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20年東京羽田機場或超北京首都機場重奪亞洲第一

2020-12-11 199IT

東京羽田機場將可能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手中奪取亞洲客流量第一大機場的稱號。羽田機場國際航班量的增長將使得其乘客量也隨之增長。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則由於部分航企將搬遷至大興機場而會出現乘客量下降。

具體來看,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夕,東京羽田機場每天將新增大概53個國際往返航班。與這座機場之前的國際擴張一樣,其新增的航班都將屬於目前在成田機場運營的航班搬遷的結果。起降時刻的分配在國際國內都將具有政治意義。因為日本政府在制定民航政策時,會考慮到全日空航空與日本航空之間的競爭、全服務航企與低成本航企之間的競爭以及全日空航空和日本航空的航線聯營合作夥伴與獨立航企之間的競爭。在政府有關部門就以上內容展開探討之前,全日空航空和其合作夥伴就已具備優勢,因為羽田機場已制定擴建計劃。也就是說全日空航空在羽田機場的國內航站樓也會運營國際航班,這樣就可以在同一航站樓處理國際國內的中轉。

東京羽田機場連續第五年實現增長,仍是亞洲第二大機場

2009年前東京羽田機場一直是亞洲第一大機場。2009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奪得了第一的位置。原因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實現了有機增長,而東京羽田機場於2008年起乘客量便開始下滑。2007年羽田機場乘客量達到了歷史最高(6680萬),而之後直到2013年其乘客量(6870萬)才超越了這一數字。此後這座機場每年乘客量都在增長,2017年便是其連續第五年實現增長。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於2009年取代羽田機場的地位後,雙方之間的差距便進一步加大。前者在不斷增長,後者則有所萎縮,且在一段時期裡乘客量一直持平。

2011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乘客量比羽田機場高出了26%,且2017年前雙方之間的差距一直較大,基本在20%左右。2017年,北京首都機場增長放緩,東京羽田機場卻有強勁的增長,因此雙方之間的差距縮小至13%,乘客量相差1080萬。2017年北京首都機場乘客吞吐量為9580萬,羽田機場則為8500萬。目前羽田機場仍然是亞洲第二大機場。排名第三的是香港機場,2017年其乘客量為7290萬。


北京首都機場與東京羽田機場的年乘客量:2004-2017  來源:CAPA-航空中心與各機場

東京羽田機場可能在2020年超越北京首都機場

東京羽田機場很可能會在2020年從北京首都機場手中奪回亞洲第一大機場的稱號。屆時其年乘客量可能會由於國際起降時刻增多而增長800萬。

這樣羽田機場乘客量就可能達到9300萬,不過仍然遠低於北京首都機場在2017年實現的9600萬。然而,北京已計劃於2019年投用新建成的大興機場。屆時將有大量民航運力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轉移至大興機場,導致首都機場乘客量出現下滑。而航企搬遷後在首都機場留下的起降時刻只會逐步分批分配。

東京羽田機場的增長源於國際國內擴張

2017年羽田機場乘客量增長了7.4%,是其十年來最快的增長,高於前一年的增長。而2012年其乘客量增長率為6.9%。2017年其國際乘客量增長(11.3%)快於國內乘客量增長(4.8%)。但從具體增長的乘客量來看,國內乘客量增長了310萬,國際乘客量則增長了170萬。

這樣的增長,是在羽田機場起降時刻數量未有顯著增加的情況下實現的。一方面,各航企在日本國內的航班實現了更高的載客率;另一方面,這一年羽田機場每天都運營有美國航班,從而推動了國際乘客量的增長。2017年國際乘客在羽田機場總吞吐量中佔了大概20%的份額,2010年則僅為6%。


東京羽田機場乘客構成(左軸)與國際乘客量佔比(右軸):2006-2017  來源:CAPA-航空中心和羽田機場

東京羽田機場將在2020年奧運會前新增起降時刻

羽田機場將趕在2020奧運會前夕增加起降時刻。日本政府針對該年的入境遊客量目標是4000萬。2017年,日本入境遊客量為2870萬,高於2016年的2400萬。因此,儘管日本政府制定了一個過高的目標,增長仍是極快的。

羽田機場新增起降時刻的時機正好。航班越多,噪音就越大,同時還必須重新布局一些空域,才能夠容納更大的客流。這樣周邊居民就不得不忍受更大的噪音。然而,有了支持奧運這個擋箭牌,新增起降時刻這個規劃看來是不難通過審批的。


