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葛振林,靠懸崖樹枝撿回一條命,後來怎樣了?

2020-12-09 騰訊網

如果重讀小學課本,還能翻看到《狼牙山五壯士》描寫的英雄壯舉,英雄和普通人不同的就是他們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

早在戰國時期,就在此地留下了「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壯烈悲歌,而兩千多年後又有五位八路軍前輩續寫了燕趙英雄視死如歸的傳統。

他們的名字不應該被後人忘記,六班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以及三名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他們面對敵寇臨危不懼,一直戰鬥到最後一顆子彈。眼見敵人逐漸逼近,他們毀掉自己的武器,縱身一跳在丹青上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要講述的就是倖存下來的兩位英雄之一葛振林的故事。

《狼牙山五壯士》影視圖片

縱身一跳

時至今日,老一輩口中在講述當年的故事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落後就要挨打」,當整個國家都不再強盛,人民就只有任人魚肉的份了。

當年的中國就曾慘遭多個國家入侵,而我們的前輩和先烈們也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整個世界,我們中華民族並不是能夠任人欺負的。

1941年8月,侵略者在華北調集了七萬餘兵力準備對晉察冀邊區的我黨根據地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試圖對我黨的根據地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掃蕩了一個多月,敵軍約三千五百餘人圍攻易縣狼牙山地區,準備一舉消滅該地區的我黨軍隊和黨政機關。

晉察冀軍區某部隊第七連奉上級命令掩護群眾、部隊、當地軍政幹部撤退。為了給人民群眾爭取撤離時間,七連六班的五名戰士負責後衛狙擊敵人。

為了讓大部隊更加安全,這五名戰士決定拿自己當誘餌將大部分敵人引上狼牙山。

《狼牙山五壯士》影視圖片

他們一邊射擊敵人一邊有計劃的往狼牙山方向跑去,班長馬寶玉指揮戰鬥,四名戰士全神貫注、彈無虛發。

他們已經成功地完成了掩護的任務,有一條通往生存的路擺在他們的面前,但是他們只能選擇往死路上走,因為敵人始終還在後面緊追不捨,不能讓大部隊有被敵人攆上的危險。

「群峰聳出,狀如狼牙」,故得名狼牙山,其整個主峰高一千一百多米,雲纏霧繞的峭壁北邊就是當年的易水河。

五位戰士一邊依據有利地形向敵人射擊一邊向狼牙山的頂峰攀爬。他們每一個都是攀爬的高手了,居高臨下的射擊讓不少敵人葬身山澗粉身碎骨。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再厲害的人也擋不住對方千軍萬馬。五位戰士很快就將自己的子彈打光,只剩下唯一的一顆手榴彈。班長馬寶玉沒有將手榴彈立刻投向敵人,而是讓所有戰士就地取材用山頂上的石塊砸。

那些石頭帶著戰士們必死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敵人被砸下去一批後立刻惱羞成怒,更多的人撲了上來。

《狼牙山五壯士》影視圖片

這時候班長看準時機,掄圓了胳膊將手榴彈扔在了敵人最多都那一塊,一聲巨響帶起塵土飛揚,敵人又傷亡了一大片。

五位戰士真的到了最後的時刻了,他們不但沒有了子彈,連全身力氣也用盡了,但是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因為站在山頂上可以望得見群眾和大部隊撤離的方向,此時那條路上已經看不見人了。

他們五個人互相支撐著站了起來,將手上的槍枝砸了,然後走到了懸崖邊上。敵人和他們對峙在懸崖邊,戰士們都昂首挺胸高喊著打倒侵略者和我黨萬歲的口號,那聲音是自豪的是驚天動地的。

五個人相繼縱身一跳,留下了站在崖邊傻眼的敵人。

班長和兩名戰士壯烈犧牲,副班長葛振林和另一名戰士宋學義僥倖被樹枝掛住,雖然也摔成了重傷,但是好歹撿回來一條命。

他們被崖下的一個小夥子救了下來送到一個古廟搶救,之後這個小夥子還想跟著葛振林一起去投身軍隊,但是念著他家裡有老人、小孩沒有允許他入伍。

葛振林老人為年輕人講述歷史

安享晚年

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被寫入了小學教材傳遍全國,葛振林老人和宋學義老人卻都十分低調,兩個人過著平靜簡樸的生活。

