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2020-12-18 閃電新聞

12月21日,將迎來2020年冬至節氣,我們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飲食一直都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不過,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那麼,在江西冬至時節都吃些什麼呢?江西的冬至習俗,除了吃餃子,還有吃熱豆腐、吃雞、吃糯米飯、吃湯圓、打麻餈果、打糯米粑等。有沒有流口水?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1、撫州:釀腸。撫州人每年的冬至到,天氣轉寒時,開始製作各種當地美食小吃如撫州釀腸、黴豆腐等。冬至日當天,一般家庭會購買比較好的食材,一家人坐在一起,立上一盆火鍋,其樂隆隆。

2、萍鄉:燻臘肉。萍鄉燻臘肉堪稱一絕,易經上就有"日希 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的記載。每年冬至,農戶人家殺了過年豬,就要燻制臘肉、腊味。萍鄉臘肉特點:色香俱佳、手工燻制、保存時間長等。除燻制臘豬肉外,還可燻制雞、鴨、鵝、牛肉、狗肉、豬內臟等其他肉製品。

3、新餘:吃土雞湯。在新餘民間流傳著冬至日為小孩進補養生說,冬至日要給小孩燉土雞湯,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令進補在我國歷史悠久。土雞本身具有鮮香怡人,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等優點,土雞湯味清醇鮮香,又易於吸收消化,滋補身體。

4、景德鎮:南瓜糊。景德鎮人冬至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南瓜糊。

5、九江:糯米粑。 冬至到了,意味著白晝開始變長,黑夜逐漸變短,而且會經歷一個最寒冷期。民間以九天為一個計算單位,叫數九。歌謠曰:「頭九二九,袖中藏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九江,每年有冬至打糯米粑習俗。清晨一大早,窗外會響起「咚咚」打糯米粑的聲音,聲音此起彼伏,在寧靜的山村顯得格外清脆。我們不顧清晨嚴寒霜凍,一骨碌從床上爬起。然後大家圍坐在桌上,你一筷,我一筷,品嘗糯米粑。

冬至,九江醃臘肉臘魚臘腸的季節!家家戶戶進菜場:上好的五花肉、活蹦蹦地大青魚、腸衣肉餡不等。大媽將鹽炒熱,然後搓在豬肉和鮮魚的兩面,木盆醃上十天許。肉餡灌進腸衣。洗淨掛上陽臺晾曬。千家萬戶陽臺上掛著一條條臘肉臘魚臘腸在陽光下顫動。有的青竹杆子都壓彎了!

6、贛南:吃酒釀湯圓。贛南客家繼承漢風慎終追遠,冬至祠堂舉行隆重祭祖尋根儀式,家家掃墓掛紙。贛南人冬至要吃酒釀湯圓,俗稱"冬至不挪圓,老公小鬼不賺錢"。酒釀湯園清香爽口,略帶酒味卻不濃烈。

7、宜春:吃糯米飯。宜春的冬至風俗是這一天要吃糯米飯,香噴噴的糯米飯上桌啦!據宜春人介紹,吃糯米飯,有吃甜的,裡面加了紅薯,軟軟糯糯的,鹹的就加豌豆和臘肉,超好吃!

8、上饒:麻餈。冬至,對於上饒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打麻餈果。打麻餈看起來容易,其實流程很複雜,洗淨的糯米經水浸泡一整個晚上,待脹足後淘盡瀝乾,放入木桶裡蒸熟,出鍋後將熱騰騰的糯米飯倒進石臼,掄起搗杵一下一下用力搗,旁邊還要有一位師傅專門負責添熱水揉麻餈。搗好的麻餈團端上桌,一顆顆捏好揉圓後裹上香氣四溢的芝麻糖裝入碗。

另外,上饒人在冬至這一天還要灌香腸、醃魚肉。除了醃製美味的魚肉外,晾蘿蔔也是冬至的一道風景。媽媽們,冬至上午從市場上買來幾十斤白蘿蔔,清洗乾淨後,將蘿蔔切成兩半,用繩子一掛掛串好掛在竹竿上。據稱,冬至晾的蘿蔔是最爽口的,霜風一吹,蘿蔔就脆,過年前後就差不多可以吃了,全家人都特別喜歡。

9、南昌:吃熱豆腐。為了驅除寒冷,除了吃餃子,南昌人在冬至這天還要吃上一碗熱豆腐。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冬天到了,喝一碗熱豆腐不但能暖身子,還預示著來年紅紅火火、熱熱乎乎。

另外,冬至也是民間「醃」「黴」的好時節。老南昌人常說,「冬至醃肉骨也好」,因此一般在冬至節以後開始殺豬醃肉、黴豆腐、用糯米蒸酒等,為過年做好物資上的準備。看完以上江西冬至習俗大全,有沒有要流口水啊?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那麼你的家鄉冬至吃什麼?

