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已至,真想飛去廣東,把糖水吃個遍

2021-02-16 在路上

一到夏天,阿球就格外掛念解暑甜食。

除了最常見的冰鎮西瓜、雪糕、冷飲,緊接著便是高階版:

四川重慶的冰粉涼糕;湖北宜昌的涼蝦;福建漳州的四果湯;廣西梧州的龜苓膏;海南的清補涼;新疆的酸奶刨冰雪花涼;北京的杏仁腐..

「黑暗料理」版:溫州的「冰淇淋打生雞蛋」、雲南的涼拌仙人掌.

瀕臨失傳的:北京西瓜露果子乾;浙江紹興的「木蓮豆腐」;湘西的「斑鳩豆腐」

小紅書用戶©柚爺啊

但要說到用甜食解暑,廣東人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對於講究「醫食同源」的養生廣東人,真正能達到「解暑降溫」功效的,唯有一碗冰冰涼涼的糖水。

廣東人「戒糖」哲學:

戒奶茶可以,戒糖水NO WAY!!

糖水,廣義來說,是嶺南地區對「中式甜品」的叫法

製作方式一般是「煲、燜、燉」,且多以「流質」的形態呈現。

海底椰燉桃膠

最早的「糖水」,是皇家貴族調和食氣的養生甜食。


正如《甄嬛傳》裡出現的各式甜湯甜食——

湘蓮燕窩、馬蹄羹、百合蓮子湯、東阿阿膠桂圓羹、冰糖雪梨、綠豆百合湯、薏米甜羹、冰糖枇杷……

這些甜食方子流入民間,剛好碰上藏冰、藏雪興起的時期,人們發現冰鎮後的甜食,消暑功效一流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片段

在常年悶熱燥鬱的廣東,「食唔食糖水啊?」,這句話最容易讓人兩眼放光。

無論男女老少,幾乎無人能抗拒一碗冰鎮糖水,這是滋補去燥的一劑「靈藥」,清熱消暑的一碗」續命水「

大眾點評用戶©mini豬

幾年前曾在夜裡的新加坡街頭覓食,偶遇騎樓下的一家糖水鋪,看到有一道白果腐竹薏米糖水,便知道老闆必定是祖籍廣東的華人。

體內有嶺南血液的人,都離不開一碗清潤滋補的糖水

糖水,和煲湯、涼茶一樣,是通過天然食材藥材裡的特殊功效,進行食療養生

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這是廣東人為了抵抗「熱氣」和「溼氣」的飲食智慧。

幾乎60%的廣東人都能憑著經驗,大概判斷出食物的四性(熱、溫、寒、涼並深諳「醫食同源、擇時而食」的道理


老資歷的糖水鋪老闆,甚至能根據氣候時令和客人的精神面貌,推薦一款合適的糖水

小紅書用戶©柚爺啊

不少廣東媽媽會在舀湯、舀糖水的時候,就會開始「上課」:

春天食白果腐竹薏米糖水,祛溼健脾;

盛夏食海帶陳皮綠豆沙、馬蹄爽,清熱消暑;

秋天食川貝燉雪梨、海底椰南北杏燉雪梨,滋補清潤;

冬天食芝麻核桃糊、姜撞奶,暖身驅寒。

小紅書用戶©吃貨課代表

若遇上媽媽心情大好,便會在你食糖水的時候,開始傳輸「用糖知識」:

藥材類的糖水,如百合蓮子紅棗糖水薑汁番薯湯圓,一般選用濃鬱香甜的紅糖,與藥材氣味相呼應;

清潤調氣的燉品,如川貝燉雪梨木瓜燉銀耳南北杏燉雙雪(雪梨、雪耳),便會選擇湯色清亮的冰糖,滋潤的同時不會影響食材的原色原味;

而「二沙三糊」(綠豆沙紅豆沙芝麻糊杏仁糊核桃糊),這種自帶香氣的糖水,則會採用砂糖片糖

因此,一般廣東人的家裡都會備上好幾種糖。

小紅書用戶©NANA是我呀

這碗糖水,凝結著一地一時的風物水土。

嶺南地區的糖水,各有千秋:

廣府糖水的「」、廣西糖水的「」、潮汕甜湯的「」和港式甜品的「」。

那麼我們就細說一下,廣東老派糖水裡的兩大門派:廣府糖水潮式甜湯

廣府糖水

平平無奇滋補小天才

舊時的廣州城,沿街糖水鋪裡只賣一茶二沙三。(一茶:羅漢果茶)

