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豔正在李子基地直播
農村電商,從項目上的概念到實地上的「空殼」,再到真正落地開花,在七星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轉變。近年來,通過對電商人才的大力培養,服務站點的逐步建設,農村物流的持續打通,七星關農村電商在助力脫貧攻堅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繪就了美麗鄉村融合發展的美好畫卷。
電商人才:持續輸出
「寶寶們,家人們,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現在我所在位置是七星關區青場鎮青松村的李子基地。目前,我們家鄉的李子正是成熟上市的時候,現場我帶大家看看李子的長勢和基地的情況……」
近日,在青場鎮青松村的李子種植基地,七星關本土「網紅」主播——青場鎮電商人才張秋豔,正在進行一場助農的農產品銷售直播。站在專業的直播設備前,張秋豔自如地和粉絲、網友互動,並反覆地向大家介紹當天的銷售產品。
「我現場給大家嘗嘗這個李子,嗯!口感真的不錯哦,又脆又甜,味道非常的天然。同時,我們的產品連結已經上了,喜歡的寶寶、家人可以立馬下單,李子我們現摘現發。」
……
「請大家動動你們的小手指,給我點一下『小紅心』,評論並轉發一下直播連結,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農產品,吃到真正天然、無公害的水果。」在張秋豔聲情並茂的現場直播中,越來越多的網友進到她的直播間,並下單購買了當天直播的李子。
張秋豔介紹,在基地裡直播,粉絲和網友可以直接看到的產品原貌,以及產品的生長環境,所以下單量都比較理想,能有力地幫助農戶把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
張秋豔是七星關區培養的本土「網紅」主播,目前在帶貨直播等業務方面已經非常嫻熟。平常她的直播地點都是在家中,而一到七星關農特產品成熟上市的季節,她就會應農戶的邀請,或者主動詢問農戶,到農戶的種植或養殖基地現場直播帶貨。
「除了賣自己收購的產品,我們還賣農戶的產品。幫助農戶賣產品,我們都是免費的。」張秋豔說,一場直播的時長一般在3個小時以上,平均每場直播能賣20單左右的產品,銷售量還是比較可觀的。
目前,七星關區農村電商的相關業務、項目由畢節頤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根據該公司後臺記錄的數據顯示,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張秋豔在各直播平臺的帶貨銷售額就達到30餘萬元。
其實,早在2016年七星關區就開始籌劃農村電商發展的相關項目,剛起步的前兩年主要是進行站點建設、人才培養。尤其在電商人才培養這一塊,已經培養出一批比較成熟的「網紅」主播,他們能獨自開直播、連線打PK、拍攝短視頻,以及進行短視頻的剪輯、包裝。
「從2018年到現在,針對農村電商人才的理論和實操培訓,我們已經培訓了2萬餘人次,單純的直播人才培訓有2000餘人次。」畢節頤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段柯仲介紹,像張秋豔這樣的本土「網紅」主播,都是通過培訓走出來的。目前像她這麼成熟,粉絲量可以達到3萬左右的主播,還有楊家灣鎮的劉婉婷,她們都吸收沉澱了大量的粉絲,在農特產品直播帶貨方面已經小有名氣,能夠有力地幫助農戶銷售農特產品,助力「黔貨出山」。
服務站點:不斷完善
走進楊家灣鎮松山村電商綜合服務站,過去「毛坯房」的樣子不復存在,「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的門頭瞬間抓住了人們的眼球。煥然一新的場景,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服務站面積不大,卻十分乾淨整潔,常常有人光顧。
「劉姐,有菜子油沒有?買桶油回家炒菜。」
「孃孃,這個雪糕多少錢?」
「有人沒?寄個包裹嘛。」
「我家上大學的那個姑娘,又沒有生活費了,麻煩小劉你給我轉點給她,我拿現錢給你。」
坐在松山村電商綜合服務站辦公區的電腦前,劉婉婷正在淘寶店鋪上經營本村已經上了連結的農特產品。面對客戶諮詢,她耐心地進行解答。
線上經營還沒忙完,村民又接二連三地來站點裡買東西、辦事情。雖然,站點裡還有另外一位大姐給她打下手,但是,忙的時候,她們依然應付不過來。
「我們村的電商綜合服務站是2018年6月建立的,剛交付使用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個空房子。」劉婉婷說,電商綜合服務站剛建的那年,就是一個「空殼」,沒有運營起來之前,她自己對農村電商也沒有概念。
後來,在頻繁地參與區裡組織的農村電商發展培訓後,她才了解到農村電商是什麼,具體落實到實處該怎麼做,該往哪些方面使勁。
「通過參與區裡組織的關於農村電商發展的理論培訓和實操培訓,我逐漸弄懂了服務站點該怎麼經營、網店該怎麼開設、短視頻該怎麼拍攝等電商知識。」劉婉婷說,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摸石頭過河的發展,現在她基本掌握了發展農村電商的相關技術。
