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從馬夫到橫掃六國,扒一扒強悍秦國的前世今生

2020-12-21 蘇小妹同學

近日《大秦賦》熱播,好評如潮,劇中各位老戲骨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像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辛柏青飾演的秦異人,都有著出色的表現, 劇情方面也是緊湊抓人,讓人慾罷不能,另外本劇不論是精美的服飾、還是恢弘的戰爭場面都有著較高的水準。

但整部劇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當時秦國在與各國交涉時,所表現出來的硬氣和霸氣:

比如秦昭襄王是這樣說話的:

秦國將軍是這樣子說的:

秦國的士兵是這樣說話的:

怎麼樣,是不是感覺整個秦國上下都是牛氣沖天,硬氣十足。

我們知道,在戰國那個時代,霸氣是要靠實力的。

據此,我們對當時秦國的強大, 有了深刻印象。

秦國動不動就攻打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也都懼怕秦國,不敢和秦國正面衝突。即使要和秦國較勁,也總是要抱團壯膽,沒有哪個國家敢單挑秦國。

那麼問題來了,秦國的祖先原來只是一個給周天子養馬的馬夫,其他諸侯根本不把秦國放在眼裡,為什麼秦國卻能後來者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最後吞滅六國,統一天下?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強悍的秦國,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秦非子——草創基業

秦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個叫伯益的人。

大禹治水時,伯益是大禹最得力的助手,大禹非常喜歡伯他,贏這個姓氏就是大禹賜給伯益的,據說《山海經》也是他所寫。後來, 大禹臨終前指定伯益為 繼承人,伯益當政三年,最後將王位禪讓給了大禹的兒子夏啟。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大禹的兒子夏啟發動了政變,最終殺死了已經隱居的伯益 。

贏氏從伯益開始,就對馴獸有著特殊的才能。

在商代,伯益的後代曾經給商王做過車夫,據說駕車技術非常好,後來又給周王室養馬,可以說這門手藝是秦國祖先的立身之本。

因為常年在西部養馬,而且養馬養的非常好,於是,周孝王時,就把秦地分給了贏氏後人秦非子,秦非子變成了秦贏。

當時西部有一個叫犬戎的部落,十分強悍,經常欺負大周朝, 秦國的祖先一直和他們打仗,爭奪地盤, 因為表現出色,到了秦莊公時代,秦國先祖被周天子封為大夫,算是有了一個正當的官職。

這是秦國發展的起點。

秦襄公時代——初登舞臺

秦國真正登上歷史舞臺,是在東周和西周更替之時。

當時,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而導致「褒姒一笑失天下」之後,西周都城鎬京被犬戎攻破,匆匆登上王位的周平王不得已將都城東遷至洛邑,這就是「平王東遷」。

在這個過程中,當時的秦國當家人秦襄公表現的非常積極:

首先在和犬戎的戰鬥中,表現得非常英勇,得到周王室的肯定。

其次在遷都過程中,很多諸侯表現冷淡,沒有人派兵參與,因此遷都隊伍的場面比較慘澹。

這時候,頗具政治智慧的秦襄王主動派出大批人馬,給周天子捧場,給足了周王面子,這讓周平王心裡很舒服。

周平王一高興,就正式封秦國為諸侯國。

從此,秦國才得以以諸侯國的身份,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秦穆公時代——春秋五霸

秦國雖然被周天子封為諸侯國,但是秦國地處邊陲,被視為蠻夷,沒有文化,中原的那些諸侯根本看不上秦國。

到了秦穆公時代,開始向西發展,在和西部的犬戎戰鬥中,秦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逐漸滅掉了西方戎人所建立的近十二個國家。

秦穆公於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闢國土千餘裡, 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 當時秦國的實力已經足以和中原各諸國侯抗衡。

接下來,秦穆公積極的展開外交,和當時的強國晉國聯姻,我們常說的「秦晉之好」就是這樣來的。

為了使國家強盛,秦穆公四處搜尋人才,重用他國來的客卿,秦穆公啟用了百裡奚,白乙丙, 西乞術,孟明視等大將,在一系列對中原諸侯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在諸侯國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

就連後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也是秦穆公一手扶上位的,足見秦國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秦穆公也被後代史學家稱為「春秋五霸「之一 。

可以說,自穆公時代開始,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成為諸侯強國,開始逐鹿中原。

秦孝公時代——商鞅變法

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秦孝公,秦孝公在位期間,秦國實施了著名的商鞅變法。這也是《大秦帝國》第一部的主要內容。

