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攻臺主力師出動時間縮短三分之一 物資彈藥不再堆在庫房

2020-12-21 觀察者網

8月11日《解放軍報》頭版刊登文章《第一集團軍某師緊盯轉型需求改進戰備工作 創新成果助推兩棲勁旅沙場建功》,文章中提到,解放軍第1集團軍兩棲機械化師在最近的演練中驗證了其戰備轉型工作的新能力。從文章來看,該部隊實現「以車代庫」,將戰備物資直接裝載到作戰平臺上,同時建立現代信息網絡提高戰備水平。實現了出動時間縮短三分之一,且持續作戰時間大幅延長的效果。其許多戰備創新成果被東部戰區陸軍推廣。

正在向岸灘衝擊的兩棲突擊炮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1軍兩棲機械化師是我軍重要的對臺軍事鬥爭準備單位,該部隊裝備有大量兩棲作戰裝備。據此前報導,東部戰區陸軍許多部隊經常與海軍登陸艦部隊進行合練,此外也和民間海運單位共同制定了戰時搭乘民船渡海的方案。可以說是目前我軍中戰備程度名列前茅,隨時可以實施作戰行動。而此次其戰備程度進一步提高,許多做法借鑑了現代物流企業的管理方法,可以說已經超越冷戰時期所謂的「從營房發起進攻」。

以下是《解放軍報》報導內容:

盛夏時節,第1集團軍某師經加改裝後的數百臺兩棲作戰平臺亮相海戰場,從編隊集結、海上遊弋到火力打擊,演練10餘個小時無短停補給,海上作戰、修理全部依託平臺完成。這是該師緊盯轉型需求創新戰備工作取得的諸多成果之一。


衝上灘頭的兩棲步兵戰車

這個師始終將戰備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首創的「三分四定」戰備做法被寫入《內務條令》和《軍隊基層建設綱要》。近年來,該師基於在全軍率先完成由摩託化步兵向兩棲機械化步兵轉型的經驗積累,解決7類20多個戰備難題,推動戰備工作由庫房式向平臺化轉變,由演練式向實戰化轉變,由應急式向常態化轉變,讓部隊隨時能夠上戰場。

針對部隊武器裝備高度平臺化的發展現狀,他們先後組織4類17個專項試驗,採集11類245組數據,對典型平臺裝備進行加改裝,不斷提高單個平臺持續作戰和保障能力。同時推行「以車代庫」,將彈藥、軍需等單兵戰備物資由定點存儲更新為「定裝寄存」,大大減少了戰備物資搬運轉移的時間。


兩棲突擊炮在海上航渡

通過加大信息網絡基礎建設力度,該師還在建立戰備資料庫動態監管系統的基礎上,利用指揮方艙、一體化指揮平臺等信息裝備和系統構建戰備指揮專網,實時分享戰備數據,全師戰備狀態「一網統管、一圖可顯、一表可查」,作戰指令能一鍵下達至平臺單元。同時,精細規範從指揮員到列兵各個層級、各兵種不同崗位人員的戰備職責,推動戰備工作落地生根。

近日,該師對所屬某團進行一場沒有預先號令的拉動演練,記者登上兩棲裝甲戰車看到,戰鬥、保障、生活等物資全部上車定位,井然有序,出動時間較以往縮短近三分之一,持續作戰時間大幅延長。據介紹,該師近年來先後出色完成重大演訓任務20餘次,數十項戰備創新成果被東部戰區陸軍推廣。

