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燈光秀璀璨奪目,加上連日來氣候適宜,浦江遊覽的人氣持續走高。今年10月,31萬餘人次坐船遊覽浦江,同比上升14%。根據市委市政府打造上海旅遊品牌的指示精神,從2016年起,市交通委整肅市場、規範行業、整合企業、改造硬體……「兩年來,混亂市場得到基本整治,至2020年將初步建成世界級旅遊精品項目,打造上海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靚麗名片。」市交通委航運處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視覺中國
企業虧損 個人發財
1979年,一條由雙體客輪改裝的遊船開啟浦江遊覽「處女航」,上海市民和遊客第一次從黃浦江上欣賞外灘萬國建築群。幾乎一夜之間,從金陵東路到新開河間的中山路上,開出多個浦江遊覽碼頭,遊客紛至沓來。
外灘綜合改造工程1990年開始後,一些遊覽碼頭或關閉、或動遷,加上道路半封閉,遊客找不到碼頭,數量呈斷崖式下降。「想參加浦江遊覽嗎?跟我走。」專門帶路的「黃牛黨」悄然而生。「他們通過『飛單』等手段,利用散客票與團體票的差價做文章,賺取高額利潤。當時浦江旅遊的境況,可以說是『行業紅火、企業虧損、個人發財』。」一名業內老法師坦言。
企業來不及適應,拱手讓出銷售市場。為攬客,消極採取削價競爭,造成「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局面。
「黃牛黨」獨霸市場,遊船公司步步退讓。行業一蹶不振,遊客成為「任人宰割的羔羊」。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多家媒體,對相關問題多次曝光。
政企攜手 重振行業
2009年8月,十六鋪旅遊碼頭全新亮相。次年,上海啟動黃浦江兩岸綜合規劃開發,十六鋪客運碼頭轉型升級,原有定期跨省沿海航線全部遷到吳淞口客運碼頭。
針對嚴重幹擾市場的「黃牛黨」,原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決定,從2013年8月26日起,將所有黃浦江旅遊航班納入第三方票務平臺統一出票,平臺「款進票出」,碼頭「檢票上船」,在碼頭設置視頻監控,杜絕工作人員勾結「黃牛」。
2016年,市國資委牽頭,市交通委等部門配合推進,本市5家地方國有遊船企業整合至交運集團,「浦江遊覽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擁有的遊船數量佔據全市「半壁江山」。
2017年4月,由船公司、碼頭等多方參與的「浦江遊覽服務公司」成立,進一步拓展票務經營、航班調度、碼頭運營、市場營銷、品牌推廣、資源整合等綜合功能。
今年,濱江45公裡貫通範圍內的碼頭和遊覽船面貌全面升級,34艘遊船進廠翻新油漆。10月1日亮相的「水晶公主」輪,將成為去年4月浦江遊覽行業「星級」評定標準出臺後,首艘參評五星級的遊船。
來源/視覺中國
細分市場 差異服務
自2016年以來,浦江遊覽行業逐漸回暖。「目前經營浦江水上旅遊的7家公司無一虧損,今年的浦江旅遊人次有望達到360萬。」浦江遊覽集團公司市場總監洪朝暉說,經營環境得到改善,企業擺脫「低價競爭」的局面,努力提升自身軟硬體,改變同質化競爭現狀。
「差異化服務漸漸成為業內共識。除了常規精華遊,浦江遊覽2016年開始出現餐船遊、吳淞口航班遊和包船服務等多種形式,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消費人群,不斷推出多種服務內容和形式,百花齊放。」洪朝暉分析說,目前有4條船提供餐船遊服務,吸引了一批相對高端的客戶群。
記者從市交通委航運處了解到,隨著市場轉暖,船公司不斷加大更新改造船舶的力度,除投資5000餘萬元新建「水晶公主」輪,浦江遊覽集團公司還投資1700餘萬元改造「龍船」,斥資1600多萬元改造的「君子蘭」輪不久後也將投入營運。按照浦江遊覽行業「星級」評定標準,上海浦江遊覽市場即將出現一批四星和五星級的遊覽船、碼頭和售票點。
首席記者 曹剛 通訊員 陳忠 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