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交貨?七答東莞外貿企業如何應對潛在風險!

2020-12-21 騰訊網

編者按:隨著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不斷發展,廣大企業特別是外貿企業或將面臨各類同疫情相關的民商事糾紛、國際貿易糾紛及外國更為嚴格的檢驗檢疫等挑戰。為幫助東莞企業妥善應對這些潛在的風險,東莞市商務局聯合專業機構,將推出系列專刊,結合企業關注的問題,提出應對建議,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減少經濟損失。

問題一:無法按時交貨怎麼辦?

對於此類潛在糾紛,建議企業一定要做好充分溝通工作。

首先,如果疫情影響到合同的按時履行,但並未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建議企業積極與客戶溝通和協商變更合同,例如延長合同履行的期限。

其次,如果溝通後企業受疫情影響依舊不能按時履行合同,或未就合同的變更同客戶達成一致,企業應當通過郵件或書面函件通知國外買方,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並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減輕損害,避免承擔因消極不作為而導致損失擴大的責任。

儘管採取了以上措施,也難免會產生糾紛,此時,企業可以採用「不可抗力」為理由進行抗辯。法律界普遍認為,無論是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79條,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7條,此次疫情均已符合「不可抗力」的法定構成要件。就此,我們的企業可以向中國貿促會申請出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中國貿促會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認可,在域外具有較強的執行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有了不可抗力證明就一勞永逸,還需要結合自身所籤訂的合同的具體內容進行處理。比如,只有當疫情直接導致合同履行不能時,當事方才能部分或者全部免除相關責任。具體是否可以免責,應當根據雙方合同目的、合同期限等具體約定進行分析確認。

問題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否構成不可抗力?

日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貿促會」)發布通告,企業如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可以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

申請連結:https://www.rzccpit.com/titleCertificate.html。中國貿促會的這一通告認可此次疫情應構成不可抗力事件。但需注意的是,中國貿促會所開具的不可抗力證明僅僅能作為不可抗力情形的補充證明,最終需根據企業合同履行的具體情況而加以認定。

鑑於合同的履行不僅涉及中國法律,如果是跨國貿易和投資合同還有可能涉及境外多國或地區的法律,因此討論這個問題時首先要判斷合同應當適用哪國的法律,然後再根據相關國家的法律制度來做具體分析。

問題三:是否可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構成「不可抗力」事件為由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新冠狀病毒疫情可以構成不可抗力,但並非當然賦予當事人以「不可抗力」為由任意解除合同的權力。

我們認為,法院在審理涉疫情案件時,不會一概支持以不可抗力為由解除合同,免除債務人的責任,而是會根據疫情對涉案合同的影響來進行個案判定。對於那些未達到令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程度、暫時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合同,債權人要求變更合同或延期履行的,法院一般會判令當事人變更合同,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對於那些全部不能履行的合同,或者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也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法院才可能會判決解除合同。

問題四:新冠狀病毒疫情「不可抗力」事件賠償損失的起算點如何確定?損失賠償額如何確定?

我們認為,不可抗力作為免責事由,債務人只是在不可抗力影響所及的範圍內不負責任,如果不可抗力與債務人的原因共同構成損害發生的原因,則應根據「比例原則」,判令債務人部分免責。而本次疫情對合同履行產生影響的時間起止點,可以考慮兩個時間點:其一為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之日;其二為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日。

參照此前相關判例,法院今後在審理涉疫情案件時,對疫情影響合同履行的期間會積極考慮,對於債務人在受疫情影響期間的給付義務進行減免。在確定疫情受影響起止期間時,不會拘泥於官方對疫情所發布禁令的期間,而是會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適用公平原則處理。

問題五:當事人主張「不可抗力」進行免責的證據要求是什麼?

《合同法》第118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並且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該條規定了債務人主張適用「不可抗力」應負的通知義務和證據的提供義務。在發生不可抗力事件後,債務人應及時書面通知對方;同時也應提供證明材料,用來證明不可抗力發生的時間、地點、造成的損失以及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等情況。

我們建議,對疫情期間可能發生爭議的合同履行情況,企業應做好記錄或提前進行證據固定,從而能更好的完成對不可抗力事件舉證義務,有利於避免損失和法律責任的承擔。

問題六:無法出國參展怎麼辦?

此時首先可以考慮派境外代理人參展。比如公司是否在展出過當地有員工可以參加;或者在展出國是否有關係較好的商業合夥夥伴。

如果不可行,不得不退出展會,則要詳細閱讀展會合同,看一下適用法律和解除合同的約定。如果合同中相關約定合理的,建議同展會主辦方友好協商解決;如果約定不合理或者對目前此類疫情情況沒有約定,則建議企業向展會主辦方正式發函,附上相關不可抗力事件證明,告知主辦方,申請退款。如果對方退款政策很不合理,則可以由律師發律師函幫助交涉。

問題七:買方拒收貨物怎麼辦?

