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湧人的冬至美食----飄香腊味飯

2021-02-17 我們的麻湧

麻湧最新資訊、您的生活伴侶
點擊標題下方我們的麻湧關注


「做冬大過做年」麻湧人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種說法。今天是冬至,許多市民都會選擇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團圓飯。可是,今天正好遇上了一周最忙的星期一,那麼有什麼簡單而有特色,又適合做冬吃的麻湧特產呢?

俗話講「秋風起,食腊味」,現在冬意正濃,飄香的腊味飯更是不少吃貨們的心頭好。明姨就是其中一位,正巧今天是冬至,她要為家人準備一頓簡單的腊味飯。

談起製作腊味飯,明姨介紹,麻湧人一般有兩種食法:一種是混搭飯,切粒,一種就(直接)洗淨臘腸、臘肉隨飯煲,飯滾後就(把腊味)放進去,讓腊味的香味充分滲透到米飯中。

明姨花了不到半小時,一煲香噴噴的腊味飯就做成了,臘腸、臘肉晶瑩剔透的油分融在了香口鬆軟的米飯中,而腊味微甜甘香的滋味也在口腔中肆意地漫開,一碗腊味飯下肚,暖胃又暖心。

明姨告訴記者,做腊味飯,最關鍵是腊味一定要選上乘的臘腸和臘肉,才能保證口味。

那市民在選擇腊味時又有何講究呢?我們請來專家給大家介紹介紹

「肥仔秋」腊味傳承人 鍾松煥:

選臘腸:第一色澤要帶有棕黑色,肥和紅分明,不要整條臘腸紅色,看不到肥瘦的臘腸就肯定加色素了,所以臘腸帶棕黑色,是天然很自然的顏色。

煲腊味飯選用生曬的臘腸更佳。經過這個天氣,特別是冬前冬後這個天氣,要經過5、6日的時間日日去曬,比平時的臘腸會好吃,那口感會好很多。

選臘肉:不能黃色或者紅色,特別是紅色的臘肉可能是死豬,所以一條好的臘肉一定要透明,金黃色,蒸出來的效果是金黃色的。

飄香的腊味飯是麻湧人冬日裡的一道美味佳餚,工作繁忙的市民,過節無時間做豐盛的晚餐,不妨像明姨一樣,做一頓簡簡單單的腊味飯,更加有情調。

(做冬)天氣凍,那些人都不願外出買菜,這個時候最好就是在家煲腊味飯啦。

小編:必須親口跟大家說一聲冬至快樂,團團圓圓!!