至今這幾種經典的廣府糖水,至今仍是檢驗一間糖水鋪的標準所在

譬如,廣府糖水裡的綠豆沙,必須得細火慢熬

將漂浮的豆殼撈出後,再燉上幾個小時至綿密起沙,配以陳皮、「臭草」中和寒性

一碗合格正宗的糊,絕對是要生磨

芝麻、杏仁、核桃必須得炒過碾過,才能放進去與適當的米一起磨,再煮成糊。

©順德老地方

一碗地道的雙皮奶,必須有肉眼可見的奶皮褶皺

順德人的底線,是絕不吃順德以外的雙皮奶。

即使跟著何炅學會了簡易版的製作方式,但沒有順德水牛奶,就不是正宗的雙皮奶。因為只有奶脂高達8%的順德水牛奶,才能在碗壁形成緻密厚實的奶皮。


(推薦順德大良甲子路的金榜牛奶華蓋路的仁信/民信。個人認為民信的雙皮奶偏甜,口味見仁見智。)

腐竹雞蛋薏米糖水、番薯糖水、蓮子百合糖水、木瓜燉雪梨.這些最家常的食補型糖水,材料易得,製作方法也不算複雜,基本是每位廣東媽媽都能get到的技能。

廣府糖水擅於把食物的細微處做精。

譬如一些糖水鋪,多年來就只專注一種糖水

/ 老字號甜品店 / 

©cookkuroro

如果把街坊糖水鋪,比喻為小家碧玉;

那麼,南信牛奶甜品專家、玫瑰甜品芬芳甜品、百花甜品這些老字號,便是廣府糖水界的大家閨秀。

環境相對舒適,品種也豐富得多。

©Elcphant

©Aries

但上了年紀的「老字號」,不多不少都會有脾氣。

如果必須得在人多的時候去,又不想被服務員擺臭臉,就要做好「快速點餐」的心理準備。

最簡單的做法,就點那道招牌甜品:

南信的雙皮奶、玫瑰的杏仁豆腐、芬芳的糖不甩、百花的鳳凰蛋奶糊

在不少老字號廣府糖水鋪,都會有這一道廣東女神們最愛的「特色甜品」——「豬腳姜」。

強烈建議外省的小夥伴嘗一下滋補養顏的哦~

/ 街坊糖水檔 / 

廣州舊城區的糖水鋪,通常在家門口支攤就賣,或者只有個簡簡單單的「糖水鋪」幾個字。

做的都是街坊生意,認人就行了,何必要招牌。

📍

甜蜜蜜·昌樂園

小紅書用戶©SK同學

例如這家藏在小區裡的二十年老字號糖水鋪,近一兩年才擁有了名字——「甜蜜蜜」。

當天店裡在售的糖水都會掛出來,價格在5-8元。到了下午四五點,糖水就會陸續售罄。


售罄的糖水名牌,便會被取下或翻面,這都是老式廣府糖水鋪的做法。

小紅書用戶©SK同學

點單率超高的有椰汁玉米馬蹄爽燕麥番薯糖水,還有一款夏日限定的鎮店之寶——「椰香榴槤,想吃還得靠運氣。

地址:天河區員村昌樂園23棟101號

營業時間:10:30 - 20:30

人均:8元

📍

阿婆糖水

小紅書用戶©NANA是我呀

這是有著20年茶餐廳資歷的婆婆,在自家門口支起來的糖水檔

至今沒有名字,沒有導航定位,只能搜索地址到達。來這裡的食客一般都是外帶走。

隱藏菜單:「一三五芝麻糊,二四六西米露」。

地址:東華西路116號(廣州銀行對面)

人均:7元

📍

糖水鋪

大眾點評用戶©慧醬超能吃

位於江南西,全場3元一碗的「糖水鋪」,主打平價料足。「便、靚、正」,益街坊。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基立北街18-2號

營業時間:9:30 - 18:30

人均:3元

📍

陳茶館

小紅書用戶©只愛吃不想胖

陳茶館,「文化博物館」+糖水鋪,開在一棟有82年歷史的老騎樓裡

騎樓主人陳家,為了保留騎樓文化,以及為老街坊留一處落腳的休息處,打造了這家「不賣茶的茶館」。

©吃不飽的美少女

店內僅售賣老闆娘親自煲的幾款手工糖水:芝麻糊花生糊杏仁糊蓮子百合糖水,逢周三周日綠豆沙芝麻糊每天出鍋時間為下午一點半和三點半

每道糖水數量有限,基本上一出鍋便被一掃而空。糖水或許並不驚豔,但街坊就饞這口家常味。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南路41號