秦國為什麼要變法,是因為這時候秦國旁邊崛起了一個魏國,當時魏國出現了一位牛人——吳起,他在魏國實施變法,創建了著名的魏武卒,之後率領魏軍, 屢次大敗秦軍。

尤其著名的是陰晉之戰,魏國大將吳起率領五萬人馬大敗秦軍五十萬,秦國西河防線全部崩潰,秦國差點被魏國滅國。

在此背景下,秦孝公勵精圖治,想要重振秦國,恢復穆公霸業,於是發布「招賢令」。這才引來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經過商鞅和秦孝公的努力,整個秦國重新煥發了生機。 秦以耕戰為本,把秦國打造成了一部戰爭機器。

商鞅變法是秦國歷史的轉折點 。至此,秦國完成了稱霸天下的所有準備, 秦國的戰力已經遠遠超越其他諸侯。

秦昭襄王時代——誰與爭鋒

秦昭襄王,就是《大秦賦》剛開始時那個老秦王,秦昭襄王也是厲害角色,在位期間,任用範睢,開展了「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國可以有效地佔領攻佔的土地, 有效地擴展了秦國的實力,秦國的面積已經幾乎等於六國的總和。

那時候,秦國可以養一支80-100萬人精銳部隊,這在當時,沒有哪個諸侯國可以做到。長平之戰,強大的趙國傾其所有才有湊足40萬大軍,其他國家就更少了。

秦昭襄王時期, 秦國大將,「戰神」白起,更是令六國喪膽:

伊闕之戰,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鄢郢之戰」,大破楚軍,攻入楚國的首都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 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元氣大傷 。

秦昭襄王時,秦國的綜合實力已經遠超六國,可以說六國已經處於被秦國碾壓的狀態,所以才有了《大秦賦》中那個霸氣、不可一世的秦國。

畢竟在那個時代,實力決定一切。

秦昭襄王之後,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事情,就是《大秦賦》電視劇主要展現的內容,這裡不再贅述,大家觀劇即可。

秦國的崛起,除了各代君王的勵精圖治,還有以下兩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原因:

1、 地理位置優越

秦國早期地處西部邊陲, 荒涼偏僻,諸侯國避之不及 。那裡遊牧民族剽悍好戰, 秦人多年和犬戎等蠻族苦戰,才得以在西邊立足,這樣的經歷,養成了秦人悍勇好鬥的習性。

秦國擁有關中和巴蜀,這兩塊土地沃野千裡,擁有豐沛的水資源、廣闊的森林草地、發達的農業。正是這些資源優勢保證了秦國在常年徵戰中的經濟基礎和後勤補給。

秦國地理位置易守難攻,東邊是潼關,函谷關,南面是大山, 加上西邊的犬戎已被掃平,大後方沒有後顧之憂。

秦國在對外作戰時,它不用擔心有人會打進來,因為他有兩座關口可以讓別國的部隊不敢進來。

而如果六國進攻,秦國只需守住函谷關即可,因為函谷關易守難攻,六國聯盟多次陳兵函谷關,卻束手無策,時間一長,不戰而退。

2 、 廣納天下人才

秦國很早就有重視人才傳統,善於用天下人才,任人唯才的傳統,並且大量重用秦國以外其他六國的人才。

早在秦穆公時代,秦國就尋求賢士,秦穆公在楚國的宛地得到百裡奚,在晉國得到丕豹,公孫止。因此,秦穆公能滅國 十二稱霸西方,成本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時期發布「求賢令」任用魏國的商鞅,在秦國施行變法,使得秦國一舉成為諸侯國中的強者,而且秦國後來來君王,皆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為秦國持續強大,奠定了制度基礎。

秦惠王任魏國人張儀,攻取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南佔漢中,多次擊破六國反秦同盟,使得諸國臣服。