相關焦點

  • 冬至,回家吃湯圓啦!
    一到冬至遠方的遊子會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和家人圍坐在爐邊熱熱鬧鬧吃頓團圓飯驅散整個冬天的寒氣每一個節氣冬至更不例外北方人冬至吃餃子有人說北方人對一切節日一視同仁都要吃餃子, 在冬至有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 冬至到吃什麼:帶你領略全國各地冬至習俗!
    當然很多地方的冬至習俗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冬至吃什麼,要看地方來的。  1、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南北各地還有不少湯圓的名品,如寧波湯圓餡多皮薄,糯而不粘;長沙姐妹湯圓潔白晶瑩,香甜可口;如今不僅冬至吃,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湯圓。  作為金華人,每年冬至,奶奶都會包獨特的鹹湯圓,芹菜豆腐乾,筍乾肉,自己喜歡吃什麼就加什麼餡!金華鹹湯圓還帶有一顆小尾巴,這個在杭州可是吃不到的!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都有哪些 潮汕冬至要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當然,這還用說嗎,每年的冬至日不都吃餃子嗎?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
  •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 潮汕冬至習俗吃什麼
    冬至可以吃哪些東西提起冬至,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在二十四節氣裡也算是一bai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被稱為「冬節」,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個節日的重要性,民間甚至有「冬至如大年」的說法。冬至要吃的食物。
  • 福建冬至吃什麼 福建各地冬至習俗飲食風俗介紹
    冬至節氣也有人稱為「冬節」,因為這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福建人民在冬節這天都有什麼獨特的飲食風俗呢?其實在福建不同的地方風俗也是不同的,下面就為大家盤點福建各地的冬節食俗。》》2017冬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什麼時候冬至時間泉州風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儘可能回家過節謁祖。
  • 今日冬至,有關冬至的習俗美食有哪些?習俗不一樣吃的也不一樣
    冬至作為冬天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氣,它自然也會有一些特有的習俗美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冬至的習俗美食,各地習俗不一樣吃的也不一樣。餃子在南方的很多地方冬至又被稱為「小年」,冬至一到意味著新年也快來臨,所以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祭祖祭天的活動,在外地的人們也回回家和家人團聚。團聚的時候煮上一鍋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有詩云「家家戶戶搗米糰,知是明朝冬至天」。
  • 冬至大過年,人間小團圓!又到一年冬至夜!今夜你吃啥?木樂人快回家團圓!
    團圓是冬至永恆的主題無論今天的你在哪奔波記得今晚早些回家因為家人在等你,開桌團圓飯!沒錯,就是今天,傳說中的冬至夜!盛岸菜市場今早的湯糰購買現場。那時候,漂泊在外的遊子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事實上,冬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時也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太陽就會逐漸北移,北半球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逢此時節,農業生產注意防禦霜凍,公眾需注意防寒保暖。
  • 2018年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冬至節氣飲食吃什麼及冬至習俗
    2018年的冬至是幾月幾日?2018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冬至是中國人普遍在意的一個節氣,雖說冬至要吃餃子,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冬至習俗也不相同,從北至南,有吃餃子、吃湯圓、吃年糕、吃耨米等等。在氣候方面中國大江南北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就是「寒」。那麼具體的冬至節氣的天氣有什麼特點呢?
  • 冬至大過年|「冬至」是澳門公眾假期,家人是要一起吃「團圓飯」滴
    每年太陽到達黃經270度之時便是冬至之日,一般是公曆的12月21日、22日或23日的其中一日。在古代為迎「冬至」,朝廷上下例行放大假,「百官絕事,不聽政」;軍隊待命,邊塞閉關;民間「冬至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
  • 冬至節將至,「冬至」是啥意思?冬至各地習俗不一樣,你家鄉呢
    但中華民族地大物博,地方差異性大,不同地方冬至習俗不一樣,一般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舊時上海人冬至最講究吃湯糰。寧夏冬至要吃「頭腦」。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而寧夏冬至要吃「頭腦」,等等。那麼為什麼冬至各地的習俗不一樣呢?我們現在一起來看一下不一樣的起源。中國北方有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 中國冬至習俗各不同,南吃湯圓北吃餃,廣東人:冬至大過年……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2或23日交節,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而關於冬至的習俗,素有南吃湯圓北吃餃子的說法,除了南北差異外,各個省份也大有不同,快跟著豬豬一起去看看吧!
  • 各地冬至吃什麼?餃子、湯圓、羊肉,還是……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今天(12月21日)冬至,真正的隆冬開始了。「冬至大如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 一碗羊湯暖一冬,各地在冬至這天,都是怎麼吃的呢?北方吃餃子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在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日該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冬至要吃湯圓是為什麼?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由來及傳說介紹
    2017年冬至到了,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2017年冬至具體時間)。那麼冬至吃什麼好?冬至的飲食習俗各不相同,江南一帶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哪些寓意?詳情如下:冬至吃湯圓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百福至,你準備好吃團圓飯沒有?
    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漫長,且越往北白晝和黑夜的時間差越大。這一天,古人稱之為「日短至」,意為白晝最短。最早確定冬至日是帝堯時的天文官和叔。他發現,當西方七宿中的昴宿日落時出現在中天時,這一天白晝最短。他還用圭表測影法測量日影,發現這一天陽光投射在地上的杆影最長。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 2020年冬至吃什麼[多圖]
    江南、華南基本是以湯圓為基礎,還搭配有年糕、薑母鴨、燒臘、餈粑、冬釀酒……南方人民在冬至這一天提前把過年演練了一遍,總之吃就對了。而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冬至吃得更是不拘一格,先來一鍋母雞湯去去寒氣,再來一碗糯米飯保平安,南昌人在冬至這天要吃上一碗熱豆腐,而在長沙,冬至這天就要醃製臘魚臘肉。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2018冬至吃什麼好?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冬至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由此可見冬至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古時候,漂泊在外的人到了冬至這一天都要回家團圓的。既然是重要的節日,又怎會少了傳統美食呢。冬至的飲食習俗很多,由於文化差異,各地也不盡相同,有地方吃餃子,有地方吃湯圓......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各地冬至節吃什麼吧。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