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群山環繞的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乍想,似乎除了程陽風雨橋,就沒什麼可看的,感覺沒那麼吸引人,然而,在去過三江的N多年後,三江卻依然能讓你魂牽夢繞。
過去去三江,需要艱難的盤山再盤山,現在柳州的三江縣有高鐵通達,途徑桂林,也因此很多人都誤說成是桂林三江縣。
三江侗族自治縣,是中國5個侗族自治縣中人口最多的縣份,素有「中國侗族在三江」的美譽。
去三江,要去山裡走一走,那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清新得過分的空氣,簡直自帶仙氣。
三江保留著濃厚的侗族傳統民俗,美妙的侗族大歌,層層疊疊的侗寨,解饞解膩保健油茶,酸魚酸肉臘肉禾花魚蜂蛹等美味,都獨具地方特色。
三江有很多風雨橋,它們是侗族獨有,木結構,有欄杆、長凳,橋頂有遮蓋,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為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程陽風雨橋是其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風雨橋。
三江侗寨鼓樓也是侗族的標誌建築,鼓樓有村寨專有,也有姓氏或宗族專有的,樓裡有鼓,是村寨裡的議事、斷案、迎賓「大廳」。
三江天生出好茶,原茶製作的紅茶和綠茶非常受歡迎(順便安利廣西來賓金秀的茶,清香持久誘人還耐泡)。
三江的布央村在一整座山上下種植了3600畝茶葉,形成一層層碧綠的茶葉梯田,蔚為壯觀,千畝茶海中木屋酒店很有特色。
侗族銀飾、蘆笙踩堂、侗族刺繡、「侗族農民畫」,展現了侗族的別樣風情。
三江還有不得不說的丹洲古鎮,古鎮漂在水上四百年來都未通車,船是唯一的出行方式。
古鎮置身融江,山懷水抱,猶如鑲嵌在青山綠水中的一顆翡翠,於此可見太白詩云「二水中分白鷺洲」實景。
丹洲古鎮位於三江、融安、融水三縣交界209國道旁,是三江侗族自治縣明、清、民國時期古縣城所在地。抗戰期間,包括社會學大師費孝通、著名文學家魯彥在內的眾多文人墨客、專家學者集聚丹洲,使丹洲名噪一時。
去過三江,誰不念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