秦始皇執政時期,更是廣納天下人才,文臣如:呂不韋、尉繚、 姚賈、頓弱、李斯,武將如:王翦、王離、 趙嬰、楊樛、蒙恬等等,這些人大都不是秦國人。

秦國外來人才之多,位尊祿厚,居七國之首。

秦從惠文王到秦二世,百年間,任相的25人中,只有1人為秦籍,餘者皆為外來客卿。他們為秦國由弱變強、統一天下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史詩大劇,初露崢嶸,始皇嬴政,橫掃六國
    對於歷史劇愛好者來說,《大秦賦》的播出的確值得奔走相告。雖然每年的古裝劇不少,但有時一年到頭播出的歷史正劇一部也沒有,所以這部劇真的非常可貴與難得。《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的終結篇,此前2009年的《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的《大秦帝國之縱橫》、2017年的《大秦帝國之崛起》,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劇情簡介: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大秦賦》:秦滅六國,為何唯獨留下衛國?和呂不韋有關嗎?
    《大秦賦》終於大結局了,對於這部大型歷史劇,外面對它的評論好壞參半,有人說它是大秦帝國系列的傑出終結之作,但是還有人說它是一部毀壞歷史的爛劇。在《大秦賦》大結局中秦國君臣一心,橫掃六國,統一華夏。秦始皇六國既滅,為什麼這個小小的衛國還留著?
  •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時間:2016-06-05 08:29   來源:微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泰國虎廟醜聞背後 扒扒它的前世今生 泰國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被人們稱作虎廟,廟中飼養著至少147隻老虎。
  • 《大秦賦》韓王派水工到秦國修水渠,無異於飲鴆止渴
    《大秦賦》韓國被滅,是情有可原的,韓王竟然派水工鄭國,去給秦國修水渠,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當時,秦國國力穩居七國之首,秦國數次東出徵戰,韓國皆遭受重大損失,但是剿滅六國,尚不具備那樣的能力。
  • 《大秦賦》拍錯了重點,觀眾失了興趣,我們要看的是秦滅六國!
    我相信很多觀眾當初對《大秦賦》的期待還是很高的,不只是因為大秦系列電視劇前三部的高質量,更是因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傳奇的一生本身就很吸引人,他這一生掃滅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很多觀眾都很好奇《大秦賦》中將會給我們展示一個怎樣的秦始皇。
  • 《大秦賦》:秦滅六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燕王喜最慘
    歷史大劇《大秦賦》,如今已正式播出完結。不過,這部古裝劇帶來的話題與熱度,卻依舊未減。《大秦賦》這部電視劇,雖是以嬴政如何一掃六合為主視角。然而,《大秦賦》前2/3的篇幅,基本上是用來描寫嬴政與嫪毐、呂不韋、趙姬等人之間的糾葛,導致最重要的「秦滅六國」主劇情,被壓縮嚴重。
  • 《大秦賦》秦國迎來三大轉折點,秦滅六國的大戲即將開始
    《大秦賦》最新劇情:秦國迎來三大轉折點,一統天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秦滅六國的大戲即將開始。第一轉折點:趙國太子到秦國為質,趙國即將亡國現任趙王有兩個兒子,太子趙佾,雖然無才但是勤懇本分,次子趙偃,一個無才無德的紈絝子弟。年少時代趙偃便和嬴政結下了深仇大恨,嬴政繼位秦王的消息傳到趙國,深深刺激了趙偃,他當下決定自己也要當王,於是開始謀劃如何奪取太子之位。
  • 《大秦賦》中,秦國滅掉西周,又滅東周,東西周為何會同時存在?
    下圖為《大秦賦》中,西周公國的國君:上文說過,周天子實際上是寄居在周公國的,後來周公國一分為二,周天子就寄居在了東周公國內。然而,到了公元前307年,秦國出了一位大力士國君,此人就是秦武王嬴蕩,他是秦孝公的孫子,也是嬴稷的哥哥。嬴蕩力大無窮,想到周天子那裡去舉鼎。周天子的「九鼎」是皇權的象徵,豈能隨便讓人來舉?
  • 等了四年《大秦賦》,這秦國的cp,有些好磕
    最近《大秦賦》的播出,讓小姐姐深切感受到了「奮六世之餘烈」這六個字背後的厚重。從商鞅變法,到由弱變強,與六國爭霸,進而統一六國,老秦人從「共赴國難」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條一統天下之路,走了500多年。
  • 《大秦賦》之李信:深受秦始皇信任,參與秦滅六國之戰!
    由此,按照《大秦賦》這部古裝電視劇的設定,李信和蒙恬、蒙毅一樣,可以稱之為秦王嬴政的心腹。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李信,不僅在《大秦賦》中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重要幫手,在正史上,李信雖然有伐楚之敗,但是,他的赫赫戰功依然是不容忽略的。
  • 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
