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大霧,今天的巴黎,在用盡全力詮釋一個字:冷!
街邊的車上蒙著霜,講話會吐出霧氣,雙手不自覺地尋找口袋……
這是今年冬天第一次感受到寒意,眼前霧氣蒙蒙,如同疫情仍在的明天一樣,模糊不清。
第三波疫情恐在一月中爆發
說實話,在12月這個時候提疫情,真的很掃興。
請看看現在法國的街頭吧。
商店重新煥發出生機,孩子們給聖誕老人寄出了信,陽臺和院落亮起了彩燈……人來人往中,多了歡笑和希望。
這是屬於節日的魔力,不多不少,剛剛好。
但這般的甜蜜背後,藏的全是負擔。
因為,尚且處於第二波疫情的法國,已經有了第三波疫情的風險。
最近,法國的眾多醫生和科學家都心神不寧:太安逸了,太放鬆了,太有過年的氣氛了,寶寶們,疫情的反彈真的不考慮下嗎?
從事流行病管理30年,曾參與消除海地霍亂,來自巴黎Pitié-Salpêtrière醫院的Renaud Piarroux教授警告大眾:
如今的法國正在慢慢較少限制,但我們正處於有利於病毒傳播的冬季,從現在到明年3月初,第三波疫情再次出現的機率非常高。
最大的可能性,不是在假期之內,而是在假期結束的兩周後,也就是一月中旬左右。
不過,這是可以預防的,千萬不要浪費時間,重現夏天的錯誤。大家要一起努力行動,不能放鬆。
啥?第二波還沒過,就讓我們考慮第三波,教授,人生還不夠殘酷嗎?
對此,巴斯德研究所的流行病學家Simon Cauchemez也表示贊同:人口中的免疫力水平還不足以保護我們免受病毒的感染,一旦放鬆警惕,第三波疫情隨時都會跟我們say hi~~
現在的關鍵是,避免大型聚會,甚至在平安夜和跨年夜的晚上也戴上口罩,保持冷靜,什麼愛的親親抱抱,都省省吧。
巴黎Bichat醫院老年服務部負責人Agathe Raynaud-Simon也承認:假期中家人和朋友的聚會是最微妙的,因為毫無疑問,你們根本不會遵守衛生協議。如今放下防備,為時過早啊……
將信將疑,固執不聽勸的法國人,美國就是個好例子。
儘管自己是世界上新冠病毒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儘管醫學家都在呼籲避免旅行,但為了慶祝感恩節,依然有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開啟了大遷徙。
結果呢,美國的單日新增人數再創紀錄,上周六一天就有近23萬例新病例!
驚悚不?可怕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
對此,醫學界的態度是:小馬哥,不要放開對流行病的限制啊,在疫苗即將來臨的時候,爆發第三波真的太可怕了……
況且,如今的法國,並沒有好到哪去。
Simon Cauchemez教授直接搬出了法國疫情圖,給大家講講清楚:
雖然前陣子新增病例在下降,這讓我們認為法國將在12月中旬完成單日新增降至5,000例以下的目標,但最近幾天,就住院率和每日新增病例數而言,疫情下降的速度有所放緩。昨天法國新冠肺炎新增的確診患者還有11022例呢!
如果到12月中旬我們達不到這個門檻怎麼辦?小馬哥會怎麼做決定?繼續放鬆,還是維持現狀?這是一項政治決定。
其實就目前而言,除了限制,除了保持警惕,沒有任何辦法能有效控制疫情。
只有疫苗。首先,保護好最脆弱的人,減輕醫院的壓力;如果還能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就可以對足夠的人群進行免疫。之後,新冠病毒將以低頻率傳播,我們恢復正常的生活。
巴黎Georges-Pompidou醫院的急診科主任Philippe Juvin點頭:
我們推遲疫苗接種的日期越久,就越容易受到新一波的衝擊。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會過早看到疫苗的作用,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第三波疫情。
如此看來,就法國人對自由的熱愛,第三波避無可避啊。
醫生教授們,究竟有沒有辦法阻擋嘛!再來第三次居家隔離會哭的!
Philippe主任出招:
每個人都趕在假期前去做一個檢測,確保自己是陰性的,這樣才能讓假期更安全。
嗯,聽到這句話,實驗室工作人員可能會哭……
12月15日的解封怕是要延期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Simon Cauchemez教授費腦子思考法國到底能不能如期達不到目標,
因為,今天衛生部長Olivier Véran直接敲碎了小馬哥的美夢:
Sorry,在12月15日,政府解除第二步限制的實施日期之前,總統設定的「單日新增病例降至5000例以下」這個目標將無法實現。
這個消息一出,大家都炸了:完蛋,真的沒有如果了……
的確,還有一周的時間,法國的單日新增依然維持在一萬出頭,是目標的兩倍還多,還有什麼臉提「如果」。
現在真心覺得小馬哥有遠見啊,當初當著全法國人的面許下了「解封三部曲」,給大家希望,卻又巧妙的加上了「條件狀語」,給自己留了條後路,妙哉妙哉!
