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向東向西」報導 法國眼下正面臨著猛烈的第二波新冠疫情,迫使政府再度採取隔離措施,但科學委員會已經警告,第二波並不是最後一波,後面還會有第三波,甚至更多。
據法國媒體報導,科學委員會早在10月26日就認為,目前第三波已經初見端倪,而且從冬末到春天,可能會有「連續幾波」疫情,「因此,在今後好幾個月時間裡,我們面臨著極為困難的境地。」
科學委員會在提交給政府的意見中表示,預計第二波疫情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結束。目前馬克龍政府初步計劃將全國居家隔離措施維持到12月1日,以便大幅降低新增發病率。然而儘管科學委員會一直呼籲採取此類措施,但它同時認為,無論政府目前採取的措施能取得多大成功,都不足以避免隨後的幾波疫情。
該委員會認為,「因此,我們可能會在冬季和2021年春季面臨連續幾波疫情,這取決於不同因素:氣候條件,檢測-追蹤-隔離(陽性患者)策略的實施水平和效果。」而各國政府也因此面臨著管控疫情連續發作的問題,「直到最初一批疫苗或治療手段出現」,而這可能要等到2021年第二季度。
年末的聖誕季是否會成為第三波疫情的開始?法國自由執業醫師聯合會(UMLF)主席馬爾蒂(Jérme Marty)認為,這的確有可能引起新感染病例的爆發,但家庭群聚感染的病毒必然由某個成員從外面帶來,這表明外部還有感染源。儘管隔離措施阻遏了私人聚會,但在企業當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按規定戴口罩,辦公場所也不是總保持通風。此外還有學校、醫療機構和公共運輸工具,都無法疏散人群。許多地方都可能導致病毒繼續傳播。
既然如此,是否這註定要隨著疫情一次次地實行隔離?科學委員會對此表示,可以設想一種「開/關」(on/off)模式,也就是一張一弛,收緊管控和放鬆管控交替進行。
馬爾蒂也表示,居家隔離是一種「停止-再出發」(stop and go)措施,目的是打破傳染曲線,讓病毒傳播指數R0降低到1以下。但問題在於要弄清已經採取的措施是否足以明確阻遏疫情的傳播。
巴黎Pitié-Salpêtrière醫院的傳染病防治專家皮亞魯(Renaud Piarroux)補充說,這一次居家隔離沒有上一次嚴格,而且天氣寒冷潮溼,這都有利於病毒傳播。
第三波疫情是否不可避免?馬爾蒂認為,「如果政府決定採取的措施力度不夠的話,從長期來看,可能會有第三波、第四波、甚至第五波疫情」,但如果措施得力的話,第三波疫情也不是不可避免的。皮亞魯也認為,解禁也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可能同時伴以嚴格的宵禁措施。(原標題:新冠疫情在法國恐將迎來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