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2020-12-17 讀文化博今

「功夫威武天下,拳如電閃腿如風」,這是著名學者黃錦詳對於李小龍的評價。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一代功夫巨星和武術宗師,無數海外華人心目中的偶像。1973年,由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獲得了2.3億的超高票房,成為功夫影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李小龍還自創武術,集百家之所長創立了截拳道,並將其無數哲學融入其中,門徒遍及海內外。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猝然離世,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腦水腫」,但種種跡象顯示,李小龍之死恐怕另有原因,很多人都堅信他是被有預謀的殺害的,但由於缺乏證據,使得其死亡真因充滿了迷霧。

雖壯年而逝,但李小龍所取得的成就已經是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成的。美國政府甚至將每年的6月8號定為李小龍日,可以說是對他最為崇高的敬意了。如果說李小龍所拍攝的功夫片使得他成為了名滿天下,但真正給予他一切的是,他超高的武學造詣。

在李小龍之前,很少西洋人知道中國功夫究竟是什麼,人們只知道空手道這類東方武學,是李小龍將「Kung fu」一詞帶入了西方人的詞典。他從小就學習各種傳統武術,在香港的時候還拜得了一代宗師葉問門下學習詠春拳。

截拳道是李小龍的代表拳種,該拳法的講究「高度自由的搏擊」,摒棄了傳統中國功夫中繁瑣的套路,講究實用和實戰,融入的正是李小龍「以無法為有法」的哲學思想。拳王阿里說過「李小龍超越了他那個時代」;美國自由搏擊始創者喬-劉易斯也說:「李小龍的武術和哲學是獨一無二的」。

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卡曾直言:「李小龍的截拳道簡直可怕」,還有眾多高手都對李小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筆者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但是,近年來,卻有專家對李小龍的實力進行了質疑,認為他的截拳道只不過是中國民間一般的「格鬥術」水準罷了,跟散打這種享譽世界的格鬥技法完全無法相比,一點都不實用。

專家給出的理由是,截拳道講究弱手在後,強手在前,這與很多格鬥術是完全相反的,而且該拳種並沒有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體系,實戰作用有限。事實真就如此嗎?恐怕不盡然,截拳道令強手在前,實際上是為了能夠快速的用重拳擊垮對方。

在格擋的空隙中講究「一擊必勝」,這是李小龍在實戰中所汲取的經驗,不能說一般人無法領悟就否定截拳道的功能,誠然,截拳道從體系上來說確實比不上散打,但就其實戰功能上,恐怕不像專家所言如此。可惜的是,李小龍英年早逝,不然截拳道也能在不斷地實戰過程中得到檢驗,發展也一定會更好。

