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在2020前完成高精度地圖採集,但你可知個中的戰略細節?

2020-12-12 雷鋒網

雷鋒網新智駕按:4月24日,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新智駕聯合MMC在2017年上海車展舉辦「構建智能駕駛的關鍵」主題沙龍,本文來自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TO羅躍軍的分享。光庭位於日本的子公司負責人是日本KIWI協會(日本導航地圖格式委員會)的創始人,基於這種了解,羅躍軍分享了日本導航地圖、高精度地圖以及自動駕駛項目的戰略演變細節。

*武漢光庭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CTO羅躍軍在上海車展新智駕&MMC沙龍現場

介紹日本高精度地圖戰略演進之前,先介紹一下KIWI。KIWI,是一項日本導航地圖格式標準,由角田政一創辦的KIWI協會編制。1997年,KIWI_1.0版本發布,2004年成為國標,2005年成為ISO世界標準。

KIWI_1.22版本,是目前全球導航地圖應用最廣泛的標準之一。在中國,大部分車廠的導航系統原型是基於KIWI_1.22。NDS是另一個導航地圖的重要標準,NDS協會於2008年在德國成立,發展迅速,目前已經接入了一些歐系車廠的高精度地圖標準化平臺。

在這個背景下,可想而知,KIWI的發展目前與日本的自動駕駛戰略密切相關。

日本高精度地圖的發展歷程

2013年,日本啟動了名為SIP(戰略性創新創造方案)的項目,它是由日本內閣政府推進的日本復興計劃,其中自動駕駛是它的核心之一。

2015年,該項目開展了自動駕駛的靜態數據調研,數據模型基於日本電子地圖協會(DRM)的基本款框架,由日本知名圖商Pasco主導調研。

2016年,在靜態基礎數據的調研結果基礎上開展動態地圖數據調研,專門成立了由車廠、圖商等產業鏈上下遊合資成立的「Dynamic Map」動態地圖公司,對動態地圖數據用例、要素內容與定義展開討論。

截止至今,動態地圖平臺端的調研成果初見成效,下一步是進行車載端應用規格標準制定,此時KIWI協會憑藉在物理存儲格式上積累的經驗,加入SIP項目組,著手動態地圖基礎數據在車載物端的規格導入。

日本對高精度地圖標準的制訂,能夠追溯到2000年。而到了2010年,才開始真正開展高精度數據表達的研究,並發布DRM21,同時開展數據預演。

而在去年,由三菱、Zenrin主導的一些圖商、車廠成立動態交通地圖公司(Dynamic Map Planning)。這個時間點,代表日本動態高精度地圖開始走向產業化。他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也就是東京奧運會之前,實現日本高精度地圖的覆蓋。

SIP的自動駕駛項目組織架構

SIP是由被日本內閣政府推進的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其中自動駕駛系統構建也自然是國家戰略的一部門。所以,箇中從課題的調研到政府、企業 、協會、團體、民間的協調,都由SIP統籌。

項目架構上,由內閤府秘書處領頭,下屬包括警察廳、總務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他們的分工如下:警察廳負責基礎設施建設;總務省負責車車通訊、車路協同的研究,經濟產業省負責衛星定位、智能識別技術研究;國土交通省負責一些調研工作,其中有一個推進委員會,主席是豐田的資深專家。

推進委員會下屬包括三個工作組:系統實用化組、國際合作組,以及下一代城市交通組。其中最核心的是系統實用化工作組,自動駕駛系統開發的主要工作由它承擔。今年以前,它已經完成動態地圖架構和商業模式的設計,包括車路協同、車車通訊的預演和研究。一年之後,它的主要工作是實用化驗證,即城市道路、高速道路的動態數據,以及自動駕駛的實際應用情況的驗證。

因此,對比我國,日本在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等理論化的方向與我們是很相像的。不同的是,日本涵蓋面相對更廣泛,它考慮了社會的接受度、國民的理解,又考慮了一些故障性能臨界值的測試以及信息安全等。總而言之,它是圍繞產業化來做這些事,目前我國的一些研究還停留在標準化等一些基本工作。

在高精度地圖應用上,需要業界對自動駕駛對地圖的需求達成共識。規格方面,需要對地圖內容、構造、精度、國際合作等方面達成共識。如剛才提到的「Dynamic Map Planning」公司,是各個車廠、圖商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站在國家意志成立,第一件事就是要將對高精度地圖的需求達成共識。這方面值得學習。 

日本高精度地圖戰略

日本的高精度地圖戰略,是由日本智能交通(C-ITS)和自動駕駛兩大領域整合的。

要做好整個高精度地圖、動態地圖以及自動駕駛的戰略,不僅僅在自動駕駛領域,還包括智能交通。這一點和中國是很像的。我們在研究智能網聯汽車時,就是把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結合在一起來研究。

在日本同樣如此,它將車載端、手機端,包括路邊設施、基站、雲端全部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通信網絡來規劃高精度地圖戰略,打造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車輛統一的數據共享平臺。

