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定要吃的腊味五彩糯米飯,這樣的做法飄香四溢,好吃到哭!

2020-12-18 南寧美食

糯米飯是中國傳統主食之一,在我們南方,糯米飯對於我們的飲食生活有著重要的地位!通常在一些重大節日,我們也會用糯米做出各種美味的美食。

在我們南方水鄉,從古代至今就傳承著冬至之夜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糯米飯的習俗。聽老一輩的長輩說,這其中有著一個故事,相傳,共工家族有個不孝子,經常作惡多端,有一年不幸死在冬至這一天,死後就變成了疫鬼,晚上繼續出來殘害百姓。後來,百姓們從法師那裡得知,這個疫鬼是最怕赤豆的,於是,人們就開始在冬至這一天煮上一鍋赤豆全家人一起吃,用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糯米飯的做法在全國很多地區都有各自的做法,今天廚娘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南寧這裡冬至這一天喜歡吃的腊味五彩糯米發的做法,做法簡單, 但極其美味,煮好開蓋那一刻,飄香四溢!

腊味五彩糯米飯

食材:

糯米200克、小臘腸1根、玉米1根、洋蔥一小半、胡蘿蔔半根、生抽半湯匙、老抽半湯匙、鹽半湯匙

做法:

1、把食材準備好

2、把玉米洗淨後剝粒、胡蘿蔔去皮切粒、洋蔥切碎、臘腸切圈

3、把糯米洗淨後放到電飯煲裡,倒入半湯匙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

4、把配料放在鍋裡炒到半熟狀態,這樣有利於待會放到電飯鍋裡一起蒸煮的時候更容易入味和熟透

5、然後把配料倒入進去,放入鹽,加入適量的水(如果想吃溼一點就多放點水,如果想吃幹一點就水分不要末過糯米太多,看自己口味來加水哈)

5、選擇煮飯鍵,半個小時後就可以出鍋啦!

出鍋啦!一碗香噴噴的腊味五彩糯米飯就做好啦!