在我國上個世紀,功夫巨星層出不窮,比如葉問,陳真,李小龍等,都是一代傳奇人物,其中李小龍是最具有爭議的,他是首位將中國功夫推向全球的人,也是好萊塢首位主角,但遺憾的是,1973年,李小龍離奇暴斃,年僅33歲,這本《李小龍不朽的東方傳奇》,就講述了他精彩的一生,雖然他已經離去,但留下的經典卻怡然存在,陪伴一代人成長,為了回饋新老顧客,在小編的申請下,商家將158元,現降到了88元一本,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截拳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當然,我們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做到這一點,但無論如何,防守反擊(連消帶打)一氣呵成將是我們所要傳授的新式技擊法的主旨所在。」沒有固定的招數,是截拳道的另一重大特色。截拳道注重「實用」,拋棄了傳統武術複雜的形式套路。李小龍稱之為「拋棄傳統形式,忠誠地表達自我」,將「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作為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
  • 合肥截拳道研究會藍帶晉級考試花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公眾號經典文章:經典重溫:中國李小龍熱二十年古今中國武術大家的拳術觀伊魯山度大師與原始截拳道詠春拳的靈魂:黐手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為何屢戰屢敗?經典詮釋:苦練傳統武術多年,所學技術還不能用於搏擊,是由於自己天賦不夠嗎?為什麼說截拳道擒摔技法特別適合街鬥防身?
  • 既然李小龍這麼厲害,為什麼沒有人練他的截拳道?
    張安邦聊聊李小龍——提問的朋友說對了一半,問題中的前半句「李小龍這麼厲害」,是的,李小龍很厲害,放到很多領域,他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後半句有待商榷,「為什麼沒有人練他的截拳道」,其實是有的,您能發此一問,說明在您身邊看不到截拳道,是的,截拳道流行程度目前遠遠不如臨近友邦的韓國跆拳道
  • 石天龍跟李小龍有些不同,請問石天龍是截拳道正宗傳人嗎?
    不是石天龍的截拳道跟李小龍的截拳道不同,而是全世界每個人的截拳道都跟李小龍不同,如果「同」了,那就沒有李小龍,因為李小龍就不是唯一的了。張安邦談談自己對石天龍及其同時代截拳道的一些看法,一家之言而已!
  • 遵義賽區海選開賽 42歲李小龍忠粉用截拳道打擂 湄潭少年熱血闖關
    現場評審專家由悍泰格鬥戰隊總教練李旭,貴陽烏當區武術協會會長鄭世勇,2017年「戰無極」全國體育院校職業大獎賽賽法鬥75kg級全國冠軍祝軍,擔任。功夫天團成員則由2017世界泰拳競標賽冠軍,2018年中國泰拳職業聯賽金腰帶得主羅成好,全國散打搏擊爭霸賽60kg冠軍楊力,華夏武術散打「中安國際杯」亞軍姜周文,2015年AFC西安站85公斤級冠軍吳成林,4位貴州搏擊英傑組成。功夫天團成員紅色遵義可謂是藏龍臥虎之地,第一位登上遵義賽區海選擂臺的李順根便大有來頭。
  • 日本版「李小龍」今井隆星,連甄子丹都連聲稱讚的截拳道未來之星
    時至今日,李小龍的截拳道格鬥技藝依然萬眾矚目,風行海內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世人皆知,李小龍不僅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還是截拳道創始人,其武道哲學影響全球。偶像的力量,李小龍雖英年早逝,但他在全球卻有數億粉絲。
  • 《截拳道》入門功法,致敬李小龍,讓自己健康、自信、更強!
    截拳道不僅是腿法拳法的簡單組合,他所倡導的中國道家思想的實戰格鬥體系,深深的影響了一代武術的走向。他從思想的高度上解釋了截拳道的本質,放下了一切形式,追求行雲流水的風格,同時也是一個吸收多種武術為一體的自由搏擊術。
  • 木村武之仙逝,屬於李小龍截拳道一個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結束
    李達源文 木村武之仙逝,屬於李小龍截拳道一個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結束了。李小龍對每個人的影響不算不大,學生時代的人看了李小龍的電影會有讓自己成為英雄的衝動,或者有讓自己變得很能打的衝動。可是這也就像個人英雄主義一樣,主義雖然好,也不一定會有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譬如很多人都不會想一想功夫從何而來,一個人的功夫從何而來。
  • 傳武再遭打擊,傳奇巨星李小龍信件曝光,他曾這樣形容武術
    最近有網友把功夫巨星也是格鬥明星的李小龍的一封信發布出來,一下子引起很多網友參與討論,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李小龍,他骨子裡也是認為中國傳統武術花拳繡腿,其實李小龍最早還是非常喜歡傳統武術的,畢竟那時候十多歲剛好是好動的年紀,而且李小龍還喜歡好勇鬥狠,所以他也是想迫切學一些武術
  • 美式踢拳之父:李小龍的後院截拳道私教訓練讓我成為無敵冠軍
    我不相信那些落伍的傳統武術思想和套路。傳武大師提倡,比如用20到30年時間掌握一門武技。我的信念是,如果不能在六個月到一年時間裡掌握它並完善起來,那麼這門武技一開始就是毫無用處的。我擁有一個完美的身體和完美的心理條件,可以幫助我成為一個偉大的搏擊家。我只花了7個月時間就成為了黑帶選手,從練武第一天算起,我只用了22個月就成為了美國全國黑帶冠軍。
  • 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學成歸來的李小龍和葉問誰厲害呢?
