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鄭潔 每經編輯:梁梟
一夜之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認病例又有增加。據武漢衛健委官網發布的通報,截至1月17日累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62例。而到今日(1月20日)晨,這個數字變成了198例,17、18兩日間新增136例。此外,北京大興確診2例患者,廣東深圳確診1例患者,浙江溫州、舟山、台州、杭州陸續發現5例武漢來浙疑似新型肺炎病例。這也是國內首次通報除武漢市外病例。截至發稿,全國範圍內確診201例,死亡3例。
春節臨近,這一消息可能會給在回鄉旅途中的人們帶來一絲不安。不過,公眾大可不必恐慌。據國家衛健委專家研判,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但新型冠狀病毒傳染來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變異仍需嚴密監控。截至發稿,關於疫情傳播途徑仍為武漢衛健委官方通報的「不排除有限人傳人」。
那麼,「有限人傳人」與「持續人傳人」有什麼區別?春運期間,普通民眾應該如何防護?N95、N99、醫用外科口罩到底該怎麼選擇?今日(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就以上問題採訪了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
外省市新病例均曾去過武漢
1月20日,北京、廣東、浙江衛健委官方發布的通告中,均提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曾在近期去過武漢。據國家衛健委通報,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此前於1月14日,武漢市衛健委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識問答》中表示:「現有的調查結果表明,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那麼,官方通報中的「人與人有限傳播」是指什麼?1月20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有限人傳人」目前在醫學界並沒有形成嚴格和統一的定義,「一個新型的病原體或者是病毒,從動物傳播給人的過程中,還沒有形成能夠完全適合於人類傳播的病原體」。以流感為例,「有限人傳人」不會像流感一樣,有人打噴嚏馬上就有其他人感染傳播。
根據騰訊醫典發布的信息,通俗來說,「有限人傳人」指的是,甲感染了傳染病,將其傳染給了乙、丙,但乙、丙並不具備足夠的傳染性,無法再傳染給其他人了。這種情況就被稱為有限人傳人。具有「有限人傳人」特徵的傳染病,其傳播範圍較小,總感染人數較少,流行容易被控制。而具有「持續人傳人」特徵的傳染病,指傳染病可以在人際間連續傳播,甲傳染給乙和丙,乙和丙又傳染給更多人,感染人數呈指數增加,很容易形成傳染病流行。
陸家海也表示,目前他個人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的判斷還是「有限人傳人」。要界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否轉變為「持續人傳人」,要看是否不斷發現和確診新病例,同時確定新的病例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今日18時26分,湖北衛健委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武漢市兩天新增136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原因找到了》的文章。文章稱,近日,國家相關科研機構迅速研發出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收到國家下發的試劑盒後,開始對武漢市送檢的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這才出現了「突然這麼多病例」的情況。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1月20日接受財新網採訪時表示,新增136例,就說明有人際傳播。湖北省醫療組專家、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黃朝林此前表示,隨著檢測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預計新增病例還可能繼續增加。
春運期間如何防控:五省市採取應對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恰逢春運期間,武漢系「九省通衢」之地,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春運期間,全國各地十多億人次的雙向流動也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帶來挑戰。國家衛健委1月19日通報稱,已陸續向全國各省派出工作組,指導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
1月9~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途經武漢漢口火車站、地鐵站時發現,在武漢人群中鮮見戴口罩者。漢口火車站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步行不到1千米距離,但漢口站內未發現明顯測溫儀和相關檢測措施,也未發現明顯消毒措施,未聞到明顯消毒液的味道。
而自1月14日開始,武漢市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迅速安裝紅外線測溫儀35臺,配備手持紅外線測溫儀300餘臺,並在陸續加大配備力度;在「三站一場」設置體溫檢測點、排查點,加強離漢旅客體溫檢測工作;對出現發熱的旅客進行登記、發放宣傳冊和口罩、免費辦理退票或改籤手續、指導轉診等措施。1月19日,據武漢廣播電視臺消息,武漢市副市長陳邂馨表示,將嚴防疫情擴散,實施出境離漢人員管控。
而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也已開始採取防控措施。
1月20日,據北京市衛健委通報,北京市已成立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領導小組,衛生、宣傳、網信、公安、交通、市場、醫保、藥監等部門參加。同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衛健委得知,目前啟動了全市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在機場、碼頭、火車站、客運站等場所啟動體溫監測工作,加強病例排查。
1月19日,上海市衛健委通報稱,目前上海市各類醫療機構已全面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配置,規範開展對可疑病例的監測、篩查、診斷治療和處置工作。此外,浙江省表示浙江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已全面加強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力量配置,廣州市衛生健康委也已經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救治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解目前春運期間鐵路系統採取了何種防控措施,1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撥打北京鐵路局、上海鐵路局公開電話,但截至發稿無人接聽。從江西南昌、浙江杭州方向到上海虹橋站的兩位旅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至1月19日,他們尚未在上海市虹橋站發現明顯測溫儀和相關檢測措施,「也沒聞到消毒水味」。
個人預防:口罩該怎麼選?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人如何防控,1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官微上指出,減少接觸及減少傳播多種疾病的標準建議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以及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
儘管WHO在預防措施中沒用明確提到口罩,但口罩已開始熱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上海市徐匯區一家便利店發現,口罩已經被擺到櫃架最前面,早上已賣出不少。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長兼肺部感染研究室主任胡必傑曾在媒體上建議,在人多的場合,尤其是對於自身抵抗力不是很強的人,應該戴口罩進行防護。湖北省疾控中心1月19日發布的信息中也指出,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
網上諸多媒體稱,預防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僅N95口罩和醫用外科口罩有效。公開資料顯示,「N95」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下屬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NIOSH)制定的標準,對飛沫、粉塵等過濾效率達到95%,其最大特點是可以預防由患者體液或血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染。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上海市普陀區數個連鎖藥房,均未發現符合N95標準或標有N95字樣口罩。此外,多家媒體報導稱,淘寶、京東等網絡平臺口罩缺貨,由於很多地方已經快遞停郵,記者在外賣平臺上查找了周邊的口罩存貨,很少見N95和醫用外科口罩,只有防霾口罩和普通棉口罩等。
對此,陸家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N95多用於臨床醫療或者實驗室操作領域,而在預防呼吸系統傳播疾病中,阻斷呼吸道傳播的途徑是有益的。「因此,你戴個N95口罩肯定是有益的,但是N95口罩有其特有的佩戴方式,這個需要注意。」陸家海還表示,在購買不到N95口罩的情況下,普通口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對呼吸道傳染疾病的防治效果。在春運期間,前往人流密集場所和密閉場所時,如果發現自己或他人有發熱、咳嗽或者其他呼吸道系統症狀,一定要戴上口罩。
此外,陸定海還提示,要注意勤洗手,免洗洗手液要達到75%以上酒精含量才能起到消毒效果。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