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旅遊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01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來我州考察時指出:「發展旅遊業是湘西今後最大的門路。」二十年來,州委、州政府歷屆班子一直沿著這個方向,一屆接著一屆幹,一步一步往前推。特別是2013年以來,我們立足全州豐富的自然生態和原生態文化這一最大優勢,鮮明提出生態文明立州和文化旅遊興州理念,圍繞建設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遊目的地,突出做好「保護、規劃、建設、管理、經營」文章,推動全州生態文化旅遊業持續「井噴」發展,「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神秘湘西」「天下鳳凰」旅遊品牌蜚聲中外,我州成為了全國十大旅遊熱點地區。2013年至2019年,全州接待遊客從2322.8萬人次增加到5720萬人次,旅遊收入由144.9億元增加到526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7.8%、22.7%,旅遊業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50多萬人,帶動脫貧10多萬人。2019年,全州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到17%以上。
今年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化危為機、危中尋機,把疫情防控「空檔期」轉化為景區提質「黃金期」,大抓景區景點提質、業態產品創新、旅遊市場營銷和環境綜合整治,鳳凰古城、矮寨奇觀、裡耶、惹巴拉等景區景點提質升級後全新開放,竹山鄉居、八面山星空帳篷、芙蓉古鎮等新產品新業態競相迸發,成為網絡爆紅「打卡點」。我們因勢利導開展「湘西人遊湘西」活動,向全國遊客免費發放1萬張「神秘湘西」全域旅遊卡,有力促進旅遊經濟強勢復甦。1-10月,全州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同比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7.9%和80.7%,特別是從8月份開始恢復正增長,鳳凰縣國慶中秋黃金周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好於去年同期,全州旅遊業走過了從遭遇嚴冬到開門迎客,再到復甦回暖的極不尋常歷程,充分顯示我州旅遊資源優勢明顯,旅遊產品備受青睞,發展韌性足、市場空間大。
矮寨大橋
當前,我國發展已進入新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有新的更高期待,旅遊業正處於大眾旅遊、全域旅遊和旅居時代。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加之明年將迎來高鐵、航空時代,我州旅遊發展正面臨由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資源開發型向深度融合型、市場開拓型向規範管理型、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四個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大抓旅遊正當其時、機不可失。旅遊業是典型的綜合性產業,涉及面廣、帶動性強,開放度高,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對我州而言,適應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最重要的路徑和抓手就是要搶抓機遇、全面發力,加快推動實現旅遊業高質量發展。12月14日召開的州委全會,明確提出要增強文化旅遊興州意識,著力實施旅遊千億產業計劃,堅持不懈把生態文化旅遊業發展成為全州主導產業。全州各級各部門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州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對標「三高四新」戰略部署,圍繞創建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遊目的地,以鳳凰為龍頭、吉首為集散中心,提質升級鳳凰古城、矮寨大橋、芙蓉鎮、裡耶古鎮四大核心景區,重點保護利用300個左右特色村寨和6大村落集群,打造「土家探源」「神秘苗鄉」兩條生態文化旅遊精品線,持續建好三個千公裡快旅慢行體系,著力構建全州1小時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圈。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州接待遊客上億人次,旅遊收入過千億元,實現千億產業目標。下面,我就如何適應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接高鐵航空時代到來,不失時機推動全州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講幾點意見:
