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惠州6月28日電(記者 索有為 康孝娟)粵東「名鎮」惠東縣把境內的旅遊資源劃分為「紅、藍、綠、古」四色,打造旅遊特色品牌,其中以「藍色」濱海旅遊為主打。近年來,「四色」旅遊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惠東縣逐漸成為港澳及海外人士旅遊新選。
中共惠東縣縣委書記李燦洪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時擁有濱海、生態、革命根據地和人文旅遊資源,是惠東旅遊最大的優勢所在,也是惠東旅遊發展的信心所在。
據了解,惠東擁有豐富的濱海旅遊資源,長達172公里海岸線,是廣東省罕有的濱海旅遊資源,巽寮灣、港口雙月灣等稔平半島區內的主要景區、景點有機連接起來,形成了惠東「藍色」濱海旅遊,這裡還有中國大陸迄今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港口海龜灣。其中「水奇清、沙奇白、石奇秀」的巽寮灣,吸引了大型投資項目,金融街控股公司將投資200億元人民幣,欲將其打造成廣東的亞龍灣。
「以後想看海,不用跑到海南去,直接來巽寮灣」李燦洪說,接下來惠東將與金融街控股公司合作,打造遊艇俱樂部、開展模特大賽、帆船比賽、媽祖文化節等,按照海南亞龍灣標準,打造國際級度假區,其中南區是五星級酒店群,未來將有近10家五星級酒店在這裡崛起。
有「東江紅都」之稱的高潭中洞革命老區是惠東「紅色「景區的代表。據悉, 1922年秋,彭湃到高潭點燃農運烈火,1927年10月南昌起義軍在高潭中洞整編, 1927年11月在高潭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
而作為「綠色」生態旅遊的景區惠東就有7處,包括九龍峰旅遊度假區、「永記」全國農業生態旅遊示範點、增光南山漂流、梁化國家森林公園、白盆湖國家生態風景區和溫泉等。
「古色」旅遊以建於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l385年),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平海古城為代表,平海古城至今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四座城門樓、部分城牆、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廟、古文化遺址和大量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蹟。
據悉,惠東既是山區縣,又是海洋縣,境內山、海、湖、島、溫泉等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歷史人文古蹟眾多,目前,全縣旅遊景區近20處。2011年該縣接待遊客432.5萬人次,旅遊營業收入12.2億元。
李燦洪介紹,近年來惠東先後引進了總投資額高達200億元的金融街巽寮濱海旅遊項目和南門海萬科項目、碧桂園十裡銀灘、富茂威尼斯灣等一批高端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巽寮天后宮嶺南民俗文化商業街、風情酒吧街等一批旅遊配套項目已投入營運,嘉華、海宸、康帝等一批五星級酒店群正在加快建設。
對惠東旅遊業發展具有重大推動力的廈深鐵路已完成線下工程,稔山火車站正在抓緊建設,潮莞高速首期工程、惠深沿海高速已建成投入使用,廣惠高速東延線、範和港跨海大橋、平海半島環島公路、環大亞灣公路惠東段同時在建,這批重點交通設施的建設,將使惠東加速融入深莞惠一小時經濟圈,必將有力地提升該縣旅遊產業發展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