建議出口企業積極與買家溝通,如實告知疫情現狀及最新進展,打消買家疑慮。如果對方堅持,出口企業應向買家明確指出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臨時建議並不包含可能限制出口的貿易措施,據理力爭並妥善保存相關證據。及時向對方發出律師函,敦促收貨付款。

若發生買家拖欠或拒收風險,建議企業可以及時尋求中國信保的幫助,由中國信保代表中國企業向海外買家發起追討,維護出口企業合法權益。

如有更多相關問題需要諮詢,可聯繫商務局涉外法律顧問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李嵐律師 13929267027 lilan@jtnfa.com

符欣律師 13911825829 fuxin@jtnfa.com

徐錚律師 18611138523 xuzheng@jtnfa.com

採寫 南都記者 梁錦弟 通訊員 商宣

相關焦點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國際物流由於物流企業上班推遲,國際航班航線變動的影響,物流發貨高峰等的問題,建議各位朋友及時與貨代溝通,建議在時間規劃中預留出充足的裝櫃,裝箱和裝船期,確保不會錯過交貨時間點。為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中國貿促會已於1月26日起對認證平臺(http://www.rzccpit.com/)進行改造,新增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的在線申請功能。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企業,可向其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減少損失。
  • 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交貨?法院:屬不可抗力 可免除部分或全部...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去年11月,張先生跟一家企業籤訂了買賣合同,賣給該企業一批精密儀器,約定今年2月底交貨。受到疫情影響,張先生無法按時復工完成訂單,現在交貨時間到了,他擔心自己要承擔違約責任。四川自貿區法院解釋,2020年2月10日,全國人大法工委就疫情防控有關問題答記者問中,明確答覆,當前我國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了保護公眾健康,政府採取了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因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履行合同的構成不可抗力。
  • 涉外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期交貨 違約金高達9.6萬美金「不可抗力...
    如何才能開具不可抗力證明?我的火鍋店受疫情影響嚴重,是否適用不可抗力證明?3月4日上午,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律師協會就協助企業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減少疫情導致涉外貿易違約損失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說明,並回答記者提問。「早就約定好了交貨時間,現在受到疫情影響,沒辦法正常生產,也沒辦法運輸,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金華出口信保對衝外貿風險 企業亟需防範訂單取消等風險
    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國外買家拖欠貨款、拒收貨物甚至破產案件多次發生,金華外貿企業風險隨之增加。記者4月7日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金華辦事處獲悉,今年以來已累計收到報損案件145宗,同比增長86%,報損金額高達1.35億元。
  • 助企抗疫·司法同行 | 企業外貿合同無法履約怎麼辦?疫情防控期間...
    1、疫情影響,外貿企業未按期交貨,能否根據不可抗力要求免責?  【解答】應根據外貿合同中是否將疫情列為不可抗力的情形具體分析。若有,可直接適用不可抗力條款主張免責;若未約定,則需根據合同適用的法律具體判斷。如合同買賣雙方所在國家均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締約國,且合同未排除該公約適用,我國企業可主張免責。
  • 海外疫情蔓延、外貿訂單取消,江蘇外貿如何穩客戶保市場?
    對於剛剛挺過國內戰疫最艱難時期的外貿企業,接下來又該如何應對海外需求不振、訂單減少?乍暖還寒,疫情衝擊需求端對於部分外貿企業而言,短短兩個月經歷了兩波衝擊,目前衝擊已從生產端轉移到了需求端。「之前是國內出口的訂單生產受影響,現在是四五月份後無訂單可做。」
  • 當你遇到交貨延遲時,該如何正確應對客戶?
    在外貿行業中,交貨延遲也是一個常見現象,相信很多外貿銷售人員都遭遇過這個問題,有的時候是客戶把交貨期限壓的很急,導致無法正常交貨,有的時候是因為工廠遇到設備、人手、意外因素等種種原因導致不能正常交貨。尤其是今年疫情影響,幾乎很多工廠都無法正常運轉,近期才正式開始復工復產,交貨延遲時候如何正確應對客戶便顯得更加重要了。相信很多外貿人都遭遇過被客戶催促以及供貨商交貨不及時的煩惱,因此整理了一些業內前輩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三個小妙招希望能幫助大家正確應對。
  • 受疫情影響,廣東多家企業停工停產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復。然而,很多企業受疫情的影響比想像的要嚴重得多,比如前段時間的兩家老牌外貿企業先後倒閉或停業。一家是東莞代工廠東莞精度停工三個月在朋友圈瘋傳,這是美國腕錶品牌Fossil在華代工廠。公告稱,最重要客戶美國Fossil品牌已全部停止下單,同時取消或暫停原訂單,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開工,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全廠放假暫定3個月。
  • 全球疫情衝擊,銀行如何助外貿企業共克時艱「打贏全場」?
    為充分發揮金融在穩外貿中的積極作用,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銀行、浙商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持續加大外貿企業金融供給、優化線上跨境金融服務,運用多項在線服務和工具、綜合施策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打贏全場」。
