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久」。這話說得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在現在美食「橫行」的生活中,許多的人都喜歡暴飲暴食,而且有的還喜歡吃夜宵。長壽與健康一直是人類永不過時的追求。因此,國外還有研究了一些動物,例如小鼠、猴子、蒼蠅等,研究表明,少吃可以增壽。說同樣這樣的道理也是適應於人類的。吃七分飽剛好可以保證營養的攝入,只要是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會有助於改善健康,延長壽命。
食量減少1/3,壽命延長20年,是真的嗎?挨餓使人長壽?
首先,這種說法來源於一個英國研究,對200多名參試者進行研究,發現少吃讓他們的身體機能變好了很多,理論壽命得到了延長。從這項研究來看,少吃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要是說能壽命延長20年,恐怕就有點誇張了。壽命不單只受飲食這一個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基因、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少吃就能延長20年壽命,明顯是不準確不科學的說法。
但是,食量減少雖然不能延長20年壽命,但對身體確實是有好處的。適量少吃,身體會得到一些如下的好處:
第一、食量減少防止早衰,常年輕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都會在體內經過消化代謝和氧化,最終就會產生供人體正常需要的能量。但是我們都不知道,我們體內進行氧化反應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化合物,就是自由基。這種自由,既可以導致細胞損傷和動脈血管硬化,從而激發各類各樣的疾病,甚至是導致提早衰老,直至人們衰亡。
第二、食量減少防止患癌,常健康
要是平時不注意飲食的均衡,導致體內攝入過多的脂肪的話,就會給我們的消化系統帶來很大的負擔。一些沒有完全消化的食物就會長期的滯留在我們的腸道中,時間一長的話,就會產生一些隨意致癌的物質和一些毒素。還有就是若是吃得太飽,就會形成人體裡面按捺癌細胞生長的因子活力降低,然後就會添加人體患癌的機率。
第三、食量減少不傷害腸胃,少疾病
如果我們長時間的處於一個飽腹的狀態下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胃黏膜得不到修復的機會,所以為了消化體內的這些食物,我們的胃必須要長期滲出大量的胃液,時間一長的話,就會有可能破損胃黏膜,就會產生胃部的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就會產生胃部的疾病以及腸道的疾病。
第四、食量減少防止老年痴呆,有助長壽
平時吃得多並且吃得飽的話,就會在我們的人體中產生一種叫做纖維芽細胞的生子因子,這種細胞可以把脂肪細胞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增大,從而就會導致腦動脈硬化或者是腦皮質的供血不夠,就會導致腦緩慢萎縮以及腦功能退化,終極導致老年痴呆從而縮短人類的壽命。
從上面的這些表現中來看,食量的減少可以延長壽命。吃飯該吃七分飽,那麼七分飽是多少呢?
七分飽就是你覺得胃裡面還沒有滿,但是看見吃的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熱情,主動進食的速度減慢,但是習慣性地還想吃。如果要是看不見食物的話,也就對於進食會很快的忘記,不了了之。
在我們平時的進食中,要儘量控制七分飽。做到吃飯專心致志;不要在最餓的時候選擇猛吃;吃飯要做到細嚼慢咽;飯前吃飯調整進食的順序,比如先喝湯,潤腸等等。
總之,要做到科學吃飯,合理吃飯。少吃點兒對身體更好,記住千萬不要吃得太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