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死裡逃生,一生都在想著國家

2020-12-12 導師老爹

引言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戰士在狼牙山上奮不顧身的一躍,被永遠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上。

2005年3月很平常的一天晚上,在湖南的一家醫院裡,一位老人去世了,這樣的畫面在醫院中經常上演,但是這次卻也不普通

這位老人是當年「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享年88歲

1941年的一躍,葛振林和戰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他們的事跡被寫進了書中,他們無畏的愛國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晉察冀根據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揭開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軍隊來勢洶洶,殘忍的槍聲在各地響起,短短幾個月,我們有好幾個城市已經淪陷。

國民黨一直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雖然已經聯合抗戰,但是在正面戰場上並不積極,他們的目標還是在對抗共產黨上。

國民黨派人士可以等,但是中華民族等不了,生死存亡的時刻,共產黨人繼續扛著抗日的大旗前進。

1937年11月晉察冀根據地創立,這是我國第一個抗戰根據地,這時候葛振林才20歲。

他雖然沒有讀過幾年書,但是也知道現在是國家生死存亡的時刻,他毅然投身革命,並且在1938年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士

敵人來勢洶洶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當時日軍司令岡村寧次提出共軍是抗日遊擊主力,我們要把共軍看作是主要敵人。

因此日軍將攻擊矛頭指向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作為首個革命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是日軍攻打的重點。

1941年,岡村寧次指揮調動了7萬多名日偽軍戰士,向根據地發動了規模最大也最殘酷的掃蕩運動。

狼牙山地區是晉察冀根據地的重點地區,敵人自然會更加注意,葛振林所在班接到任務拖慢日偽軍隊的速度,幫助大部隊和普通群眾轉移,給他們增加時間

葛振林所在的6班,有五名戰士當時他們的平均年齡才20歲,別看年紀輕,但他們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

班長是馬寶玉,副班長是葛振林,他們根據當地地形,採取了獨特的戰術,出色的完成了阻擊任務。

完成任務

任務完成,大家自然要歸隊,他們按照規劃的路線準備追上大部隊,但是沒走多遠,馬寶玉停了下來。

大家沒明白怎麼回事,開始催促他快走要不來不及了,但是作為副班長的葛振林明白了他的想法,對他說:「班長,我們都是老兵了,你下命令吧」

原來前方隊伍大部分是後勤和鄉親們,他們還帶著物資,這個時間他們肯定還沒有走多遠如果現在追上去說不定會被敵人發現。

戰士們現在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追上部隊,另一條路是通往狼牙山主峰棋盤陀,如果走上這條路就永遠不能回頭了

6班的戰士沒有猶豫,毅然走向了棋盤陀的方向,5名戰士再次利用地形打擊敵人,但是敵人的武器十分先進,而且人數眾多,5名戰士被逼到了狼牙山的頂峰。

僅剩的彈藥打完後,戰士們開始用石頭攻擊,但是石頭很快也被用完。戰士胡才福身上還剩最後一顆手榴彈,看著衝上來的敵人,班長馬寶玉拉開了手榴彈向敵人扔去。

縱身一躍

他們望向遠方,知道任務已經完成,露出了笑容,把帶的槍枝砸碎後,他們毅然決然的跳下了山崖。山谷中響起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

但是很幸運,葛振林和宋學義被掛在了山間的樹上,當時作為青救會的幹部於藥夫冒著被敵人發現的風險,進入深山搜救成功救下葛振林和宋學義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後,葛振林重返部隊,他又參加了解放戰爭,繼續為民族解放做努力,之後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戰爭結束後葛振林的身體已經全是傷病,被判定三等甲級傷殘,1966年,葛振林提交了離崗退養申請,1982年,葛振林正式退休。