葛老的家在衡陽市警備區旁邊,是一個一百二十平米左右的小四合院,家裡有一塊「革命老人」的紅匾和一些老物件。

當年葛振林老人傷愈後很快趕上了部隊,之後又陸續參加了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

國家太平後,他被調到湖南衡陽擔任警衛團後勤處主任後又一直升調到警備區後勤部副部長,1981年以副師長的待遇離職光榮退休,兩年後又提為正師長。

葛振林老人

葛振林老人雖然自己有了很高的榮譽,但是從來不為自家人謀半點福利。他的兒子在工廠工作因為效益不好而下崗在家,他沒有麻煩任何人,也不準兒子去找「關係」。

他的孫子有一次發高燒,老人家急得拿起電話準備要求衡陽市警備區幹休所派車,但是電話都拿起來了又放下,他寧願讓兒媳自己帶著小孩打車去醫院,也不想麻煩組織。

儘管葛老對四個兒子諄諄教導,但是第三個兒子還是走錯了路。

1993年,老三葛擁憲因吸D被警方抓獲,派出所因為顧念葛老革命英雄的形象和名聲,沒有將葛擁憲拘捕,只是對其批評教育和幫助其戒D。

但是葛老認為兒子吸D是害人又害己,到時候甚至要危害社會,怎麼能顧惜他的臉面,1998年一份由葛振林親自籤名的申請交到了衡陽市公安局,隨後葛擁憲被逮捕往勞教所。

葛振林老人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老人因病去世。老人家的遺體身著軍裝,蓋著鮮豔的我黨黨旗,安詳地躺在水晶棺材中。一幅幅輓聯和一張張流滿淚的臉寄託著人們對老英雄的哀思和悼念。

英雄已去,只留下後人筆下懷著沉重紀念的文字,葛老的長子和孫子都繼承了他的腳步,孫子更是到了葛老生前所在的部隊服役,這也算英雄後繼有人了。

我們如今的太平盛世都是由前輩們不怕犧牲、艱苦奮鬥而得來的,就像我們小時候加入少先隊所說的那樣「紅領巾是由革命先烈的鮮血染就,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忘記」。

