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和「她」,我來到 了西班牙
西班牙,一個遙遠的國度。對它的嚮往,不是因為足球,不是美麗的西班牙女郎,激起我想走進它的是曾經看到過的一組大教堂的圖片。去過法國巴黎聖母院,走進過世界最大的梵帝岡大教堂,但西班牙的聖家族大教堂太與眾不同了,以至深深烙在心間。我非常好奇這是怎樣的一個國度,培育了高迪這樣一個偉大的建築師,設計出如此恢宏、美得令人心顫的建築。懷著對高迪的敬佩,更對他的作品「她」的仰慕,這個夏天我來到了西班牙。
其實我們到西班牙的第一站是首都馬德裡,然後是阿拉貢自治大區首府薩拉戈薩。但我卻想以巴塞隆納的聖家族大教堂為開篇,因為這座美得無以倫比的教堂讓我對西班牙、對高迪愈加的有了走近的欲望和親近感。
我們到巴塞隆納先去看了高迪的作品米拉之家、巴特羅之家和古埃爾公園。白灰色海浪般的米拉、童話故事般的巴特羅、不老的烏託邦古埃爾公園,高迪用打破常規的變幻的線條、材質及想像,把人們帶進一個傳說中的浪漫和夢境般的世界。而對我來說,他的這些作品僅是美得奇特。
米拉之家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處私人住所,整個建築沒有一處是直線設計。
無規則的鐵藝圍欄,宛如流動的石灰巖牆面,彰顯著高迪獨有的氣質。
巴特羅之家。建築內部的設計主題是海洋,藍色瓷磚指引著遊人層層向上,時間的關係沒有進去參觀。
高迪作品細節的精美令人驚嘆。
古埃爾公園是高迪為富商古埃爾伯爵而設計的,原本是建造一座花園住宅,高迪便在這座巴塞隆納城邊的小山上,任意揮灑,雖然最後由於商業原因失敗了,變成了一座公園,但高迪的理想國現在成了人們紛紛面來的公園。
非常感謝領隊小湯,安排我們在夕照之時來到了聖家族大教堂。因為參觀教堂要提前訂票,而且進入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 。
我們是如此地幸運,走進大教堂時明媚的夕陽正照在教堂的窗子上,陽光穿過五顏六色的彩窗把整個教堂照得明亮又充滿了暖暖的色彩。這樣的效果是燈光無法打出來的,自然的色彩照在高迪在教堂中營造出的大森林裡,這真是一份夢幻般的感覺。這一刻,美得令人眩暈。
教堂的柱子是一棵棵大樹,枝丫交錯,充滿了自然的曲線之美;教堂的上空分明又盛開著朵朵的向日葵,在射進來的陽光裡,它們的笑臉泛著金色的光芒。樹與花,枝丫的蔓延,伸展的線條,多姿的色彩,交織成絕美的旋律,這是高迪以一種無窮盡的美感向上帝致敬。
夕陽仿佛燃燒的火焰穿透彩窗,這一刻真的讓人感動!
真希望能在這裡安靜的坐上那麼一刻,一定能夠諦聽到上帝的聲音。
能夠走進這幢藝術的盛殿,就是不虛此行。
充滿震撼的美感還有教堂外表的設計。人們說,高迪是直接在教堂的表面畫了一部聖經,在那些雕塑與葡萄藤蔓中,述說著一個個聖經的故事,嚴肅宗教變得生動華美。
這是一座建了137年還未竣工的教堂,高迪不幸去世時,這個傳世之作才建了四分之一。據說要在2026年高迪去世一百年時完工。
我很感興趣的是高迪這個被擁有建築界的「神」和「瘋子」兩個稱號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出身貧困,性格古怪,落落寡合,步入建設最初詭異的設計並不被人看好,是他唯一的朋友富商伯爵古埃爾對他的理解和欣賞,成就了他的成功。高迪終身未娶,據說他穿的衣服幾年都不換,但他美的想像力卻灑脫浪漫至極,我感覺他的作品才是他真正的「愛人」,他才愛得如此顛狂。
然而神一樣的高迪卻在1926年6月10日巴塞隆納舉行有軌電車通車典禮那天,被披著彩旗和鮮花的電車撞死了。起初人們以為這只是一個乞丐,當有人認出了這個老頭就是馬賽羅那歸偉大的建築師高迪時,西班牙都驚呆了。巴賽羅那全城為他送葬致哀,高迪被安葬在聖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他的頭像也被永遠的刻在了這裡,他和他的靈魂將伴著這座教堂的建成而成為永恆!
建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建築,滄桑伴著歲月一路走來,見證這樣一個人間奇蹟,不枉西班牙之行。
西班牙葡萄牙之行小貼士:
●從上海飛往馬德裡需要13個小時。
●西班牙的酒店沒有燒水壺,需要自帶,個別酒店自帶也不讓燒。
●六月上旬的天氣在10—33度之間晝夜溫差大,備好外套。
●大巴車的冷氣開得較足,車上要備厚衣保暖。
●自備牙具和拖鞋。
●每個城市都有中餐館,何自備鹹菜、辣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