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個城市也有老外灘 恍然讓你以為到了巴黎紐約

2020-12-18 把風景看遍

浙江寧波老外灘 豪華氣派 煥發青春

浙江這個城市也有老外灘 恍然讓你以為到了巴黎紐約

我曾經兩次遊覽上海黃浦江外灘,沒想到這次浙江東南之旅,居然有幸在寧波三江口邂逅又一個老外灘。當我們乘坐的旅遊大巴剛駛近三江口附近的街區,馬路兩邊就出現許多歐式建築,這些建築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陳舊破敗。我知道,19世紀下半葉,寧波被闢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有幾棟歐式建築並不足奇。不料汽車越往前行,古老的歐式建築越密集,最後密集到成片連屬。如果我們剛才不是從標示著浙江旅遊的大巴車上下來,面對眼前的街景,一定恍然進入巴黎的香榭裡榭大道或英國倫敦的牛津街。

我注意到,三江口一帶的街道兩旁,許多歐式建築都用青色灰磚砌成,門窗的上方大都裝有半圓形扇面氣窗,不少建築物牆面或頂部裝飾著裸體雕像,一看牆上的標誌,嘿嘿,它們都是18XX年建成,許多建築物的名稱,一看就屬於西歐的,我想不起來它們是羅馬式還是拜佔庭式抑或雅典式。

在一條歐式建築比較集中的街道上,迎著我們的牆上掛著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這把小提琴足有一層半樓房高,小提琴中央圓形徽標中是三個黑體字,曰「幸福裡」,「裡」字被寫成「雙立人」,在我的印象中,漢語中讀「li」的,只有的「單立人」的「俚」。再看小提琴下方,懸掛的卻是一面藍底黃十字的瑞典國旗,迎面的青灰色磚牆上,也用藝術體寫著「幸福裡」三個大字。街道對過,依次是「這一天」、「四季會」「旅行者」牌匾,「這一天」的牌匾,外文字倒比中國字大。我看街道成色很新,知道是新近修復的,或者150多年前,這裡是外國人聚居區,才有充滿西歐風味的街道。屋簷下,臺階上擺著許多桌椅,西歐人都喜歡過夜生活,莫非如今的寧波人也學他們崇尚起夜生活來了嗎?

不過,真正的外灘在甬江邊。當我們來到甬江邊上,我們的眼目頓時為之一亮,呵——這麼豪華氣派的外灘呀!我知道,這裡的許多房子都是新近修復的,不然不會這麼新,只有幾棟古舊的建築依舊保留著昔日的風貌,比如英國領事館,連牆壁的粉刷都沒有用新工藝,我倒覺得,這些具有滄桑感的房屋,才最有味,才最能代表外灘。

站在老外灘放眼望去,甬江上新修的江橋像一道彩虹,那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都足以跟當時的老外灘建築媲美,甚至大大地超越老牌帝國主義。對岸的輪船碼頭,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隻,在過去,那裡肯定停泊過軍艦。而老外灘的地段,現在正在積極地改造修復,這裡的巡捕房、宏昌源號、朱宅和嚴氏山莊等建築,已經基本修復到位,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寧波老外灘跟上海外灘一樣,只有一條街,街的另一面是甬江,只不過,寧波老外灘的建築沒有上海外灘的高大華麗,氣勢也沒有上海外灘大,可是論資歷,卻比上海外灘早20年,它的建設,是中國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屈辱史的見證。1840年,英帝國主義悍然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他們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迫使清政府籤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償英國鴉片煙價和軍費等二千多萬銀元,強令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把持中國海關關稅,從此,中國海關再無自主權。他們還廢除了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從那時候開始,寧波就成了西方列強的自由港,現在我們看見的老外灘,這些西式洋房,正是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見證。從另一個角度看,寧波老外灘算得上是再好不過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入夜,站在甬江新橋上看老外灘,老外灘一片輝煌的燈火,蓊鬱的行道樹被燈光一輝映,變得一片翠綠鵝黃,一幢幢歐式樓房倒映在甬江,甬江也變得金碧輝煌。老外灘馬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不少遊客走到甬江邊憑欄欣賞夜景,昔日帝國主義橫行霸道的場所,現在成了寧波人民和各地遊客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那輝煌的燈光,展示著今日寧波建設的日新月異。

我站在甬江邊上想向老外灘樓房看去,一片草地上立著用金屬焊接的「老外灘」三個立體大字,越過「老外灘」幾個大字,草坪盡頭,是顯得有幾分荒涼的教堂,在燈火的映照下,教堂建築顯得很有滄桑感,仿佛象徵著帝國主義的註定衰落。

靠江邊的平地上豎立著一排排大傘,深紅色的,入夜,大傘下一張方桌,桌上一把茶壺,幾樣茶點,桌子四周幾把靠背椅。忙碌了一天,人們坐在傘下,既欣賞甬江夜景,又欣賞老外灘街景,看著斑駁昏暗的英國領事館和巡捕房,氣定神閒地端起茶杯,是不是很有為帝國主義唱輓歌的意味?此刻,我這個從長江三峽走來的旅行者,也跟著大家一道,在欣賞老外灘美麗景色的同時,為新中國奏響「從此走向繁榮富強」的凱歌。