營業時間:13:30 - 售完即止(周六休息)
人均:9元


潮汕甜湯,甜出一座城

相較廣府糖水的清潤爽口,潮式甜湯的口感更為濃甜

在糖水興起的黃金時期,大面積種植甘蔗的潮汕地區,便已經是粵東地區的製糖中心

因而,在煮甜湯放糖時,潮汕人也沒必要手抖。

(我估計潮汕的糖不要錢)

雖然潮汕地區同屬廣東,但這座「美食孤島」,只要是吃的,都能自成一派

就連潮汕甜湯裡的食材,廣州人聽了都覺得陌生,例如:清心丸、草粿、海石花、鴨母捻

小紅書用戶©蛋黃味兒的長鼻王

清心丸潮汕甜湯裡的口感+顏值擔當

每到夏日,潮汕小孩都會開始惦記阿嫲煮的清心丸。Q彈口感,似芋圓和缽仔糕的結合體,與任何一款潮汕甜湯都能成為完美搭配。

家常吃法是搭配綠豆爽,一口嘗盡清心丸的Q彈、馬蹄的爽口和綠豆的清涼,清熱解暑。

海石花是一種生長在海底巖石的海藻

經過長時間熬製出膠,凝固後的口感如果凍般Q彈。往裡加入各種配料,便是潮汕街頭常見的糖水


草粿,看著和龜苓膏一樣,都是「黑粉」(黑色涼粉),但實際是用潮汕特產草粿草製成的。

最經典的吃法,是在上面撒一層白糖,無需添加其他東西。

鴨母捻,潮汕人自己的湯圓,像極了橢圓的鴨蛋,煮熟後雪白如羊脂。

一碗完美的鴨母捻甜湯,除了湯圓,得加入晶瑩剔透的銀耳、綿軟清甜的番薯丁、香糯可口的白果等配料。

©BB叔

姜薯湯,阿球一度誤以為是「薑汁番薯湯」。

入口順滑爽脆的姜薯存在於各種甜湯、粥、粿和豆漿裡,帶有淳樸香氣,還必須是現點現做。

小紅書用戶©章魚吃深圳

店鋪:深圳·黃記潮汕甜湯

潮汕人的嗜甜,更體現在這一塊塊裹滿了蔗糖漿的甜番薯芋頭,香甜軟糯,滿足充盈。

小紅書用戶©章魚吃深圳

店鋪:深圳 · 馬永利潮汕甜湯


總體來說,潮汕甜湯,就是在廣府糖水的基礎上,加甜再加料

潮汕的甜湯鋪,一般會提前準備好所有的食材。一碗甜湯只需幾塊錢的甜湯,卻可以隨意搭配10+種配料。


這種性價比超高的糖水,在「膠己人」的安利下,俘獲了不少吃貨。像糖豆豆、細姨甜湯,這些主打潮汕甜湯的連鎖品牌早已成功衝出廣東省外。


廣深兩地更有不少:

