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營海事局通過「一網通辦」平臺生成了首份水上水下活動許可證,這是該局通過「一網通辦」平臺籤發的首份電子版水上水下活動許可文書,標誌著該局通航類行政許可正式實現了全程不見面審批。
據悉,按照相關規定,為維護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停泊和作業安全,保護水域環境,在內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線上、管轄海域等從事相關水上水下活動,需要申請許可證。具體說來,此類活動包括在內河通航水域或者岸線上進行勘探,港外採掘、爆破;構築、設置、維修、拆除水上水下構築物或者設施;架設橋梁、索道;鋪設、檢修、拆除水上水下電纜或者管道;設置繫船浮筒、浮疆、纜樁等設施;航道建設施工、碼頭前沿水域疏浚;舉行大型群眾性活動、體育比賽;打撈沉船、沉物等。此外,在管轄海域進行調查、勘探、開採、測量、建築、疏設(航道並護疏發除外)、爆破、打撈沉船沉物、拖帶、捕撈、養殖、科學驗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也應當經海事管理機構批准。
「今年以來,已經辦理了77件水上水下活動許可。」東營海事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實現「少跑腿」「零跑腿」,今年該局在轄區上線「一網通辦」平臺,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並推動「一網通辦」往深裡走、往實處落。
平臺上線後,相對人在申請水上水下活動許可時不再需要到政務中心窗口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只需將相關材料按步驟上傳至 「一網通辦」平臺,平臺會在審批完成後自動生成相應的行政許可文書供相對人下載列印,海事部門也不需下發紙質文書。電子版水上水下許可證在涵蓋紙質版許可證所有內容的基礎上,還新增了二維碼功能,方便相對人和現場執法人員利用手機進行掃描下載。
下一步,東營海事局將結合上級通知要求,加強業務學習和信息化系統的使用培訓,做好轄區「一網通辦」平臺的推廣應用,暢通海事政務服務「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