目前,就發展勢頭而言,松山村電商綜合服務站已經在七星關區脫穎而出了。劉婉婷介紹,松山村的電商綜合服務站主要經營便捷小賣部、代收發包裹、提供小額金融服務、幫助農戶網銷農特產品四項業務。其中,代收發包裹和網銷農特產品為主要業務。
「服務站點正常經營後,村民的生活就更加便利了,買生活用品和柴米油鹽這些東西就不需要跑到集鎮上了。同時,他們寄發快遞,也可以由我們統一收發到集鎮的快遞公司站點。」劉婉婷說,更為重要的是,在助力脫貧攻堅上,服務站能夠將農戶生產的農特產品放到淘寶、抖音、拼多多等平臺上銷售,幫助農戶打開銷路,增加收入。
「去年的時候,我們就幫助了大埂子村和照壁村銷售了共計300噸左右的大白蘿蔔,解決了他們找不了銷路的問題,防止了損失的產生,進一步增強了這兩個村的農戶繼續發展的信心。」劉婉婷說,同時,今年松山村的李子馬上成熟,她也將在各電商平臺上放上李子的連結,把松山村的李子銷往全國各地。
段柯仲介紹,2016年七星關區就開始謀劃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的建設和人才培訓,2018年全區各鄉鎮、各村都建立了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目前,全區活躍的電商綜合服務站共有104個,其中有32個是鎮級電商綜合服務站,其餘的是村級電商綜合服務站。
下一步,七星關區工信局、區電商辦和畢節頤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各服務站點的建設和電商人才培養,爭取把所有的站點都激活,真正做到「村村有電商,助農出實效」。
農村物流:加速挺進
近日,青場鎮海寨村蜜蜂養殖戶李會琴正忙著在自家房後的蜜蜂養殖基地除草。沒一會兒,處理完基地裡的雜活,她又回到房間裡,準備把前幾天打包裝好的蜂蜜運到集鎮的快遞站點。
「昨天晚上,又有客戶下單了,客戶是上海人,所以需要用快遞寄過去。」李會琴說,一開始,她養的蜜蜂只有一二十桶,產出來的蜂蜜的量比較少,所以只是銷往周邊鄉鎮。但是,現在蜜蜂的養殖量已經達到80餘桶,產量上來了,也能滿足一些省外顧客的需求。
「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想過要賣到省外去,是有一些省外的顧客通過家鄉人了解到我們賣的有土蜂蜜,便打聽著要買,需要我給他們寄過去。」李會琴介紹,隨著省外顧客越來越多,她就想著開拓外面的市場,於是便向電商方面發展,開始在網上賣自己的產品。
做電商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產量和需求量要有保證,快遞、物流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李會琴說,剛開始的時候,考慮到快遞成本,她擔心賣給省外顧客的蜂蜜賺不來錢,對發展電商也有所顧忌。後來,了解到集鎮的快遞點對於長期客戶和大批量的產品,尤其是當地的農特產品有價格優惠,便選擇與他們形成長期的合作關係,大大降低快遞運輸成本。
在青場鎮,有申通快遞、圓通速遞等快遞公司的服務站點。進駐到青場鎮以後,這些快遞站點大力推進了該鎮的物流發展,讓越來越多人敢網購,能享受到網購的福利。同時,更多的本地農特產品,也能搭乘快遞物流車,銷往全國各地。
「我們圓通速遞是2017年3月進入青場鎮的,剛開始的一兩年由於農村群眾的網購意識不是很強,營業狀況處在虧損狀態。」青場鎮圓通速遞的負責人潘定祥說,近年來,由於農村大力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許多水果、蔬菜見到實效,農戶們會通過網銷的方式售賣自己的產品,加之,群眾網購意識增強。所以,近兩年來的包裹量大增,營業狀況也比較理想。
「在寄件上,除了固定客戶和電商客戶,散件的寄件量每天在20件左右。在收件上,每天從畢節拉來的包裹有三四百件。」 潘定祥介紹,同時,為了促進農村快遞發展,青場鎮的圓通速遞還購買、配備了拍照籤收機和真空包裝機。
拍照籤收機能自動籤收包裹,並存取籤收人的照片和包裹信息,大大地提高了包裹的籤收效率,防止誤籤收,實現電子化籤收快遞。真空包裝機的使用能夠減少包裝材料的使用,並讓包裝的產品不受環境的汙染,延長產品的保質期。
通過實現電子化籤收,配備先進設備,以及提升服務能力,青場鎮圓通速遞在加速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助力了農特產品「出山」。
此外,中通快遞、申通快遞、郵政快遞等各大快遞近年來也相繼進駐到七星關各鄉鎮,在助推鄉鎮物流發展和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和力量。
同時,隨著機場、高鐵落地七星關,七星關的物流也跑出了加速度,不斷完善的交通網絡連接了省內外市場,讓七星關區各鄉鎮的農特產品迅速走向全國各地,奏響了七星關高質量發展的樂章。
七星關區融媒體中心邱雪
編輯廖婉君
編審林全舉
終審黎秀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