    導語:大秦賦要不改名成大秦「婦」吧,四十集了還在宮鬥,六國何時統一《大秦賦》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變,從史詩級歷史正劇轉變成了大型宮鬥劇,估計導演拍這部戲的時候費了不少的心吧!怪不得這部劇的名字沒有繼續沿用《大秦帝國》的名頭,對此觀眾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呸!這屆的觀眾真的是太可憐了。《大秦賦》最近口碑下滑的有點嚴重,本以為8.4就是已經是極限了,誰知道都快跌到及格線去了。而且根據劇情介紹,《大秦賦》連最後逆風翻盤的可能都沒有了。嫪毐是真的能活!
  • 《大秦帝國》收官作《大秦賦》定檔12月1日 秦始皇掃平六國
    《大秦賦》是《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收官之作,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定檔宣傳片:《大秦賦》由《大秦帝國之裂變》導演延藝執導,張魯一(飾 嬴政)、段奕宏(飾 呂不韋)、李乃文(飾 李斯)、朱珠(飾 趙姬)、辛柏青 (飾 嬴異人)、鄔君梅(飾 華陽夫人)、尤勇智 (飾 王翦)、李洪濤(飾 申越)、王慶祥(飾 嬴稷)主演。
  • 扒一扒 「達菲」 的前世今生
    一時間,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了人們的面前,甚至被譽為抗病毒「神藥」,甚至會出現藥店脫銷!奧司他韋真的這麼神嗎?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 奧司他韋的「前世」 在它問世之前,常用的抗流感病毒性藥物一般是離子通道M2阻滯劑,代表性藥物為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但僅用於治療甲流,對乙型流感是無效,且容易出現耐藥。事實上M2阻滯劑並非直接針對流感病毒,主要是通過促進紋狀體內多巴胺能神經末梢釋放多巴胺(DA)來發揮藥效,不良反應較為多見,如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噁心、嘔吐等。
  • 《大秦賦》嬴異人成千古笑柄,歷史上他的死因,可能和趙姬有關
    文/宸曦微涼 張魯一、段奕宏領銜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秦王嬴政羽翼慢慢豐滿,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志向,也是指日可待。
  • 《大秦賦》中的兩位秦國名相,呂不韋和李斯,誰的功勞更大?
    作為《大秦帝國》最後一部的《大秦賦》近期登陸央視,在前4集播出後評分一度達到了8.9分,但隨著嬴異人的退場,嬴政的繼位,評分開始一路下滑,現在已經跌到了7.9分。還有就是李斯的出場似乎也有些過於早了,這一階段的李斯應該還沒有得到秦始皇如此重用。當然後面畢竟還有50多集的劇情,現在還不太好對演員的演技和全劇的呈現效果下定論。所以我們不去討論一下秦始皇的這兩位名相呂不韋和李斯,這兩位《史記》中單獨列傳的人物,到底哪一位對秦國的貢獻更大。
  • 大秦 這一賦,竟然落入 低谷
    《大秦帝國》和《大秦賦》至少在三點上實現了這一目標:其一,弘揚華夏共同體意識:這是秦國最終戰勝六國的重要原因,在今天仍有意義。其二,謳歌了質樸精神:片中塑造了許多有大局觀、行動務實的人物,他們充滿使命感,長葆創業本色,引人深入思考,該如何超越「因富而衰」的歷史周期律。
  • 《大秦賦》將秦國描繪成天堂樂土,為什麼這樣露骨為暴秦洗地?
    圖1:《大秦賦》最雷人的場景和臺詞《大秦賦》12月1日開播,這部劇講述的是秦始皇嬴政的父親贏異人到趙國做質子,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回秦國,並成為太子,繼而成為秦王,再到嬴政即位,率領秦國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歷程。
  •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 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周更新幾集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秦賦一共有幾集?大秦賦每周更新時間!
  • 從滅六國到被滅僅15年,秦亡國時曾橫掃天下的強大軍團去哪了?
    公元前221年,經過十年徵伐,秦橫掃六合,歷經幾百年戰火與硝煙的中華大地迎來了新主。大秦二字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秦之所以能夠在戰國群雄中脫穎而出,在滅國之戰時摧枯拉朽,和它擁有一支在血與火中錘鍊出的強悍軍隊是不開的。秦軍在當時被稱為「虎狼之師」,秦軍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 盤點《大秦賦》的兩大槽點
    曾經眾人矚目的《大秦賦》,自開播以後,口碑一路下跌,在豆瓣的評分已經從開始的超過9分,下降到現在的6.2分。很多觀眾看了這部電視劇後,紛紛吐槽這部電視劇的不足,觀眾們吐槽最多的地方有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