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回家吃湯圓啦!

2020-12-21 常熟百曉生

可千萬別問無錫人

「你們冬至咋不吃餃子啊?

冬至,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氣

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在無錫人心目中

冬至的地位不亞於新年

自古就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

冬至一到

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天

無錫人有這樣的說法「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

意思是冬至這一天如下雨,則過年的天氣就好

如冬至天氣好,則過年時要下雨

至於這個民間流傳千百年的民諺是否靠譜

還是請及時查看天氣預報吧~

這樣的日子,人們總是期待暖意,便想出來了「數九消寒」的法子。自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春天翩然而至。

數九寒冬,人們便唱「數九歌」

一聲一聲數著季節的變遷

數著年歲的更迭——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冬至,古人還會繪製《九九消寒圖》

在白紙上繪九枝寒梅

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

待到九九八十一朵塗滿

寒梅變作桃花,春天也翩然而至

因為這些美妙的儀式感

讓冬日不過於寒冷

日日數到暖,春天慢慢來

節氣三候

一候蚯蚓結

此時眾多蚯蚓交纏在一起,結成塊狀,縮在土裡過冬。

二候糜角解

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種,鹿是山獸屬陽,糜是水澤之獸而屬陰。夏至一陰生,故鹿感受陰氣而解角;冬至一陽生,故糜感陽氣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深埋於地底之水泉,由於陽氣引發,開始流動。

一到冬至

遠方的遊子會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

和家人圍坐在爐邊熱熱鬧鬧吃頓團圓飯

驅散整個冬天的寒氣

每一個節氣

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

「吃什麼?!」

冬至更不例外

北方人冬至吃餃子

有人說北方人對一切節日一視同仁

都要吃餃子, 在冬至

有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在我國東南部的包郵省江浙滬

冬至不僅是個節氣

更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冬至前一天的冬至夜飯

是無錫人最重視的一頓晚餐

一家人要團聚在一起,好好吃頓團圓飯

無錫有冬至糰子年蒸糕的習俗

時代在變,傳統沒變

用糯米粉製成團

包餡心的稱「糰子」小而無餡心的稱「圓子」

■ ■ ■ ■ ■

糰子一般以鮮肉、蘿蔔、青菜、豆沙等為餡心

給糰子點上紅,冬至糰子才算最終完成

冬至的早晨要記得吃冬至糰子

糰子主要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

糯米比較黏稠,難以消化

餡料又常常添加了豬油和大量的糖

口感圓滑不膩,實則熱量爆炸

不比餃子可以當主食吃

吃糰子還是淺嘗輒止為好

某些地方至今仍留有冬至祭祖習俗

祭祀之後,親朋好友共飲「冬至酒」

小火爐上溫著家裡釀的酒

許久沒見的親故歡聚暢飲

這質樸溫暖的人情味

就是最深的年節味

無論天怎麼冷,大風大雪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心上總是溫暖的

團圓,是中國人最溫暖的儀式

冬至時節

你吃了什麼餡兒的糰子呢?

