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你吃到餃子湯圓了嗎?

2020-12-24 十二說故事

冬至已到,陽光正好,微風不寒

冬至一陽生,天地陽氣回升~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公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間。

冬至日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過後,北半球的晝將會越來越長,南半球反之。

白居易《冬至夜》「一年冬至夜偏長」;《冬至夜懷湘靈》「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在我國,各地在冬至都有不同的習俗;在古代,冬至這天,漂泊在外的人必須趕回家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

在古人心中,這一天,天地陽氣日漸興盛,乃大吉之日,於是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舊時的上海人家有句俗語「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圓」意味著團圓,在冬至南方吃湯圓、米糰象徵著家庭的和諧團圓,也寄予了大家對幸福的期盼。

而在北方則會吃餃子,有句諺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今天的你,身在何方?

有沒有吃上家鄉的味道?

不管是餃子還是湯圓,記住幸福開心最重要!

除此之外,冬至日過後,我國各地氣候將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數九寒天,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記住保暖。

冬至過後天氣寒冷,可適當進食牛羊肉等肉類,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暖心暖胃、補充能量,抵禦嚴寒。

同時多吃蘿蔔,俗語「冬吃蘿蔔夏吃薑」,避免身體內熱,出現消化不良、氣機鬱滯現象,適量地吃一些性涼的蘿蔔,不僅可以消散內熱,還能消化積食。

在一年中的至暗之日,願你我都能嘗到至濃人情味,感受最暖人間煙火味……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吃餃子吃湯圓都是福至
    意思是冬至這一天,應該養生靜心地度過。古人對冬至的重視可見一斑。時至今日,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會吃餃子、南方會吃湯圓。北方有諺語:冬至到,吃水餃。南方也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今日冬至!新會這些「特色湯圓」,你都吃過嗎?
    今日冬至!新會這些「特色湯圓」,你都吃過嗎?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冬藏之氣至此而極新會人過冬至,總要有湯圓,湯圓象徵著團圓,就像北方人喜歡吃的餃子
  • 今日冬至丨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
    今日冬至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重內涵,既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民間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我國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今日冬至,餃子、湯圓、羊肉,你想吃哪一個?
    「冬至給我的感覺是舌尖上的記憶。形容不出來那種感覺,就像重慶人對火鍋的愛,我們東北人逢年過節喜歡吃餃子。」12月18日是周六,許建新和老婆一起到超市買了芹菜、香菇、大蔥和豬肉餡。按東北的方式,餃子一定是自己包的,才是最好吃的。「冬至這天正好趕上周一,我倆下班回家估計都晚上9點了。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冬至你家吃什麼
    冬至你家吃什麼?冬至吃貨地圖來了!稱霸東北、西北、華北的大餃子!餃子是北方人冬至,乃至整個冬天的家家必備、明星單品!家裡來客人吃餃子,一家人團圓吃餃子,家裡有事兒吃餃子,家裡沒事兒也吃餃子。從白菜肉餡,酸菜肉餡,豬肉大蔥餡兒,韭菜雞蛋餡,茴香肉餡到豇豆餡、辣椒餡、三鮮蝦仁餡,北方的餃子從冬至這天開始就重墨登場了!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不僅是冬至吃了「不凍耳朵」,不同餃子餡也能有不同說道。韭菜餃子:取諧音「久財」。寓意財富久遠,代代相傳。芹菜餃子:取諧音「勤財」。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南方為什麼要湯圓由來介紹
    12月22日是2019年的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冬至吃什麼?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習俗,冬至吃湯圓是南方習俗。當然也有些地方還有其他的飲食習俗。冬至節氣你家吃什麼?冬至吃什麼?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
  • 照人鏡圖鑑:今天冬至,你吃湯圓還是餃子
    今天是2020年的冬至,天氣似乎比以往的冬天要更加寒冷一點。每個人蒙著口罩,不知道自己在這一年裡,又經歷了哪些事情,總之又是五味陳雜的一年吧。冬至過了,那麼年也就來快到了。今天冬至,你吃湯圓還是餃子?都有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的習俗,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那麼明顯的界限了。不管是吃湯圓還是餃子,在今天總是要給自己一個儀式感,那麼你就就是2020年的贏家。這句話是我說的, 見者有份,不要害怕,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給自己一個幸福的餃子餐或者熱乎乎的湯圓餐,治癒一下自己的胃,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做好,但是善待自己的胃,讓胃滿足,這點我們還是可以辦到的吧。
  • 今日冬至。你吃餃子還是面?
    冬至2020-12-21今日18時02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將來到你我身邊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老人們常說「吃了冬至面,一日長一線」,也就是說,過了今天,白晝便會漸漸增長,天黑的也會晚一些啦。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等習俗;南方則吃米糰、長線面。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認為,這天是個吉祥的日子,預示否極泰來。
