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十)

2020-09-03 夜吟知秋

D9:本次旅程終點蘭州。到了蘭州,就在黃河邊閒逛一陣子吧。

黃河從青海流出,一路浩浩蕩蕩奔向大海。黃河之上橋梁眾多,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的是甘肅蘭州中山橋。中山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第一橋改名中山橋。當時與濟南道口鐵橋、鄭州鐵橋同列為黃河上三大橋梁。蘭州黃河鐵橋由德國商人承建,全部建橋材料都是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中山橋長234米,寬7.5米,當時是黃河上遊和蘭州黃河兩岸唯一的橋梁,加強了蘭州與西北地區各省的交流。如今中山橋已被列為文物單位,禁止機動車輛通行,成為永久性步行橋。中山橋自建成至今,已經度過了一百多個春秋。百年以來,中山橋,經歷了無數次冰凌衝擊、洪水衝刷、地震搖撼、風雨剝蝕、車船碰撞,以及兩次大規模戰爭的洗禮。歷經滄桑之後,他依然如一名堅強的戰士,用自己鋼鐵的脊梁,擔負起通達黃河兩岸的重任。走在中山橋上,仿佛能感覺到歷史的厚重從每一根鋼管,每一個螺絲釘之間散發出來。







走過那麼多路,看過那麼多風景,你是否留意過城市的雕塑。一個城市的雕塑,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離開蘭州前,去看一看蘭州的城市標誌之一—黃河母親像

黃河母親像位於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園北側,是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它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得優秀獎。

黃河母親像是由甘肅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的,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他們分別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該雕塑構圖簡潔,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

黃河母親像中的母親(象徵黃河)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臥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著一裸身男嬰(象徵中華人民),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象徵著黃河母親愛護保護著中華人民。雕塑構圖洗鍊,寓意深刻。

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同時,水波紋和魚紋也反映了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對自然現象敏銳的觀察力,說明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細心的人會發現黃河母親像是用花崗巖製成的,有很多朋友就會問,為什麼不用質地更好的漢白玉或其他材料來雕塑,反而要用普通的花崗巖呢?那我們不妨來看看黃河水是什麼顏色?再看看我們的皮膚是什麼顏色呢?現在大家明白了吧!選用花崗巖是因為它能更好的表現出黃河的顏色,表現出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的膚色,同時花崗巖粗糙的質感似乎也在訴說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經歷的滄桑與巨變。





總共9天的旅程結束了,這一路從成都走來,翻山越嶺、縱橫草原,既有川西北塌方、泥石流的驚心動魄,也有穿行大草原看雲捲雲舒、藍天碧野的舒暢心情,更有16位同行驢友一路歡聲笑語、載歌載舞。於我而言,又是一生中難以忘懷的......