    葉問50年代開始在香港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其封門弟子梁挺將詠春拳傳揚國際,更通過其子弟在全球的廣泛傳揚,形成出一套最權威的中國傳統武術實戰修習課程,李小龍也是他的徒弟。詠春拳當時只是習武的一種拳法,也並非太高深,因為當時在香港,全民學武,也讓葉問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在加上李小龍回來,他學的武也自己演變成截拳道,但其實也是詠春拳的延伸罷了,不過領悟更深,而且身體更好的李小龍現在也是非常有實力的了,世界上本身就是力量才是第一位,當力量達到了,只要一拳基本上就能把人打廢,因此李小龍和師傅葉問切磋的時候也不敢實用全力,畢竟他們當時的年齡其實是不對等了
  • 李小龍為什麼會大受追捧?武術和電影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在這
    每一個喜歡動作片的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甚至每一個華人都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就是功夫巨星李小龍。今年是李小龍的80周年誕辰,他那令人神往的傳奇一生又讓我們回想起一個問題:李小龍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地位?
  • 如果李小龍還活著,今年已經80歲了,他還會是一代武術宗師嗎?
    還被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個人」,英國電視臺將他列為「歷史上最偉大電影明星」之一,他曾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美國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他還被全世界一致公認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 李小龍在信件中說到: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在信中,李小龍欣喜的分享:三個全美全接觸空手道冠軍師從與他,此事,也讓「中國人」在武壇名聲大噪。接著李小龍稱自己堅持認為自己的拳法就是中國功夫,但是他對幾乎全部中國傳統武術已然逝去了信心,因為李小龍覺得他們都在紙上談兵,包括他以當下的眼光審視的詠春拳在內,這個打擊面是非常廣的,在當今武林看來也是大逆不道的言論,何況是在半個世紀前?
  • 李小龍那麼厲害,為什麼不與同時代的世界拳王阿里大戰一場?
    我們知道,李小龍從小習武,7歲練太極拳,14歲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此外還練了螳螂拳、洪拳、少林拳、白鶴拳等等。有人說,中國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花架子,不能用於實戰,但凡事不能一棒子打死,傳統武術的確有故弄玄虛、刻板單一的缺陷,但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幾十年如一日的練習,為李小龍打造好了牢固的根基。後來,李小龍在傳統武術的基礎之上,融入了西方拳,諸如拳擊、空手道、柔術等等,集眾家之所長,創立了屬於極具爆發力的拳法—截拳道。
  • 解讀當代三位實戰派格鬥王,去偽尋真,看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實戰訓練打沒打過的問題,沒打過實戰的傳統武術練習者缺乏實戰技巧和應有的心理素質,必然導致失敗。1、邱建良安徽鳳陽人,羽量級自由搏擊世界排名第一,早年隨父親學習中國傳統武術,進入大學之後才接觸了散打和泰拳,在邱建良的比賽裡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和別的選手不一樣的動作,其實都是傳統武術裡的打法,他本人也認可中國傳統武術是能打的,但是現在的傳統武術練習鎮所缺乏的主要還是實戰化。
  • 關於李小龍「對傳武失去信心,包括詠春」言論,專家這樣解讀
    【文/搏擊江湖】江湖上關於一代武學宗師、功夫影視巨星李小龍始終有著說不完的話題,近日則傳出一個消息,說李小龍在信件當中直言,對中國傳統武術已經失去了信心傳統武術有很多不切實際的馬步、架勢和傳統的形式、規矩,練打脫節,根本不能實戰,只會遭人痛毆。這可引起了江湖的軒然大波,因為李小龍本身就是學習傳武出身,他的老師葉問就是詠春大師,李小龍反過來炮轟傳武,包括詠春,這不是很大的諷刺嗎?也是對葉問大師狠狠打臉。 對此,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解讀,讓我們來看看。
  • 他是位武術宗師,把中國功夫帶到了世界,是中國華人的驕傲
    歡迎來到瑤堯娛樂,大家都是知道中國功夫的吧,中國功夫是在中國清末關於「武術」的別稱,主要體現在個人在武術上的應用和造詣,以「制止侵襲」為技術導向、進入認識人與自然、社會客觀規律的傳統教化方式和個人修為。功夫,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
  • 李小龍傳人:武術大師都不缺錢,不會為了10萬塊錢隨便收徒弟
    7月30日,中國武術名家、李小龍研究學者、南京武術協會理事張安邦就一位網友問到的「花10萬塊能否找到著名武術家學拳」的問題予以回應,在張安邦看來,能夠提出這種問題的網友還是對武術抱有信心的,而他則從自己的經驗做出了正面的回答。
  • 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詠春打出的平拳救市最好的拳法了?對於這個問題,國內知名的搏擊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