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在西方國家,宣傳洗手的次數遠比宣傳戴口罩的次數多,究其原因,在他們的意識裡,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而在亞洲國家,口罩不僅可以預防病毒,還可以防霧霾、保暖、避免被人認出來等眾多功能,所以即使在平常,戴口罩也比較常見。
到過日本東京的人,無論是常住還是旅遊,幾乎對日本的藍天白雲和自然界豐富的綠意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東京也曾遭遇過濃煙滾滾、不見藍天的嚴重空氣汙染,給日本社會和日本人帶來了深遠影響。當地居民長期生活在含有硫化物的大氣之中,呼吸道疾病和哮喘病的發病率驟增
20世紀後半葉後,日本的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空氣新鮮,藍天常在。然而,佩戴口罩仿佛成了日本社會的重要習慣。今天走在日本街頭,日本也成了世界上最愛戴口罩的國家。
全年消耗口罩 55.21億隻,即人均一年消耗口罩約 43 只。這一數據充分證明,口罩文化在日本已然非常流行。
戴著口罩快步走路」是日本人長期以來給予很多人的印象。諸多日本上班族戴著口罩奔跑在人流中,特別是在公共場所,如公交、地鐵、商場等地,成為日本各大城市街頭的一大奇觀。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當霧霾的歲月已經遠去,為何日本人不像英國人、美國人那樣甩掉口罩,反而更加喜歡佩戴口罩了呢?
因為日本人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既防止自己受空氣中病毒的傳播,也避免在與他人交談中相互傳播細菌。自己患感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而主動佩戴口罩,以避免傳染給他人。佩戴口罩以預防傳染性疾病逐漸成為日本人民的生活習慣
一百年前,日本發生了一次流感疫情,這次的流感爆發規模很大、時間很長,造成數十萬日本群眾死亡,日本政府告知群眾,戴口罩能預防流感措施,於是日本人紛紛開始帶口罩,後來戴口罩就養成了習慣流傳至今。
日本人戴口罩除了為了預防傳染性疾病外,另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防止花粉過敏。在日本種有大量的杉樹,這些杉樹每到春天就會散揚花粉,有超過30%的日本人會對這些花粉過敏,出於對健康的考慮,口罩便成為日本群眾生活中的必需品。
日本人不輕易暴露自己的表情和情緒的微妙變化,不輕易外露自己的喜怒哀樂,只露出兩隻眼睛。
日本女性出門必須要化妝,素麵見人在日本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一些女性認為化妝太麻煩或者沒時間化妝,於是便用口罩來遮擋臉部,這也是日本女性戴口罩比男性多的原因。
進入 21世紀的日本年輕一代,佩戴口罩並非為了衛生防疫防霾,其「遮臉」與日本當今所謂「低欲望社會」密切相關,老齡化時代的日本青年一代(2歲到40歲)崇尚「佛系」。
宅男宅女們一旦走出「宅己地」,就好像深藏於黑暗洞穴中的動物那樣害怕露出真容,所以他們喜歡戴著口罩,以便隱藏未化妝的「灰頭土臉」,也不擔心傷心或嘲弄的表情會被人看到,正所謂面具戴久了,就摘不下來了。
在日本旅遊的時候,發現幾乎每個便利店和藥妝店都能找到形形色色的口罩,總之,佩戴口罩在日本可謂一種極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和地方文化。
而且,日本公眾喜歡佩戴口罩正逐漸從個人衛生防護向尋求心理安撫轉變。「安全毯」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心理學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