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嶺五山頭之一的俞山有一個古村 現有近30位老人留守

2020-12-08 瀟湘晨報

寧波市區東南方有座梅嶺山,山上有個俞山古村,當地人習慣叫俞家山。過去,俞山與鄰近的吳家山、金山、芝山、月宮山,稱為梅嶺五山頭。

俞山古村位於鄞州區橫溪鎮梅嶺山區的中心,海拔約500米,村落北高南低,青山環宅外,碧水流門前。東西南北,四山拱衛,猶如城廊,一派大山深處世外桃源的景象。有詩《詠俞山古村》云:「遠眺俞山山重重,近看村舍綠蔭中。客來疑入桃花源,峰迴路轉水淙淙。」

在沒有通車的年代,俞山古村有三大出入口:西北方出橫溪,東北方去東錢湖韓嶺,南邊沿古道去塘溪。古村與三地之間相距皆約10公裡,可謂亦遠亦近。

俞山於明永樂年間建村,至今已有600年歷史。村民以俞、葉兩姓為主,俞姓佔四分之三。此外,還有少數錢、徐、王等姓,但人數不多。在俞山,不同姓氏的村民長期和諧相處,與時光一起,同飲一溪水,共耕一片田,守護著這方寧靜的家園。

俞山古村的房子依山沿溪而建,遠遠望去一層疊著一層,很是壯觀。俞山最鼎盛的時候有300多戶人家,1200多個村民生活在這裡,他們遠離塵世喧囂,以竹筍、毛竹、茶葉等為主要產業,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

俞山古村耕讀傳家,文化底蘊深厚。村中有俞氏宗祠、葉氏宗祠、梅嶺廟等古建築,特別是俞氏宗祠,其雕刻藝術精妙絕倫,為遐邇祠廟少有。前些年,村裡編纂了《俞家山志》,重修了族譜,更豐富了古村的文化內涵。

高山移民實施後,生活在俞山的絕大多數村民已經告別大山,搬到俞山新村居住。眼下,古村只有近30位老人留守在這裡。許多房屋因無人居住,年久失修而倒塌,地田、竹林、茶園隨之荒蕪。

