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奴必看手冊:貓咪身上常見的人畜共患病

2020-12-17 騰訊網

  現在很多人都會採取領養代替購買的方式養寵,也有一些人看到流浪的貓咪會忍不住伸出援手帶回家。但是流浪貓由於生活環境的問題,沒有定期接種疫苗、驅蟲,不可避免的會攜帶大量的細菌和病毒。

  因此獸醫小明建議大家帶一隻新的貓咪回家後,最好帶它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其中人畜共患病檢查就是很重要的一項,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出一期貓奴必看手冊,講講在貓咪身上有哪些常見的人畜共患病,以及主人需要如何預防。

  一、狂犬病

  狂犬病是貓咪身上存在的致死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貓咪身上也會攜帶、傳播狂犬病毒,所以被來路不明、不知道是否接種過狂犬疫苗的貓咪抓傷、咬傷,一定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1、貓狂犬病的症狀

  前期:貓咪會出現瞳孔放大、流口水、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主人呼喚它的名字卻沒反應,喜歡呆在陰暗的角落發出吼叫聲等症狀。外界輕微的刺激都能引起貓咪強烈的反應,約2~4天。

  中期:貓咪會突然亢奮、恐水、性格狂躁不安、叫聲嘶啞,會由於咽肌痙攣發出「赫赫…」的聲音,還會主動攻擊人或者同伴,自殘等,約1~2天。

  後期:貓咪骨瘦如柴、意識模糊、呼吸困難、口吐白沫,全身肌肉隨機性痙攣,直至多器官衰竭而亡。

  2、狂犬病毒的傳播

  帶有病毒、患病的動物是主要傳染源,家養的貓咪可能是被病貓抓傷、咬傷、感染了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病貓的唾液中,可通過抓傷、咬傷、或者是黏膜破損處傳染給人。

  3、被自家的貓抓傷了需要打狂犬疫苗嗎

  首先獸醫小明要說的是貓咪打狂犬疫苗是保護貓咪的,而人打疫苗是保護自己的。看似健康的貓咪也有一定的機率會攜帶狂犬病毒,狂犬病的死亡率高達100%,因此被抓傷、咬傷了就不要猶豫了,趕緊去打針!

  存在嚴重破皮、流血的傷口第一時間用肥皂水反覆衝洗傷口,這幾分鐘的緊急處理對預防狂犬病來說十分關鍵,然後去衛生部門、疾控中心處理傷口並接種疫苗,最好在24小時內,並且越快越好。

  4、貓狂犬病的預防

  幼貓在出生後15~16周可以在接種貓三聯後注射狂犬疫苗,以後每年接種一次。

  不要隨意散養貓咪,避免讓貓咪吃野生的小動物屍體、直接接觸一些流浪貓(野生老鼠、狼、刺蝟、野豬等都會攜帶病毒),防止感染狂犬病毒。

  二、寄生蟲感染

  1、跳蚤

  跳蚤是貓咪身上常見的體外寄生蟲,跳蚤會吸食貓咪的血液再跳下來吸食其他動物或者人類的血液。和感染跳蚤的貓咪接觸後,跳蚤也會傳染到人的身上,引起皮膚瘙癢和炎症。

  有時候翻開貓咪的毛髮會看到一粒粒黑色沙子一樣的灰塵,如果遇到水會變成血色,那就代表這不是灰塵而是跳蚤吸食血液後排出來的黑色糞便。

  跳蚤中最活躍的就是貓跳蚤,貓狗身上的跳蚤通常都是貓跳蚤,感染跳蚤的貓咪會出現貧血、身體虛弱、皮膚病等。

  治療:給貓咪使用滅跳蚤的藥,如貓頸圈、噴霧、藥片等消滅跳蚤,但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有的滅蚤藥會引起貓咪中毒。同時家裡避免使用地毯容易滋生細菌,主人平時也要注意經常吸塵打掃保持環境清潔。

