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一首經典鄉村詩,後14字美如畫卷,令人神往

2020-12-14 讀書燈下

若問長大以後最溫暖的回憶,我想莫過於兒時的鄉村生活。那時候,我們放羊吃草、趕鴨下田,折一個摺紙捉蜜蜂,敲一串槐花嘗嘗甜,還在田間水邊撿一撿鴨蛋。東村西村,池塘邊田埂上,恨不得就連天上,都印上我們的腳板印。

那時候不能拍照、無法錄像,可這些普普通通的片段卻盡皆存在腦海中,每每讀到描繪類似情景的詩或文時,它們便又在瞬間眼前鮮活起來。

楊萬裡曾寫過一首《桑茶坑道中》,描寫鄉村的春天,便選取了一個這樣普普通通的情景,可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便會覺得分外親切;如果沒有,也能從中讀到鄉村純粹、恬靜的美。

《桑茶坑道中》宋·楊萬裡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讀楊萬裡的小詩,能夠感覺到他對大自然的細緻觀察,對萬物的熱愛。在這首詩裡,前兩句寫鄉村春天的景色,時節是在雨過天晴後。此時和風分外清爽,徐徐吹拂而過,吹乾了樹木草葉上的雨,萬物如洗;小溪間,春水盈盈,堤岸上,花草叢生。

前二句將一幅洋溢著活力的動人春日鄉村圖景徐徐鋪開,第二句連用兩個「滿」字,點出了溪水與花草逢春而生長的動態感。流水草木經秋而衰,經冬而凋,是春來用綠意與生機裝點了人間。

後來雷震有一首很有名的鄉村田園詩作《村晚》,其中有句「 草滿池塘水滿陂」便是從楊萬裡此詩中化用而來。

在這「春風花草香」之中,濃濃柳蔭之下,兒童正躺在草地上一動不動地酣眠。兒童本在放牛,卻在這春日和暖的風光中睡去,一切靜寂無聲,時間和畫面到此仿佛停駐了。

而在畫面的另一邊,一頭牛正專心致志地埋頭吃草,吃啊吃,一直吃過了柳林的西面。牧童與黃牛,一靜一動,前者的天真可愛與後者的自然悠閒一併被寫出來,呈現出和諧的鄉村田園之樂。

古詩中寫到牧童放牛的其實不少,但此詩不同於常見的鄉村牧童詩,寫牧童騎著黃牛的暮歸圖,而寫正在放牛的過程,而且還是名副其實的「放養」。

這首詩是詩人66歲歸鄉後的作品,字裡行間,將農村生活的自然與淳樸,將鄉村的春天,寫得如詩如畫,令人不由沉醉其中。

那個春日午後,沉醉在春風與花草的香氣裡,在柳蔭下安眠的兒童,吃著草的黃牛,就這樣被定格成詩中人,流傳了千年,成為詩詞裡的鄉村春景裡令人難忘的一個溫暖畫面。

鄉村的兒童,曾在放羊的山坡上睡著過,在溫暖的穀草堆上做過夢。那時的兒童,長大以後,老去以後,站在時光的這頭往回看,是否會回憶起昔日的美夢?

