染病。 蝙蝠還是蛇? 確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現在有兩種意見,一是源自蝙蝠,二是源自蛇。 認定源自蝙蝠的代表者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
  • 多地防控新型肺炎疫情 中山大學專家解讀「有限人傳人」概念
    每經記者:鄭潔 每經編輯:梁梟一夜之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認病例又有增加。據武漢衛健委官網發布的通報,截至1月17日累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62例。而到今日(1月20日)晨,這個數字變成了198例,17、18兩日間新增136例。
  • 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儘快確認病毒的源頭宿主和中間宿主,可以加快針對該病毒藥物與疫苗的研發,迅速阻斷人與病原體的接觸,對於病毒病原體早期預防和疫情控制的意義,不言而喻。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
  • 郴州新聞網-全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證實,新型冠狀病毒具備人傳人的能力。不過,人傳人的情況也有以下兩種:「有限人傳人」,指的是高度偶然的、不會多代傳播的情況,通常只會發生個例傳染,極少出現一個人傳染給多個人的情況。更危險的情況則是「持續人傳人」。一個宿主可傳染多人,可多代傳染。
  • 中國疾控中心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檢出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記者王秉陽、溫競華)記者26日從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了解到,該所在新型冠狀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首次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武漢「封城」抗擊新型肺炎,北大最新病毒宿主研究指向蛇,被感染...
    此情此景,每個人保護好自己,也是對他人和社會最大的支持~  武漢交通管制:只進不出,公共運輸停運  根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消息:  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 美國確診首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五大國際機場全線篩檢
    此前在1月17日,美國三大機場——舊金山國際機場、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和洛杉磯國際機場已經開始對來自中國武漢的乘客進行重點篩查。美國疾控中心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確診的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是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居民,該患者是一名30多歲的男性。
  • 新增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廣東1例、北京2例、武漢136例...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綜合浙江省衛健委官網、廣東省衛健委官網、北京市大興區衛健委官方微博和武漢市衛健委官網消息,截至目前,我國境內新增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具體情況為:廣東省確認1例,北京市大興區確診2例,武漢新增136例,浙江發現5例武漢來浙並出現發熱等呼吸道症狀患者,香港共接獲99宗符合呈報準則的懷疑個案。
  • 新型冠狀病毒怎麼就從野生動物世界來到了人類社會?
    病毒傳染源: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傳播途徑:存在人傳人鍾南山院士發聲道:新型冠狀病毒已證實人傳人,但不會重複當年的SARS疫情。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存在很多的同源性,但兩者是平行的,是完全性質不一樣的病毒。它們的嚴重性與傳播力是有差別的。權威的聲音,讓我們的恐慌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這個病毒的來源究竟在哪裡?
  • 泰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為武漢遊客 武漢肺炎會傳播嗎?
    泰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為武漢遊客,在我們可以接觸到的所有物體上幾乎都會有細菌存在,當我們提到「細菌」的時候,實際上概括了很多種微小的有機體,包括細菌、黴菌、單細胞生物和病毒。它們都可以和我們的身體相互影響並且改變我們的感覺和機體能。為什麼有些細菌相對無害,而有的卻極具破壞性甚至可以致命?
  • 泰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為武漢遊客
    【泰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為武漢遊客】針對泰國發現1例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武漢衛健委今天通報:該患者為武漢市民,現在泰國治療,病情穩定。截至目前,是否發現人傳人情況?是否發現家庭聚集性病例?關閉華南海鮮市場之後,市場內有何發現?
  • 「提醒」多地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春節如何安全回家?
    美國雖然於 17 日宣布在部分機場對武漢直飛或轉機的旅客進行入境檢查,但美國疾控中心(CDC)認為,基於現有信息,該新型冠狀病毒對於美國民眾風險較低,目前仍保持初級旅行安全警示(Level 1 Travel Health Notice)。
  • 武漢一名赴泰國旅客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羊城晚報訊記者豐西西報導:世界衛生組織13日公布,已收到在泰國確診一名中國旅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報告。
  • 城市安全:過去20天,香港如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1月10日陳肇始表示,衛生防護中心已向內地當局要求取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圖譜,會看看今天是否收到,不排除「面對面」溝通。2020年1月7日香港紅十字會表示,近期曾到訪武漢的捐血人士,需在離開武漢後暫緩捐血14天,以作為預防措施。2020年1月11日何柏良表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經飛機或高鐵來港,要做好預防措施和應變計劃。
  • 武漢肺炎通報最新消息:北京2例!春節想帶孩子出門?這樣預防最有效!
    而武漢的那個肺炎卻讓人很是不放心,加強防護,對個人來說,真的是不能少的。武漢肺炎死亡3例截至1月19日22時,武漢肺炎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98例,已治癒出院25例,死亡3例。目前仍在院治療170例,其中輕症126例、重症35例、危重症9例,均在武漢市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