  2、疥蟎

  貓咪疥蟎是一般寄生在貓咪的皮膚中,通過吃皮膚組織為生,一旦離開宿主就會在數天內死亡。感染疥蟎的貓咪起初會出現在耳部接著擴散到整個眼部、面部、四肢乃至全身。

  貓咪會出現瘙癢、皮膚發紅、局部脫毛等症狀,疥蟎會在貓咪的皮膚表面打洞從而會出現一個個小丘疹、紅斑,形成結痂。當貓咪的患處逐漸出現厚厚的結痂時,這被稱為「背肛蟎盔甲」。

  治療:高度懷疑貓咪是否有疥蟎還是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確診,避免和其他相似症狀的病例混淆,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同住的貓咪也應該一起治療,主人可以戴上手套接觸病貓,將病貓隔離飼養,避免疥蟎被帶到家裡的其他地方傳染給人類。貓咪活動過的地方也要做好殺菌和消毒。

  不過疥蟎在我國的貓咪中發病率並不高,但是也要注意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病。

  3、弓形蟲

  貓咪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孕婦一提到貓咪弓形蟲就會「談蟲色變」,不敢養貓也不敢去觸碰貓。但其實每年出生的四百萬嬰兒中,感染弓形蟲的只有大約1200個,機率微乎其微。

  貓咪感染弓形蟲會出現體溫升高(40度以上)、呼吸困難、肺炎、淋巴結腫大、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狀,感染弓形蟲的貓咪的糞便內會帶有弓形蟲蟲卵。帶有弓形蟲的孕貓可能會發生流產。

  其實人類從貓咪身上感染弓形蟲的機率還真不算高,只有感染弓形蟲的貓咪排出了一輩子唯一一次帶有弓形蟲的糞便,糞便恰好沒有被及時清理乾淨,在家滯留了24小時以上,並且主人接觸到了這樣的糞便才有可能感染上弓形蟲。

  不過生活中感染弓形蟲的機率倒是更多,比如吃了不熟的肉、沒有清潔乾淨的蔬菜和水果、沒有徹底消毒的牛奶等等。最常見的症狀是發低燒、想嘔吐。

  預防:孕婦少接觸貓咪,尤其是鏟屎,儘量帶上手套或者交給別人處理。

  不要給貓咪餵生肉,不要讓它們吃外面的不潔食物,經常外出的貓咪體內驅蟲的頻率可以增加到每個月一次。

  在生活中獸醫小明建議大家不喝生水、不吃生肉,勤洗手,瓜果蔬菜洗乾淨再吃,保持個人衛生的乾淨、整潔。

  4、腸道寄生蟲,蛔蟲、鉤蟲等

  患有蛔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的貓咪,會因為寄生蟲寄生在腸道內奪取宿主的營養而給貓咪造成強烈的腸道刺激,導致貓咪出現腹瀉、消瘦、貧血等症狀。

  蟲體在腸道中大量生長還會引起貓咪腸道發炎、腸梗阻、腸套疊、腸穿孔等症狀。

  很多人感染貓咪的腸道寄生蟲並不會產生疾病,但是會因為抵抗力下降而更容易生病。主要是因為人類接觸到貓咪的糞便和被貓咪糞便汙染的土壤,愛玩的熊孩子們是最容易感染的人群,家長們一定要多多注意。

  治療:治療貓咪腸道寄生蟲主要是通過糞便化驗判斷是什麼蟲卵,然後對症下藥。平時貓咪也要做好體內驅蟲工作,一般每隔3個月驅蟲一次。

  5、貓隱孢子蟲病

  主要是由於隱孢子蟲寄生在貓咪的小腸中的十二指腸部位引起的感染。患有隱孢子蟲病的貓咪會出現食欲不振、消瘦、腹瀉導致貓咪體質虛弱、抵抗力下降,增加併發症的風險。

  貓咪將隱孢子蟲排出體外,如果人類誤食被糞便汙染的食物、水源、接觸到病貓的糞便或者是嘔吐物才有可能會被感染,一般機率較小。對於患有免疫缺陷的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患病風險會增大。