點擊留言跟禧寶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冬至來了,臺山人快回家吃媽媽煮的鹹湯圓啦.....
    俗話說:「冬至大過年」。在臺山人眼中,冬至比春節更加重要。在外打拼的臺山人紛紛回家,享受合家團圓的快樂時光。說到臺山人的冬至,鹹湯圓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滿滿家鄉味的鹹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臺山鹹湯圓中的「湯圓」只是沒有餡的小糯米糰一鍋鹹湯圓的好吃與否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湯底
  • 冬至吃餃子?不,我們吃健康又美味的鹹湯圓!
    小時候總聽家裡的老人說:「冬至大過年」。所以每逢冬至,寶哥哥家裡的餐桌都會比往日豐盛一些,一起吃飯的人也會比平時多一點。而且,最重要的是,冬至就可以跟家裡的老人一起包湯圓啦!活動前,社工們跟長者聊起了他們的冬至風俗。包湯圓還是包餃子?吃午餐還是吃晚餐?
  •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要吃湯圓是為什麼?冬至吃湯圓的寓意由來及傳說介紹
    2017年冬至到了,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日(2017年冬至具體時間)。那麼冬至吃什麼好?冬至的飲食習俗各不相同,江南一帶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為什麼吃湯圓?冬至吃湯圓有哪些寓意?詳情如下:冬至吃湯圓  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今日冬至!新會這些「特色湯圓」,你都吃過嗎?
    今日冬至!新會這些「特色湯圓」,你都吃過嗎?有紅糖塊作餡的糖心湯圓,也有芝麻、花生攪碎與砂糖拌勻作餡的芝麻湯圓,有溼糯米粉搓圓壓扁,以薑糖水煮的糖不甩;還有鹹湯圓,不包餡,以豬肉、鯪魚肉、蝦米、蘿蔔絲滾湯煮之。甜湯圓主要用於早上稟神用,飯餐時吃鹹湯圓。
  • 冬至到,大理石花紋湯圓走起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習俗有差異,逐漸形成獨特的節令食文化。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習俗。
  • 冬至吃湯圓,甜蜜又一年
    不知不覺,歲末已至,今天就是「冬至」啦!俗話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和家人一起吃碗熱騰騰、圓滾滾的小湯圓,一口咬下去,甜甜的、軟軟的,溫暖直達心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南方地區較為盛行。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湯圓、水餃、餛飩?上海人冬至到底吃啥呢?
    圖說:冬至到底吃啥? 來源/易蓉 制  2017年12月22日0點28分,冬至。  民間歷來有俗語,「冬至大如年」。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吃團圓飯,畫九九消寒圖。  中國的節慶曆來離不開吃。阿拉上海寧到了冬至要吃什麼呢?當然不是餃子啦!  新民晚報記者討教了身邊的阿姨爺叔,上網問了度娘,發現南方的冬至美食有點多。湯圓、餛飩、年糕、紅豆糯米飯、甜米酒、羊肉……各種說法都有,但最有共識的還是湯圓和餛飩。從福建廣東一路過來,都說冬至要吃湯圓。
  • 冬至寄語2020冬至文案朋友圈說說 冬至吃餃子吃湯圓心情句子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朋友圈文案說說送給大家,祝大家冬至快樂。  小熊藏進冬天 萬物開始冬眠  冬至快樂呀⃙要不你陪我吃餃子 我陪你吃湯圓啊  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白天最是時光短 花餃入湯暖夜長  祝眉目舒展 順祝冬安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冬至大過年!有一種湯圓叫臺山鹹湯圓,熱騰騰好美味!
    冬至這一天,太陽會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離太陽是最遠噠~這天是全年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是預示冬季到來的一個重要節日。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所以在我國就產生了這句句俗語「做冬大過年」。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
    我們民間有一句俗諺:冬至大似年,家家吃湯圓。所以一到冬至,就可以看到市場裡到處擺著芝麻湯圓、花生湯圓,鹹的、甜的各色湯圓,家庭主婦也忙著磨米做湯圓,希望一家人都可以吃上湯圓,一家人好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在吃過湯圓之後,還在門上粘上一兩粒湯圓。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每到冬至日,人們就模仿張仲景做「嬌耳」煮食並和熱湯,積久成俗,「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南方吃湯圓  古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 悅讀| 冬至湯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
  • 又是一年冬節~你今年回家食湯圓嗎?吃了湯圓就要大一歲啦!
    潮汕有「冬節小過年」之俗語,潮汕人過冬節要吃「冬節丸」,潮汕人把冬至當小過年,所以,潮汕的奴仔小時候一過冬至,媽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冬至吃湯圓吃了就會大一歲;(漫畫:小草的耳朵)在潮汕,冬節也算是一年中的重大節日之一。
  • 今日冬至,你吃到餃子湯圓了嗎?
    冬至已到,陽光正好,微風不寒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公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間。冬至日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過後,北半球的晝將會越來越長,南半球反之。白居易《冬至夜》「一年冬至夜偏長」;《冬至夜懷湘靈》「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 冬至湯圓和元宵湯圓有何不同?教你健康吃
    、提燈籠和賞花燈,那麼冬至才吃湯圓,為什么元宵節又要吃湯圓?冬至湯圓跟元宵湯圓不僅含意與做法大不相同,熱量的差距更是驚人冬至湯圓跟元宵湯圓有什麼不同?雖然說冬至與元宵節都會吃湯圓,不過吃湯圓的意義與做法上可是大不相同,冬至合家團圓吃湯圓,叫做「添歲」,代表著吃完之後大家都要大了一歲;元宵節時吃湯圓,象徵著圓滿與團圓。冬至的紅白湯圓單純以糯米粉製成,搓成小小一顆,而「元宵」湯圓體積較大,包有各式各樣口味的餡料。
  • 羊肉湯鍋裡下餃子,湯圓當甜品,以後冬至我要這樣吃
    特別是在唐宋,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皇帝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官府舉行「賀冬」儀式,老百姓們也會在這一天祭祖,現在依然還有很多地方會在冬至做祭拜。因此在這天,家人們都會提醒儘量早點回家。因為根據民間習俗,盤古開天之時,正是冬至的時候,這時候天才剛被打開,萬惡無首,天地遨遊,百鬼夜行。雖然這一說法無從考證,但本編表示,大冬天的能早回家還是早點回家,外面畢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