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雲捲雲舒,陽光正好。走進七星關區朱昌鎮泰豐園,道路兩旁的樹木、涼亭、湖水、走廊如詩如畫;草莓大棚、食用菌大棚、花卉超市、葡萄林、梨樹林錯落有致,美麗的園區風光盡收眼底。
近年來,園區憑藉鄰近城區、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等優勢,按照「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的發展思路,有效助推產業革命和群眾就業增收,走在農業高質量發展前列。
園區先後引進8家企業,緊扣科技引領和產業扶貧主題,將園區農業與旅遊、健康、扶貧和大數據等產業結合起來,成立了農耕文化展示區、休閒觀光區、科研展示區、花卉展示區等主導功能區,讓園區不僅成為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試驗基地,也成為人們休閒、觀光、採摘的好去處。
航拍朱昌泰豐園(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盛豐農業科技示範園,各個大棚溫度精確控制,各種新式農業儀器讓人眼花繚亂,只需數10名務工人員即可完成所有農作物的管護。
盛豐農業科技示範園是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產業配套項目,主要用於蔬菜種植、花卉種植以及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採用「龍頭企業+貧困戶+基地」模式,吸納周邊搬遷群眾務工就業,同時,還為全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成為「科技+扶貧」農業典範。
無工不興,無商不富。近年來,七星關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築巢引鳳」招商引資,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圍繞新型建材、紡織服裝、電子及LED光電、食品藥品等主導產業,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省、市、區重點項目之一,畢節明鈞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入駐七星關經濟開發區以來,不斷加大投資投入,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不斷向西南地區一流的玻璃製造企業目標靠近。
明均玻璃生產加工車間裡工人正加班加點工作
目前,該企業產值可實現15個億元以上,上交稅收1億元以上。
近年來,七星關區通過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讓引進的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全力助推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經濟開發區籤約項目16個,籤約資金6.05億元。
服務,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彰顯一個城市的內涵。
近年來,七星關區將旅遊產業作為全區服務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深入開發旅遊資源,提升旅遊品牌培育和宣傳,滿足遊客需求,以大旅遊促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這裡不似白牆黛瓦的江南水鄉,也不似天高雲闊遺世獨立的神秘藏區,但這裡卻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用柔情撩動你的內心,用一份堅定的信仰震撼心靈。」這是《鳳凰旅遊周刊》對七星關區畢節國家森林公園拱攏坪景區的讚譽。
「去年,景區遊客量達到40餘萬人次,綜合性收入達到800萬元。」景區負責人常瀟說,有了旅遊項目開發,加之旅遊配套服務設施也在不斷完善,景區旅遊業態逐步豐富,遊客數量逐年增多。
拱攏坪國家森林公園
如今,七星關區全域旅遊已經深入人心,城外有景、城內有園。同心城市公園、冷水洞公園、德溪溼地公園、南山公園、陽山公園、紗帽山公園、北鎮關公園……城中公園煥發活力,賦予城市更高品位。
近年來,七星關區不斷加大服務業方面的投入和力度,文化、衛生、交通、金融等各行百業俱興,城市綜合形象不斷提升,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今年,七星關區實施《畢節市七星關區2020年產業大招商全面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圍繞22個重點產業為主攻方向,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新型工業化產業、現代服務業三個板塊進行重點產業布局招商,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將更加鏗鏘有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夏民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