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關區:碧水清波向未來

2020-12-15 天眼新聞

涔涔流水,清冽冰涼,在兒時的記憶中,總是有這麼一條蜿蜒的河流,它繞村流過,碧水清波緩緩奔流,承載著人們的生活和記憶化為了人們心頭上的一抹鄉愁。河道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鄉村河流受長期以來的環境影響,治理情況基礎較弱,治理任務艱巨。經過長時間的不懈治理,鄉村河流生態已逐漸恢復良好。

治汙成效明顯

打開重重「山門」, 便到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新莊村。美麗的村莊裡,一條「銀龍」蜿蜒在大地上,譁啦啦的流水奔騰而過,迎面吹來的風裡夾著野菊花的清香。

在林口鎮,鄉村河流點多面廣,轄區內河流屬於赤水河上遊支流,從新莊村新橋組起的沔魚河,地面河道總長度2公裡,再由地下暗河流經年豐村、渭河村、雞鳴三省村,最後匯入赤水河。 

曾經,沔魚河是一條「黃河」,水裡摻滿了泥沙和垃圾。河水變得骯髒發臭,在岸邊,隨處可見漂浮垃圾。住在河道附近的村民苦不堪言:「河水很髒,到處飄的都是垃圾,河裡都是人們排的汙水、養殖家禽的糞水也排到河裡,甚至死了的豬牛也丟在河裡,河裡常常都是一股惡臭,水用來洗鞋都嫌髒。」

河水汙染不僅影響環境,同時也會給村民們帶來健康隱患。面對汙染嚴重的河道,林口鎮拿出了一套套治理方案。通過設立了鎮級河長辦,下設辦公室在水務站,開展長期河長巡河。安排了兩個公益性崗位,負責我鎮新莊村沔漁河、渭河村渭河的河流周邊垃圾清理,並治理亂排汙、亂傾倒垃圾的現象,安排了民間義務監督員對鎮轄區內的河流及護河員工作開展情況。

如今,河道治理成效已經凸顯,水體不再是又黃又黑,河道逐漸清澈,「河道治理得乾淨了,飛來了好多水鳥。我們也覺得村子的衛生環境更好了,心情也舒坦了。」村民王剛說。

解決「末梢」難點

河道要治理更要管。隨著河長制的推行,林口鎮採取封堵排汙口、治理河道衛生、禁止捕撈等方法,讓河道恢復水清河暢。在河流內有一切捕魚行為、對河道存在「四亂」亂佔、亂採、亂建、亂堆現象破壞生態、擾亂生態平衡的情況一經發現嚴懲不貸。各河道設有河長、巡河員、護河員,並將村名培養為民間「河長」和志願者,基層的力量已成為守護河道的重要力量。

渭河護河員許德朝,在河道裡清理著垃圾:「原來河道很髒,淤泥垃圾都很多,河岸上堆滿垃圾,一到汛期我們都很害怕引起洪災,現在河道環境治理好了,清了淤、也清理了垃圾,汛期河水也能通暢的流了,我們也不用擔心了。」

為保護河道生態,對私搭亂建、汙水直排、垃圾傾倒現象進行嚴打嚴治,長期進行巡河,記錄河道問題及變化情況。及時對河道環境進行檢測、整治。確保水體清潔、岸邊環境優。

制度長遠管理

治理河道,要保證河道生態復原,也要保證清水長流,河裡的物種長久繁盛。

沔魚河因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沔魚」而聞名。為保護河道生態和保護沔魚,巡河人員 加大巡河力度,確保在巡河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記錄、處理問題。調動群眾相互監督,對亂傾倒垃圾、排汙水的人員進行嚴厲懲治。對釣魚、捕魚者進行處罰。

新莊村沔魚河的河面上,護河員周尚紅正拿著叉子打撈河道垃圾。遇到水深處,他便駛著一條小船,立在船頭上,認真的清理著河道。「每天都要來打撈垃圾和雜草。還要防止有人來釣魚、捕魚。」

七星關區通過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冊、微信群「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院壩會、駐村幹部下隊走訪等形式宣傳河(湖)保護相關政策,充分發揮群眾監管力度,長期開展巡河。巡河中的時間、路線、遇到的問題都及時登記和解決,做到打通河道治理最後一公裡。

