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種好茶更「種」好生態

2020-12-20 瀟湘晨報

潺潺新安江水纏繞連綿群山,片片生態茶園孕育綠色希望,座座田園山谷一派生機盎然……2020年以來,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在新安江沿線和重點產茶鄉鎮實施「坡改梯」工程,促進生態環境高質量保護與經濟社會高水平發展有機結合。

12月16日,在深渡鎮昌中村茶園基地內,160畝生態茶園依山就勢而建,原本鋪滿山坡的茶樹被一排排竹片梳理,宛如一條條綠帶沿著山坡層層疊疊生長,成為一道靚麗景觀。「因為坡地茶園園面坡度大、表土裸露等因素,茶園難以抵擋徑流或降雨衝刷,通過『坡改梯』,為茶園有效地保水、保土、保肥以及今後的機械化操作打好了基礎。」昌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慶琪介紹,通過實施茶園「坡改梯」, 使坡地茶園形成相對梯地,同時,對不成行的茶樹進行移植、補植,通過規範修剪、合理施肥等技術措施改變茶園面貌,維護好茶園生態環境,從而提高茶園效益。

茶產業是歙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由於地理環境和種茶歷史久遠等因素,大多數茶園的茶樹樹齡較長,80%以上茶園分布在高山上,且以坡地茶園為主,基礎薄弱,管理粗放,造成水土流失嚴重,成為制約歙縣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新安江百裡大畫廊規劃建設的短板。今年2月初,歙縣先後在溪頭、深渡等地選擇60餘畝茶園,探索木樁打樁、竹片攔截、泥土填充等生態模式,因地制宜開展茶園「坡改梯」試點工作,並逐步向新安江沿線和重點產茶鄉鎮全面推廣。

山上茶園相連,山下江水潺潺。茶園之間,行行白花枇杷樹錯落有致。新安江畔武陽鄉正口村的一片80畝生態茶園,不僅四面有層巒疊嶂的山林,更有清麗新安江水的滋潤。為提高「坡改梯」茶園綜合經濟效益,正口村在茶園內發展枇杷、油菜等「林下經濟」,促進治山理水與治窮致富有機結合,讓越來越多的百姓從中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實惠。「結合『坡改梯』水土保持項目,我們將原來跑水、跑土、跑肥的茶園進行改造,同時,套種經濟作物的生態茶園,收益也會更高。」在生態茶園裡套種白花枇杷樹的武陽鄉正口村村民王國良說:「『坡改梯』後既護坡固土,又提高土壤肥力,管理也更省時省力。」

今年,歙縣在沿新安江鄉鎮和重點產茶鄉鎮開展「坡改梯」項目,對坡地茶園進行修復改造,總共實施面積3428畝,計劃投入資金750萬元。項目實施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由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實施,計劃於今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對於驗收合格的項目單位,根據實際工程量造價,按照每畝2000到2500元的標準,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兌現扶持政策。「通過坡改梯項目的實施,使茶樹成行、梯地顯露,有效的改觀茶園外觀雜亂的面貌,有效的攔截水土肥的流失,便於機械化操作和人工作業,同時保護新安江百裡大畫廊的秀美風光,確保新安江流域水質持續向好的發展,融合茶旅發展規劃,帶動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歙茶產業發展中心農藝師莊玲芳說。(凌利兵 吳嘉成 莊玲芳)