  治療:貓隱孢子蟲病屬於自限性疾病,可逐步自愈。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方案主要以緩解症狀、增強貓咪的抵抗力為主。

  65~70度以上的高溫可以徹底殺死隱孢子蟲卵,平時餵養貓咪要注意飲食、水源乾淨新鮮,家中病貓應注意隔離飼養。

  三、貓癬

  貓癬是一種貓咪當中的高發皮膚病,不光在貓咪當中互相傳染,還會傳染給人。主要是由孢子菌引起,貓咪皮膚上會出現脫毛、鱗屑、結痂等。人感染了貓癬,皮膚是會出現小紅點,抓撓後變成一個個圓形或者橢圓形的紅斑,並伴有脫皮。

  貓癬在貓咪中的發病率很高,研究表示0到2歲的貓咪當中,貓癬的發病率超過了百分百,幾乎每隻貓都得過那麼一兩次貓癬。很多人一聽到貓癬有傳染性,就會把患有貓癬的幼貓丟棄,其實貓癬並沒有那麼可怕,也不是什麼治不好的致命性疾病。

  治療:貓癬說白了就是一種真菌感染,輕度的貓癬可自行好轉,嚴重的貓癬可以將患處的毛髮剔除,使用藥物擦拭患處,搭配藥膏、藥浴等,多給貓咪曬曬太陽、補充營養,一般都會逐漸康復。

  預防貓癬主要是要保證貓咪居住環境的清潔、貓窩、食盆等要定期消毒殺菌;平時要給貓咪調整飲食結構,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幫助提高貓咪的抵抗力;同時做好驅蟲工作。

  四、貓抓病

  雖然很多鏟屎官都有過貓主子抓傷的經歷,但是有的主人在被貓咪抓傷後傷口會潰爛化膿,引起高燒不退、嘔吐,甚至還會使頸部、腋下長出一些包塊。

  這些都是貓抓病(全名貓抓病性淋巴結炎)的症狀,主要是一種由於漢塞巴爾通體引起的感染,是一種多形性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一般會採取淋巴結活檢來確定是否患上貓抓病。

  患者還會發生紅斑、丘疹、頭痛、厭食、淋巴結腺病等。少見的還有全身性的並發性感染,如眼部發炎、骨髓損傷、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貓抓病在全球範圍內每年的發病人數多達4萬多例,大多數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之間,這類人群的抵抗力較低,經常會跟貓咪會進行親密接觸而沒有及時注意衛生。

  不過不用擔心,貓抓病的病程呈自限性,一般2到4個月可自愈,使用抗菌類藥物在一周以內可以見效,嚴重的淋巴結腫大可以通過穿刺排膿或者考慮手術摘除。

  不過貓抓病病原體並不在於貓,而是在於細菌,被狗、兔、豬、牛咬傷甚至是被植物刺傷都曾有過相關記錄。歸根結底還是要注意乾淨衛生。

  五、沙門氏菌病

  給貓咪餵食生肉、野生鳥類等會增加貓咪患上沙門氏菌病的風險,貓咪感染沙門氏菌後的1到3天會出現腹瀉、發燒、胃痛等症狀,這些貓咪的糞便中會帶有沙門氏菌,當人類接觸到貓咪的糞便後,就會容易被感染。

  平時給貓咪餵食儘量避免餵一些生肉、不熟的、不乾淨的肉類,給貓咪鏟屎、換貓砂後要勤洗手。

  六、建議

  雖然上面提到了很多在貓咪身上可能存在的人畜共患病,但是大多數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日常預防和注意清潔是關鍵。

  無論是人畜共患病還是其他方面的貓咪疾病,獸醫小明給出以下幾點預防的建議:

  1、定期帶貓咪體檢

  不論是幼貓、成年貓、老年貓都需要定期進行體檢,不同年齡段的貓咪側重點不同,有時候通過體檢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貓咪的身體狀況、發現一些潛在疾病、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狀等等。

