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機場邁入「提質增效」快車道 2017年運輸指標穩中有增

2020-12-23 華聲在線

2017年,湖南機場運輸指標穩中有增,航線結構不斷優化,正從重規模的高速增長轉向更注重效率的高質量發展——

湖南機場邁入 「提質增效」快車道

製圖/李雅文

磁浮列車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駛出。(資料圖片)童迪 攝

湖南日報記者 鄧晶璡 通訊員 劉航 鄧竹君

新年伊始,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發布了2017年主要運輸指標:全年旅客吞吐量達2376萬人次,同比增長11.6%;計劃航班執行率達92%,客座率達86.3%;去年10月以來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居全國前列。

在旅客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執行率和客座率這兩項更能體現機場運行質量和效益的數據尤為喜人。這反映出湖南機場在加快推進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過程中,既注重「量」的比拼,更致力於「質」的取勝,機場發展正邁向「提質增效」的快車道。

取勝軟實力

佔領「質」的高地

長期以來,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硬體設施遠遠落後於中部的武漢和鄭州兩大機場。

目前,武漢機場的航站樓面積61.1萬平方米、停機位134個,鄭州機場的航站樓面積61.5萬平方米、停機位158個,而長沙黃花國際機場T1、T2航站樓面積共26萬平米,停機位僅58個。

硬體設施相對落後,機場發展如何著力?

2017年5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調研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時就寄語長沙市緊扣機場、圍繞航空作文章,並送出了「三個錦囊」:適度、捨得、精準。

杜家毫說,要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把握好建設的時度效,找到投入和產出、成本和效益、供應和需求的最佳結合點。

2017年,湖南機場不再單純追求高速度、「鋪攤子」式的發展,而是在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上多下功夫,提出「品質提升是機場取勝之道」,不斷提升軟實力,佔領「質」的高地,找到規模和效益的最佳結合點,打造旅客最滿意機場。

去年以來,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先後推出了微信辦理機票預訂、停車預約、微信值機、航班查詢、行李管家、「刷臉」過安檢、全流程無紙電子通關、智能手推車、分艙登機、到達層向社會車輛全面開放、出發層限時停車、網約車專屬蓄車場等人性化服務,旅客出行更加快捷方便。

為提高航班放行正常率,黃花機場調動一切資源,科學管理分秒必爭,千方百計尋求突破,一個一個航班抓、一個一個環節盯、一項一項工作落實到人。

今年元旦小長假期間,黃花機場的航班放行正常率高達95%,在全國名列前茅。自去年5月起,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航班放行正常率就一直領先中南地區,去年10月以來,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

2017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被評為中國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優秀機場。

優化航線結構

提升航班效率

省機場管理集團立足實際,確定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流機場集團」的奮鬥目標。

2017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加快投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實踐我省「開放崛起」發展戰略,深耕國內外市場,構建起了一張覆蓋五大洲的航線網絡,國際及地區通航城市由25個增至39個,洲際直飛航線由4條增至7條,航班效率和市場效益明顯提升。

東南亞是目前湖南主要出境遊市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在航線布局上「精準施力」。新開通的14個國際航點中,胡志明、河內、芭提雅、清萊、峴港、沙巴、巴淡島、民丹島等10個航點為東南亞國家城市。

2017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東南亞旅客量增長35.3%。

為高效利用過去較為閒散的早班時刻資源,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多方協調,將過夜飛機的數量由32架提升至49架。

「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早班飛機可飛,旅客的乘機選擇更多,航班執行率得到較好提升。」省機場管理集團市場部部長吳燕介紹,在增強過夜運力的同時,機場還引導航空公司調整優化機型結構,根據實際市場需求將小飛機換成了大飛機。

比如,長沙飛北京的航班一般採用座位數較多、機型較大的波音787或空客330等E類飛機執飛。調整優化後,全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E類飛機增幅10%以上。

2017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航班執行率達92%,單架次載客人數達133人次,航班客座率達86.3%,運行質量和效益均位居全國前列,「提質增效」向縱深發展。