相關焦點

  • 當初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靠懸崖樹枝撿回一條性命,他晚年生活如何
    如果要說抗日戰爭中的英雄,狼牙山五壯士一定名列前茅,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分別叫什麼,但「狼牙山五壯士」這個名字卻一定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田,從此以後,在每一個中國孩子的眾多作文中,「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便成了寧死不屈、勇敢戰鬥、忠心耿耿的經典案例,並且「狼牙山五壯士」的形象也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中國青少年心中,永遠銘記著。
  •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靠懸崖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引人唏噓!
    提起「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子淵在多年之前讀書時,上課學到這篇課文,也不由得對五壯士心生敬佩,像他們這樣的英雄和國之脊梁,堪稱是那段殘酷歷史中的璀璨光芒。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五壯士」中其實有人死裡逃生,今天子淵就和大家介紹「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葛振林。
  • 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被樹枝掛住奇蹟倖存,晚年生活令人感慨萬千
    狼牙山五壯士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做《狼牙山五壯士》,講述的是一段非常感人的抗戰故事,五名英雄用自己的行動和鮮血,譜寫了一篇壯烈的抗戰詩篇。在故事的末尾,五名抗戰英雄打光了自己手頭的所有子彈,面對著敵軍的步步緊逼,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義無反顧地跳下懸崖,這種壯烈殉國的精神,表達了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因為篇幅的原因,文章在跳崖後戛然而止,那麼它的後續,又是怎麼樣呢?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被樹枝掛住奇蹟倖存,他的名字便是葛振林。
  • 他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被樹枝救回一條命,晚年事跡讓人敬佩
    說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我相信你肯定學會「狼牙山五壯士」,在書本當中我們見識了五壯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但在書本當中,我們並沒有學到後來怎樣了?
  • 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死裡逃生,一生都在想著國家
    引言「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戰士在狼牙山上奮不顧身的一躍,被永遠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上。這位老人是當年「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享年88歲。1941年的一躍,葛振林和戰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英雄,他們的事跡被寫進了書中,他們無畏的愛國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 1941年狼牙山五壯士跳下懸崖,其中兩位戰士倖存,後來成就如何?
    抗戰時期,位於河北省境內的一個名為狼牙山的地方發生了一幕不知震驚還是悲傷的場景。當時萬惡的日軍為了剿除當時革命工作者的抗日武裝力量,對狼牙山一帶進行了一番掃蕩。1941年9月24日,3500名日軍突襲了狼牙山地區,不幸的是,我黨與群眾有2000多人被其包圍,形勢非常嚴峻。為了營救落難同胞,我方楊司令進行了一番謀劃,導致日軍誤以為已將我方全部兵力包圍,於是他們非常賣力的發起了進攻。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與廣大群眾,我方八路軍的其中五名戰士選擇留下來執行這艱難的任務。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結局如何?有2名掛在半山腰樹枝倖存下來
    在抗日時期,河北省也出現了很多抗日英雄,其中狼牙山五壯士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在河北省博物館中還存放著狼牙山五壯士的雕塑,旁邊石碑上刻著他們的豐功偉績。 狼牙山五壯士屬於抗擊日本軍隊的八路軍,包括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五個人全部都是河北省的居民
  •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一生默默無聞生活低調,身份曝光後全國聞名
    你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嗎?那拼死抵抗,將退路留在懸崖絕路上的五位身影;那接下囑託,掩護群眾們和主力撤離的堅定信念,到現在仍舊能體會到當時的悲壯。每個人在扼腕嘆息五位英雄犧牲的同時,也抱著希望,希望他們倖存。而時至多年後,這一想法竟然也能成真——狼牙山五壯士有兩名倖存前輩,今天,咱們就來重憶其中一位,葛振林的事跡。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2位英雄掛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讓人感慨
    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著狼牙山五壯士這樣的英雄,他們是在我們心中十分熟悉的抗戰英雄,在跳崖之後2位英雄掛樹枝死裡逃生,晚年生活讓人感慨。 而狼牙山一帶,正是晉察冀地區東面的門戶所在,戰略倉庫的建立讓日軍對這裡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鮑宇雁 實習記者 梅旭航】「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把那隻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向懸崖,像每次發起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於是七連就在六班五位戰士的掩護下,沿著棋盤坨轉移了出去。 在易縣狼牙山五勇士陳列館館長李芳的指引下,記者從狼牙山東麓拾級而上,重走五壯士的戰鬥之路。這是一條奇險的羊腸小道,一路行來,袖筒溝、閻王鼻、小鬼臉、棋盤坨,每邁一步都會心驚膽戰。沿途石壁上,可以看到聶榮臻元帥、楊成武將軍題寫的「狼牙壯士」、「狼牙山」等摩崖石刻。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獵獵軍旗上,「狼牙山五壯士」幾個大字,展現著百鍊成鋼的鐵血軍魂。七十多年前,五壯士為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戰至彈盡路絕,他們跳下萬丈懸崖。縱身一躍的決絕身影,詮釋了中國人寧死不屈、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近幾年,網絡上不時冒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混淆了視聽,抹黑了英雄。
  • 熱酒敬英雄,狼牙山五壯士,揮淚灑戰場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抗日戰爭,但是戰爭是非常殘酷的,有很多熱血的英雄就犧牲在了戰場上,就像《亮劍》裡的一句歌詞一樣,「喝了這碗家鄉的酒,壯士一去不復返」。很多軍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這樣的,寧死不屈,和敵人拼搏到底,致敬我們偉大的英雄。
  • 他不知父親是狼牙山五壯士
    這位老人是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副班長,「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主力部隊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衝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
  • 狼牙山五壯士班長誕辰百年,烈士故裡4000人赴狼牙山悼念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馬寶玉烈士誕辰100周年。近期,在馬寶玉的故鄉張家口蔚縣,縣總工會組織蔚縣幹部職工赴保定易縣狼牙山五壯士紀念館進行系列悼念活動。
  • 最高法:已依法強制執行「狼牙山五壯士」案判決
    所謂「污衊狼牙山五壯士」的「謠言」其來有自。據媒體報導,該網友實際上是傳播了2011年12月14日百度貼吧裡一篇名為《狼牙山五壯士的真相原來是這樣!》的帖子的內容,該帖子說五壯士「5個人中有3個是當場被打死的,後來清理戰場把屍體丟下懸崖。另兩個當場被活捉,只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又從日本人手上逃了出來。」「狼牙山五壯士」是一件歷史上的事。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最後,五人在彈盡路絕的情況下,縱身跳下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讓我們永遠記住五壯士的名字吧!他們是壯烈殉國的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以及倖免於難的葛振林和宋學義。血戰狼牙山「毅然撤向懸崖絕路,把敵人死死釘在狼牙山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登頂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袁軍】2020年9月24日,在保定市川渝商會楊大軍會長親自安排下,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的狼牙山,瞻仰了五壯士的英雄事跡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就發生在這裡。
  • 揭秘狼牙山五壯士:日軍脫帽敬禮 軍官磕頭謝罪
    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枝,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樹枝掛住,被老鄉救起,倖免於難。   「他們5個人,換回了多少人的命啊!」68歲的劉宏泉,是「狼牙山五壯士」所在連連長劉福山之子。他說,在1941年那次反掃蕩戰鬥中,他的父親右眼被打瞎,腿也被打斷。
  • 當年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竟有2人存活,後來他們如何?
    正是在這次行動中,誕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拖住敵人的追擊,這五位英雄跑入大山深處,利用地形優勢,與日軍展開了遊擊戰。還利用手槍,胡亂朝著天空射擊,造成八路軍人數很多的假象來迷惑敵軍。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該來的還是來了,等他們攀巖到山頂,身旁的石頭都被用完後,為了不被敵軍抓到活人,這五名英勇的戰士,毫不畏懼的跳下了狼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