第一,要持續在提升景區品質上出實招。與周邊地區相比,從全域看,我州在民族風情、歷史文化、傳統村落等方面有特色、有優勢,但精品景區建設和高品質服務綜合配套方面還有一些短板弱項。現在,我們抓景區景點建設,重點要解決「好」和「強」的問題。要以創建國家A級景區為抓手,以鳳凰古城、矮寨大橋、芙蓉鎮、裡耶古鎮四大核心景區為重點,全方位開展景區大提質行動。鳳凰縣要以榮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新起點,圍繞對接高鐵和磁浮,抓好古城協調整治、南華山景區提質、沱江風光帶延伸開發和夜景提質等工程,進一步拓展古城遊玩空間、提升品質品味;吉首市要深挖放大路橋奇觀、峽谷風光、苗寨風情等優勢,高品位提質矮寨奇觀旅遊區;永順縣要突出抓好芙蓉鎮、老司城、不二門提質升級,完善綜合配套,提高聚客留客能力;龍山縣要高標準提質裡耶古城,做好秦文化研學體驗文章,打造文旅重鎮。其他各縣和湘西高新區都要提質打造一批精品,著力在周邊旅遊市場中贏得競爭優勢和主動。
第二,要持續在創造旅遊供給上做文章。針對我州旅遊業態深度開發不夠、遊客綜合消費偏低等弱項,認真研究和把握大眾旅遊時代遊客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的特徵,積極開發文化體驗遊、鄉村民宿遊、休閒度假遊、研學遊、紅色教育遊、康養體育遊、自駕車房車遊、露營遊等旅遊新業態,推出更多產品,增強供給體系對遊客需求的適配性。這裡我重點講五個方面:一是要發揮好重點核心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做優做強鳳凰古城、矮寨大橋、芙蓉鎮、裡耶古鎮四大核心景區,特別是鳳凰作為旅遊龍頭、吉首作為集散中心,要充分利用地緣條件,在旅遊規劃上加強有效銜接,大力推進吉鳳旅遊融合發展,不斷放大兩地聚合發展優勢,增強輻射帶動力。各縣市區要牢固樹立全州「一盤棋」思想,加強資源共享、品牌共塑,做到線路互推、營銷互動、遊客互送、業態互補、商品互銷,構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旅遊聯動發展大格局。二是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鄉村作為有別於城市的休閒、寧靜、生態、傳統的自然文化環境,正在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從我州來看,2016年至2019年,鄉村遊接待遊客由713萬人次增加到1500萬人次以上,旅遊收入由26.1億元增加到56.1億元,短短4年時間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都實現了翻一番以上。這充分說明,發展鄉村旅遊空間非常大。各縣市要把握鄉村旅遊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好農村環境大幅改善的良好基礎條件,立足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突出「觀光、休閒、度假」主題,加快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大力發展新的鄉村旅遊業態,豐富鄉村旅遊內涵與外延,積極打造新賣點新增長點,著力培育旅遊經濟發展新動能。在發展鄉村遊中一定要注重加強規範管理、安全管理,維護好旅遊市場秩序。三是要加快發展康養旅遊。當前,康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發展健康產業、康養旅遊前景可期、大有可為。各縣市要以戰略性眼光和前瞻性思維,在「十四五」規劃中做好健康產業發展布局,圍繞生態養生康養、運動休閒康養、休閒度假康養、醫療保健康養和文化養生康養,認真謀劃實施一批項目,規劃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康養小鎮,把湘西州打造成為武陵山區乃至全國知名的休閒度假後花園和康養旅遊勝地。這方面,古丈、保靖、花垣、瀘溪縣都很有潛力可挖,古丈縣要用好「中國生態魅力縣」「中國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以酉水風光帶、棲鳳湖風景名勝區為核心,積極發展集度假、養生、養老、健康培訓和管理於一體的健康養生產業;保靖縣要充分利用呂洞山的生態資源,深入挖掘苗祖文化、自然文化、運動文化、農耕文化(黃金茶)等民俗文化資源,把呂洞山打造成為集苗寨休閒、文化探秘、山地運動、運動康養於一體的知名旅遊目的地;瀘溪縣要用好「中國氧吧城」品牌,開發好森林臺地、峰林谷地、溪河溼地的養生營地、山莊、水寨等旅遊產品;花垣縣要依託高山峽谷和平湖風光等資源,把古苗河打造成集賞景、探險於一體的戶外峽谷尋幽勝地,把紫霞湖打造成為高端休閒度假養生勝地。四是要積極發展民宿旅遊。在「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中,「吃」和「住」是剛需,而「住」還可以發展成為旅遊的新業態和吸引物。過去我們抓旅遊把重點放在開發建設景區景點上,「住」的文章做得不夠,各縣市區都要善於從民宿中挖潛力、找賣點。要因地制宜改造建設一批本土化、差異化、多樣化的民宿民居,注重中高端結合、高端帶中端,滿足不同消費層級的遊客需求,讓遊客願意留下來,能夠住得好。要高度重視做好「選址、設計、服務」三篇文章,尤其是設計方面一定要融入地域文化,外觀形態上要和區域建築、自然山水搭配協調,內在布置上要和民族特色、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不能把民宿打造為「鄉村酒店」,真正讓民宿成為「詩與遠方」式的心靈家園。五是要大力發展紅色旅遊。抓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保護開發,充分挖掘整理塔臥、茨巖塘景區的紅色文化,加快紀念館、陳列展示館等項目規劃建設,著力把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打造成為紅色旅遊精品景區。要抓住創建中國扶貧交流基地的有力契機,進一步講好十八洞、菖蒲塘村的故事,抓好十八洞村展覽館的提質升級,把十八洞村打造成為國際減貧交流基地、幹部黨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學教育基地。這裡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各縣市區在發展康養產業、民宿旅遊等新業態中,一定要按照國家區域功能定位,科學做好規劃,嚴格守住生態環境保護底線,決不能盲目開發、違規開發、過度開發。
