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軍勝,湖北天門人,編著《審苑筆耕》一書。先後從事教育、紀檢、審計工作,現供職於湖北石首市審計局,湖北石首市作家協會理事。曾在《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審計報》、《中國審計》、《楚天風紀》、《審計月刊》、《詩苑》等報刊雜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網站上發表散文、詩歌和攝影作品百餘篇。
紫燕歸來
文/劉軍勝
早晨,象往常一樣去家對面的南嶽山上晨練,開門聽見了自家樓道口傳出「唧唧唧」的叫聲,又到仲春,我那熟悉的燕子歸來了。常來我家門前居住的燕子與眾不同,頭上和剪刀似的尾巴各有一塊淺黃色羽毛,胸部和背部是深黑的,每年歸來特好識別。
我想起宋代詞人晏殊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在我家樓簷上建起小家生活已有多年了,年年秋天南飛,年年春天歸來。在鳥類中,我最喜愛的莫過於燕子了。我之所以喜歡且愛憐他們,是因為這些小精靈不但吃苦耐勞,勇於負責,且溫和友善、通人性。
那年仲春,很多燕子在我家樓房前成雙成對翩翩而飛,他們一會衝向天空,一會滑過草坪,那種歡樂輕盈的飛翔姿態,帶來無盡的自由想像,放飛無窮的精神愉悅。我十分羨慕燕子能在我家樓簷上壘個窩,便把自家那層的樓道窗戶拉開,試試讓燕子進來,而後有一對羽毛黑黃的燕子,果真在我家樓簷角落開始建造他們的小家,從那時起我就稱他們紫燕。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對他們壘窩充滿了好奇,每天吃過晚飯就看他們忙忙碌碌的蓋房子。兩隻彩燕輪流著從田裡一口口地銜回春泥,一點點地堆砌起屬於他們的家。他們的樣子很專注,很認真,很努力。實在是累了,他們就站在電線上面,依偎在一起,相互溫柔地用嘴巴幫對方梳理起羽毛,真的十分恩愛。
剛開始,紫燕聽到開門聲會嗖地一下飛出窗口,那種驚慌失措的樣子讓我很是不安,略有失落感,我甚至懷疑他們這樣過分警戒完全錯解了我的好意。時間久了,紫燕發現我們並不會傷害他們,於是,很坦然地在他們的小家中對視我們出出進進,晶瑩的黑眼珠還傳遞出友好的問候。有時我跟紫燕招招手,他們也會發出「唧唧」的回應,就這樣紫燕與我們成了熟悉的朋友。
紫燕壘好窩後,就開始專心致志地繁衍後代。記得有一天,我們正在吃早飯,突然聽到另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唧唧喳喳」的燕叫聲從門外傳進來,小燕子出生了。是啊!在鄰裡,我們又多了幾對新的年輕朋友。小燕子的出生,紫燕父母更忙了,無論是晴天還是下雨,他們不停地飛來飛去尋覓幼蟲,飛回時窩裡總會探出幾個小腦袋,黃黃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叫個不停。每天早上上山跑步前,我總不忘望望窩裡的小燕子,打掃一下燕窩下面的衛生。小燕子越長越大,紫燕父母教小燕子們學著飛翔。看到紫燕父母忙忙碌碌的身影,我心中總是升起一種莫名的感動,一種莫名的溫暖,因為從他們的身上體會到了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愛心、一份責任。
每年秋天,紫燕南飛了,我就思念起紫燕來,保護好燕窩。我打掃樓道衛生從不破損燕窩,因為只要燕窩在,來年紫燕也就一定會回來的,於是燕窩一年又一年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春天紫燕歸來,他們用新泥修補舊窩,再開始新一年的生活。「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每讀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我就想盡情放歌歸來的燕子,因為春天的燕子,飛到哪裡,那裡就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