相關焦點

  • 楊萬裡一首經典鄉村詩,後14字美如畫卷,令人神往
    那時候不能拍照、無法錄像,可這些普普通通的片段卻盡皆存在腦海中,每每讀到描繪類似情景的詩或文時,它們便又在瞬間眼前鮮活起來。楊萬裡曾寫過一首《桑茶坑道中》,描寫鄉村的春天,便選取了一個這樣普普通通的情景,可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便會覺得分外親切;如果沒有,也能從中讀到鄉村純粹、恬靜的美。
  • 楊萬裡的兩首絕句,清新樸實,美如畫卷,更令人百讀不厭
    黃昏後的池塘邊,蛙聲鳴噪、荷花香飄,情侶們紙扇輕搖、細語悄悄,總算可以暫時躲避生活中的各種煩擾。不過夏季也是一個令人陶醉的季節,不僅有梔子花開、石榴鮮紅,還有瓜果飄香、情意深濃。南宋一位詩人有一年夏天經過一處鄉村,不僅感受到了盛夏的火熱,而且體會到莊稼人的苦樂。下面介紹楊萬裡的兩首絕句,清新樸實,美如畫卷,更令人百讀不厭。
  • 楊萬裡不愧是一代詩宗,一首經典的抒情詩,讀來讓人拍案叫絕!
    那麼除了上面所介紹的這幾位之外,還有另一位同樣很著名的詩人,也是來自於江西,也就是南宋時期的一代詩宗楊萬裡。雖然他在江西眾多的名人中顯得有些低調,可是他的作品同樣深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這首《宿新市徐公店》,通篇描寫看似只描寫了鄉村普通的事物,還有普通的風景,但卻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 楊萬裡一首唯美的詩,描寫了細雨後的初春,萬紫千紅處處繁花似錦
    楊萬裡的詩很抒情,也很唯美,最重要的是比較容易解讀,不像別的詩人,往往喜歡在創作中引經據典,還使用一些生僻的字,讓後世的讀者理解起來會有很大的障礙;相反讀楊萬裡的詩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只要一讀便是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 楊萬裡的這首讚美田園風光的小詩,寫出了最真實的鄉村風景!
    而且他的詩作不像其他的詩人,喜歡在詩作中加入一些典故,以及生僻的字,只用最簡直的語言,卻是勾勒出了一幅幅淡淡的山水畫卷。雖然我們知道南宋時期,整個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但是在文化上,一直還是非常的強盛,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這其中楊萬裡、陸遊、範成大、辛棄疾等等,那都是當時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們用手中的一支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傳世佳作。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楊萬裡是南宋中興四大家裡面唯一能夠與陸遊相媲美的詩人,他的作品裡也自然而地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美,以及獨特的韻味,往往只是描寫了鄉村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風景,可是到了他的筆下這些普通的風景,卻又是被他描寫得極為生動有趣,這也正是他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楊萬裡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是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楊萬裡,南宋著名詩人。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其一生作詩兩萬多首,現存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裡的詩,大多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語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便是楊萬裡的經典詩作《宿新市徐公店》。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是寫得很唯美,從而成就了一首經典名篇
    楊萬裡的詩也是別具一格,一些作品雖然比較冷門,可卻又很唯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宋詩獨一無二的美。而楊萬裡的詩又是比較有代表性,很多的作品也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楊萬裡很多的詩都很有韻味,無論是膾炙人口的《小池》,還是那首生動有趣的《宿新市徐公店》,也都是美得令人驚豔。
  • 王維的一首五律,整篇詩文美如畫卷,驚豔整個郊外的夏天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王維的一首五律,整篇詩文美如畫卷,驚豔整個郊外的夏天。新晴野望王維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這首詩寫於唐開元28年,王維已經年過40,此時的他已然過上了一種特殊的生活,半為官半隱退,而人生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 楊萬裡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驚豔世人
    原題:楊萬裡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驚豔世人!在宋詞大放光芒的宋朝,有一位詩人堅持以宋詩輸出,而且輸出量極大,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現存四千二百首詩。此詩人便是「一代詩宗」楊萬裡!
  • 楊萬裡的一首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村生活氣息,令人愛不釋手
    談起插秧,讀者朋友可能就會想起翁卷的名句,「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而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也非常善於觀察和捕捉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更喜歡描寫鄉村生活和勞動場面,下面這首詩就生動地展現了田野中一片繁忙的景象。插秧歌宋代:楊萬裡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 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28字寫出水柳相映的美景,第一句就不凡!
    不過要說哪一首詩最為知名,我想當屬賀知章的這首千古名作《詠柳》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忘記了的朋友們可以重溫下!詩人賀知章在這首詩中不僅讚美了柳樹,而且還歌頌了巧奪天工的春風,詩人在詩中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圖。全詩清新明麗,是不可多得的詠柳名篇!
  • 歐陽修水平高超的一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清逸明淨,令人神往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一首詩如果描寫逼真,將人物寫活,富有生氣;或寫景如畫,富於典型性,必定會讓讀者深受啟發和薰陶。比如李白的《秋風詞》,「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勾勒出秋意悽緊,蕭條之氣立刻就從字裡行間悄然浮起。
  • 楊萬裡夜宿山寺寫下一首詩,初看平平淡淡,細讀卻令人叫絕
    《宿靈鷲禪寺》是楊萬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楊萬裡於淳熙六年(1179年),自常州西歸故鄉吉水途中,投宿於永豐靈鷲禪寺時所作。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色,便是借事寓意,以物比人。看似描寫夜宿山寺時,所聽到的山泉,實際上是藉此諷刺了當朝的一些官員,可謂入木三分。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楊萬裡很冷門的一首詩,卻把月季花寫得很傳神,堪稱典範!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筆下的一首《臘前月季》,來共同感受一下我國古典詩詞中詠花詩的藝術魅力。說到楊萬裡,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的諸多名句,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等,可謂家喻戶曉。其實,正如詩句中提到的各種花,楊萬裡本身就是一個對花情有獨鐘的詩人。
  • 夜裡地上有了一層厚厚的霜,出門散步的楊萬裡,寫下一首有趣的詩
    一首好的作品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即使是再華麗的辭藻,再優美的文字,也會變得空洞無物。楊萬裡的詩就有很趣,詩作頗豐的他,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經典之作,有一些作品儘管很冷門,可是細膩的筆觸描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以他這首《霜》來說,相信有很多的朋友甚至都沒有聽過,這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同樣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 楊萬裡一首詩淺近平易,細節處見道理,無聲時訴真情
    楊萬裡的一生就是奮鬥的一生,他八歲喪母,家境貧寒,父親是個讀書人,寧可飢無食,也不能讀無書。在父親的薰陶下,楊萬裡從小愛讀書,也喜歡與老百姓們說說笑笑。楊萬裡二十七歲進士及第,之後又在父親的指引下到處拜師學習,不僅詩詞水平大有長進,而且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 楊萬裡很經典的一首詩,刻畫一貪睡的放牛娃,僅28字卻美到極致
    】今天看一首宋人的詩,作者是「誠齋體」的創始人楊萬裡。下面這一首,就是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悠閒的一首了,詩中描寫了雨後晴天的美麗鄉村景色以及一位閒適可愛的放牛娃,充滿天然的生活氣息。,畢竟只是路上所見,偶有所感便成詩,沒有太多的雕琢修飾,一派天然。
  • 楊萬裡這首詩如詩如畫,只那麼淡淡著筆,卻寫出了唯美的鄉村美景
    這其中當屬於楊萬裡寫鄉村最傳神,由於來來自於鄉村,自然而然對於鄉村也就比別人要更為熟悉,所以他也是寫過了很多關於鄉村的詩作,特別這首《桑茶坑道中》,那就是一首很經典的鄉村之作,整首詩淡淡著筆,寫出了唯美的鄉村美景,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裡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