相關焦點

  • 越軍一個王牌師企圖北上救諒山,遭到解放軍一頓炮火猛揍
    曾在越戰中建立過很多功勳的越軍步兵第3師奉命衛戍諒山,佔據邊境要點經常對我挑釁,並喊出了「攻可打到友誼關吃早飯,守可堅持三個月」的狂妄叫囂。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解放軍廣州軍區第55軍突破邊境,攻勢凌厲,克難渡險,經過數百次大小戰鬥,先後攻佔同登、坂然、諒山等重鎮要點,協同友軍威懾河內,歷時16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
  • 解放軍積極準備攻臺
    解放軍積極準備攻臺 時間:2001-04-10 14:46   來源:   島內危機四伏,而海峽對岸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更讓蔣介石擔驚受怕。  在發動渡江戰役前,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沒有考慮解放臺灣問題。
  • 解放軍大同、集寧戰役遇到挫折
    中央軍委在來電中對傅作義下一步的作戰方向進行了預測:一是在卓資山停下來,二是攻擊平涼,三是攻擊集寧——從這個預測上看,是傅作義迷惑了解放軍。就在傅作義大軍出動的時候,他還在派人與共產黨方面聯絡和談事宜,這使共產黨沒能充分估計到他的作戰的決心。而之所以判斷傅作義失誤,是因為認為傅作義前來增援,僅僅是做個樣子給他的老上司閻錫山看看而已。
  • 白崇禧的桂軍確實不好打,這一仗解放軍攻進了城,還是被打了出來
    陳毅決定集結包括8師在內的山野主力出擊華中,保衛兩淮。當時,曾有人建議利用敵軍內部矛盾,首戰中央軍,暫時不打桂軍。但是,當時薛嶽指揮的這一路蔣軍,有8個中央軍整編旅緊緊靠在一起,離徐州不到20公裡,難以分割。而桂系第7軍主力則孤立冒進。其中,第172師師部率2個多團駐泗縣及其外圍據點。171師一部進佔靈壁。第7軍軍部率後續部隊位於津浦路上的固鎮。
  • 韓先楚獻計解放海南島,卻無奈放跑了薛嶽,粟裕攻臺因此再改戰術
    三野剛解放上海不到一個月,10兵團正在籌措入閩作戰,在這個時候提出攻臺決戰的設想,主席的戰略眼光無疑是超前的。粟裕對蔣介石的部署「甚為滿意」,越是分兵,越有利於解放軍各個擊破。在粟裕制定的作戰部署中,三野計劃放過舟山,直取臺灣,先難後易則可一戰而下。這邊粟裕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攻臺,那邊四野也在經過了長時間休整備戰,在適應江南的作戰特點後重新出徵,向中南和西南橫掃。1949年12月,廣西戰役取得全勝,中國歷史上的桂系永遠消失。
  • 解放戰爭,胡璉第18軍的三個主力團,各自單挑過解放軍幾個縱隊
    解放戰爭中,位居國軍五大主力行列的胡璉第18軍,是解放軍在戰場上最為頭疼的交戰對手,在有「狡兔」之稱的胡璉打造下,第18軍打起仗來極為兇猛,衝鋒作戰時彪悍到令對手窒息,而防禦之時又猶如龜殼一般的堅硬,整體作戰的協同力度極高,造就了第18軍一批彪兵悍將,而其軍主力的第11師是跟隨胡璉一路成長起來的部隊
  • 國民黨軍隊21師鎮壓228後被臺籍解放軍殲滅
    年復一年,戰爭倖存者在歷史的夾縫中徘徊,就像每一年的二二八,當歷史的禁忌和傷痛終於不再隱藏,卻也沒人再聞問當年派赴臺灣鎮壓「平亂」的廿一師,竟在事隔兩年之後,於上海保衛戰中,全軍被殲滅。  歷史永遠是反諷的,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臺灣行政長官公署陳儀電請兵援,國府調派廿一師於三月趕赴臺灣,廿一師駐防臺灣時間非常短,大約只有五個月時間,八月就被調回大陸,並投入淞滬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與他們遭遇的解放軍,正是稍早陳儀部隊接收臺灣的七十軍和六十二軍。
  • 解放軍阻擊越南一王牌師,中國民兵翻山越嶺送彈藥,關鍵時刻立功
    而三一六A師是越南軍隊的「王牌」師,號稱「決勝師」。 這個部隊起初在越南北方地區打遊擊,期間經常進入我國境內休整,解放軍還派出大量顧問指導其訓練和作戰。因此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三一六A師就是越南軍隊的一把尖刀,在奠邊府戰役中,三一六A師穿插迅速,直接切斷了法國軍隊撤退的道路,確保了奠邊府大捷的勝利。
  • 揭密:解放初期攻臺作戰的計劃與準備始末
    為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將解放臺灣作為全國解放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精心策劃,於1949年6月作出攻臺作戰的實際部署,其後的一年時間內,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攻臺作戰的一系列準備。
  • 光亭:血戰碾莊——國民黨二流部隊是如何頂住了解放軍十二晝夜的...
