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蒼龍級潛艇玩「電動新能源」局座:長纓在手縛蒼龍!前方高燃

2020-12-25 局座召忠

文/張召忠 安婷

10月4日,日本「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中的第11艘艇凰龍號SS511下水。該艇長85米,水下排水量3300噸,是世界上噸位最大、性能最好的常規潛艇。

(來源於:youtube SankeiNews )

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鋰電池推進的常規動力潛艇,引起了局座和很多小橘子的關注。所以,本期的《張召忠說》,局座就給小橘子們講一講日本的「蒼龍」級潛艇~

說到「蒼龍」級潛艇,了解日本航母的小橘子們肯定很耳熟。在二戰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建造了兩艘2萬噸的航空母艦「蒼龍」、「飛龍」。1941年12月7號,這兩艘航空母艦參與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當時,日本派出了「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翔鶴」、「瑞鶴」6個航母戰鬥群偷襲珍珠港,震驚世界。

(來源於影片《珍珠港》)

半年以後,1942年6月4號山本五十六又發動了中途島海戰。不過這一次,「赤城」、「加賀」、「蒼龍」、「飛龍」這4艘航母全都被美國幹掉了。

(來源於影片《中途島之戰》)

「蒼龍」級的「凰龍」號是第11艘潛艇,它的工程代碼是8126,舷號是SS-511。「蒼龍」級潛艇一共準備建造14艘,第一艘潛艇是2009年服役的,到2023年準備建完這14艘潛艇。

日本「蒼龍」級潛艇是日本自二戰後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那麼用「蒼龍」號來作為「蒼龍」級的首艇,說明日本還是想繼承舊日本帝國海軍?

「蒼龍」級是日本第一個級別的AIP(Air Independent Propulsion)動力的潛艇,局座將它翻譯為「使用液態氧利用斯特林發動機推進的動力裝置」 。

斯特林發動機作為一種閉循環活塞式熱機,膨脹壓縮動作都在氣缸內完成,因為不需要像其他潛艇內燃發動機那樣與大氣交換氣體,斯特林引擎往往能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低噪音、更可靠續航動力,且更環保、維修成本更低。

(圖為:斯特林發動機演示,來源於YouTube DadHav )

世界上第一艘裝備斯特林發動機的AIP潛艇是瑞典的「哥特蘭」級潛艇。瑞典「哥特蘭」級潛艇也是「戰果纍纍」。

(來源於:US Navy)

2000年的一次大西洋海域演習中,美國的核潛艇被瑞典的「哥特蘭」級「擊沉」了。「哥特蘭」級一炮而紅,不過美國認為這是瞎貓碰著死耗子了。沒想到,2004年北約又進行地中海演習,再次「擊沉」了美國的核潛艇。

2005年的軍事演習中,「哥特蘭」級又成功突破美國「裡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反潛網,衝進最後一道航母防線拍下多張「裡根」號航母照片,等於再次「擊沉」了美國的航空母艦,這太厲害了~

(動圖來源於youtube Real Engineering )

「哥特蘭」級比美國的核潛艇要安靜很多,它就像是一艘水下幽靈,無聲無息,靜到讓美國核潛艇、驅逐艦等水面艦艇聲吶系統都幾乎無法察覺。主要原因就來自於使用了AIP動力。而日本的「蒼龍」級目前使用的AIP技術正是根據瑞典許可證生產的斯特林發動機。

(圖為「蒼龍」級紅龍號SS-508,來源於日本海上自衛隊)

2014年,日本海上自衛隊發言人宣布,日本10艘的「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後四艘的動力系統將用鋰電池取代目前使用的AIP技術。潛艇完全使用鋰電池在水下推動,不再使用斯特林發動機,這在世界上都是創新的。局座認為是潛艇技術的劃時代革命,是一個重大開創性歷史事件~

而世界首艘鋰電池潛艇「凰龍」號竟是日本一家私營企業建造的——三菱重工。說到三菱,小橘子們肯定很熟悉,三菱汽車、三菱空調等。其實三菱還是日本最大的軍火企業,三菱重工就是局座常常說的「軍民融合」的典型。

(圖為妙高號,來源於日本JSDF)

三菱公司建造了跟美國的宙斯盾艦一樣先進的金剛級「妙高」號宙斯盾飛彈驅逐艦,還有兩艘戰列艦「大和」、「武藏」、「零」式戰鬥機、10式主戰坦克、F-15J戰鬥機,F-2戰鬥機,X-2驗證機,隱身戰鬥機……除了三菱重工,日本還有許多類似的企業,如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

(來源於:日本JSDF 製圖:馬克)