「河道保護、人人有責」,在七星關區各鄉鎮,沿河村莊的村民們都嚴格遵守河道治理守則,為河道治理添一份自己的力量,確保長期的河道治理和環境保護,才能讓水清草綠,岸美花香。

通訊員 陳香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肖大熙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綠水青山蘊福祉 齊心「創衛」美家園——七星關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
    近年來,七星關區實施了倒天河水庫飲用水源地全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壯士斷腕、攻城拔寨、雷霆治汙,全面打響了倒天河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和持久戰,誓還倒天河碧水清波。七星關區以「五城同創」為抓手,通過控制種植汙染、取締養殖汙染、推進庫區住戶搬遷、完善環保基礎設施等措施,確保倒天河水源水質達標率持續穩定在100%。
  • 七星關區:疫情防控十二時辰
    近日,七星關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實施「管點、控線、暢面」措施,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個戰場上,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全力以赴,以200%的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在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信心有能力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七星關區的美好未來就在前方。
  • 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令
    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令政府令第 14 號為有效遏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擴散和蔓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法
  • ...以勒鎮|三省|融媒體中心|張誠|向昆鵬|七星關區|鎮雄縣|宜畢...
    當大家還沉浸在高鐵通了的喜悅中時今天微七星關又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七星關境內將新增一條高速鎮雄以勒至七星關林口高速公路!!!點擊播放 GIF 2.9M鎮雄以勒至七星關林口高速公路路線起點位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以勒鎮,通過樞紐互通接宜畢高速威信至鎮雄段,向東跨越成貴高鐵後於以勒鎮北側設以勒北互通
  • 畢節市七星關區新任命兩名副區長
    8月31日,七星關區第二屆人大常委會第5次會議召開,會上通過了一批人事任免。
  • 畢節市七星關區:磅礴烏蒙通天路 雲上交通遨碧空
    2001年貴畢高等級公路通車,大大縮短了畢節到省會城市的距離;2012年12月31日,杭瑞高速遵義至畢節段正式通車,實現了高速公路「0」的突破;2014年,七星關區掀起了村村通、戶戶通公路建設的浪潮,實現了農村公路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轉變……
  • 吳賢耀被追授為畢節市七星關區優秀共產黨員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趙紫怡)6月26日下午,向吳賢耀同志學習大會在畢節市七星關區區委政府召開。通過回顧吳賢耀24年紮根畢節、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工作經歷,號召全區幹部學習他心繫群眾、勤政為民的公僕精神。會議還宣布追授吳賢耀七星關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 創新驅動發展 引領美好未來——七星關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近年來,七星關區不斷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為實現科技強區目標營造良好環境、提供制度保障,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健全創新機制增強創新動力為提高社會企業、人員創新創業的參與積極性,七星關區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關於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並以此為背景相繼出臺了《畢節市七星關區激勵創業創新工作方案》《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政府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方案
  • 畢節七星關區交通建設:大道如虹通四方 縱橫通衢天地新
    然而七星關區因地形、氣候等眾多因素,鐵路建設難度極大、進程滯後。歷代七星關人以「螞蟻啃骨頭」的勁兒,多次迭代和探索,吹響了鐵路進發的「衝鋒號」。 2019年12月16日,成貴高鐵開通,結束了七星關區不通火車的歷史,七星關兒女一步邁入了「高鐵時代」;緊接著,總投資12.98億元的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計劃於2022年3月建成,區內裡程25.889公裡。
  • 畢節七星關區被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稱號
    8月28日,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向畢節市七星關區授予「中國古茶樹之鄉」的榮譽稱號,這將助推七星關茶產業發展。這既是對該區悠久茶歷史文化的認可,又是對全區茶產業發展的一種鼓勵。貴州省茶葉協會會長祿智明和貴州省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張達偉受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委託,向該區授牌。
  • 《林青的遠方》演繹七星關區紅色文化
    《林青的遠方》以中共地下黨人、貴州第一個地下黨支部書記、首任中共貴州省工委書記林青烈士戰鬥的青春、悲壯的犧牲為主線,通過舞蹈藝術的表現,呈現了七星關區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畫卷。該劇早在2017年7月13日就在畢節大劇院完成首演,並在畢節市烏蒙文化節·第五屆文化藝術系列(精品劇目)大賽中榮獲金獎。
  • 七星關區林業局:壓實幫扶責任 助力群眾脫貧