  • 今日冬至,吃湯圓吃餃子吃羊肉喝釀酒~
    水泉動:古人認為,到冬至時節天地之間雖然愈加寒冷,但已有「陽氣」萌動,即所謂「冬至一陽生」。故而深在地下的水泉也已隨著「陽氣」而萌動了。吃餃子每年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北方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煮湯圓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
  • 「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餃子的來歷與湯圓的寓意又是什麼呢?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冬至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還有我們的傳統諺語也有「冬至到,吃水餃」的說法。民間甚至流傳「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說法。那餃子又是怎麼來的呢?之後每年的冬至,鄉親們也學著做各種餡的「嬌耳」,並把他們叫做「餃子」。漸漸地便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了。那南方吃湯圓的習俗又是怎麼來的呢?大概從明清時期開始,南方人在冬至吃湯圓的習俗便固定了下來,在冬至這天,人們會用糯米粉和面,包上豆沙等餡料搓成丸子狀。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要追溯到東漢末年。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傳說冬至吃餃子緣起於東漢醫聖張仲景,據說在冬天張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凍壞了耳朵,故把禦寒的藥物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的物體,起名「嬌耳」,在冬至那天煮熟讓人們連湯吃下,保護耳朵。  時至今日,人們把包餃子的習俗沿襲了下來。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作為農耕社會節氣中的重要一員,從古至今都深受百姓重視,民間一直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具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我國的冬至飲食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異。由於不同地區製作食物的原料和方法不盡相同, 以及風俗習慣和飲食喜好的差異, 因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北方—水餃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 今日冬至丨你是餃子黨還是湯圓黨?
    今日冬至丨你是餃子黨還是湯圓黨?2500年以上的歷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吃餃子吃湯圓冬至一個普遍的風俗,是吃餃子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
  • 今天冬至,你家上的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來了,意味著今天的白晝會是一年中最短的,你今天有注意到不?它同時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了,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的次日開始計算的。但每到冬至,總能在網上引發異常聲勢浩大的「南北戰爭」——冬至吃餃子,還是湯圓?在南方、北方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網友出來湊熱鬧了「他們說的不對,我們都不吃」。
  • 冬至吃湯圓餃子?古人可比你會玩多了
    ,南方人習慣吃湯圓,而湯圓又名「冬至團」,有團圓、圓滿之意。   圖片出自網絡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於我們現在的十一月,也就是說,在周朝,冬至就相當於新年。  一直到漢代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 冬至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北方和南方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來啦  「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冬至三候您知道是什麼嗎?冬至民俗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開始數"九"。在古代,入九以後,文人墨客喜歡搞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冬至吃了湯圓和餃子,也別忘了來一碗養生羊肉湯!
    冬至古稱「一陽來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是歲時由陰轉陽、日影由短轉長的轉折點,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所以冬至是一年中的大節。民間有「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古人對冬至的說法則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對於吃貨來說,則一門心思都在吃上,那冬至該吃什麼?那肯定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啦!
  • 冬至吃湯圓由來和傳說 南方冬至都是吃湯圓的嗎原因分析
    2018年南方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在我國部分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一到冬至,我國南方地區都會煮上湯圓,正所謂吃了湯圓,就會年長一歲。這樣的說法,到底是起源於什麼時候呢?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  冬至這一天,家家戶戶早起開始忙活,和面,剁餡,調拌準備包餃子,氣氛隆重不亞於過年。
  • 今天冬至,我要吃義大利餃子和法國炸湯圓\(^o^)/,你呢?
    今日冬至,按照傳統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咬口冬至餃,從此好運交吃顆小湯圓,家美人團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