我們的麻湧公眾號:dg523130

傳遞正能量

你的隨手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麻湧·東莞·周邊

原創供稿 聯盟合作 供求報料

添加個人微信:mc523130

歡迎加入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麻湧消息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冬至必備腊味糯米飯,好味道的靈魂是其中的腊味
    廣東人非常重視冬至,一直都有「冬大過年」「肥冬瘦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團聚,會做非常多的美食,其中一定會有一煲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廣東人吃腊味糯米飯是寄語家庭團圓,溫暖和美。吃完糯米飯,代表一年到頭都是「暖粒粒」(粵語,溫暖的意思)。
  • 冬至,廣東吳川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
    據史書記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愉快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 冬至,吳川人怎麼吃腊味姜飯?電飯鍋就能做?
    ,廣東吳川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如北方不少地方,在冬至這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臺灣冬至日有用九層糕祭祖的習俗;大多數地方,有冬至日吃餛飩的習俗;而最特別的是廣東人吃腊味姜飯習俗了,廣東最出名的腊味姜飯就是吳川市了。這傳統有2000多年。究竟腊味姜飯有什麼養生作用呢?
  • 冬至:廣東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特別是粵西的吳川人
    冬至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各地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飲食文化。如北方不少地方,在冬至這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在江南水鄉,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臺灣冬至日有用九層糕祭祖的習俗;大多數地方,有冬至日吃餛飩的習俗;而最特別的是廣東人吃腊味姜飯習俗了,廣東最出名的腊味姜飯就是吳川市了。
  • 冬至一定要吃的腊味五彩糯米飯,這樣的做法飄香四溢,好吃到哭!
    通常在一些重大節日,我們也會用糯米做出各種美味的美食。在我們南方水鄉,從古代至今就傳承著冬至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糯米飯的習俗。聽老一輩的長輩說,這其中有著一個故事,相傳,共工家族有個不孝子,經常作惡多端,有一年不幸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後就變成了疫鬼,晚上繼續出來殘害百姓。
  • 又是一年冬至時,腊味姜飯將飄香
    一碗美味的媽媽牌腊味姜飯。  又是一年冬至時,吳川人的冬至大過年,家家戶戶吃腊味姜飯過節。姜飯,顧名思義,要有姜,而這姜不簡單,是由七種不同品種的姜組成,我們稱之為「七色姜」。其實,不止七種,現在的商販推出了十種姜,寓意十全十美。我們平時吃的姜一般是生薑、辣姜、沙姜,而其他品種的姜只有在冬至前才會上市。
  • 吃過這一碗腊味姜飯,暖意過冬至
    又稱為冬節的冬至,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故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冬至不就是每年的12月21日嗎?為什麼今年是12月22日?冬至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冬至這天吃什麼?南北方大不同之餘,單獨就廣東來說,廣東的冬至風俗非常多樣。
  • 廣東人冬至必備腊味糯米飯,好味道的靈魂是其中的腊味
    廣東人非常重視冬至,一直都有「冬大過年」「肥冬瘦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團聚,會做非常多的美食,其中一定會有一煲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廣東人吃腊味糯米飯是寄語家庭團圓,溫暖和美。吃完糯米飯,代表一年到頭都是「暖粒粒」(粵語,溫暖的意思)。
  •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2019-12-2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孫滿堂、荷塘飄香…… 十佳莞味名菜,你吃過哪幾個?
    龍湖大酒樓——荷塘飄香「喜宴」主題決出冠亞季軍昨日下午,華陽湖拈花寺旁的古榕樹下熱鬧非凡,「尋味東莞」星廚爭霸賽的決賽在這裡舉行,決賽現場也是一個美食大聚會,觀眾還可以免費品嘗麻湧特色的龍船飯。記者了解到,總決賽的烹飪主題為「東莞喜宴」。要求參賽隊伍在100分鐘內,以東莞特色「喜宴」為主題,以賽前抽籤決定製作婚宴、壽宴、燈酒宴主題喜宴中的一種。
  • 腊味正飄香!三水蘆苞腊味美食節開幕,一連三日嗨翻天
    在今年的腊味文化節現場,眾多特色美食、上百種正宗小吃集中亮相,吃貨們直呼過癮;精彩紛呈的節目也吸引了多方遊客的積極參與。來到蘆苞,首先應該品嘗蘆苞美食的品牌——腊味。在腊味節現場,知名大廚手把手教市民如何製作腊味飯,幸運的市民朋友還上臺試吃,品嘗正宗腊味飯。同時,腊味美食節現場還設置了製作古法腊味展演,為市民遊客帶來了最傳統的古法腊味技藝。蘆苞腊味吸引市民遊客購買。
  • 冬至一定要吃的腊味五彩糯米飯,這樣的做法飄香四溢,好吃到哭!
    通常在一些重大節日,我們也會用糯米做出各種美味的美食。在我們南方水鄉,從古代至今就傳承著冬至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糯米飯的習俗。聽老一輩的長輩說,這其中有著一個故事,相傳,共工家族有個不孝子,經常作惡多端,有一年不幸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後就變成了疫鬼,晚上繼續出來殘害百姓。
  • 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冷空氣姍姍來遲,讓順德這個冬至,不至於像去年那樣穿著短袖吃著雪糕過。都說「冬大過年」,冬至這一天,一碗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是很多順德人的幸福期待。糯米飯寓意溫暖,吃了全身「暖粒粒」,加上腊味、冬菇、蝦米、雞肉等配料,一碗飯承載起冬日的豐盛。
  • 冬至,故鄉的腊味姜飯
    這一年過得真快,冬至又到了,此時此刻,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處處銀裝素裹,好一派雪國景象。
  • 冬至了,我們去看看神秘的雲南,在冬至當天都吃什麼樣的美食?
    冬至了,我們去看看神秘的雲南,在冬至當天都吃什麼樣的美食?在大理,冬至當天要吃糯米餈粑的。用火慢慢烤,逐漸膨脹,香甜的味道,像是幸福的生活一樣甜蜜。這叫殺豬飯,冬至一到,雲南農村就開始殺年豬了,左鄰右舍都來幫忙,熱鬧的很呀!
  • 廣式腊味煲仔飯,做法步驟告訴你,米飯飄香,飯焦香脆
    導讀:煲仔飯源自廣東廣州,是以砂鍋作為炊具燜煮米飯的一種地方特色美食。在廣東,砂鍋又被叫做煲仔,所以煲仔飯因此而得名。廣式煲仔飯的種類多樣,最傳統的煲仔飯有排骨煲仔飯、腊味煲仔飯、香菇滑雞煲仔飯、鹹魚肉香煲仔飯等。
  • 流傳世界的地方特色美食,腊味十足的廣式香腸煲仔飯,不吃會後悔
    傳統美食固然好吃,但地方美食同樣很有特色,像北方的鍋包肉,四川的辣子雞,再像湖南的小吃,都是你一吃就能夠知道這是哪個地方的美食,對於熱愛美食的朋友來說,能夠吃遍各種美食就能夠感受到最大的滿足,若是自己能夠學會,同樣是大大的滿足感,會吃的朋友也比較愛做,反正小編本人是這樣,一個天大的吃貨,哈哈。
  •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2019-12-2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
    炒好的餡料 李曉春 攝中國僑網江門12月7日電 題:僑鄉美食:臺山菜果飯作者 李曉春北風起,腊味香。每到這個季節,廣東的部分媽媽們都開始著手製作廣式臘肉,無論是炒菜、焗飯,還是清蒸,都能品嘗到那醃製好的豬肉在北風和陽光的作用下所產生的臘香。
  • 又到臘肉飄香時,做一鍋香噴噴的腊味飯吧
    現在正是臘肉飄香的時候,臘肉、臘魚、香腸等醃臘製品都是我們少不了的美食,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雖然現在城裡自製臘肉的不多,但我們可以吃臘肉,做上一煲香噴噴的腊味飯,臘腸發亮透紅,臘肉油而不膩,米飯中還帶了肉香,嘗一口香綿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