相關焦點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一)
    提前把出行的計劃安排在了甘南和川西北。因為這裡遺世獨立。心心念嚮往的甘南和川西北,就像是養在閨中未知的一對姐妹花,一樣美麗。在這片平均海拔2900米的土地上,寺院的辯經聲在炊煙中響起;朝陽在晨霧中絲絲飄灑;遺世獨立的扎尕那山霧瀰漫,日出格外脫塵;河水從山與草場間緩緩流淌;牛羊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徜徉……這裡的美,有一種質樸的感染力,給你深入骨髓的驚豔。旅行最怕看膩風景,在甘南,不會有這種煩惱。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七)
    若爾蓋大草原位於四川省西北部若爾蓋縣和紅原縣一帶,是我國僅次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在紅軍偉大的徵程中,最為艱苦卓絕、感天動地的一仗,就要數「紅軍過草地」;沒錯,就是這裡,若爾蓋大草原。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六)
    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禪大師先後兩次到瓦切為藏民摸頂祈福。當地民眾就在班禪摸頂的地方建了多座白塔以示感激與紀念。後來,修建的塔越來越多,達到大小108座白塔,形成塔林。其規模宏大,在整個藏區也屈指可數。佛塔,又名浮屠(梵語&34;的音譯),最初用於供奉佛骨或保存高僧遺體,後亦用於供奉佛像、收藏佛經或法物,成為一種精神的寄託所在。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九)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五)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二)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八)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三)
  • 歷險川西北、徜徉魅力甘南(四)
  • 西北旅遊復甦 甘南魅力四射
    這是8月14日拍攝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冶力關景區。(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出行帶來衝擊之時,擁有草原、戈壁、沙漠、山川、湖泊等得天獨厚自然資源的我國西北很多地方卻從今夏開始迎來旅遊旺季。
  • 甘南之行—成都出發去避暑(一)
    甘南,此生必去的地方!號稱「青藏高原的窗口」,平均海拔2900米,高反的概率很小。自然景觀:湖泊、草原、雪山、森林一應俱全,隨手一拍,都是風光大片。「在甘南,除了高反,藏區的一切這裡都有」成都出發,有三條線路可以去甘南,248國道、213國道、高速,用時差不多。建議從248進去,214返回,可以玩更多的景點。
  • 甘南藏族自治州旅遊攻略(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西部過渡帶,總面積38521平方公裡,首府合作市,共有夏河、臨潭、卓尼、迭部、舟曲、碌曲、瑪曲七個縣,每個縣都有風景靚麗的風景名勝區和濃鬱的藏族文化及民族民俗風情,是甘肅省最重要的旅遊區域之一。因此,前往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簡稱甘南)旅遊,即可長途環遊,也可短途旅遊。
  • 遊甘南,說甘南,何謂甘南?(甘南行1)
    2020.9.3清晨天沒亮,就趕往浦東機場,開啟甘南之行。甘南指哪兒?去過那兒的驢友恐怕也只能說個大致方位,或到過的幾個景點,未必能弄明白確切的地理範圍,以及在旅遊界的含義。我在十多年前去過夏河的拉卜楞寺,不知道有甘南自治州,也沒聽說有作為旅遊的甘南地區。
  • 非遺鮮聞丨第二十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將於8月31日舉行(兩條)
    第二十屆九色甘南甘南州歷史文化悠久,不僅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有瞻佛節、採花節、香浪節、花兒會、萬人鍋莊舞展演、賽馬大會等十多種民俗節慶活動與香巴拉旅遊藝術節交相輝映作為甘南州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的藝術盛會,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目前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九屆,2020年正好是第二十屆。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琳琅滿目的商品展覽、色香味俱佳的美食饕餮盛宴、熱鬧歡騰的篝火晚會等一系列分項活動等你參與!
  • 印象甘南(下)——西遊紀行之二十六
    再到明天要去的扎尕那,感覺甘南的許多景區大門都和這裡的經濟、人文特點相吻合:原始而樸實,簡單甚至有點簡陋。但裡邊風景絕對是一流的,是厚道的,是別處無法替代的。朗木寺門票每位30元。進去後才發現這寺院也是依山勢而建的廟宇群,類似於塔爾寺和拉卜楞寺。
  • 非遺鮮聞丨第二十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開幕(兩條)
    第二十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開幕8月31日上午,第二十屆九色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在國家4A級景區合作市當周草原盛大開幕,熱情好客的甘南各族兒女手捧潔白的哈達,歡迎四海賓朋、八方遊客,共同見證藍天白雲下的草原盛會,親身感受「全域旅遊無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的無窮魅力!
  • 甘南遊機隊行動記(下)
    這個景點原來是收費的每人105元(含觀光電梯),疫情期間免費。沿著長長的棧道登上山頂黃河九曲第一灣的美麗景象躍入眼底,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美麗的畫卷。若爾蓋花湖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藍寶石,是我國三大溼地之一。
  • 小璐出行全紀錄之甘南有夢(八)
    甘南第一站!一路白龍江的水呼嘯而過……令人不禁膽怯!這一次的甘南行也是我神往已久的一個夢—甘南有夢!我就是為它而來!甘南藏族自治州,如其名,就是位於甘肅南部,在這裡是回族藏族聚居地域,因此它有著多種文化的美。7天的千裡奔波都是為了甘南這一刻!
  • 甘肅美景,遊走在河西走廊和甘南草原(下)
    甘肅位於我國西北地區,地形狹長,地貌複雜多樣,這裡有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其西北部是河西走廊,東南則是甘南高原和秦嶺西段的隴南山地,兼有豐富的歷史遺存和自然景觀。兩部分景觀殊然不同,令人嘆為觀止。現在,我們開始看甘肅東南部的美麗風景。06 扎尕那甘南秘境,扎尕那。
  • 大美甘南(上)
    事先將行程所需物品清單整理好,在此羅列一下,供自駕遊的朋友作個參考: 1)證件(身份證、車輛行駛證、駕照、保險卡)、銀行卡、現金等。 2)手機、手機充電線、充電寶及充電線。 3)攝像器材:相機、鏡頭、相機充電線、自拍杆。 4)必備衣物:擋風外套、長褲、雨傘、太陽鏡。最好再備一件防曬衫,防曬衫對於司機來說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