小紅書用戶©K叔甜甜來,簡約風潮汕糖水店,有著71種潮汕糖水小吃。甜湯3-20元不等,椰汁果蔬丸、椰汁百合芡實、水果海石花,足料實在。還可以嘗盡各種潮汕小吃:紅桃粿、豬腸糯米、無米粿,過嘴癮真的一流。小紅書用戶©袁可b小紅書用戶©君君主要做外賣的「趙大叔的店」,靠著一款來自汕頭澄海的水果番薯冰,意外晉升為去年的廣州飲品熱門榜top1外賣天天爆單,急得外賣小哥上手幫忙打包。一份招牌番薯冰就有12種配料+3款當季水果,加上潮汕風味的甜滷蛋、海石花,口感hin豐富。新派甜品:
沒有任何一種糖水
  能逃過廣東人的嘴
上世紀,當糖水流傳到了香港,在國際化的飲食文化影響下,「糖水」有了另一種有趣的演繹方式:來自印尼的西米露,在芒果濃汁和柚子肉的融合下,變成了浪漫的「楊枝甘露」;各種豆類熬成的椰汁喳咋,有著濃鬱南洋風情,是香港人特有的夜宵「糖水」;本是英美家常小吃的pancake,經港人改良後裹上了奶油和果肉,便成為了班戟1992年,許留山以一道「芒果西米露」,開啟了港式甜品的時代,同時也開啟廣東人對糖水的無窮創造力。(畢竟一年四季都要吃,不換換花樣,怎麼對得起自己的胃?)世界上任何一種甜品,只要到了嶺南,就會被嗜甜的廣東人逮住,並加入「本土元素」進行創新融合,於是就有了另一個派系的糖水——新派甜品
例如他家的新晉「網紅」——鮮奶紅豆麻糬糖水,便是從臺北覓得的甜點;從北京來的小吊梨湯,清熱降燥,適合夏天。©美食圈極具視覺衝擊力的菠蘿凍,以整個新鮮菠蘿作為容器,滿滿果肉,足足兩人份。還有一些改良版糖水:竹笙馬蹄沙魚鱗凍黑糖桂花桃膠創意十足,滿足人們獵奇心理。
從做外賣發家,到設門店、做堂食,甜心媽媽,是少數能保有家作溫度的新派甜品連鎖品牌。主打榴槤、芒果等水果甜品,椰漿、牛奶的添入頗有東南亞風味。82種甜品裡,點單率最高,當屬士多啤梨芒果綠茶拉麵。椰奶西米露基底,滿滿鋪上草莓和芒果,以及神似拉麵的抹茶布丁條。對於小鳥胃的女孩子,一份頂飽顏值爆燈的士多啤梨黑磚配雪糕、用煲仔裝的芒果雪脆椰凍、每天限定15份的榴槤拉腸、榴槤肉佔碗三分之一榴槤忘返(榴槤控:喂,不是吧,阿sir?不是一般的心動啊!)©飯飯日記偷偷向榴槤控再推薦一間「海清甜創意甜品,榴槤單品多到剎不住車。招牌是一款滑到直落喉嚨的榴槤河粉!榴槤摩天輪、榴槤雙皮奶、榴槤豆腐花,還有一款喪心病狂的榴槤炒飯小紅書用戶©慢活廣州無論是闢腥,還是祛溼姜,在廣東人的飲食文化裡不可或缺。廣州甚至有一間20㎡不到的姜主題糖水鋪——夠姜食糖。小紅書用戶©陳小wing小紅書用戶©暴走的美少女薑汁雪糕真材實料,一旦停止感受雪糕的冰涼,薑蓉的後勁便會出來,辣辣地感受冰火兩重天,很過癮。「夠姜」的話,可以來個姜味全席:紅豆姜撞奶黑糖薑汁豆腐花珍珠檸檬薑母茶姜味椰子糕。如果你像阿球身邊的北方人,不能理解姜的魅力,那麼楊枝甘露、海底椰燉桃膠、混醬腸粉這些招牌美味,同樣適合你。芬芳甜品:廣州海珠區同福東路619號(市二宮對面)甜蜜蜜·昌樂園:天河區員村昌樂園23棟101號
阿婆糖水:東華西路116號(廣州銀行對面)
糖水鋪:海珠區前進路基立北街18-2號

陳茶館:廣州番禺區大南路41號

潮汕甜湯
甜甜來:天河區粵墾路636號首層自編之一

趙大叔的店:廣州越秀區中山六路76號

新派甜品
街尾食糖:海珠區信裕路109號柏濤雅苑沿街底商
甜心媽媽:越秀區教育路40號
海清甜創意甜品:番禺區市橋街繁華路81-1號
夠姜食糖:越秀區東華西路125號