相關焦點

  •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建設將步入快車道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目標設計。圖為長沙黃花機場T3航站樓效果圖。長沙黃花國際機場供圖星沙時報訊(記者 盛磊 通訊員 唐騫)近日,國家發改委批覆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實施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這標誌著湖南省改革開放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建設將步入快車道。根據批覆,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目標設計。
  • 海南省交通運輸廳:鋪好自貿港建設「快車道」
    ,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交通運輸部支持海南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有關實施方案,高標準高質量謀劃海南交通「十四五」規劃,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交通強國建設先行區,鋪好海南自貿港建設「快車道」。
  • 2017年民用機場服務質量評價結果(圖)
    2017年,機場服務質量評價工作在全國25個機場展開,包括吞吐量200萬人次~1000萬人次的21個機場以及抽樣選取的4個吞吐量100萬人次以下的小機場。在地理分布上,25個機場覆蓋了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6個區域。一、總體評價結果2017年參評的21個200萬人次以上機場服務質量綜合得分為82.2分。
  • 寧波機場5年累計旅客運輸量超5000萬人次
    2020年,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版)獲批,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定位為區域樞紐機場,標誌著寧波機場邁入加速建設發展新階段。    他,成了一個歷史性節點的標誌——這一刻,寧波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成為當年國內首個新晉「千萬級俱樂部」成員,正式邁入國際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寧波機場於1984年建成通航(莊橋軍民合用),199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2011年突破500萬人次,此後又用了7年的時間,實現了又一個500萬的跨越。
  •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可研報告獲批 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記者 張興莎 實習生 刁方淇 通訊員 唐騫)近日,國家發改委批覆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實施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這標誌著湖南省改革開放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建設將步入快車道。
  • 映日荷花別樣「新」——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
    蔡 斌 張 慧 11月9日,隨著乘坐CZ606航班的旅客登上飛機,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張家界機場」)第200萬名旅客產生了,這也是張家界機場自1994年通航以來,歷史上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人次大關,標誌著張家界機場正式邁入全國中型機場行列
  • 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裡程居世界第一 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
    「十三五」以來,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在大江南北先後落地,推動交通運輸體系不斷完善,也讓我國發展「大動脈」越來越強健有力。  高速公路四通八達。2017年7月15日,京新高速全線貫通,使北京與烏魯木齊的距離一舉縮短近1300公裡;雄安對外交通路網加快鋪就;延崇高速、廣吉高速等重點項目接連貫通……到「十三五」時期末,我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預計將達15.5萬公裡,居世界第一位。
  • 陝西日報:西部機場集團2017年上半年航空運輸發展紀實
    2017年上半年,集團公司聚焦追趕超越目標,落實「五個紮實」要求,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海口美蘭機場2020年運輸旅客1649萬人次
    1月2日,海南日報記者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獲悉,2020全年美蘭機場完成運輸航班起降12.88萬架次、運送旅客1649.02萬人次。2020年第四季度每月航班量均實現正增長,每月客流量已恢復至同期水平的95%左右,生產運輸恢復情況處於全國大型機場中上遊位置且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復工復產工作成效顯著。據了解,在2020年疫情衝擊最嚴重的2月,美蘭機場日航班量最低滑落至80架次、日客流量不到1萬人次,生產運輸指標呈斷崖式下跌。
  • [年報]上海機場:2017年年度報告
    到2020年,實現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到2035年,實現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的跨越;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從多領域民航強國向全方位民航強國的的跨越。2017年,在運行協同管理委員會平臺的協調推動下,浦東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呈現「先抑後揚」的特點。2017年全年浦東機場放行正常率達67.91%,同比增長1.51%。其中,2017年12月放行正常率達到89.62%,同比上升18.83%。生產指標穩步增長。
  • 長沙黃花機場即將大變!
    記者從長沙機場獲悉 國家發改委近日批覆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同意實施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 這標誌著湖南省改革開放以來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2020年運輸旅客1649萬人次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1日消息(記者 劉洋 通訊員 雲蕾 陳棟澤)記者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美蘭機場全年共計完成運輸航班起降12.88萬架次、客流量1649.02萬人次。
  • 大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2000萬 邁入中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大連機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超2000萬 王有勉 攝中新網大連12月30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連機場」)12月30日同時迎來今年第2000萬名旅客和第200萬名國際旅客,標誌著大連機場邁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的行列,並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年出入境客流量突破
  •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可研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將新建第三...
    本報長沙訊 11月23日,記者從湖南機場集團獲悉,近日國家發改委批覆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實施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這標誌著湖南省改革開放以來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建設將步入快車道。根據批覆,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目標設計。主要建設內容包含機場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汽車加油站工程。
  • 「補缺」本地航司,改擴建長沙機場,湖南民航後發力
    湖南航空前身紅土航空雖然搭上民航局開放民營航空公司審批的「末班車」,並且在基礎設施和市場環境都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的民航大省雲南率先落地,但由於歷史不長,規模較小,並且從成立之後就一直伴隨著股東之間的紛爭、股權變更、發展路徑搖擺等問題,不但未能踏上發展的「快車道」,跟同期成立的幾家民營航司相比反而逐漸開始掉隊。
  • 廣東清遠英德通用機場預計2020年12月完工
    2019年5月開工,2020年12月完工。  建成後每個月的飛機降落架次可達到3000次以上  2016年國家放開300-3000 米空域,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大力推動通用航空業的發展。根據《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我省在「十三五」期間積極發展通用航空,目前,清遠已有連州通用機場及英德通用機場列入規劃。
  • 政策指引廣州電競邁入快車道
    1998年亞洲發生金融危機之後,韓國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推進經濟結構轉型,動漫遊戲以及電子競技產業在此之後快速蓬勃發展起來,這些政策的支持讓韓國慢慢發展成為電競產業生態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在2017年,韓國的電競產業市場規模達到了973億韓元,並每年仍以不小的增速成長。成熟的電競產業可以為韓國提供堅實的經濟收益。
  • 雲南機場集團實現連續第13個安全年 2017年運送旅客6279.09萬人次
    2月18日,記者從雲南機場集團獲悉,2017全年雲南各機場累計保障飛機運輸起降50.1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6279.0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6.33萬噸,同比分別增長7.5%、6.5%、10.6%。據了解,其中昆明機場全年保障飛機運輸起降34.9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47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1.87萬噸,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7.4%、6.5%、9.4%、;麗江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萬人次,連續5年實現百萬級增長;香格裡拉、騰衝、保山、瀘沽湖等6個機場運輸架次增數超過20%;騰衝、保山、昭通3個機場的旅客增數超過20%。
  • 專題|「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長沙黃花機場T1T2T3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隨後,湖南的經濟、文化都在蓬勃發展。大託鋪機場不能起降大型飛機,制約了民航客貨運輸的進一步發展。1984年,新建長沙黃花機場報告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機場最終選址在當時的長沙縣黃花鄉,「黃花機場」名字也由此而來。
  • 專題| 「湘」當自覺自信自強-長沙黃花機場T1T2T3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隨後,湖南的經濟、文化都在蓬勃發展。大託鋪機場不能起降大型飛機,制約了民航客貨運輸的進一步發展。1984年,新建長沙黃花機場報告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  機場最終選址在當時的長沙縣黃花鄉,「黃花機場」名字也由此而來。  31年前第一代航站樓通航,輸送6萬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