日本高精度地圖的產業模式如下。

1.合作領域:DM基礎數據

(1)數據來源——DM(「Dynamic Map Planning」)。通過地圖供應商的點雲數據採集、航空影像數據,以及政府道路管理機構的交通情報、路邊設施的實時交通情報。將所有數據源匯總,目前由日本「Dynamic Map Planning」合作執行。

(2)DM基礎數據。基礎數據包括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靜態數據,包括道路級、車道級網絡等日常導航地圖中的常見數據。準靜態數據,按小時更新。動態數據,按分鐘更新。實時數據,按秒更新。

靜態地圖包含真實地物,即通過測量技術,如雷射點雲、遙感數據得到,稱為真實的數據;同時還有虛擬的數據,比如現實中不存在的路口,仍需要規劃出車線的,稱為虛擬的數據。這兩種數據都是靜態的,也是我國發展比較好的數據形態。

在此基礎上,有動態的數據。靜態數據與動態數據間,需要一個位置的參考基準。即通過基準位置(CRP),建立靜態數據和動態數據之間的關聯關係。

以上數據由政府牽頭統一採集,屬於合作領域。

2.競爭領域

各個圖商在基礎數據之上,構成一個競爭領域,即圖商附加數據。這些數據全部給自動駕駛車輛使用,同時車輛返回軌跡數據、道路感知數據給圖商,構成閉環。

目前,日本積極在國際導航地圖數據標準中爭奪話語權。也尋求國際合作,今年年初,日本主導的SIP宣布與德國自動駕駛評駕標準進行相關領域的測試合作。 

這一切,都指向2020年東京奧運會,他們將完成自動駕駛從L3到L4等級的過渡,這就是日本在高精度地圖、動態地圖以及自動駕駛的國家戰略。

雷鋒網相關推薦:武漢光庭朱敦堯:高度地圖是手段,自動駕駛解決的是車輛不發生碰撞的問題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行業丨走近高精度地圖——行雲流水
    01揭秘高精度地圖的生產過程與傳統地圖不同,高精度地圖對精度及鮮度要求極高,因此採集和製作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為了保證地圖鮮度,整個生產過程中也會不斷地將AI技術應用其中。究其整個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採集2.處理3.驗證4.發布採集高精度地圖的採集目前行業主流兩種方式:專業採集車進行外業採集,以及UGC設備採集。
  • 做一張高精度地圖到底有多難?來聽聽創業公司的大夢想
    劉駿向鈦媒體展示了親自設計的攝像頭採集設備,500萬像素攝像頭,可很容易安裝在車輛頂端,方便數據採集。目前有20多輛車每天路上數據收集,而北京、重慶、上海等大城市的數據基本採集完成,預計年內完成第一張全國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的高精度地圖製作。帶著攝像頭採集設備上路的車輛,在路上跑的同時一邊把採集數據上傳到雲端,一邊記錄GPS經緯數據。
  • 2018年高精度地圖發展競爭情報
    特斯拉目前在美國擁有1260個超級充電站,全球數量超過9800個。(網易)   2、 特斯拉新款市內導航及地圖引擎將完成   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於近日宣稱,其新款市內導航及地圖引擎——「光年(lightyears)即將在2018年的年初完成軟體升級。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後的第一輛高精地圖採集車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成功把港、珠、澳三地的陸地通行從4個小時縮短到了30分鐘,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高精度地圖擁有釐米級精度、數據實時更新以及更具體的道路屬性,是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核心組件。
  • 為何智慧交通、L2+自動駕駛搶著要高精度地圖?
    未來高精度地圖的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將會怎樣發展?在智慧交通背景下,高精度地圖又將怎樣發揮作用?新智駕試圖在多位【高精度地圖上車元年】雲峰會系列嘉賓的闡述、與業內人士的對話中,一窺高精度地圖的當下和未來。
  • Roadstar.ai自動駕駛新量產故事:Leo·靈、高精度地圖技術
    自動駕駛車輛同有人駕駛車輛並行及複雜城市路況對Roadstar.ai車隊提出挑戰,Roadstar.ai聯合創始人衡量表示,其自動駕駛車隊提前一周到達烏鎮進行測試準備,並在許可下對往返路段進行了7—8公裡左右的高精度地圖採集繪製。
  • 極奧科技CTO王雪坤:眾包的高精度地圖——無人駕駛的破局者 | 2018...
    極奧出身於傳統圖商出來,都知道傳統圖商把「高精度地圖」的精度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然而整個地圖的鮮度卻還停留著十年前的狀態。可以說,這就是一張「跛腳」的高精度地圖。但在高精度地圖實際生產的過程中,有著嚴格的工藝體系和質量標準,並且需要龐大的實時數據作為支撐。因此,高精度地圖會被認為是自動駕駛的稀缺資源。要滿足什麼條件能稱得上是高精度地圖?
  • 基於自動駕駛中的高精地圖深度解析
    矢量地圖是在特徵地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抽象、處理和標註,抽出路網信息、道路屬性信息、道路幾何信息以及標識物等抽象信息的地圖。它的容量要小於特徵地圖,並能夠通過路網信息完成點到點的精確路徑規劃,這是高精度地圖使能的一大路徑。
  • 「自動駕駛」專題報告:高精度地圖-自動駕駛時代的基礎設施
    來源:格隆匯機構:廣證恒生【高精度地圖研發與維護是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重要環節,「強需求+無可 替代」推動高精度地圖產業蓬勃發展】 高精度地圖是服務於自動駕駛系統的專題地圖,蘊含更為豐富細緻的靜態信 息,並且包含動態信息,製作難度遠高於傳統地圖
  • 高德地圖與千尋位置達成戰略合作 共同賦能智慧出行