  早發現、早治療,這樣也可以減輕貓咪的痛苦、減少主人的花費,幫助貓咪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2、給貓咪做好驅蟲和防疫工作

  不論貓咪是家養還是散養的,有沒有接觸病貓,都應該給貓咪做好驅蟲和疫苗工作。主人每天都進進出出,難免會攜帶一些外面的細菌回家,家裡的廚房垃圾桶、陽臺花盆等等都可能是細菌、寄生蟲的藏身之處。

  3、注意飲食的健康安全

  不光是注意貓糧的新鮮乾淨,還要避免長期飲食單一,這樣也不利於貓咪的營養吸收。可以適當給它們增加食物的多樣性,偶爾餵一點蛋黃、豬肝、罐頭、凍幹、營養膏等。

  4、養貓家庭要更加注意打掃

  很多主人為了徹底消毒殺菌會用一些含有次氯酸鈉的消毒液,最常見的就是84,但是一定要注意徹底稀釋和用清水清潔乾淨,殘留高濃度的消毒液會引起貓咪中毒產生喉嚨腫痛、腹痛、嘔吐等現象。或者選用一些貓咪專用的消毒液來清潔貓窩以及生活用具。

  床鋪、沙發、地毯等容易堆積貓毛,可以用硬海綿或者是帶上手套蘸點水把貓毛擦一遍,然後用吸塵器再吸一遍,貓咪的玩具、貓爬架也要清潔乾淨,拿到太陽下面殺殺菌、消消毒。

相關焦點

  • 人畜共患病|豬弓形蟲病的流行特徵和臨床症狀
    弓形蟲病是常見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該病流行的地區與範圍廣泛,涉及的動物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例如豬、雞、 羊、牛、兔和馬等感染後都可以出現症狀,其中豬感染弓形蟲的概率較高,在豬弓形體病也叫做豬弓形蟲病,弓形蟲病是一種常見的人畜共患病,弓形蟲可以寄生在多種生物體內,並且隨著動物生命活動的進行而傳播
  • 人畜共患病:病毒何以從動物跳躍至人類?
    目前新冠病毒已造成全球2812557人感染,但有極大可能是從一個人被一隻野生動物感染開始的。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確切的時間和地點,也不會知道是哪種動物造成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流感到愛滋病,從SARS到MERS,人畜共患都難以避免。 人畜共患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而病原體源於其他動物物種。
  • 貓身上有多少寄生蟲,會傳染給人嗎?
    貓身上的寄生蟲有很多,比如跳蚤、蜱蟲、絛蟲、蛔蟲、鉤蟲、疥蟎以及弓形蟲等,其中跳蚤、蜱蟲、絛蟲、蛔蟲、鉤蟲等寄生蟲都是人寵共通的。家養貓咪在平時生活中堅持定期驅蟲,定期對貓、貓具以及貓生活的地區進行消毒處理,經常給貓洗澡,保持乾淨,人被貓傳染寄生蟲機率為0。
  • 多份報告稱動物園存在人畜共患病 對野生動物和人類危害十分嚴重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了多份來自動物園管理機構的研究報告,報告稱,動物園存在人畜共患病,對野生動物和人類的危害十分嚴重。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獸醫師王永興在《現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6期)上撰文稱,青島動物園自1977年建園以來,已發生多起人畜共患病, 由於措施及時有效,未發生大面積傳染。
  • 貓咪也會禿頭?鏟屎官不要太緊張,先了解一下什麼是禿毛症再說