日本年入境遊客量:2008-2018年第一個月  來源:CAPA-航空中心與日本國家旅遊局

2020年羽田機場年起降時刻(總量,而非起降時刻配對量)將增加3.9萬個,從447000個到486000個。新增的起降時刻將全部用於國際航班。目前該機場有9萬個國際航班(包括日間航班與夜間航班)起降時刻,也就是2020年其將有129000個國際航班起降時刻。具體分配方式(在日間與夜間之間的分配和在各航企之間的分配等)尚未公布,不過新增的登機位計劃將於2020年3月起可用。

假設新增的起降時刻全部投用,且每個起降時刻平均乘客量為200名,則屆時羽田機場乘客量將增長780萬。這只是一個估算數據,因為一些新增的起降時刻將分配給窄體機航企(日本各低成本航企都主張羽田機場接收更多航企)。而全日空航空與日本航空使用的則是低座位量寬體機。

起降時刻增加意味著全日空航空將在現有航站樓開通國際航班:對於全日空航和其航線聯營夥伴來說將大大獲益

羽田機場所有國際航班都在國際航站樓運營。這座航站樓將改名為3號航站樓。其擴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即將擴建的便是2號航站樓。2號航站樓與國際航站樓之間相距最遠,因此其與3號航站樓之間的航班中轉耗時最長。

然而,2號航站樓又是全日空航空的大本營。2號航站樓將有7個登機口(大概佔總量的三分之一)能夠用於運營國際航班。其中兩個將只用於國際航班。這樣的變更和相關項目的成本估算在750億(7.02億美元)日元左右。擴建項目將為全日空航空帶來巨大優勢,因為其將能夠在同一座航站樓同時中轉國際國內航班。而日本航空則不會具備這樣的能力。

羽田機場重新向遠程國際航班開放以及地區內國際航班數量的增長,對於東京當地旅客來說是一大好事。原因在於羽田機場與成田機場相比,離東京市區更近,且其國內航班網絡的規模遠大於成田機場,這樣就更利於中轉航班。

除擴建2號航站樓外,羽田機場還有一個目標就是縮短整座機場內的最小中轉時間。目前其在這方面落後於成田機場。


羽田機場和成田機場的最小中轉時間(分鐘):2017  來源:羽田機場

然而,在2號航站樓增添國際航班設施,也是有弊端的。全日空航空將不得不在兩個航站樓管理國際航班業務,為其自身和乘客帶來極大的不便,並且還由於航班會出現重疊而導致成本上升。全日空航空應該寧願其所有國際航班均在2號航站樓運營。然而,從更現實的角度來看,部分國際航班與國內航班在同一航站樓運營,會讓其與日本航空相比有極大的優勢。

而這樣的優勢將同時惠及全日空航空和其合作夥伴。登機口具體的分配方式尚未對外公布,但可以想像全日空航空會設法儘量多地在2號航站樓運營國際航班。其航線聯營夥伴也會有部分航班在此航站樓運營。

2018年2月23日,全日空航空有13個國際航班於09:00至12:00這個時間段在羽田機場起飛。這樣的航班量對於7個登機口來說是過大的。因此其中有5個登機口不得不與國內航班共享。


全日空航空和其航線聯營合作夥伴(漢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及星空聯盟其他成員航企每小時在東京羽田機場起飛的國際航班量:2018年2月23日  來源:CAPA-航空中心與官方航線指南

全日空航空屬於星空聯盟的成員航企。而與全日空航空沒有航線聯營合作關係的星空聯盟航企所運營的航班可能會被移至2號航站樓。全日空航空的航線聯營夥伴分別是漢莎航空集團和美國聯合航空。漢莎航空是漢莎航空集團內唯一在羽田機場運營有航班的一家航企。奧地利航空和瑞士航空均在成田機場運營業務。

羽田機場新增的起降時刻被分配後,這樣的格局將會有所轉變,同時還會出現大量其他變化。而新增3.9萬個國際航班起降時刻相當於每天會多出53個往返航班。

目前有一系列航企都主張羽田機場增加業務量或接收更多航企。奧地利航空和瑞士航空可能會搬遷至羽田機場,同時漢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將在羽田機場提升國際航班量。全日空航空本身也將在羽田機場增長國際航班量。另外一些航企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全日空航空重要的合作夥伴。

前景展望:平衡羽田機場戰略發展和政治格局之間的關係

羽田機場很可能即將奪回亞洲第一大機場的名號,這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部分乘客將分流至北京大興機場。排名和稱號所蘊含的意義是有限的,而羽田機場擴建帶來的影響則要深遠得多。