【來源:寧波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寧波700年古村的「前世今生」
    金山村是個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古村,位於橫溪鎮大梅山上,過去,金山叫錢家山。金山村東鄰東山,南毗芝山,西界俞家山,西北與吳家山相接。舊時,金山既居「鄞南五山頭」之中,又是五山頭之巔。村所在的主峰大崗頭海拔580米,登山頂俯瞰,塘溪鎮的東山老村、梅溪水庫就在半山腰的山岙中;遠眺東南方,大嵩江、象山港水天一色,氣象萬千。
  • 旅遊秘境「千年古村」,只剩老人留守,年輕人為娶媳婦搬到山腳
    旅行已經成在我們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如今,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都不是我們固步自封,在一個小地方圍困自己的理由,沒錢的小夥伴們選擇窮遊,或騎行,或徒步甚至是後者臉皮搭車,總會有辦法在沒錢的情況下達到自己的目的,去外面的世界長長見識。
  • 隱藏深山千年古村,今只剩老人留守,年輕人都搬到山下只為娶媳婦
    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隱藏深山千年古村。據了解,如今這裡也僅剩下幾個老人留守在村莊了,畢竟村子裡的發展是不行的,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會回到村子裡,首先是村子裡沒有合適的工作,另外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又吃不了苦,一般村子裡都是以農業為生的
  • 太和陶橋社區10位留守貧困老人免費暢遊嘉年華遊樂園
    1月18日下午陶橋社區10位貧困留守老人在社區志願者的陪同下來到太和縣嘉年華遊樂園,享受了一場免費遊嘉年華,夜晚賞華燈的快樂之旅。入園後,貧困留守老人坐上了「摩天輪」,在「太和之眼」緩緩的轉動中,放眼望去,老人們看到了大美太和的飛速發展與變化,看到了嘉年華的美麗園景。二十多分鐘的「摩天輪」之行,讓老人們為之震撼。
  • 風水古村,梅嶺人家!觀雲亭上憶「紅星」,蝶戀谷裡覓真情;5月28日,向瓷源瑤裡進發
    江西有三處梅嶺名勝,一處在贛州市大餘縣,地處贛粵交界處,因秦末十萬侯梅娟在此舉兵名曰梅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陳毅元帥曾在此寫下名篇《梅嶺三章
  • 下一個荷蘭風車村!寧波這個古鎮成驢友界「新寵」,人少還免費!
    @俞愛民/攝 橫溪縱橫的溪流,不僅孕育了一方百姓,更在歲月裡聚落出一個個平凡而悠久的古村。金山、梅福、梅嶺、清塘夏涼......鐫刻進日光小鎮的朝起暮落裡。
  • 湖北摩託四兄弟絕壁鑿路 為山上留守老人送物資(圖)
    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樸實的土家四兄弟王習武、王習文、郭家軍、周世宇耗費近4萬元,用三年時間築就了一條通往山上的「天路」,為山上的19位留守老人當「集體兒子」。三年來,他們共為山上的老人送去了20噸大米、食用油、肥料等各種物資,成為大山深處家喻戶曉的「愛心摩託車隊」。
  • 昆俞山遊玩三青年落水 大學老師見義勇為
    煙臺大眾網10月14日訊 (記者 於偉偉) 「十一」國慶節期間,山東工商學院四名老師前去昆俞山遊玩時勇救三名落水青年。    據山東工商學院統計學院副院長蘇永明介紹,10月1日上午,他和李志強老師、劉永久老師 、王忠輝三名老師一起駕車來到昆俞山遊玩。上午10時左右,他們走到南側「無染寺」景區,半山處的山間一池清水清澈見底(後經管理人員介紹得知實際水深達2米以上),遊人聚攏越來越多。
  • 府谷海則廟為留守老人頤養天年,建設村級幸福養老院!
    不管是一日三餐,還是購買生活用品,打掃衛生換洗衣物,劉埃則老人像其他家庭有困難的老人一樣,在託付人的照顧下過著有兒有女的幸福生活。  據了解,海則廟辦事處下轄10個行政村、43個自然村,共有3116戶,8379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392人,佔總人口的17%。老年人中80—89歲老年人有255人,90—99歲有26人。
  • 五山:別樣形式過有意義的「三八」節
    五山:別樣形式過有意義的「三八」節 2020-03-13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互助養老 抱團取暖 哈爾濱23位留守老人共度母親節
    王家屯是留守老人較多的一個小屯子,村裡交通不方便,年輕人都去外地打工,屯裡剩下了一群老人,她們以互助養老的模式來養老,老夥伴們報團取暖,5月10日,王家屯鄰裡關愛互助點歡聲笑語,場面溫馨,屯裡的23位媽媽參與了本次活動。"助你一臂之力"小遊戲,媽媽們用別樣的方式,護送自己的"小寶寶"健康成長。母親節遇到抖音,會擦出什麼火花?"我們不一樣!不一樣!
  • 我們的答案——讓大涼山的留守老人感受健康守護的溫度
    在國家級深度貧困區的涼山州,平安養老險立足保險公司的保障功能,協助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推動「樂齡陪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工程」,並建立"數位化+精準化+保障化"三位一體醫療扶貧閉環。並以此在2020全國「敬老月」——《快樂之約》公益晚會上獲得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的榮譽證書。
  • 浙江一座700年古村落,隱藏在竹林深處,8位老人避世而居
    大山之中,有靜謐原生態的村莊,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大城市裡闖蕩了。所以,留守在山野村莊中的,都是老人與小孩。原始不被破壞的自然美景與淳樸的山村,相互映襯,形成世外桃源般的美麗景色。浙江有一座古村落,隱藏在大山的竹海深處,已經有700年歷史了,一棟棟老宅子,仿佛曆經滄桑的老者。
  • 張家界:關注農村留守老人「看病難」有新招
    專家及文藝志願者為現場近百名留守老人送去健康與歡樂,喜迎元旦佳節。張家界市人民醫院開展的「情系我的村、便民就醫行」人文服務項目走進永定區沅古坪鎮烽火村。18名義診專家及文藝志願者為現場近百名留守老人送去健康與歡樂,喜迎元旦佳節。「烽火村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兒時得到了在座各位長輩們的不少關心與照顧。今天雖說你們老了,兒女外出打工又不在身邊,但請各位長輩們放心,只要你們有健康方面的需求,隨時可以給我和龔輝醫生打電話,我們將竭盡全力為大家提供健康服務。」
  • 灣裡區梅嶺景區,最大的佛教禪地天寧古寺,值得一去
    灣裡區梅嶺景區最大的佛教禪地天寧古寺,在南昌市北18公裡處的港下村地段。寺門巍峨壯觀,四合院的佛殿肅穆典雅,磚混二層結構,殿宇椽摩棟接,秀麗堂皇,大雄寶殿,帷帳低垂,如來端坐中央,四大天王雙臉微下垂,淨水觀音託淨瓶,兩旁十八金身羅漢,雕刻精緻,情態逼真,栩栩如生。
  • 臨海美到驚豔的古村:只有石屋、小溪和八位老人 | 有一個地方只有...
    在臨海市的山坳裡,在路的盡頭,有一個
  • 全福遊,有全福~福建30天深度遊之第一站;三明千年古鎮十八寨
    因為我16年春天與攝友去福建做了30天的深度遊,第一站去了三明,遊大金湖,十八寨,淘金山,安貞堡,泰寧古城,然後去霞浦,福州,龍巖土樓,泉州,崇武古鎮,廈門,金門等等地方,去沙縣品過正宗小吃,坐過摩的,睡過帳篷,擠過小三卡,最後去了金門,至今硬碟裡還有近萬張的單眼相機拍的原始圖片,還有2千多張的手機圖片
  • 莆田北岸東埔鎮:「留守老人」歡度母親節
    東南網莆田5月15日訊 長期以來,東埔鎮大部分青壯年常年背井離鄉外出經商,年邁的父母留在了農村成為「留守老人」,他們已經成為我們生活周圍的一個特殊的群體,更加需要我們這個社會給予更多的陪伴和關愛。逢年過節,就有那麼一群人以實際行動陪伴「留守老人」,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
  • 美國有貧民窟,中國有留守農村老人
    #關愛農村留守老人#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子女五一回家探親,找遍屋裡也沒有發現老人,結果在井裡發現老人遺體。原來老人疑厭世輕生,投井自殺。這背後的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但也確實值得社會警醒。老一輩農村老人為國家作出具大貢獻,但農村的老人晚年生活卻很不容易,看看現在農村的勞動主力大多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農村老人真是手停口停,60以上的老人一個月只有100多塊錢的國家生活補助,隨便一個病痛可能也不夠花。國家鼓勵城鎮化建設,現在農村年輕人大多數搬去城鎮生活,要不就去外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