    喜歡貓咪可以關注下「胡公館」,分享養貓知識、救助故事、種草貓物,帶你走進貓的世界!這年頭,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少人年紀輕輕的,頭髮卻是越來越少,「地中海」髮型正在悄然流行……人掉頭髮,禿頭,也就罷了,現在連喵主子也在逐漸變禿的路上。這是什麼情況?
  • 貓咪的鼻子異常腫脹,醫生拿來鉗子夾出來:這玩意太大了吧?
    都說養寵一定要為它們負責任,保障它們日常的清潔衛生,因為很多寵物會攜帶一些人畜共患病,很容易就傳染給人類,所以寵物的衛生工作不容小覷。看完下面這個小故事,鏟屎官們一定要注意哦。這位男子養了一隻貓咪,才幾個月大。
  • 熊孩子誤食了豬瘟疫苗(或疫苗打在身上)怎麼辦?
    此外,疫苗注入體內後疫苗成分本身可能會造成一些潛在的傷害,下面將根據疫苗成分本身詳細介紹:根據是否能夠感染人類,可以將動物疫病分為人畜共患病和非人畜共患病。根據疫苗的生產工藝,可以將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根據病原種類,大致可以將疫苗分為菌苗和病毒性疫苗。
  • 鏟屎官:「喵主子,就您別鬧了」與貓咪一起睡覺的危害
    泰山壓頂小編現在養的一隻田園貓,從領養回家的時候,就一直讓貓咪在我床上睡覺,大概到了八個月左右,貓咪開始喜歡在我身上睡覺,尤其是到半夜的時候都會在美夢中醒來,不是被尿憋醒的,而是貓咪趴在小編胸口,壓得喘不上氣,憋醒的。
  • 貓咪身上常見的寄生蟲有哪些?如何正確驅蟲?鏟屎官別再做無用功
    1、多數人覺得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家養的貓咪挺講衛生的,定期驅蟲完全沒必要。2、也有一部分覺得,既然看不見成蟲(以及貓咪的任何症狀),為什麼要驅蟲呢?3、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只有貓身上沒有跳蚤就行。擔心引起不適,配圖沒有寄生蟲)Part.1貓咪身上常見的寄生蟲有哪些?幼貓、流浪貓、散養狀態的貓和抵抗力差的貓最容易感染寄生蟲。
  • 貓咪常見疾病——貓蘚
    症狀 貓癬最先在頭部、耳朵和尾巴上發現,貓蘚一開始是一個圓形的點或者一小塊區域,結痂後貓毛脫落露出粉紅色皮膚,如果貓咪得不到治療且環境沒有改善,它可以擴散到整個面部和鼻子,甚至會在全身擴散,引起廣泛的鱗屑或油膩的皮膚。(症狀如圖)
  • 科學家發現兩種風疹病毒「近親」 暫未顯示人畜共患風險
    科學家發現兩種風疹病毒「近親」 暫未顯示人畜共患風險  Evelyn Zhang • 2020-10-13 08:35:15 來源:前瞻網
  • 貓咪身上的味道是怎麼樣的?你喜歡聞貓咪身上的氣味嗎?
    在不養貓的人想像中,貓咪一定會有一些不美好的氣味吧?但在各位鏟屎官們聞起來似乎就有了不同的感覺。對於貓咪的主人來說,貓咪身上都自帶一種獨特的氣味,有人說貓咪身上的這種味道就像是剛剛曬過的被子,也有人說是一種奶香味,聞起來會感覺十分溫暖,甚至還有商家因此研製了貓味香水。要說是像曬完被子的味道也不無道理,貓咪通常都愛曬太陽,對於養貓的家庭來說,一個能讓貓咪舒舒服服曬太陽的陽臺也是必備的了。
  • 貓咪身上有跳蚤怎麼辦?如何殺死跳蚤?
    貓咪身上如果出現跳蚤!對鏟屎官來講無疑是最頭疼的事情了,因為跳蚤的繁殖能力超級強,如果發現一兩隻,那麼家中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已經泛濫成災了。 人們經常會用一些錯誤的辦法來消滅貓咪身上的跳蚤,最後反而使貓咪病情加重,所以在跳蚤的防治上也有不少問題,下面殺蟲公司奔奔蟲控就列舉一些常見的問題來一一解答。
