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的這首讚美田園風光的小詩,寫出了最真實的鄉村風景!

2020-12-11 塵世曉書僮

楊萬裡,南宋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大部分的詩作,那都是描寫田園風光,寫得極其的純樸,把鄉村美景最樸實,最真實,最唯美的一面,描寫的可謂是淋漓盡致,讀來真是令人讚嘆不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也正是楊萬裡詩作最大的一個特點。而且他的詩作不像其他的詩人,喜歡在詩作中加入一些典故,以及生僻的字,只用最簡直的語言,卻是勾勒出了一幅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雖然我們知道南宋時期,整個王朝已經是風雨飄搖,但是在文化上,一直還是非常的強盛,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這其中楊萬裡、陸遊、範成大、辛棄疾等等,那都是當時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們用手中的一支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傳世佳作。

楊萬裡的詩作相信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小池》,那是一直出現在小學的課本裡,儘管小的時候讀這樣的詩作並不懂得其中的意思,但依舊還是能夠感受到詩作中的那一份美,這也正是楊萬裡詩作所傳遞出來的一種視覺效果,他的詩作大部分都是描寫鄉村的風景,寫得很是直白,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朗朗上口,寫得很是簡練,充滿了無限的意境。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楊萬裡的一首讚美田園風光的小詩,那便是他的《桑茶坑道中》,在這首詩中,楊萬裡用他一貫的深情,把鄉村的美景,給寫絕了,寫得很是唯美,把鄉村最真實的一面,描寫到了極致,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桑茶坑道中》宋代:楊萬裡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而且這首詩一開篇便是寫得極其的唯美,讀來令人讚嘆不已,真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詩的頭兩句「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詩人在這兩句中,寫了雨過之後,鄉村裡的一個景致,那麼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一場暴雨剛剛過去,雨過天晴,風和日麗,剛剛下過的雨,早已沒有了任何的遺蹟,小溪裡的水正在往上漲,兩岸邊是綠油油的一片,長滿了各種的植物,以及野花,弄得非常歡,非常的漂亮。在這兩句中,詩人重點描寫了雨後鄉村的一個情景,寫得很是純樸,娓娓道來,把鄉村裡的美景,描寫的極其傳神。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詩的最後兩句,也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兩句,那這兩句的意思是,一個牧童正在柳樹蔭下睡覺,睡得正香,然而身邊那一頭牛卻只是埋頭吃草,越走越遠,一直來到了柳樹林的西邊。在這兩句中,詩人把鄉村裡的更為純樸,也更為有情趣的一面,再一次進行了描寫,立馬也使得這首詩,顯得更為生動,讀來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楊萬裡寫過很多這方面的詩作,而且大部分的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唯美,尤其是他這首《桑茶坑道中》,更是把鄉村的美景,以及鄉村裡的那一份悠閒,描寫的極為深刻,讓人一讀之後,能夠感受到詩人筆下的那一份美好,以及鄉村的純樸。