文|昆德拉傳媒特邀編輯 胡祖義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焦點

  • 浙江,有一片漂亮的歐式老建築,而且它比上海外灘的歷史還早20年
    提到上海外灘,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對它感到陌生吧。不管是從那部經典的電視劇《上海灘》當中得知有這麼一個地方,還是從其它渠道了解和知道它。總之,提到上海這座城市,那麼就不得不提位於上海的外灘了。而在浙江,其實也有一個這樣的地方。而且,它比上海外灘的歷史還早20年。
  • 我國「最奇怪」 的城市,地形獨特,一半像巴黎,一半像紐約
    ,其中我國就有一座奇怪的城市,地形獨特,被一條江水分割成兩半,一半極像巴黎,一半酷似紐約,這座城市就是上海,是我國的一線城市,是我國最有錢的地方,在2019年,它以318155.32億的高額經濟總量位居國內第一,可謂國內城市的楷模,是眾多城市學習的榜樣。
  • 浙江第一港口城,比上海外灘早20年,一座被人們忽略的旅遊城市
    浙江是一個沿海省份,也有不少港口城市,不過提起浙江就容易想到杭州、溫州等城市,尤其是說到旅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杭州,但其實浙江有一座城市既是旅遊城市,又是一座港口城市,只是很容易被人們忽略,它就是寧波。
  • 外灘只是上海才有?那是你不知道寧波老外灘,這才是外灘的鼻祖!
    寧波,簡稱甬,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啟運港之一、中國大運河最南端的出海口,這座美麗的港口城市如今是副省級的計劃單列市,被定義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浙江省經濟中心,權重不小。如果說每一座城市有一條街讓人難以忘懷,那麼寧波的老外灘算一個。
  • 超過五十件畢卡索藝術品亮相寧波老外灘
    十裡洋場的東風夢巴黎,上海灘的華燈璀璨、夜夜歌舞,酒不醉人人自醉。上海,作為19世紀末全國最大移民城市,匯集了全國各個地區的商人,其中寧波商幫的影響最為深遠。據統計,清朝末年的上海就已經有40萬寧波移民,超過上海所有居民人數的30%。到民國後期,在上海的寧波人已達百萬,成為今天上海人口基數中最重要組成部分。寧波人把自己的文化帶到了上海。寧波影響著上海,上海也影響著寧波。
  • 浙江寧波老外灘附近有一座天主教堂,建於1872年,可以自由進出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位於浙江寧波老外灘的一座上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人們可以自由進出!眾所周知,寧波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在國內也比較靠前,城市GDP也早已進入了萬億俱樂部!因為開放的比較早,從國外傳過來的天主教也很久以前就在寧波有了痕跡,後來也建造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天主教堂,其中有很多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失去了蹤影!
  • 中國第一座外灘,不在上海而在浙江,外灘建築猶如秘密花園
    上海外灘是我們都熟知的地方,很多人去了上海都必然會去打卡外灘,東方明珠,畢竟東方明珠是最標誌性的景點,而在外灘可以遊覽到整個東方明珠。但中國的外灘不僅只有上海有,而另一座外灘的大街小巷,都有著小洋樓和教堂,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民國時期,走在路上你都會覺得這裡會不會是拍電視劇的場地,這裡就是浙江寧波。
  • 1789年的巴黎、倫敦和紐約:變革中的城市與歷史的記憶
    本書著重探討了革命時代的巴黎、倫敦與紐約這三座城市如何在象徵意義及事實意義上逐漸演變為權力鬥爭的場所;各派勢力如何佔領、利用、改造城市的空間和建築以為自己的目的服務;城市的景觀又如何反過來成為革命經歷的一部分,甚至改變整個革命的進程。通過各類檔案、書信、遊記與目擊者的證詞,拉波特從視覺、聽覺以及嗅覺等多重角度生動描繪了一幅當年的城市全景,並將城市的歷史與革命結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 城市微旅行:巴黎、紐約城市馬車遊覽奇遇記
    如果乘坐馬車在巴黎和紐約遊覽,會給遊客帶來怎樣的奇遇,我們將在本期文章中一一分享。1 浪漫馬車遊巴黎乘坐馬車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貴族的出行方式。馬車象徵著君主制、財富、傳統和威嚴。如果巴黎在你心中還是舊日的浪漫模樣,那不妨乘坐Paris Calèches或者Attelages d' le de France提供的高雅敞篷馬車。一匹匹駿馬昂首闊步,童話般的馬車穿梭在最富盛名的美景之間。伴著美味的香檳酒、甜蜜的馬卡龍、嬌豔的玫瑰花,巴黎的夢幻之旅從噠噠的馬蹄聲開始,而馬車上的你也成為了街頭最美的景色,讓復古馬車帶你回到舊日時光。
  • 城市微旅行:巴黎、紐約城市馬車遊覽奇遇記
    如果乘坐馬車在巴黎和紐約遊覽,會給遊客帶來怎樣的奇遇,我們將在本期文章中一一分享。如果巴黎在你心中還是舊日的浪漫模樣,那不妨乘坐Paris Calèches或者Attelages d' Île de France提供的高雅敞篷馬車。一匹匹駿馬昂首闊步,童話般的馬車穿梭在最富盛名的美景之間。伴著美味的香檳酒、甜蜜的馬卡龍、嬌豔的玫瑰花,巴黎的夢幻之旅從噠噠的馬蹄聲開始,而馬車上的你也成為了街頭最美的景色,讓復古馬車帶你回到舊日時光。
  • 從巴黎到紐約:安德烈·柯特茲