喜歡的朋友記得冬至煮上一鍋給家人吃哦!營養美味又簡單,還可以給身體保暖哦!感謝大家在下方給我點個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冷空氣姍姍來遲,讓順德這個冬至,不至於像去年那樣穿著短袖吃著雪糕過。都說「冬大過年」,冬至這一天,一碗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是很多順德人的幸福期待。糯米飯寓意溫暖,吃了全身「暖粒粒」,加上腊味、冬菇、蝦米、雞肉等配料,一碗飯承載起冬日的豐盛。
  • 冬至,來碗老廣必備生炒腊味糯米飯
    與此同時,湯圓、餃子依然是朋友圈的代言擔當,殊不知,在一眾老廣心中,每年冬至,總割捨不掉的還是那碗充滿童年記憶的生炒腊味糯米飯。羊城晚報資料圖糯米還能生炒?相信這是許多廚房小白或非廣府人的共同疑問。確實,在傳統老廣家裡,每到冬至,糯米飯的確是生炒的,但這個老廣「獨門秘技」已在不少家庭失傳了。
  • 廣東人冬至必備腊味糯米飯,好味道的靈魂是其中的腊味
    廣東人非常重視冬至,一直都有「冬大過年」「肥冬瘦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團聚,會做非常多的美食,其中一定會有一煲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廣東人吃腊味糯米飯是寄語家庭團圓,溫暖和美。吃完糯米飯,代表一年到頭都是「暖粒粒」(粵語,溫暖的意思)。
  •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睇順德丨腊味糯米飯,順德人的冬至儀式感 2019-12-22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冬至民俗:團圓祭祖 吃湯圓腊味糯米飯(圖)
    古人向來視冬至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舉辦一系列祝賀、祭祀活動,在廣府地區,也流傳不少冬至習俗,如拜祖先、「團圓」聚餐、食湯圓、做腊味糯米飯、餵耕牛吃糯米糕、貼「飼耗」……隨著時代變遷,冬至對農耕的指導作用漸漸減弱,只存留祭祖、吃團圓飯等節日習俗。
  • 看繡春刀發現的廣東腊味糯米飯,色香味俱全
    看後逐圖尋找,在眾說紛紜間,刨除了鹹蘿蔔等答案,最接近的就是廣東腊味糯米飯,香脆又有點菸燻味,嚼上去很好吃,臘腸軟韌多汁加上糯米的醇香,整體都變得有嚼勁又不過於太硬,這樣樸素又讓人垂涎欲滴的佳餚是不是很久沒吃過了?
  • 麻湧人的冬至美食----飄香腊味飯
    今天是冬至,許多市民都會選擇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團圓飯。可是,今天正好遇上了一周最忙的星期一,那麼有什麼簡單而有特色,又適合做冬吃的麻湧特產呢?俗話講「秋風起,食腊味」,現在冬意正濃,飄香的腊味飯更是不少吃貨們的心頭好。明姨就是其中一位,正巧今天是冬至,她要為家人準備一頓簡單的腊味飯。
  • 冬至,一碗糯米飯
    在我們鄉下,冬至這天是吃糯米飯的,加了臘肉臘腸的香噴噴的糯米飯。傳統的農業社會了,冬至是十分隆重的節日。
  • 冬至食記 | 你的零失敗糯米飯秘笈請收下
    在秋冬季節,特別是冬至當天,老一輩的廣府人一定要做上一鍋消寒暖身、補充能量的腊味糯米飯。廣東同事告訴我:自己家在冬至當天吃腊味糯米飯的傳統從她記事起延續至今,從未間斷。就像北方人過冬至節必須吃餃子,廣府人對冬至吃腊味糯米飯的執念也是由來已久。所以從上周開始,沃土廚房就已經在為製作廣式腊味糯米飯準備材料(其實就差好臘腸了!)
  • 冬大過年:一起來動手做碗誘人的腊味糯米飯
    「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在很多佛山街坊看來,冬至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冬至一定要回家吃飯。  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在這個重要的節日,最重要的是要一家人吃一頓團圓飯!敬神明、拜祖先、「飼耗」、吃湯圓、做腊味糯米飯、殺雞宰鴨燉八珍。在佛山,冬至受重視的程度非同尋常。  拜神曾是冬至必做之事。很久以前,佛山人就有冬至拜神的習俗,殺豬宰牛、做戲拜神、拜祖先等等,可謂熱鬧非凡。
  • 又是一年冬至時,腊味姜飯將飄香
    一碗美味的媽媽牌腊味姜飯。  又是一年冬至時,吳川人的冬至大過年,家家戶戶吃腊味姜飯過節。姜飯,顧名思義,要有姜,而這姜不簡單,是由七種不同品種的姜組成,我們稱之為「七色姜」。其實,不止七種,現在的商販推出了十種姜,寓意十全十美。我們平時吃的姜一般是生薑、辣姜、沙姜,而其他品種的姜只有在冬至前才會上市。
  • 腊味糯米飯的做法
    此時最需要一碗熱騰騰的腊味糯米飯,讓身體從內部暖起來…… 腊味糯米飯 【做法】: 1、糯米、大米浸泡1小時,撈起備用;
  • 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江西的冬至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吃熱豆腐、吃雞、吃糯米飯、吃湯圓、打麻餈果、打糯米粑等。有沒有流口水?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1、撫州:釀腸。撫州人每年的冬至到,天氣轉寒時,開始製作各種當地美食小吃如撫州釀腸、黴豆腐等。冬至日當天,一般家庭會購買比較好的食材,一家人坐在一起,立上一盆火鍋,其樂隆隆。
  • 冬至,廣東吳川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
    據史書記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愉快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 腊味糯米飯
    腊味糯米飯By 糯糯的糯米丸子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索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 冬至到,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
    冬至到了,廣東人要「加菜」吃冬至肉,老祖宗的傳統智慧,寓意美好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冬至:廣東人為什麼要吃腊味姜飯?特別是粵西的吳川人
    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據史書記載,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這天朝廷上下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愉快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 回放 又到腊味飄香時,屏幕前的導播也被饞哭了
    回放 又到腊味飄香時,屏幕前的導播也被饞哭了
  • 過癮~從未試過這樣吃糯米飯,生炒的太驚豔了
    ,那可是十裡飄香!想要做出好吃的生炒糯米飯,我們要選擇細長型糯米。圓糯米不夠粘,彈性也不強,做出來口感不好。▽中火炒到糯米變幹、微微冒青煙時,加入小半碗蝦米水,繼續炒幹,再次加入小半碗香菇水。反覆這樣加水、炒幹幾次,每次水幹了再放小半碗水。▽
  • 冬至,糯米飯在我家最受歡迎,網友:不吃餃子和湯圓,換個口味
    看著日曆,明天就是冬至了,孩子邊寫作業邊提醒我:媽,快到冬至了,又可以準備糯米飯了。對哦,差點把最重要的節氣給忘了。我是南方人,記得小時候家裡每逢到了冬至這一天,媽媽下了班就會回家給我們煮上一鍋糯米飯,北方的習俗大致是吃餃子,還有一些地方是吃湯圓,不管是餃子還是湯圓,都是大家為了過冬至這個節氣準備的不同飲食。說起糯米飯,記憶中還是媽媽做的最好吃,所以多年以來對糯米飯都情有獨鍾,怎麼都吃不膩。糯米,不同於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