相關焦點

  • 楊萬裡這首詩看似在讚美風景,其實是委婉地勸告朋友不要離開!
    那說起楊萬裡大家對他比較熟悉的一個身份,那就是中興四大家之一,他與當時的陸遊,範成大等人一起被稱為中興四大家。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還收錄在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詩集裡,有一些更是頻頻地出現在課本裡,例如他的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那便是會時常出現在課本裡,這首詩表面看似在讚美西湖秀麗的風景,其實詩人是在委婉地勸告朋友不要離開。
  • 範成大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詞句,卻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
    中國的詩詞最鼎盛的時期那是在唐朝,縱觀整個大唐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元稹等等,那都是唐朝詩人中的佼佼者,在他們的筆下,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讚美田園風光的詩句,那也是比比皆是。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所謂田園詩,就是以大自然的田園風光為描寫對象的詩歌。它是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也是人們對農村生活、對農民及農事活動具有一定思想感情的產物。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楊萬裡一首經典鄉村詩,後14字美如畫卷,令人神往
    那時候不能拍照、無法錄像,可這些普普通通的片段卻盡皆存在腦海中,每每讀到描繪類似情景的詩或文時,它們便又在瞬間眼前鮮活起來。楊萬裡曾寫過一首《桑茶坑道中》,描寫鄉村的春天,便選取了一個這樣普普通通的情景,可如果你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便會覺得分外親切;如果沒有,也能從中讀到鄉村純粹、恬靜的美。
  • 楊萬裡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出了世間最美的荷花!
    楊萬裡是南宋中興四大家裡面唯一能夠與陸遊相媲美的詩人,他的作品裡也自然而地流露出一種獨特的美,以及獨特的韻味,往往只是描寫了鄉村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風景,可是到了他的筆下這些普通的風景,卻又是被他描寫得極為生動有趣,這也正是他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籬落疏疏一徑深,宋代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田園風光,很美
    宋代的時候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他叫楊萬裡,他與陸遊、範成大、尤袤並稱為「中興四大詩人」,充分說明了楊萬裡在詩壇的地位。楊萬裡的詩流傳程度很廣泛,很多詩句都是膾炙人口的精品。比如在中國詩詞大會的一道競猜題目中,詩詞大會冠軍武亦殊猜出了正確答案:「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 這位詩人比乾隆皇帝寫的詩還多,不過背下這7首代表作就差不多了
    和陸遊一樣,楊萬裡不僅傳世的詩作很多,經典之作也不少,小仙今天就給大家選取7首最經典的,有些你可能讀小學的時候就會背了!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首詩讚美了盛夏時節的西湖佳麗風光,抓住西湖六月最有特色的連天蓋水的荷葉與荷花,音調諧美,濃墨重彩,氣象闊大,給人以極深刻的印象,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曲院風荷」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 郭宣成:楊萬裡的詩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影響很大
    楊萬裡和範成大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裡,楊萬裡的詩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影響很大,成為南宋詩風轉變的一個關鍵。範成大的貢獻則主要在田園詩的創作方面,他使傳統的田園牧歌具有了泥土和血汗的氣息。「誠齋體」詩具有想像新奇風趣、語言通俗明快、風格流轉圓活的特點,創造了一種新鮮活潑的寫法,改變了以往宋詩瘦硬生澀的舊格,開闢了新的詩風。「誠齋體」詩以絕句最為出色,在這方面,楊萬裡主要學習借鑑了王安石的半山體和唐人的晚唐體。
  • 西湖如畫,讚美和留戀的詩詞眾多,白居易的這首詩最有氣魄和韻致
    西湖如詩,歷代文人毫不吝嗇筆墨,溢美之辭和千古佳句,美輪美奐。歐陽修描寫西湖的春水:「西湖春色歸, 春水綠於染」,春來波綠,群芳爛漫,明媚旖旎,景致醉人。楊萬裡描寫西湖壯美開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六月西湖的風光景色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
  • 醉人的夏日風光,都寫在這7首詩詞裡了!
    這首詩讚美了盛夏時節的西湖佳麗風光,抓住西湖六月最有特色的連天蓋水的荷葉與荷花,音調諧美,濃墨重彩,氣象闊大,給人以極深刻的印象,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曲院風荷」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這是南宋詩人曾幾的一首七言絕句。曾幾在歷史上名聲不大,不過他曾做過陸遊的老師。他的詩風格清淡,詞意明白,語言流爽輕快,形象也較為生動,內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這首詩以輕靈質樸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初夏出遊的風光圖。
  • 範成大的兩首田園詩,描寫細膩,讀來意趣橫生
    範成大是與楊萬裡齊名的南宋著名詩人,他的詩歌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經常讚美山水田園,表現農家生活。作者從江西派入手,之後又學習中晚唐的詩人,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新樂府詩人的精神,而且自成一家。下面就分享範成大的兩首田園詩,描寫細膩,讀來意趣橫生。四時田園雜興(其一)南宋: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 十首詩詞,寫出了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令人渴望回歸田園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託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與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讚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的喜愛,對勞動生活的讚美之情。
  • 宋代田園詩第一人,田園詩為一絕,自己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詩體
    02我們暫時不去誇讚了,這楊萬裡最絕的還是寫田園詩。人家可不是那種路過個田園然後寫個田園詩就行了,人家那是實打實的去觀察融入。更平易近人。第二個層次:任何事他能發掘出有趣的事,寫景就是寫景,不會去摻雜太多負面情緒。這叫正能量,發掘生活的最美好。如果寫個田園大好風光,你非要加幾句悲慘的情緒,我是感覺實際挺沒意思的。要不你就純寫悲慘的事,別破壞那寧靜優美的環境,你們說是不是?
  • 南宋詩人楊萬裡這首詩指的是攸縣,讓我們一起探尋他與攸縣的故事
    這首《宿新市徐公店》七言絕句,是中國每個小學生必學的一首古詩。寫這首詩的人為南宋詩人楊萬裡。在2019年之前,我們的小學教材有十多個版本,各個版本對詩中新市的地名注釋各不相同,有說是在湖南攸縣,有說是在浙江德清,有的說是在湖北京山,或僅注為「地名」而迴避指其所在。
  • 楊萬裡這首詩生動有趣,把路途的艱辛困難,描寫的充滿詩情畫意!
    南宋時期的中興四大家,絕對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一個組合,很多的詩人,他們都寫下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這些作品大部分都很接氣,描寫的也都只是我們身邊極為平常的事物,但即使是這樣這些作品也依舊是充滿了詩意,往往可能只是那麼短短的幾句,讀來卻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也正是那中興四大家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宋代這七首七言絕句,滿滿的詩情畫意
    宋代這七首七言絕句,滿滿的詩情畫意《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這首詩是其中夏日雜興的一首,寫初夏農村田野景象。這首詩語言很平實,平實得像農民一樣。雖未直接寫人,而人在其中,情也在其中。《小池》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 楊萬裡一首詩淺近平易,細節處見道理,無聲時訴真情
    楊萬裡的一生就是奮鬥的一生,他八歲喪母,家境貧寒,父親是個讀書人,寧可飢無食,也不能讀無書。在父親的薰陶下,楊萬裡從小愛讀書,也喜歡與老百姓們說說笑笑。楊萬裡二十七歲進士及第,之後又在父親的指引下到處拜師學習,不僅詩詞水平大有長進,而且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所以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總少不了對於童趣的描寫,就像辛棄疾就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白居易也曾寫下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但是縱觀古詩詞,筆下對於童真童趣描寫最多的,當屬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
  • 楊萬裡充滿童趣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便寫出了兒童的天真可愛
    如胡令能的「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辛棄疾的「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高鼎的「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等。它們無不以生動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豐富的童趣。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稚子弄冰》,便是宋代詩人楊萬裡充滿童趣的一首詩。
  • 楊萬裡退職歸鄉,這首七律鐫刻在廊橋的壁上,驚豔了整個早春
    下面介紹的是楊萬裡退職歸鄉,這首七律鐫刻在廊橋的壁上,驚豔了整個早春。 楊萬裡的家鄉在江西吉水黃橋鎮湴塘村,他27歲登進士第,晚年回到故鄉。他的作品淺近明白、清新自然,經常謳歌大自然和田園風光,而且富有幽默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