    戴勇是七星關區林業局普宜木檢站站長、工程師,2018年1月,受區委組織部下派到放珠鎮哩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2日,戴勇在走訪哩東村貧困戶龍汝國時發現,乍暖還寒的季節,龍汝國竟然只穿著一條不到膝蓋的短褲,這讓戴勇感到很吃驚。
  • 對畢節市七星關區環保局怠於履職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11月22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對該區環保局怠於履職行為,向貴州省仁懷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2016年6月,七星關區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畢節貴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耀公司)向河流直接排汙,雖經媒體報導和環保部門處罰,但該公司的排汙行為仍在持續。
  • 畢節七星關區:深化志願服務 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七星關區志願者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奏響了一曲志願服務助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激昂交響。此次活動的開展,既有效提高了志願者的服務水平,激發了志願者的服務熱情,又積極傳播了文明城市創建的理念,引導更多的市民群眾成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宣傳者、倡導者、實踐者和推廣者,廣大志願者用實際行動為七星關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貢獻了一份力量。
  • 七星關區林口鎮:黨建引領 產業富民
    2019年,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林口鎮雞鳴三省村成立了七星關區迎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汲取「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的先進經驗,成立七星關區迎豐種養殖專業合作社黨小組,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把群眾組織起來抱團發展、強村富民,建立村集體與群眾的經濟利益共同體。該鎮採取現金、土地、勞務輸出等多種入股形式,鼓勵群眾特別是貧困戶如入股,發展壯大村級合作社。
  •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區長:不當警示語警示了幹部
    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區長劉建平2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垃圾箱上噴印「嚴禁人畜入內,違者責任自負」不當警示語傷害了群眾感情,教訓深刻。  近期七星關區何官屯鎮的部分垃圾箱上被噴印上「嚴禁人畜入內,違者責任自負」的警示語。何官屯鎮分管環衛工作的負責人鄧紅梅告訴記者,何官屯鎮從七星關區城管局領回12個垃圾箱,工作人員草擬好相關警示語後交付廣告公司在垃圾箱外側進行噴印。
  • 致公黨中央幫扶七星關區:同心同德助發展 小康路上致公情
    2008年,協調香港新鴻基地產郭氏基金有限公司捐贈23.4萬元舉辦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通過致公黨廣州省委會聯繫深圳萬澤集團向七星關區捐贈50萬元,修建了大新橋小河村致公希望小學。2016年9月,時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嚴以新一行赴七星關區開展學習實踐調研活動,並在三合小學舉行「致公黨中央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愛心助學暨致福書屋捐贈儀式」,捐贈了100個書包、文具盒,50套課外書籍,價值1萬元。致公黨中央向七星關區8個鄉鎮涉及14所幼兒園、1個便民服務中心捐贈了價值35萬元的滑梯15部。
  • 畢節市七星關區全景圖出爐
    七星關區概況:七星關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是畢節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區總面積3412平方公裡,轄42個鄉鎮街道,聚居著23個民族,總人口165萬。  全區年平均氣溫12.5℃,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種類繁多的礦產資源,物種多樣的生物資源,蓄勢待發的旅遊資源。
  • 七星關區:「三業」高質量發展 助推經濟穩步向前
    航拍朱昌泰豐園(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供圖)在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盛豐農業科技示範園,各個大棚溫度精確控制,各種新式農業儀器讓人眼花繚亂,只需數10名務工人員即可完成所有農作物的管護。近年來,七星關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築巢引鳳」招商引資,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圍繞新型建材、紡織服裝、電子及LED光電、食品藥品等主導產業,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省、市、區重點項目之一,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入駐七星關經濟開發區以來,不斷加大投資投入,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不斷向西南地區一流的玻璃製造企業目標靠近。
  • 七星關區:提升九大能力 築牢「防疫牆」
    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能力建設,鞏固抗疫階段性成效,七星關區積極開展疫情防控「九大能力」建設,以補齊補足短板、弱項為原則,外防輸出、內防反彈,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七星關區人民醫院院長助理餘剛介紹,目前,七星關區人民醫院華佗病區新建發熱門診已投入使用,「在發熱門診,我們接納了來自全區各鄉鎮運轉來的發熱病人,均在發熱門診進行隔離、檢查、治療和排查。」在七星關區人民醫院、疾控中心,新建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冷庫等均已投入使用,在無菌負壓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內,按照日最大檢測量,儲備了30日所需的檢測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