  • 企業無法按時交付產品 寧波籤發三份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寧波籤發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央廣網發 「甬派」客戶端供圖)央廣網寧波2月4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俞永均)2月3日上午,寧波市貿促會為寧波餘姚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籤發了寧波市首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
  • 龍泉91家外貿企業「磨難」中成長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將疫情對商務發展的影響降至最低,近日,在各部門的合力協調下,龍泉天和農業集團今年首批出口韓國、日本等國的10個貨櫃食用菌產品順利完成出港。「這次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政府如此給力,我們企業更要發力。」龍泉天和農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 東莞已為近200家受疫情影響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
    截至2月24日,東莞轄內銀行機構為近200家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新增授信近70億元,已發放26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戶數佔比近80%,為多家企業提供優惠利率及快速審批服務,及時緩解企業的燃眉之急,主要措施含3個方面:一是突出政策引領,確保疫情防控不間斷。
  • 中國外貿企業臨「疫」不亂,積極溝通海外客戶
    連日來,中央和地方有關部門密集出臺支持政策,廣大外貿企業也制定新的生產經營策略,積極溝通海外客戶,將疫情對中國外貿進出口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限度。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作為舉足輕重的貿易大國,已經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之中。中國外貿企業臨「疫」不亂穩出口,既體現出中國應對疫情舉措有力,又向世界傳遞了中國經濟平穩前行的積極信號。
  • 工廠不能按時交貨 國內外客戶:別急,延遲兩周沒問題
    浙江在線10月25日訊半月前,「菲特」帶來一股「血雨腥風」,寧波不少生產企業遭殃,廠區變「泳池」,設備進水,廠房被淹,來不及轉移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都成了「池中之物」。讓企業負責人們焦慮的,並不是這些直接經濟損失,而是洪水到來之前已接下的訂單,客戶都在等貨,貨物不能按時發出,後果不堪設想。
  • 緊急通知:外貿合同受疫情影響無法履行的,可以申請這個證明
    四、為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企業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 我國部分企業在貨物及物流等方面遭受嚴重影響,可能導致國際貿易合同或承包合同無法履行。為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聯防聯控工作,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企業減少損失,根據國務院批准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的規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影響,導致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國際貿易合同的我省企業,可向我會申請辦理與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
  • 疫情倒逼下,外貿企業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提升獲客能力?
    文:徐旭,詢盤雲聯合創始人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企業都受到諸如人員返崗難、供應鏈恢復難、資金鍊緊張等問題。具體到外貿行業,除了國內企業需要普遍面臨的問題外,由於國際上對人流和物流的限制與管控,疫情又給外貿營銷、國際物流等帶來了挑戰。看上去是「四面楚歌」局面,並不意味著外貿企業會束手待斃,從各地企業的應對來看,疫情對外貿行業整體的衝擊是可控的。
  •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貿合同不能履約如何免責?
    由於疫情防控措施,很多外貿企業因延遲復工而無法完成國外訂單,因員工被隔離而無法完成貨物驗收,因航班取消而無法按時交貨,等等。 那麼,因疫情影響不能履約的企業能否免責?對此,要根據合同約定及適用的法律規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相關法律規定 如果合同中有不可抗力免責條款或類似免責條款,則一般按照合同約定處理。
  • 中國銀行全球聯動「穩外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承受較大壓力。中國銀行充分發揮全球化、綜合化金融服務優勢,全力支持對外貿易和海外工程。  提振貿易信心 降低疫情影響  中行海外機構主動擔當,積極提振企業對中國外貿的信心。同時,充分發揮中國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主席單位作用,宣傳我國抗擊疫情的各項舉措。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外貿企業對「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需要...
    但貿促會出具的「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仍然是其中比較受認可的方式。企業如果有訂單受影響,我們建議向貿促會申領備用。在當前抗擊疫情的背景下,貿促會反應迅速,函件出具費用也有減免。參考樣式取得「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有什麼作用?
  • 「6.5是我們的極限」,人民幣漲勢不由人,傳統出口企業「硬虧」
    誠然,所有外貿出口企業都受人民幣這半年時間內大幅升值影響,對於兼具進口與出口的外貿企業來說,不論進口佔比如何,至少有進口渠道分化抵消升值影響,而對於附加值不高的傳統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升值帶來的更是實質性打擊。多位經營傳統勞動型密集外貿出口企業負責人與業務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到6.5關口已觸及企業承壓底線,利潤空間壓縮至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