相關焦點

  • 三伏天將至,真想飛去廣東,把糖水吃個遍
    「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這是廣東人為了抵抗「熱氣」和「溼氣」的飲食智慧。一碗合格正宗的糊,絕對是要生磨。/ 街坊糖水檔 / 廣州舊城區的糖水鋪,通常在家門口支攤就賣,或者只有個簡簡單單的「糖水鋪」幾個字。
  • 真想飛去廣東,把那的糖水吃一個遍
    「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這是廣東人為了抵抗「熱氣」和「溼氣」的飲食智慧。幾乎60%的廣東人都能憑著經驗,大概判斷出食物的四性(熱、溫、寒、涼),並深諳「醫食同源、擇時而食」的道理。老資歷的糖水鋪老闆,甚至能根據氣候時令和客人的精神面貌,推薦一款合適的糖水。
  • 三伏天到來,分享8道解暑糖水,堅持每天吃一碗,精神飽滿不怕熱
    加長版三伏天到來,分享8道糖水,清甜又解暑,精神飽滿過三伏天。今天開始入伏了,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長達40天,也被稱為「加長版」的三伏天。三伏天氣候炎熱潮溼,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喝水,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平時要多吃清熱解暑的食物,高油高熱量的食物建議少吃。
  • 三伏天,堅持每天喝這糖水,逼出體內寒氣,渾身都輕鬆,身體棒棒
    三伏天,堅持每天喝這糖水,逼出體內寒氣,渾身都輕鬆,身體棒棒。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對祛寒溼效果比較好的食物其實有很多,我們最常用的要數生薑了。生薑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視黃醇,鉀,錳等營養物質,而且生薑還含有豐富的姜辣素成分,能夠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腸胃健康。常吃生薑,可以起到很好的驅散寒邪,促進身體血液流動。
  • 廣東不得不喝的「糖水」(下)
    而是一種被名為荸薺的可以吃的草本植物,但換個角度想想,要是真吃馬蹄那也太恐怖了……但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吃起來口感很像是軟骨,一粒粒的,所以被稱為馬蹄吧。而馬蹄爽喝起來可以感覺到有明顯的顆粒感,甜甜的。個人不太喜歡喝這個,但我爸爸很喜歡,所以還是看個人口味啦~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哦2.
  • 進入三伏天,不能隨便吃,3種常見食材,消暑又健康
    據了解,2020年的三伏天馬上就要開始。三伏天,又高溫,又溼潤,特別是在南方地區,一天比一天悶熱,著實難受。這麼炎熱的時間,就儘量不要吃重味食物,避開重油重鹽,一切從簡,清淡為主。今天,簡單分享幾款三伏天適宜的食物,從飲食方面去適應天氣,是最適合的方法。綠豆綠豆是夏天的消暑佳品,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甜品糖水,下午最炎熱的時候,來上一碗冰涼的綠豆湯,全身冰涼舒爽,有一種瞬間脈動回來的感覺。
  • 大暑已至,廣東人極力推薦的5碗糖水,清熱解暑沒得說
    大暑已至,廣東人極力推薦的5碗糖水,清熱解暑沒得說廣東人對糖水的熱愛幾乎可以和早茶持平,他們煮糖水的性質和煲湯差不多,能選擇和搭配的材料非常多,但是每一種搭配出來都非常符合大眾口味,而且幾乎所有的廣式糖水對身體都能有大好處,就比如這5種廣東人極力推薦的糖水
  • 炎熱三伏天,幾款解暑的好糖水
    做法為選上好的大鴨梨,洗淨去皮,去核後將梨子切成塊,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後加入多晶冰糖,小火加熱至冰糖完全融化,帶溫度降低後放入冰箱中冰鎮,可以在裡面放入適量的檸檬汁,能讓你的冰糖雪梨增味不少,喝上一小碗,那解暑也是槓槓的。
  • 廣東人吃糖水「隱秘」圖鑑-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圖/網劇《隱秘的角落》廣東人不說喝糖水,而是「食糖水」。遵循時令、講究食材配伍的廣東人,在祖代數輩的口授相傳中,將「熬糖水」一事研究發揮得淋漓盡致。攝影/南旺在糖水的世界中,豆類食材最為常見。脾氣再「硬」的豆子,到了糖水面前也得變得沙沙糯糯。要想將堅硬的豆子熬出細嫩順滑的沙感,廣東人有自己的一套實踐和理論。綠豆海帶沙,是所有糖水中清心降暑的首選。
  • 想知道他是不是廣東人,就給他一碗糖水,還要最奇葩的那種
