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中山2月15日消息 新春如期而至,疫情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牽動著每個人的心神,也凝聚著所有人的力量,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上下一心、齊心戰「疫」,各方力量紛紛伸出援手,不斷溫暖著眾人的抗疫決心。
鐵娘子餘熔華,兩度請纓上一線
餘熔華在火炬區中山港社區工作了11年,是一名黨員,由於平時工作中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她被同事們戲稱為「鐵娘子」。自疫情發生以來,餘熔華一直堅持在一線衝鋒陷陣。
1月30日,她在入戶走訪摸排時,累倒在工作崗位上。責任心極強的她,看到同事們沒日沒夜的忙碌,把對家人和孩子掛念壓在心底,在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再次請纓,毅然要求回到一線工作。她說:「現在是一秒也不能停,我多休息一天,同事們就要多承擔一些。」通過夜以繼日的一線摸排工作,餘熔華和同事們還從中總結了不少好經驗、好做法,例如疫情期間提供生活必需品送貨上門服務,有利於減少人員流動和病毒傳播。這個建議一經提出,就受到火炬區的重視和採納,社區工作人員隨即動員、號召居民採用手機下單、配送到小區門口集中點的方式,來採購生活必需品。
長期連續作戰,導致身體抵抗力有所下降,餘熔華再次累倒了,出現了發燒症狀。她說:「當時最害怕的不是自己發燒,第一反應是我去過哪裡,有沒有可能給別人帶來危害。」 所幸餘熔華患上的並非新冠肺炎。雖然暫時不能深入一線,但她依然心繫群眾,經常向同事們了解社區排查服務、社區群眾體溫檢測等情況,也叮囑他們在一線排查服務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和安全。
為居家隔離人員當好「跑腿員」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不少返粵人員主動配合進行居家隔離14天,在「硬核」管理期間,火炬區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主動搭建「愛的橋梁」,不僅是「守門員」、「疏導員」,還充當起了「跑腿員」,讓居家隔離人員備感溫暖。
2月14日上午8點,一筐筐打包好的蔬菜運到中山港社區服務中心門口。打開包裝一看,裡面有蕎麥菜、油菜和生菜,每包約5斤,共100份。全副武裝的社區工作人員與平常一樣,熟練地進行分揀。上午9點,中山港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小區義工當起了「跑腿員」,提著新鮮蔬菜送往轄區內處於自行隔離的55戶居民家中。
「東西已放在你家門口,封條打開了,你們就可以出來拿東西了,我將門打開一條縫,將菜迅速拿進門內,將門關上,在門外重新把封條貼上。」在火炬區向這樣的「跑腿員」分布在各個社區小區,自疫情發生以來,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提供保障,每天提供送菜上門服務,減少群眾出行,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也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這些新鮮蔬菜基本都是由愛心單位捐贈的。
在做好居家隔離群眾生活需求服務的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對他們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和體溫持續監測。鼓勵隔離群眾,要正確看待隔離,不要有思想負擔,有困難及時聯繫溝通,社區一定會全力幫助解決。一個個逆行的背影,一件件暖心的故事,這正是凝心聚力、群防群治、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有力證明。據中山火炬區介紹,下一步,還會根據居家隔離戶的增減和實際需求,優化配送方案,切實做好疫情期間保障民生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走心熱線,溫情守望隔離人
疫情當前,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人,讓你看到他們就踏實,聽他們說話就心安,增加了我們共度時艱的勇氣和信心。居家隔離的胡女士表示,他們有什麼疑問、身體有什麼不舒服,心理有什麼障礙,一個電話讓他們倍感溫暖。
為了方便群眾健康諮詢,中山火炬區還專門設立了多條熱線電話,一條疾控諮詢電話,一條心理健康諮詢電話。確保第一時間能給疑惑的、焦慮的甚至恐慌的群眾帶來正確的、科學的解答與心理幫扶。病例去過哪些地方、疫情發生地來粵人員如何處理、出現咽痛等不適症狀該怎麼辦、在這些熱線員的記事本上都有著密密麻麻記錄。針對熱線電話未能馬上解決的問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及時上報。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們的工作,接電話這事兒不能耽誤」。樸實的話語,讓人肅然起敬。在這普通卻又重要的崗位上,每一位熱線工作人員用他們的專業知識為民解惑答疑,用默默堅守詮釋疾控人的責任與擔當。一條熱線,萬般關懷。截止火炬哥採訪結束,火炬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累計接聽諮詢電話700多個。另外,該中心除成立有答疑解惑小組,還成立了病例流調採樣、終末消毒等行動小組,時刻準備為市民健康服務,減少市民不必要的恐慌。
與此同時火炬區醫院還同時開通了在線門診,如果隔離人員出現身體不適或有非必須緊急就診的疾病時,可第一時間在線諮詢專業的醫生,醫生將以最快的速度響應。少一次見面,多一分安全,特殊時期的"無接觸式排障協助",得到了隔離戶的一致好評。
55條網格,充當鄰裡守護神
自中山市疫情防控「十嚴」措施實施以來,火炬區根據人員分布情況,編排了55個網格。每個網格裡面,安排一個「三人小組」,主要包括一名民警、社區或各總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再統籌配備一名醫護人員來組成,由小組來具體落實網格內的各項防控工作。重點人員的防控,對14天隔離的人士全部建好檔,每天上門兩次,了解他們的居家情況,特別是做好體溫狀況等方面的健康登記。還有居家生活中需要買些什麼東西,通過網格提出來,由網格安排物業公司或志願者,每天提供服務,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持續為被隔離人員提供暖心關懷,用溫暖的熱情戰勝冰冷的疫情,讓隔離人員寬心、暖心、安心、放心。無論是從嚴防控、硬核舉措,還是守望相助,溫情以待,體現的都是火炬區堅決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如今在火炬區,像這樣「硬核與溫情」並舉,萬眾一心共抗疫情的故事還有很多。正是這一個個「最美逆行」的身影,一個個積極抗疫的暖人故事,讓我們相信,無論經歷怎樣的酷寒,春天終會如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