我們常常聽到的第一島鏈就是北起千島群島,經琉球群島,臺灣,菲律賓。日本的任務就是配合美國在第一島鏈攔截中國,反潛是日本海軍的第一要務。

面對日本「蒼龍」級潛艇的不斷發展,局座在本期節目中通過朗誦毛主席的一首詩《清平樂·六盤山》來表達心情。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相關焦點

  • 長纓在手,何懼蒼龍?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是萬裡長徵中的最後一座山峰,身後寒冷的冰雪悄然融化,沼澤的溼氣消散無蹤。詩人大手一揮,豪氣頓生,世人都說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算下來紅軍至今早已徵戰了二萬餘裡。六盤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風漫捲著滿天紅旗。想來今天我們能將長繩之武裝緊握在手中,到底哪一天才會把那蔣家的狂龍捆縛起來?
  • 日本潛艇出海訓練,猜猜被什麼纏上了?
    局座表示美國核潛艇不大可能進入黃海,因為這裡水淺,到處都是漁民養的海帶,而養海帶用的尼龍繩很可能絞上潛艇的螺旋槳。不料當時網友們只記住了「海帶纏潛艇」,調侃局座的「戰略忽悠」。而「海帶纏潛艇」也和「霧霾防雷射」一起,成為了局座的「至理名言」。
  •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究竟比「蒼龍」強在哪兒?
    日本最新潛艇「大鯨」號於2020年10月14日亮相,它是繼日本「蒼龍」級之後的「大鯨」級常規潛艇的第一艘。日本防衛相岸信夫、海上幕僚長山村浩等約150人出席了新潛艇下水儀式,岸信夫宣布了新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大鯨」號的亮相,標誌著日本新一代潛艇正在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潛艇將進入「大鯨」級時代。究竟「大鯨」級有哪些新技術亮點使其能稱其為日本新一代潛艇?
  • 媲美日本蒼龍級!韓國悄悄造AIP潛艇,為將來的核動力潛艇做準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獲得獨立的韓國一方面想著怎麼提防北邊的鄰居,一方面想著怎麼對日本"報仇雪恨",最重要的是在國際舞臺上保持存在感,從樸正熙到李明博到樸槿惠再到如今的文在寅無一不是如此。
  • 日本「蒼龍」赴美訓練,水下慢得像海龜,能跟得上核動力潛艇嗎?
    雖然日本的常規潛艇技術非常先進,但是許多人都很好奇無論是航速還是續航能力都遠遠不及核潛艇的"蒼龍"級常規潛艇能否在訓練中跟上美國核潛艇的速度。畢竟美國海軍在上個世紀就完成了潛艇的更新換代,所有的潛艇都採用了核動力。
  • 第10艘「蒼龍」下水 日本水下艦隊實力不容小覷
    近日,日本川崎重工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第10艘「蒼龍」級柴電動力常規攻擊潛艇下水。來自日本防衛省等部門的360名相關人士參加了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舉行的下水儀式,日本防衛大臣政務官福田達夫現場宣讀了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將該艇命名為「翔龍」號的命名書。
  •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
    日本"大鯨"號潛艇下水,鋰電池比"蒼龍"更大!散熱如何解決?編輯/烽火望瞭臺校稿/烽火望瞭臺最近據日本媒體的報導,原本定於2022年正式日列入日本自衛隊的新型潛水艇,已經在日本完成了下水儀式,該新型潛艇被命名為"大鯨"號,日本表示因為考慮到了周邊地區國家最近一段時間的海上活動頻繁
  • 全球首艘鋰電池潛艇!日本「凰龍」號服役,比傳統鉛酸電池如何?
    ("凰龍"號)據日本海上自衛隊消息,3月5號日本的第一艘蒼龍級潛艇"凰龍號"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交付入列。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凰龍"號是 "蒼龍"級的第11艘,與前十艘"蒼龍"級不同,"凰龍"使用鋰電池代替傳統常規潛艇使用的鉛酸電池,是世界上首艘使用鋰電池提供動力的潛艇。
  • 日本蒼龍級核潛艇上線,續航延長隱身能力增強,美國媒體酸的很
    據美國媒體介紹稱,日本海自蒼龍級潛艇的作戰能力最近得到了很大的加強,目前該潛艇採用鋰離子電池,可以在水下連續航行14天,並且還採用了AIP推進技術,在水下航行的時候可以大幅降低噪音。
  • 長纓在手縛蒼龍 愛心助力抗疫情——北京烏金石董事長高印昌專訪