吵著無證明出行?鬧著解除20km的自由?想去博物館,電影院,劇院?企圖跨區旅行?
想升級,行啊,經驗值夠了嗎?裝備齊了嗎?傲嬌臉.jpg……
此時此刻,小馬哥的領導班子也慌了:
微妙啊微妙。要避免走走停停,要安撫人民群眾,下一步如何走,至關重要!
雖然還有一周才能分勝負,但如果數字與預期相距太遠的話,政府也不排除會延緩減免限制措施的進程,畢竟,功虧一簣,太慘。
聖誕補貼將於下周發放
不論政府打算如何,此時已經很難改變法國人想認真過節的心思,「走一步算一步」似乎成為了他們的內心獨白。
不過,小家過不過聖誕是個人選擇,大家表不表態就是政治問題了。
為了能讓法國人好好過節,法國社會團結部今天官宣:
2020年的聖誕補貼(prime de Noël)雷打不動的來了!預計於12月15日至16日發放,將有250萬低收入家庭受惠。
這筆創立與1998年的聖誕補貼,由法國家庭補助局(CAF)或農業社保局(MSA)、就業局(Pôle emploi)發放,不需要特別申請,符合條件的家庭會自動接收到銀行轉帳,金額根據家庭人數來計算。
自2009年以來,聖誕補貼的金額就固定了:
單身者為152.45歐元,無孩子的夫婦或有一個孩子的單親家庭為228.67歐元,有一個孩子的夫婦或者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家庭為274.41歐元。
另外,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的單親家庭能獲得335.39歐元,有兩個孩子的夫婦能獲得320.14歐元,每增加一個孩子,補貼將增加60.98歐元。
雖說法國政府發錢的目的是提高困難家庭的購買力,但在今年疫情籠罩的局面下,這筆補貼更像是聖誕老人的禮物吧。
讓孩子臉上能有笑意,讓聖誕晚餐能多一塊肉,每一個小的幫助,都是暖意。
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是什麼?
大概是這一年太荒謬了,以致於每一個人都希望,年底能有光,有愛,有溫度。
雜七雜八算下來,法國政府今年發放的補貼不少了,但能照亮未來的,依然只有醫生們口中的疫苗。
法國對待疫苗的態度是積極的,努力的,但無奈粥少僧多,得算計著用。
不過,從「分五個階段接種」到「抽籤選出30人接種」,感覺這個樓是越來越歪。
(複習貼:認真?73歲痴呆老人寫錯出行證明被判罪!法國將抽籤選30人打疫苗)
種種跡象表明,法國人並不怎麼喜歡新冠疫苗。
講真,他們排斥也很正常,一種新研發的疫苗,一切都是未知,誰先打誰就是小白鼠啊……
再說了,無論是誰家的疫苗,都可能會引起「輕微的」副作用吧。
這一點,到處都能找到線索。
比如,輝瑞公司和BioNTech在11月18日就告知大家:
在第一次或第二次接種後,有2%左右的志願者出現了副作用:疲勞(3.8%)和頭痛(2.0%)。
比如,法國的疫苗先生Alain Fischer知無不言:
是的,會有副作用,已經發現有些人在接受注射後會感到輕微疼痛。
對此,巴黎Bichat醫院傳染病醫生Nathan Peiffer-Smadja很淡定:
別大驚小怪,這些都是疫苗的常見副作用。現在就討論副作用意義不大,我們還沒有完整的科學數據。大家需要知道的是,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目前沒有出現非常嚴重的副作用。
So,請給研究人員多一點信心,他們是為了全世界在努力工作呀。
彩蛋
香奈兒2021高級手工坊系列的秀場居然在法國舍農索城堡!
媽呀,這可是菌菌最喜歡的法國城堡,木有之一。
-END-
ref:
https://www.20minutes.fr/societe/2926247-20201207-prime-noel-versee-semaine-prochaine-25-millions-menages
https://www.bfmtv.com/politique/pourra-t-on-deconfiner-le-15-decembre-un-report-de-l-echeance-n-est-pas-exclu_AN-202012070155.html
文|木南
點「在看」為我們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