安守清貧的老戰士

退休後的葛振林閒不住,他非常喜歡小孩子,在20多所學校擔任過校外輔導員,他經常給孩子們講戰鬥的故事。

但是他卻不願意講他最光榮的事跡狼牙山的事他總是不願意提及,有一次報紙上有有篇文章講到了狼牙山五壯士,旁人想讓他看一看,但葛振林搖著頭走了。

他認為,當年在狼牙山上的事,是所有戰士都該做的,而且他還因此失去親密的戰友,這不值得提起

1971年,另一位倖存的五壯士——宋學義去世了,葛振林曾對他的子女說「我已經替老班長他們多活了60多年,但還想替學義多活兩年,最好活到抗戰勝利60周年。」

葛振林從不以英雄自居,一生都很節儉,當時住院護士想開空調,他卻對護士說「國家還不富裕,我們要節省,支援國家建設」。

2005年3月21日,88歲的葛振林因為肺功能、心功能和腎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相關焦點

  •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靠懸崖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引人唏噓!
    提起「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子淵在多年之前讀書時,上課學到這篇課文,也不由得對五壯士心生敬佩,像他們這樣的英雄和國之脊梁,堪稱是那段殘酷歷史中的璀璨光芒。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五壯士」中其實有人死裡逃生,今天子淵就和大家介紹「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
  •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靠懸崖樹枝撿回一條命,後來怎樣了?
    如果重讀小學課本,還能翻看到《狼牙山五壯士》描寫的英雄壯舉,英雄和普通人不同的就是他們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 早在戰國時期,就在此地留下了「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壯烈悲歌,而兩千多年後又有五位八路軍前輩續寫了燕趙英雄視死如歸的傳統。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2位英雄掛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讓人感慨
    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著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英雄,他們是在我們心中十分熟悉的抗戰英雄,在跳崖之後2位英雄掛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讓人感慨。 在這關鍵的時刻,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這五名第七連6班的戰士們勇敢地承擔下了斷後的任務。 在「小鬼兒臉」這塊險要之地,五名戰士直面了日軍的衝鋒。他們利用日寇不知道山上詳情的優勢,採取邊撤邊打的方法,牢牢地牽扯住了擔心有埋伏敵軍。就這樣,他們用五個人的火力生生驚住了日軍,讓他們誤以為這裡是我們的主力,給行進緩慢的鄉親們爭取了足夠多的時間撤退。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記者日前重訪狼牙山,還原70多年前那場血戰和壯舉。在這片傳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慷慨悲歌的土地上,五壯士的錚錚鐵骨嵌入巍峨狼牙山,頂天立地。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僥倖生還的葛振林和宋學義。
  • 衡州·日記本丨15年前的3月21日 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在衡逝世
    狼牙山五壯士。圖片來自網絡紅網時刻記者 王敏 整理報導3月21日,衡陽市烈士陵園,狼牙山五壯士葛振林的魂歸之處,松柏環抱、綠蔭滿園。受疫情影響,前來祭掃的人十分少。園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流行『雲祭掃』了,足不出戶就可以祭拜先人,有效避免了人群聚集。」
  • 他不知父親是狼牙山五壯士
    這位老人是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副班長,「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主力部隊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山腳下,五勇士的銅像挺立著,像是在張揚著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銅像的捐贈者,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連長劉福山的兒子劉宏泉告訴記者,退休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為狼牙山五壯士的事情忙碌著,包括2012年落成的五勇士銅像、正準備重拍的《狼牙山五壯士》3D電影等等,「不為別的,我就是想讓下一代永遠銘記那段歷史。」 那是一段悲壯的歷史。
  •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一生默默無聞生活低調,身份曝光後全國聞名
    引言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大家聽了很多,就連咱們小學課本上都有,目的就是為了讓咱們從小記住革命先烈的故事,我們現在的生活可離不開他們鋪就的壯烈的血色山河。你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嗎?每個人在扼腕嘆息五位英雄犧牲的同時,也抱著希望,希望他們倖存。而時至多年後,這一想法竟然也能成真——狼牙山五壯士有兩名倖存前輩,今天,咱們就來重憶其中一位,葛振林的事跡。
  • 登頂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袁軍】2020年9月24日,在保定市川渝商會楊大軍會長親自安排下,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的狼牙山,瞻仰了五壯士的英雄事跡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就發生在這裡。
  •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被樹枝掛住奇蹟倖存,晚年生活令人感慨萬千