    走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你會看到隨處可見的糖水鋪,裡面座無虛席,無論老人小孩,還是正在談戀愛的「後生仔女」,都在一邊聊天一邊享受碗中糖水帶來的甜蜜滋潤。說起糖水,兩廣、港、澳、臺都有吃糖水的習慣,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能夠比得過一碗糖水帶來的身心治癒,飯後來一碗消食去滯,下午茶來一碗提神解困,宵夜來一碗有助入睡,難怪有人說,廣東人的命是糖水續的。
  • 沒有人比廣東媽媽更懂糖水!
    軟糯香甜的芋頭糖水。清涼清甜的椰芒西米露。比名字更加清甜可口的冰糖雪梨。廣東人喜歡吃糖水的歷史由來已久。民國初年,各式糖水店已在廣州逐漸興起。至今,糖水的製作手法已十分成熟,糖水的品類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停創新。廣東糖水也受到港式甜品不小的影響。不少在廣東非常出名的糖水,比如楊枝甘露,其實是經典的港式甜品。
  • 在家就能做的5種廣東糖水,教你詳細做法,三伏天吃解暑又舒服
    天氣太過悶熱,這時候如果有一碗冰鎮的糖水擺在面前,那別提多舒服了。其實一年四季廣東人都會喝糖水,但是夏季的時候喝的頻率會高很多。大熱天吃完晚飯後出去散步,去糖水鋪來上一份綠豆沙、紅豆沙等等,美味好吃,冰冰涼涼,一下子就把暑氣全部趕走,好吃卻不像飲料一樣擔心成分問題,因為都是用天然材料製作而成,實在是再愜意不過了。
  • 60年前老北京消暑也吃「糖水」?
    北京是個四季分明的城市,冬季嚴寒,夏季酷暑。尤其是到了三伏天,氣溫高,溼度大,格外悶熱。這40天,是在北京工作生活的人們最「頭疼」的時間。 而兩千公裡外的廣東,夏季長達6個月,沉浸在「桑拿天」裡的廣東人最愛用一碗甜蜜清潤的糖水解暑。糖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甜品。雖說「世界糖水在中國,中國糖水在廣東」,但糖水並不是廣東的專屬。
  • 夏至已至,5款廣東糖水正當時,清熱降暑好好度夏~
    唯有一碗冰鎮後的廣東消暑解熱糖水!冰冰涼涼的糖水,味蕾上慢慢滲透的甜蜜,在高溫的夏天中,不同種類的糖水,帶給廣東人的是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感。今天時珍君就給大家安利5款,自製起來超級簡單的廣東清熱消暑糖水,快點學起來吧!
  • 廣東美食記(三)——糖水
    糖水,是一封廣東人獻給全中國的情書。世界糖水在中國,中國糖水在廣東。」如果說,全世界的甜食裡,法式甜品豐腴性感,日本和菓子柔軟細膩,蘇式糕點小巧別致,那麼廣東的糖水,便如討人喜歡的鄰家女孩,散發著迷人的市井氣息。長久以來,廣式糖水一直以其甜蜜清潤、健康養生和品種豐富享譽中外。在廣東和香港,大街小巷遍布各類糖水店或甜品店。
  • 傳統糖水文化改良的代表:五條人糖水鋪
    要不是吃過晚飯了,還想品嘗下她家的甜品火鍋。發現在這樣的店裡,人會覺得很愜意,甜品讓人心情愉快,很適合家人、朋友來一起坐坐。特意查了一下資料:「五條人糖水鋪是廈門五條人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師從順德百年糖水世家。
  • 都說香港人愛吃糖水,最經典傳統的糖水有哪些?
    每次看港劇時,我們總能看到劇中會出現,「我買了糖水給你當宵夜」的話語,完全不了解廣東文化的人都不禁訝異,只聽說過睡醒後來杯溫鹽水,從未聽過睡前還要來碗白糖水啊。糖水的源頭已不可考究,但「食糖水」的飲食習慣一定與嶺南所處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氣候悶熱潮溼,容易上火,同時,嶺南盛產甘蔗,有豐富的糖資源,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們有「煲糖水」的習慣,吃碗糖水滋潤,調和食氣。
  • 這麼冷的天, 去多倫多各地把港式糖水吃個遍
    廣東人喜歡把這種甜品叫做糖水,其實它又稱甜羹,一般北方講甜湯,
  • 糖水,廣東人寫給世界的一封情書!
    於是就有了以下對話:「餓了,一起去吃糖水不?」「哥,白糖加水有什麼好吃啊!」「大哥,咱們廣東糖水可豐富了,紅豆沙綠豆沙姜撞奶雙皮奶應有盡有啊……」「哦,明白,鮮芋仙!」「……」廣東人又再一次成功地被世人所誤解。
  • 廣東人夏日最愛喝的幾道糖水,做法非常簡單,夏日的悶熱立馬消除
    夏日在老廣的心目中一碗綠豆糖水是從小吃到大的經典糖水,也是最常見的一道糖水。綠豆糖水也可以叫做綠豆沙。加長版的三伏天來了,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並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這麼難熬的酷暑天氣,最重要的是要預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