    這位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攝影家,20年代開始在巴黎從事攝影,30年代後移居美國,經歷了漫長的職業攝影生涯。面對巴黎和紐約的都市,他經歷了反差對比異常鮮明的攝影生涯。在一種靜態的構成中,也有動態的細節,撥動了畫面敏感的神經。《巴黎》(1925)這是他到巴黎拍攝的第一張照片:「那是1925年,深夜抵達巴黎後,我們很疲憊,然而,次日早展從窗口望去,看到了我在異國的第一個拍攝題材。」在一個陌生的國度第一次按下快門,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會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
  • 寧波老外灘投資12億元啟動城市遊憩區建設
    寧波「三江六岸」拓展提升工程中又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寧波老外灘延伸段建設全面啟動。項目總投資約12億,將力爭在2014年底前基本建成開放。寧波老外灘景區延伸段項目位於江北區,南至外灘大橋,北至白沙公園,東臨甬江,西至中馬路轉白沙路,佔地面積5.03公頃。
  • 浙江把杭州湖濱步行街、寧波老外灘步行街搬到了第三屆進博會,驚豔...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步行街改造提升系列指示精神,在商務部統一部署下,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改造、高水平運營的要求,積極推進國省兩級高品質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並取得明顯成效。7月22日,杭州湖濱被授予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寧波老外灘步行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試點名單。
  • 【時尚圈】巴黎VS紐約:兩個城市中的購物傳說
    Le Bon Marche和Bergdorf Goodman各自都是城市購物中心裡的佼佼者,這兩家大型百貨公司除了銷售各種國際知名品牌外,也銷售著當地的設計師品牌。凡是走進這兩家商場的顧客是不可能一無所獲的,當然也必不可少的要到Le Bon Marche的「English Import Rose Bakery」或Bergdorf Goodman的BG飽餐一頓補充能量。
  • 蒙特婁24hr:從小巴黎暴走到小紐約
    可不管怎樣,這裡的生活悠閒恬靜,卻不乏大都會的熱鬧;這裡有無數的公園和咖啡館,別具風情的萬國美食,也有許多世界知名的音樂節。暴走完一天,也許你會霎那間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上午:老港古巷的法式早餐 私人當代美術館蒙特婁的歷史,始於老港古城。
  • 1921年建的老樓,造價1000萬兩白銀,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
    由英國公和洋行設計,被公認為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這棟老樓於1921年5月5日開工,於1923年6月3日竣工。當時的造價為1000萬兩白銀,這筆龐大的建造費用幾乎是滙豐銀行兩年的贏利,佔當時外灘所有建築造價總和的一半以上。是外灘佔地最廣,門面最寬,體形最大的建築。中部的穹頂設計形似羅馬萬神殿建築穹頂正中的鼓座下面有希臘神廟式的三角形山花構圖,顯得端莊肅穆。
  • 浙江史上首個外灘,歷史比上海外灘悠久,如今卻成為了酒吧一條街
    說到「外灘」這個地名,很多人首先會想到黃浦江畔的上海外灘,它是最具上海城市象徵意義的景點,也是最經典的城市景觀區域,十裡洋場又有萬國建築的上海外灘確實很美,但是論歷史,浙江寧波的老外灘開埠比上海外灘早2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灘,當時也是國內少有的「外國人聚居地」,如今寧波老外灘是寧波著名的觀光街區
  • 寧波老外灘:城市客廳「席地而坐」
    寧波老外灘是浙江省唯一入選商務部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的步行街。根據規劃,到2020年底,寧波老外灘街區基本實現純步行管理,在對外形象上有大改變;到2021年底,寧波老外灘街區基本達到國際級步行街創建標準,成為充分彰顯寧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特質的「最時尚的網紅打卡地」「最寧波的商業步行街」「最國際的人文交流窗」。
  • 浙江這「外灘」比上海外灘低調,建成時間卻更早,許多人都不知道
    上海外灘是上海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有著「十裡洋場」之稱,可謂享譽世界。而在我國還有一座外灘知道的人卻不是很多,這座外灘的名氣雖然不如上海外灘,但是其建立時間卻比上海外灘還早一些,下面筆者就給大家談一談這個外灘。
  • 浙江第一港口城市,比上海外灘還早20年,一座被忽略的旅遊城市
    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這裡有媲美上海灘的老外灘夜景,也有民國時期遺留下的歐式建築。有古色古香的鼓樓老街,美食匯聚的南塘老街。有江南第一的藏書樓,也有夜晚燈紅霓虹的江廈大橋、甬江大橋。這是一座時尚又復古,節奏緩慢而浪漫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