    作為企業家,更需要這種家國情懷,多承擔社會責任,多做一些公益事業,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而來,作為一家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必將伸出援助之手,為抗擊疫情盡綿薄之力。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體現了一代偉人毛主席的何等豪情、氣度與自信!
  • 日本造出世界首艘「手機電池潛艇」,續航提升一倍,戰力原地踏步
    在以往,人們一說到鋰電池,首先想到的就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汽車。對很多人來說,鋰電池似乎已經出現很久已經不算什麼高科技了。然而直到日前,日本才研發出來世界第一艘「使用鋰電池的常規動力潛艇」蒼龍級凰龍號。
  • 日本潛艇出海訓練,結果尾舵被卡住動彈不得,局座的預言再次成真
    但是颱風剛過,日本就駕駛一艘潛艇出海了,但是剛出港不久,就遭遇到了麻煩,潛艇尾部螺旋槳被東西纏住,因此在水裡擱淺了許久。據有關媒體報導到,颱風剛過,日本就舉行潛艇出海訓練,起初還好,後開發現尾部被卡住動彈不得,許多士兵及工作人員展開檢查,並多次嘗試調整未能奏效,最終只能讓潛水員下水修理。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但日本大鯨級潛艇屬於29SS型潛艇, 是名副其實的作戰潛艇,是蒼龍級潛艇的改進型號,主要改進是在動力系統上,使用了高性能鋰離燃料電池,極大提高了大鯨級的AIP性能,AIP的意思就是「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常規柴電潛艇是通過電池驅動完成水下動作,然後上浮,通過柴油發電機組發電給電池組充電。柴油機工作是必須依賴空氣的,所以過一段時間就必須上浮,在水面上讓柴油機工作。
  • 中國軍艦加長4米,日本媒體:蒼龍潛艇跟蹤遼寧號航母已成歷史
    日本媒體曾經大肆渲染過一則消息: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曾對中國遼寧號航母進行過長達十多天的跟蹤。而印度和越南也曾發表過類似的言論:他們的基洛級潛艇對中國艦隊進行較長時間的跟蹤。對於這些傳聞曾有中國專家作過解釋:用常規潛艇對水面艦隻進行跟蹤是比較困難的。
  • 日本最新潛艇噸位世界第一,絕非泛泛之輩,堪稱常規潛艇巔峰之作
    長期以來日本都追求保留一支規模不大但質量較高的水下潛艇部隊,其蒼龍級潛艇被部分媒體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雖然有一定吹噓成分但也側面反映出其先進水平。
  • 外號「大洋黑洞」的大鯨級潛艇,造價是基洛級4倍,有一致命缺陷
    就在不久之前,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自衛隊的新一級潛艇「大鯨」號近日在三菱重工造船廠下水試行了。該艘潛艇預計在2022年正式服役,它也將替代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蒼龍級潛艇,成為日本水下力量的核心。相比較蒼龍級潛艇,大鯨級潛艇排水量已經達到3000噸。
  • 疑現身東海方向,蒼龍級潛艇恐難隱藏
    其中直-9艦載直升機因載重量小(僅為4噸級),留空時間短,單機進行遠程反潛的話比較勉強。直-8反潛型則體積過大,現役驅逐艦、護衛艦等無法搭載。其次,南海平均水深約1200米,而且可出入的海峽航道較多,一直被稱作「潛艇樂園」。無論是洛杉磯級、維吉尼亞級核潛艇,還是基洛級、蒼龍級常規潛艇,在南海水下都表現得比較活躍。
  • 噸位世界第二,造價800億日元,皆非「大鯨」號潛艇最大亮點?
    相關媒體消息,數日前日本自衛隊迎來了新一代潛艇——「大鯨」級的首艇「大鯨」號。近年來,日本自衛隊對於裝備方面的追求似乎又上了一個新高度,海陸空頻繁上新,而且在某些技術的加持之下,有些裝備還的確是愈發來勢洶洶呢!那麼這款「大鯨」號潛艇到底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呢!
  • 鋰離子電池獲新突破,大鯨能否代替蒼龍,日本敢做第一個
    日本下水了第一艘大鯨級潛艇,這種新型潛艇是12艘蒼龍級潛艇的後繼者。它們採用了新型鋰離子電池技術,這種新技術的成本目前來看還是比較高的。第二艘大鯨級潛艇尚未建成,但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第一艘大鯨級潛艇在2020年進入服役,與前兩艘蒼龍相比有不少改進,尤其是鋰離子電池方面。
  • 日本「大鯨」號柴電潛艇下水
    兩艘採用新型動力裝置的「蒼龍」級常規潛艇分別在2015年和2017年鋪設了龍骨,沒有採用斯特林發動機,而是保留了柴油發電機,並配備鋰離子蓄電池。目前首艘潛艇已經通過試驗,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 2017-2018年,新潛艇系統的主要部件通過了試驗,獲得了在全新方案中運用的許可。2018年初,準備了新的方案,代號29SS,據此計劃建造新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