  • 怎麼能知道貓咪身上有沒有長貓蘚?
    怎麼能知道貓咪身上有沒有長貓蘚?所謂貓蘚,就是貓咪的皮膚真菌病,而真菌家族又有很多成員,其中在貓咪身上最常見的當屬犬小孢子菌和鬚毛蘚菌,這兩種真菌往往在陰雨連綿的溼熱天氣,以及貓咪自身免疫力下降,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的時候趁虛而入,引起的症狀確實會出現脫毛,發紅,結痂。
  • 貓咪夏天意外死亡手冊
    你好,這裡是家有糯米初長成的御用鏟屎官,我是老王,關注我,不迷路哦,每天學習貓咪的各種小知識。 夏天到了,天氣炎熱,人們都非常的不好過,貓咪則更加難熬。夏天是貓咪意外死亡的高發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貓咪夏天常見的意外都有哪些,並且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些意外的發生。
  • 不是所有的貓咪皮膚病都叫貓蘚,不要再亂用藥了好嗎?
    一、貓耳蟎這是一種在貓咪身上常見的害蟲,耳蟎又叫耳疥蟲,通常貓咪在幼貓時期通過與貓媽媽接觸,或者與其他同伴接觸導致感染,各個年齡段的貓咪都可能感染此病。患病的貓咪你可能經常會看見它用後腿撓抓耳朵或甩頭。二、貓蘚貓蘚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真菌感染的疾病。並且會感染人類。感染貓蘚的地方可以看見片狀脫皮、脫毛,環形病變(圓形脫毛斑在向外擴散的同時,中心已經開始癒合,脫毛斑邊緣可見結痂)通常沒有徵兆。
  • 「貓咪常見疾病」看這一篇就夠
    貓咪常見疾病【貓癬】1.什麼是貓癬?貓癬是一種發生在貓皮膚上的真菌疾病。2.貓癬的症狀?【其他】伊莉莎白頭套,一般治療真菌的藥劑都有毒,可以防止貓咪舔到了藥劑。溫馨提示:鏟屎官在接觸患有貓癬的貓咪時,一定要注意用硫磺皂勤洗,因為貓癬是人畜共患病,會傳染給人的,被傳染的鏟屎官皮膚會及其瘙癢難耐,但是如果鏟屎官萬一真的被感染了貓癬,別急!
  • 和貓咪一起睡對身體有害處嗎?竟然會這樣,看看你符合嗎?
    鏟死官們都知道貓咪非常黏人,很多人都喜歡讓貓咪和自己一起睡,這樣會對人身體有什麼傷害嗎?寵物專家告誡大家:一般來說呢,跟寵物一起睡覺是沒什麼問題噠。有不少鏟屎官朋友都喜歡抱著貓睡覺,貓咪那一身柔順的毛不光摸起來手感倍兒好,而且還是天然的熱水袋,尤其天冷的時候,跟貓咪一起睡覺真是又舒服又暖和。
  • 小長假需要外出的話貓咪怎麼辦?你需要的貓咪寄養手冊來了
    根據小編了解到的情況,現在的鏟屎官大人們,除了會把貓咪通過託運帶回老家過年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寄養,現在寵物的寄養方式多樣,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方便大家做個參考。③有重大疾病的貓咪由於重大疾病會傳染其他貓咪,而且患病的貓咪需要精心護理,還是建議去寵物醫院住院治療比較好。
  • 貓咪疾病自查大全,養貓必看!
    二、軟便腹瀉相關疾病1、傳染病貓瘟、冠狀等傳染病會導致貓咪嘔吐腹瀉,常見於沒有打齊疫苗的幼年貓咪。2、寄生蟲貓咪感染寄生蟲會造成軟便、腹瀉,嚴重時還會嘔吐、腹瀉。這種情況也要及時帯到醫院檢查。4、內耳炎內耳炎的症狀比中耳炎要嚴重得多,除了表現中耳炎的症狀外,它的典型症狀還包括:頭部偏向耳部患病一側,走路時問耳部患病一側傾斜、絆倒或翻滾,眼球震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