新建北京大興機場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跑道擴建,意味著中國國際航空和其在星空聯盟的合作夥伴將增強北京首都機場的樞紐作用。中國東方航空和中國南方航空及其各自的合作夥伴則將在北京大興機場建立樞紐。北京、首爾和東京在整個亞洲-北美市場和亞洲-歐洲市場都佔有優勢的地理位置。而全日空航空與日本航空卻不得不同時管理其在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的國際樞紐。儘管雙方都希望在同一座機場運營所有航班,實際卻是不可行的。

羽田機場國際航班起降時刻數量巨大,但由於該分配給前往哪些國家/市場的航班這個問題而引發了激烈的競爭。日本各航企都將竭力遊說,以改變日本政府在本土航企之間分配起降時刻的方式。關於怎樣才最有益於日本民航業、怎樣才能讓東京這個國際民航樞紐以最好的姿態與北京和首爾競爭,存在著大量深入且有爭議的觀點(全日空航空/日本航空與日本其他航企之間的利益之爭;全日空航空/日本航空航線聯營夥伴與其他航企之間的利益之爭;以及全服務航企和低成本航企之間的競爭),最終將給日本民航業帶來怎樣的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自 航旅同行

相關焦點

  • 預計2020年東京羽田機場或超北京首都機場重奪亞洲第一
    東京羽田機場將可能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手中奪取亞洲客流量第一大機場的稱號。羽田機場國際航班量的增長將使得其乘客量也隨之增長。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則由於部分航企將搬遷至大興機場而會出現乘客量下降。
  • 東京羽田機場國際乘客量持續增長,或將取代北京首都機場成為亞洲第一
    編譯自CAPA東京羽田機場將可能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手中奪取亞洲客流量第一大機場的稱號。
  • CADAS觀察:東京機場群觀察——羽田機場
    東京羽田機場為日本第一大客運機場,第二大貨運機場。2017年旅客吞吐量達8496萬人次,同比增長6%,同期飛機起降架次增長1%,客座率大幅提升。  為強化羽田機場在國際線航班上的處理能力,日本國土交通省目前正在第2航站樓興建國際線設施,預計2020年東京奧運舉行前完成。目前的國際航站樓將在第2航站樓國際線投入使用後,更名為第3航站樓。
  • 大變革 羽田機場50對新航班時刻分配解析
    2020年3月開始,為了東京奧運會、帕運會而安排的新的每天50個國際航線日間時刻將在東京羽田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不過,這樣使得日航無法將波士頓、聖地牙哥等航線轉移到羽田,可以說是有利有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美貿易協定的籤訂,使得日美之間的經貿不穩定性得到初步消除,人員往來需求進一步增長。東京奧運會、帕運會也帶來了美國遊客。因此,羽田機場作為日本門戶,承載「國內-國際」中轉的需求;成田機場作為亞洲門戶,承載「東南亞-美國」中轉的需求,這一趨勢不斷明顯。
  • 南航首次進駐東京羽田機場 至廣州航班正式開通
    人民網東京10月25日電(趙松)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南航)執飛的東京羽田-廣州間航線25日正式開通,這是南航首次進駐東京羽田機場。南航於25日當天在羽田機場舉行航線開通儀式。 本次開通的南航東京羽田機場至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航線每天有2班往返航班。
  • 從羽田機場新國際時刻安排看日本航企的國際線策略
    2020年3月開始,為了東京奧運會、帕運會而安排的新的每天50個國際航線日間時刻將在東京羽田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其中,有25個時刻分配給了日方航空公司(日航11.5對,全日空13.5對),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
  • 首都機場商貿公司與羽田機場籤訂合作協議
    民航資源網2016年7月18日消息:7月14日,首都機場商貿公司(簡稱「商貿公司」)與日本羽田機場正式籤訂合作項目協議。商貿公司總經理張坤蘭、黨委書記王東,日本空港大廈株式會社專務董事米本靖英、機場事業部部長楠尚博,以及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談。
  •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九月起每天將新增10個航班
    圖1:2005年10月11日,全日本航空公司的兩架彩繪飛機:JA8357號波音767-381型客機(前)和JA8957號波音747-481D型客機(後)正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滑行。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Xuz  日本共同社7月11日電:日本國土交通省11日表示,將從9月份起每天增加10班東京羽田機場的起降航班。新增航班將按照日本政府今年5月份總結的「亞洲門戶構想」,分配給關西航線及日中上月達成一致的東京羽田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包機航線。
  • 達美航空將於明年年初從成田機場轉場至羽田機場