    縱觀世界歷史發展的脈絡,我們會發現距今幾千年以前的人類社會,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很多地區,都曾出現過燦爛輝煌的文化,但它們卻無一例外全部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就比如說近現代流行起來的叫法,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僅剩下中國得以存在於世,這是因為何種原因呢?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吧!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倖免於難的葛振林和宋學義。血戰狼牙山「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2015年5月29日,記者追尋著英雄的足跡,來到了易縣狼牙山。
  • 當初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靠懸崖樹枝撿回一條性命,他晚年生活如何
    如果要說抗日戰爭中的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一定名列前茅,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分別叫什麼,但「狼牙山五壯士」這個名字卻一定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田,從此以後,在每一個中國孩子的眾多作文中,「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便成了寧死不屈、勇敢戰鬥、忠心耿耿的經典案例,並且「狼牙山五壯士」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中國青少年心中,永遠銘記著。
  • 當年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竟有2人存活,後來他們如何?
    正是在這次行動中,誕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拖住敵人的追擊,這五位英雄跑入大山深處,利用地形優勢,與日軍展開了遊擊戰。還利用手槍,胡亂朝著天空射擊,造成八路軍人數很多的假象來迷惑敵軍。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該來的還是來了,等他們攀巖到山頂,身旁的石頭都被用完後,為了不被敵軍抓到活人,這五名英勇的戰士,毫不畏懼的跳下了狼牙山
  • 狼牙山五壯士班長誕辰百年,烈士故裡4000人赴狼牙山悼念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馬寶玉烈士誕辰100周年。近期,在馬寶玉的故鄉張家口蔚縣,縣總工會組織蔚縣幹部職工赴保定易縣狼牙山五壯士紀念館進行系列悼念活動。
  • "狼牙山五壯士"法官:被告用無關或關聯小細節來否定真實
    新華網北京6月27日電 「狼牙山五壯士」後人起訴洪振快侵害名譽案27日一審宣判,負責這個案件的主審法官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問:此案中,兩名原告與狼牙山五壯士是什麼關係?  答:原告葛長生之父葛振林,原告宋福保之父宋學義系我國抗戰史上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成員。葛振林於2005年病逝,宋學義於1971年病逝。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村民爬絕壁建烈士塔,日軍慶祝時掉進地雷陣
    至此,狼牙山五壯士在天堂終於團聚了。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很多人是在小學的課本中讀到的,很多人是看著電影長大的,如今的孩子不知道是否了解這個激勵一代成長的故事,因為《狼牙山五壯士》已被從小學課本中正式刪除了。有專家認為,把《狼牙山五壯士》從新課本中刪除是因為它反映的戰爭年代與現代的和平社會已經存在了距離。其實,刪除《狼牙山五壯士》課文,在網上的爭論一直很激烈。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最高法:已依法強制執行「狼牙山五壯士」案判決
    對待像「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歷史問題,我們應該持何種態度?愚意以為,第一,應對抗日英雄報持敬仰之心。抗日是民族大義,是對付外來侵略,保家衛國。因此,對於真正為抗日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民族英雄,都應該報持敬仰之心。同時,抗日也是反抗世界法西斯,是正義事業,凡對抗日做出貢獻者,也是對世界正義做出貢獻,理應尊敬。第二,要尊重歷史真相。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結局如何?有2名掛在半山腰樹枝倖存下來
    」每一個年代,每一個地區都有本地人民為之驕傲的英雄,他們雖然生的憋屈,但是死得偉大,有些英雄為了國家選擇了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些人真的離開了這個可愛的世界,有些人卻頑強地活了下來,繼續為祖國大業奉獻著自己的生命,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亮。
  • 旅行攻略丨致敬革命先烈,狼牙山五壯士瞻仰之行
    旅行攻略丨致敬革命先烈,狼牙山五壯士瞻仰之行記得小學課本裡面有描述過《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當時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去勇士跳崖的地方看看,看看他們英勇就義的場景。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1941年9月25日,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五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被敵人逼到狼牙山頂峰,跳下了懸崖。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後,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為國捐軀,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懸崖上的樹枝掛住而得救。今天,從保定市區驅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