呂洞山
第三,要持續在推進文旅融合上求突破。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凡是有吸引力、競爭力的景區,都是有獨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裡耶古鎮之所以聞名遐邇,關鍵在於它擁有與西安兵馬俑齊名的裡耶秦簡;浦市古鎮之所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關鍵在於它擁有深厚的明清商業文化底蘊;鳳凰竹山之所以快速走紅,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把現代旅遊熱門元素與傳統農耕文化相結合,一場《竹山花開》演藝劇,讓遊客從中感受了農耕生活和鄉土文化。我們要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底蘊,大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把文化融入旅遊項目開發、旅遊活動策劃、旅遊景區建設,加強旅遊項目的文化創新,提升旅遊產品的文化創意,推進土司文化、苗疆文化、楚巫文化和紅色文化資源向旅遊產品轉化,推動地方文化進酒店、進民宿、進客棧、進車站,讓遊客在湘西旅途中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獨特的文化魅力,真正實現神秘湘西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與遊客情感完美結合。要以市場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旅招商,讓更多專業人才和機構參與到我州文旅產業發展中來,推動「文化人做文化事、旅遊人做旅遊事」向「文化人做旅遊事,旅遊人做文旅事」轉變,務求在文旅融合上取得更大成效。
第四,要持續在完善服務體系上下氣力。讓遊客身心愉悅、享受良好旅遊體驗,不僅要有優質的旅遊產品,還要有優質的旅遊服務。這幾年,鳳凰古城景區通過提質升級,加強規範管理,成為了廣大遊客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吉首矮寨、永順芙蓉鎮景區經過精心打造,面貌煥然一新,網絡人氣爆紅。實踐證明,基礎配套和服務質量,給人留下的印象和秀麗風光一樣深刻。我們要把完善服務體系作為基礎工程,加快構建外聯內暢的旅遊交通網絡,接續建設三個千公裡快旅慢行體系,暢通幹線公路與主要景區景點連接,同步配套好交通驛站、停車場、觀景臺、騎行專線、登山步道等公共設施;加快星級酒店、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核心景區接駁體系、標識標牌建設,加快旅遊大數據中心、湘西智慧旅遊雲平臺和全域旅遊服務熱線建設,這方面吉首市要走在前頭,抓緊把智慧旅遊平臺建好用好,其他各縣及時跟進,以「一張網、一幅圖、一本書」為切入點,實現「一部手機遊湘西」。要全面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升涉旅行業人員素質,以優質的旅遊環境樹立湘西好形象、贏得遊客好口碑。
第五,要持續在宣傳營銷方式上謀創新。在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線上營銷正在成為主流。龍山縣舉行的「尋找烏龍山抖音王短視頻大賽」,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超過3.2億次,讓八面山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取得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鳳凰縣利用新媒體對竹山景區進行大力度宣傳,引爆了長株潭及周邊地區的遊客需求,形成了搶購預售房的現象。要緊扣新媒體宣傳成本低、傳播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受眾面廣泛的特點,加大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和攜程、去哪兒、飛豬等知名旅遊電商平臺的合作,鼓勵引導幹部群眾利用自媒體平臺分享湘西美景、傳播湘西文化,增加湘西景區景點的曝光度,推出更多「網紅打卡地」。同時,也要搞好必要的線下宣傳,縣市區要創新舉辦品牌旅遊節會,可以採取輪流舉辦、共同舉辦等方式,辦好各類特色節慶、展會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組合拳」把湘西旅遊全面炒熱起來,把「神秘湘西」打造成熱門旅遊目的地。
洛塔石林
