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媒體36氪的報導,10月28日,小米集團以5.31億元拿下了深圳後海一宗商業用地,計劃在該處建立國際總部大廈。
小米集團計劃在深圳後海建立國際總部大廈
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紛紛投奔深圳
本次小米投得的地皮,附近就有阿里中心、今日頭條以及在建的騰訊中心,可以說是深圳一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密集的區域。
如果提起現在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總部的所在地,很多人都會想起是北京。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而科技網際網路又是走在創新的道路上,能靠近政治中心了解政策新走向,有利於及時對政策作出反應。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與眾不同"。比如多年來一直堅守杭州的阿里巴巴以及儘管要雙總部都不搬離廣州的網易。
最近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慶典上,深圳賺取了大量的關注,顯然,大批科技網際網路企業顯然已經嗅到了立根深圳可能帶來的好處,特別是政策、人才資源。
高速發展的深圳
各司其職的城市
以日本為例,東京是其超級城市,總人口達到1300萬,人口、產業等都過度集中於此;對比第二大城市大阪的267萬人口,整整多出5倍。於是,全國的人們都嚮往到東京去生活、工作,這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問題,比如住房、人口擁擠、衛生與治安管理等。
各種城市管理問題凸顯的東京
國家智庫早就意識到城市功能過度密集帶來的問題,並通過政策引導,有計劃地分散每個重點城市的功能。
對於深圳,筆者認為,還是以"經濟特區"的方向去發展,著重發展科技網際網路等高新科技行業,通過政策吸引對應企業,從而建立自己的城市特色。同樣地,那些被深圳"挖角"了重點企業的城市,只需要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也能實現經濟的增量。科技網際網路行業也只是眾多重要領域的其中之一,國家支柱型產業還有更多值得傾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