    民航資源網2019年8月3日消息:據simpleflying報導,達美航空將於2020年春季從東京成田機場轉場至羽田機場運營,將徹底放棄成田機場。此舉意味著從美國西北航空年代開始的利用美日開放天空而運作的成田航線正式壽終正寢。
  • CADAS:東京機場群發展觀察-成田機場
    2017年成田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068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4.2%,為日本第二大客運機場,第一大貨運機場。近年隨同屬東京都市圈的羽田機場國際航線逐漸增多,成田機場受到競爭壓制,旅客吞吐量雖持續增長,但增幅低於羽田機場。
  • 大連直飛羽田機場!最新消息來了
    日前,日本航空公司(簡稱「日航」)在日本官網宣布,在獲得相關當局批准的前提下,將2020年3月29日,新開東京羽田機場往返大連航線,同時公布了新航線的具體運營時刻表,以及發售時間:2020年1月15日14時。
  • 大連將可直飛東京羽田機場!
    日本航空JAL官方微博消息: 2020年3月29日起,日本航空JAL將新開羽田往返大連航線 2020年 又有新的年假的小夥伴們 可以直飛東京市內看櫻花啦! 在日回鄉的小夥伴們 再也不用拖著行李箱 吭哧吭哧的奔赴成田機場了!
  • 東京羽田機場和北京首都機場定期航班正式開通
    新華網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劉贊)日本東京羽田機場至北京首都機場的定期國際客運包機航班25日正式開通。 當天上午在羽田機場航站樓內舉行了航班開通紀念儀式。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和日本國土交通省政務官長安豐出席儀式,並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對航班開通表示祝賀,期待兩國在商貿旅遊方面的交流進一步擴大。
  • 智庫| 一座城市如何運營兩個國際機場
    在這些多機場系統中,以2018年吞吐量為計,超過2000萬級以上的城市共11個,亞洲5個(東京、首爾、上海、曼谷、仁川),歐洲3個(倫敦、莫斯科、巴黎)、美洲3個(芝加哥、紐約、華盛頓)。而超過4000萬的多機場樞紐中,僅有5個,分別為倫敦(希斯羅、蓋特維克);紐約(甘迺迪、瓦紐克);東京(成田、羽田);上海(浦東、虹橋);曼谷(廊曼、素萬那普)。
  • 日本羽田機場新國際航站樓揭開面紗(組圖)
    置身4層日本江戶時期風格的商店街,感覺仿佛回到幾百年前,忘記大都市的喧囂;5層東京流行文化展區裡未來將有日本動漫等內容的展示,通過時尚文化打造充滿個性的娛樂空間。  航站樓建成後,將在羽田機場現有的亞洲航線基礎上,擴展到歐美多條航線。羽田國際機場辦票大廳。
  • 東京潮流發源地 | 超期待!2019澀谷大改造,羽田、成田將有機場巴士...
    相信即將開幕擁有360度無死角展望臺的「SHIBUYA SCRAMBLE SQUARE」和附設巴士轉運站能輕鬆往來羽田機場、成田機場的「澀谷FUKURAS」將帶給訪日遊客最新穎、最便利的全新感受!也由於澀谷開發計畫也包含了預計在2027年完工的「澀谷SCRAMBLE SQUARE」、「澀谷CAST」、「澀谷STREAM」、「澀谷BRIDGE」、「澀谷FUKURAS」、「澀谷SOLASTA」等建造工程,真的很令人耳目一新呢!
  • 東京羽田機場國際航班3月減少46%
    日本國土交通省6日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帶來的航空需求變化透露,3月東京羽田機場的國際客運航班數約為1800架次,較上年同期減少46%,成田機場約為4000架次,減少42%。3月29日至4月4日一周期間,羽田減少了81%,成田減少88%。日本國交省在6日眾院決算行政監視委員會小組會上回答無黨派議員松原仁質詢時介紹了上述情況。
  • 2015年全球最繁忙機場名單:首都機場位居亞軍
    民航資源網2016年4月5日消息: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於4月4日公布的201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初步數據,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再次蟬聯全球最繁忙機場的桂冠。  2015年,亞特蘭大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5.5%。
  • 來東京旅遊除了成田和羽田還有第三個機場!到市中心巴士只要500日元!
    2020年的夏季奧運會,預測會有1000萬人集中在東京,人口密度變成平日的1.7倍。 提到日本首都圈內的機場,通常大家都只會想到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這兩個。
  • 2017全球機場排名,第一名居然還是它!最好吃的機場在中國!
    如果你一直都有 follow 旅行航空界的消息,那你應該知道,2016年排名第一的機場是新加坡樟宜機場。今年的評選結果:新加坡樟宜機場蟬聯首位,連續五年奪得世界第一;香港國際機場和去年一樣排名第五,排第二至第四位的依次為東京羽田機場、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及德國慕尼黑機場。為樟宜機場鼓掌第一名樟宜國際機場 新加坡如果你有去過樟宜機場,那麼對於這個蟬聯五冠王,你應該不會太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