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打造旅遊千億產業,全州上下務必高度統一思想,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要加強組織領導。把發展旅遊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來抓,州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謀劃、牽頭抓總,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責任上肩帶頭抓,宣傳部長、分管副縣市長和文旅局長、旅遊平臺公司要負責具體抓,文旅等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和協調服務,旅遊重點鄉鎮和村寨要全力為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全州形成大抓旅遊的強大合力。要完善旅遊規劃。在原有旅遊規劃的基礎上,高標準編制州縣兩級「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和鄉村旅遊發展、紅色旅遊發展、智慧旅遊建設等專項規劃。要聚焦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融合、城旅融合、智慧旅遊等方面,精心謀劃一批重點文旅項目,為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創新投融資和運作模式。學習借鑑鳳凰「竹山模式」,大力培育旅遊投融資主體,鼓勵投融資方式創新,推行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運作模式,拓寬旅遊投融資渠道。按照現代企業管理要求,以州內國有旅遊公司為基礎,縣市要組建旅遊投融資平臺。要在把優質旅遊資源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基礎上,探索推進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讓景區開發運行體制更順、機制更活、效益更好。要強化旅遊人才支撐。既要多措並舉加強本土人才培養,又要加大力度引進旅遊管理營銷、文旅融合、文化創意和市場開發、會展策劃、旅遊規劃、旅遊電商等緊缺人才。
從現在開始,到明年高鐵、航空時代到來之前,具體有10個方面的工作要抓緊抓實抓到位。吉首市要加大矮寨景區5A級創建力度,爭取2021年創建成功;永順縣要加快編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資料,爭取2021年上半年通過評審。精心組織舉辦好「神秘湘西過大年」活動,以鳳凰古城、乾州古城、芙蓉古鎮、裡耶古鎮四大組團為核心,科學設計春節文化旅遊線路產品。圍繞明年「三八」「五一」等假日旅遊高峰,組織舉辦好「湘西網紅打卡地」「湘西網紅打卡線路」和苗族四月八跳花節、「神秘湘西」全域旅遊卡發行等營銷活動。優化推出夏季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等產品,把紅色教育納入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建活動,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組織學生在州內開展研學旅遊,組織舉辦好重點客源地專場推介。圍繞迎接國慶旅遊黃金周,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開展客源地推廣、土家舍巴節、苗族趕秋節等系列旅遊營銷活動,優化組合秋季旅遊產品。精心籌備舉辦好第五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第八屆中國鳳凰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和2021吉首鼓文化節。拍攝好《湘西全域旅遊宣傳片》,編印好《湘西全域旅遊地圖》《湘西旅遊指南》等宣傳資料,加快智慧旅遊平臺建設。加快機場、高鐵站快速道路建設,鼓勵有條件的景區開通跨區域旅遊巴士,實現機場、高鐵、城市、景區旅遊交通無縫對接。組織舉辦好導遊講解大賽、旅遊服務技能大賽、文旅市場安全生產和執法培訓等活動,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從現在起,集中半年時間開展旅遊市場整髒治亂綜合行動,對景區景點和鄉村旅遊村寨範圍內明顯影響形象的臭水溝、垃圾圍、棚子、廣告牌、雜物等「髒亂差」現象予以規範、清理和拆除,全面創優旅遊環境。以上10項具體任務,州委宣傳部要牽好頭,會同州文旅局等部門狠抓落實,抓緊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把任務細化明確到每個時間節點、每個責任縣市和部門,並加強調度推進和跟蹤督導。
古人講:「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全州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州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策應高鐵航空時代,咬住目標、大抓實幹,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往前推,不斷開創旅遊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率先把旅遊業建成千億產業,早日把我州打造為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和旅遊目的地。
八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