    中新網8月17日電 8月17日,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地圖導航和位置信息服務提供商高德地圖與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公司千尋位置在北京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為客戶提供「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定位」的綜合服務。兩家公司合作研發的支持自動駕駛的綜合解決方案最快將於年內上市。  高德地圖執行總裁韋東和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發布會上表示,雙方將進行全面的技術整合,並推進一系列聯合開發,實現高精度地圖與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深度融合,助力自動駕駛產業快速發展,更成為未來智慧出行系統的「基礎設施」。
  • 行業丨高精度地圖如何解決自動駕駛的「痛」
    不久前,四維圖新智能地圖事業部產品總監王淼就此做了觀點分享和深度解讀,本期,我們就帶大家來一起重溫一下。>>>>採集過程自動化:作為一家專業的測繪公司,首先要做到高精度地圖的自動化採集流程。
  • 前百度副總裁劉駿創辦寬凳科技,眾包+純視覺方案加入高精地圖大戰
    劉駿表示,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明確其戰略布局定位:不造車、不做車聯網作業系統;只做高精度地圖,取名「寬凳」,意思是為每一個做自動駕駛的合作夥伴提供技術支撐。眾所周知,當前國內已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率先在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市場中布局,百度、騰訊、高德、四維圖新在過去幾個月內,都相繼宣布了針對自動駕駛應用的高精地圖發展戰略。
  • 預告| 大咖Live X 數字綠土 CTO 趙寶林:高精度地圖上車之路究竟...
    背景業內已達成共識,對於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高精地圖已成剛需。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公司把高精度地圖作為無人駕駛量產的技術儲備之一。這個蘊藏著近百億級財富的無人駕駛細分市場,已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挖礦者。一直深耕於雷射雷達系統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數字綠土,也將目光投向了智能駕駛領域高精度地圖。
  • HERE和TomTom均完成自動駕駛路測區域的高精度地圖
    本周,導航及地圖服務提供商諾基亞HERE和TomTom都對外宣布,已經在美國完成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公路的高精度地圖。 本周,導航及地圖服務提供商諾基亞HERE和TomTom都對外宣布,已經在美國完成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公路的高精度地圖。
  • 高精度地圖跳出L4:聚焦L2+、成智慧交通的數字底座
    在服務主機廠的過程中,高精度地圖玩家們也總結出了地圖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四維圖新朱大偉認為:要做好服務,高精度地圖必須實現高度的高質量化、高度的自動化、高度的更新頻率。前兩者是指通過專業級測繪、慣導、查分定位等技術來滿足高精度的要求,然後在道路圖像的提取上,能夠對場景進行自動化提取;高度的更新頻率則是通過車輛眾包的方式快速獲取數據進行融合。
  • 自動駕駛基礎之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慣性測量單元IMU的詳細介紹
    定位,感知軟體及規劃都依賴高精度地圖,高精度地圖可以幫助車輛找到合適的行車空間,幫助規劃器確定不同的路線選擇,並幫助預測軟體預測道路上其他車輛在將來的位置,在有限速或障礙物的路段,高精度地圖可以使車輛提前查看,提前加速或者變道。
  • 手機地圖「領航」智慧出行
    據介紹,這些全景圖全部通過採集員實地採集拍攝加工而來。  在不久前於海南開展的數據採集體驗活動中,百度地圖採集員段天雄向記者演示了「刻畫真實世界」的過程。採集員先用固定在腳架上的照相機每60度角拍照,完成360度角平面拍攝的6組照片後,再對著天空拍一組,然後用7組照片通過軟體製作成全景圖。「一定要對著天空補拍一組,不然製作出來的全景圖上空都是黑色的。」段天雄說。
  • 中國第一幅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全國土壤顏色三維分布圖繪成
    高精度土壤顏色地圖,提供了我國第一個標準一致、詳細的土壤顏色視圖,是土壤肥力質量評價與空間管理的關鍵參照。土壤是地球的皮膚,「膚色」各異的土壤蘊藏著地球生命的密碼,有的帶有遠古氣息,有的則暗藏人類活動的蛛絲馬跡。我國國土面積廣大,土壤景觀複雜多樣,如何繪製較為精細的全國土壤顏色空間分布圖,頗具挑戰。
  • 湘潭縣 | 圓滿完成「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信息採集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人社系統行風建設,方便企業群眾通過網際網路查詢人社政務服務辦事地點,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行風辦《關於開展全國「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信息採集工作的通知》要求,湘潭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各鄉鎮在2021年1月8日圓滿完成了「人社政務服務電子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