    在蘇中戰役中,黃百韜整編25師的邵伯之戰,雖然解放軍贏得了勝利,卻是七戰七捷中戰果最小的一仗; 在對蘇北解放區的進攻中,整25師先後攻佔泰縣、高郵、寶應、鹽城、阜寧、沭陽等地,進展之迅速並不比王牌的整編74師差多少: 在孟良崮戰役中,整25師救援整74師還是相當賣力,一直攻到了解放軍最後一道防線天馬山,要不是解放軍正好有一個營路過,被守衛天馬山的1縱1師強行留下拉上山頭打阻擊
  • 解放軍十大鐵血阻擊戰之三:塔山阻擊戰
    同時瀋陽主力抽調11個師又4個旅,組成西進兵團,由第9兵團司令廖耀湘指揮,協同東進兵團在錦州地區與解放軍決戰。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最初估計,錦西方面國民黨軍最多抽出2個師增援錦州,因此只部署第11縱隊和3個獨立師進行阻援,而將阻援的重點放在瀋陽之敵上。但10月2日國民黨軍向葫蘆島增兵4個師,這樣錦西就至少可出動6個師增援錦州。
  • 臺媒:美《中國軍力報告》認為解放軍將採取四種模式「攻臺」
    報告在臺海軍力對比上大放厥詞,認為臺海軍力失衡,差距持續擴大,美方要持續對臺軍售,確保臺灣「自我防衛能力」。 【資料圖:解放軍「遼寧號」航母編隊】臺灣「中央社」援引美國新版報告的內容稱,解放軍仍未放棄武力攻臺,認為可靠的武力威懾對於維持政治進展與防止「臺獨」至關重要。
  • 做好「攻臺」準備?臺媒:解放軍正在演練中
    即使沒有證據,也要營造出大陸隨時「攻臺」的假象。近日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進行報導,公布了一張圖片,聲稱是目前最新的衛星照片,地址是大陸甘肅的沙漠地區。稱可能是解放軍用作飛彈射擊訓練的目標。此消息引起了臺灣市民的騷動,甚至引發了不少恐慌的情緒,難道解放軍真的做好了「攻臺」準備?「攻臺計劃」曝光?
  • 一旦武統,壓制臺軍新竹基地需要多少解放軍?一個連就夠了!
    最近一段時間「臺獨」勢力抬頭,中國美國也是動作不斷,其節點還在於臺灣問題,自1949年以後,兩岸軍方、政府和民間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來進行研究中國大陸攻臺要花多大代價,臺灣能承受的了中國多大程度的攻擊。
  • 解放軍創新保障方式 海防部隊彈藥儲存壽命延長
    中新社濟南10月6日電 海島洞庫由於受潮滲水,許多彈藥過早地鏽蝕黴變,危險性很大。常年執行彈藥化試驗和銷毀任務的濟南軍區某軍械雷達修理所高級工程師餘朝輝、張餘清等人,研發了「海島部隊彈藥倉庫防潮技術」,使彈藥儲存壽命延長5至10年,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該成果已在全軍海防部隊推廣應用,創造了8億多元的軍事經濟效益。
  • 解放軍不易攻取?「美軍事專家」給臺支招出洋相
    臺灣防務部門昨起進行為期五天四夜的「漢光36號」實兵演習,首日進行「戰力保存」演練;駐守於臺灣西部基地的空軍各型戰機,昨清晨掛載彈藥轉場至東部基地,軍艦、機動飛彈車等也趕赴指定地點就位,臺媒稱「在大陸飛彈對臺威脅遽增之時,藉此驗證臺軍應變能力。」
  • 國共兩軍的兵力對比,國民黨的整編師和暫編師如何區分?
    非主力部隊約74萬人,特種兵36萬人,空軍16萬人,海軍3萬人,後勤部隊、軍事機關和院校約101萬人,總兵力約為430萬人。 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軍隊進行了整編,把一軍壓縮成一個加強師,例如整編74師前身就是第74軍。
  • 奧布萊恩「提醒」臺灣: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攻臺
    原標題:奧布萊恩鼓動臺灣購買武器軍備後,又來「提醒」臺灣: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攻臺[環球時報記者 陶欣然]繼拋出「豪豬說」鼓動臺灣購買武器、加強軍備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又「提醒」說,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犯臺」。
  • 臺灣漢光軍演首次模擬解放軍"滲透"與網軍同步"攻臺"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臺灣當局一年一度漢光演習22日開始,首次模擬解放軍「滲透」臺灣的「第五縱隊」和網軍同步發動「第一擊」,考驗臺軍應急作戰力。不過演習出師不利,首日即有悍馬軍車在屏東出事翻落路旁,一名軍人受傷。
  • 臺退將叫囂"解放軍2020攻臺,臺灣有信心",大陸學者諷:給自己壯膽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麗媛】在近日一場座談會上,有美國專家又提及,「解放軍2020年攻臺」論調,並稱,臺灣不像做好了防衛準備。臺退役海軍上將陳永康則聲稱,臺灣有信心可以贏得戰爭,美國可以協助阻止戰爭發生。對此,廈門大學臺研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表示,陳的說法是「給自己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