【來源:歙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歙縣岔口鎮:守護一山好茶 走上綠色生態致富路
    四年前,誰也未曾想到,那個昔日荒草叢生的高山坡,竟然會變成數百畝的生態茶園基地?依託茶園,當地村民們不但可以享受土地租金,還能賺取務工收入。而在黃山市歙縣岔口鎮周家村海拔800多米的500多畝高山有機茶園地內,連日來,當地村民正在開展冬季開溝、施肥工作,忙碌著進行茶園冬季管理,為2021年茶園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而參與茶園管護的村民,特別是貧困農戶每人每天還可掙到100元的冬閒勞務工資。「農閒時,在這裡幹活一年有四、五千塊錢的收入。原來這些地都荒在這裡,現在有了這個基地,大家都有錢賺了。」
  • 歙縣特產有哪些?已知的30種歙縣特產名錄,不愧為徽商故裡!
    據統計,安徽歙縣特產包括不限於黃山毛峰、三潭枇杷、歙硯、徽墨、歙縣燒餅、金竹貢菊、徽州竹編、三口蜜桔、長陔山芋幹、黃山白茶、長香燒餅、富岱楊梅、問政山筍、金絲琥珀蜜棗、徽州毛豆腐、雞公尖柿餅、阿剛麥餅、徽州臭鱖魚、三口蜜桔、徽州雪梨、徽州石雞、徽州圓子、魔芋豆腐、花菇石雞、頂市酥、桃源玉條糖、凍米糖、芝麻糖、幹蕨菜、觀音豆腐等30種名優土特產
  • 好山好水出好茶 五指山市立足生態優勢布局茶產業
    好山好水孕育上品紅茶 自魏晉南北朝制茶工藝興起開始,春茶便備受茶客推崇。以致有茶客戲言「喝上一口早春茶,能比旁人更早進入春天」。而地處海南中部的五指山山地邊緣和東部、北部低丘臺地的春意,則足足比內地早了數月。 尤其在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的五指山山區,繚繞的霧氣在一脈相連的峰巒間不斷湧動,更是造就出獨特的高山雲霧茶。
  • 歙縣老竹大方茶企組團出徵2020第十三屆安徽國際茶產業博覽會
    神秘的北緯30度地球上神秘的北緯30度是一條出好茶的黃金地帶。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避暑旅遊目的地——歙縣三陽鎮,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生態優良、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天下名山(黃山)名湖(西湖)間的黃金分割點,皖浙交界,毗鄰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
  • 安徽茶農組團來濟薦好茶 「濟南泉歙縣茶」山東推介暨萬人品鑑會舉行
    舜網訊 8月1日下午,由歙縣人民政府、黃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濟南泉歙縣茶」山東推介暨萬人品鑑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然而,洪水無情,人間有愛,堅強的歙縣茶人在全國各界人士的關懷下,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歙縣茶人屹立不倒,7月30日,歙縣十家茶企攜著全縣20萬茶農的愛與期待,組團出徵2020中國(濟南)第十四屆國際茶產業博覽會暨第八屆茶文化節,用實際行動向全國關心和支持歙縣的愛心人士表達最真摯的感激之情。
  • 福鼎佳陽畲族鄉:種好有機茶,帶富眾鄉親
    福鼎佳陽畲族鄉探索「企業+農戶+茶園」利益聯結機制,推進佳陽貢眉品牌建設種好有機茶,帶富眾鄉親東南網9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蔡雪玲 丁鵬)天湖山海拔700多米,山勢緩升,茶園綿延,光照充裕
  • 歙縣茶企即將組團出徵2020濟南茶博會!
    為加強歙縣和山東茶葉市場經貿交流與合作,提高歙縣茶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佔有率,縣委縣政府組織10家茶企組團參加本屆茶博會。茶博會廣告圖 茶博會期間,將於8月1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濟南泉•歙縣茶」山東推介暨萬人品鑑會與歙縣茶葉、旅遊、招商引智專場推介會活動。
  • 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包含14方面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向全國分享試驗區「先行者」們的改革樣本。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初冬時節,江西萍鄉市蘆溪縣源南鄉思古塘礦區生態修復區,3000多畝的煤矸石上遍植的贛南臍橙樹果實纍纍。當地投入6000多萬元治理廢棄礦山,並引入臍橙種植大戶,建立產業扶貧基地,解決礦區近百人就業。「以前這裡到處開挖,如今種上了贛南臍橙,為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產業扶貧探出了一條新路。」蘆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鍾聖國說。
  • 人民日報: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核心閱讀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三省探索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
  • 綠水青山 讓更多人愛上浦城生態好茶
    2015年開始,通過多年的制茶經驗積累和根據市場需求,我對做茶有了一個重新理念定位。把製作『高品質健康好茶』作為今後做茶的目標方向,致力於生產製作高山生態野茶系列的綠茶、紅茶、白茶和巖茶。」鄒金妹介紹,她家現自有茶山200畝,其中純天然野生茶25畝、無公害生態茶30畝。
  • 好茶配好水,幾種常用泡茶水的區別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蘇軾《望江南》中國人是最愛品茶的,幾乎人人都會泡茶,但卻並非每個人都能泡出好茶。因為,好茶要配好水,茶的清香甘醇才能得以發揮。自古就有好水泡好茶的說法,那麼好水的標準是什麼呢?主要從水質的清活和水味的甘洌等方面來判斷。
  • 「臺灣藍鵲茶」:喝出流域好生態
    一片茶園,如果不施用農藥、化肥,可能會遭受蟲害,影響產量和茶農收入,但如果施用農藥、化肥,又可能會影響茶葉品質與人體健康,甚至危害所處流域的生態環境。  能不能既要「一碗好茶」,又留住流域「一灣好水」?「臺灣藍鵲茶」的故事值得品味與借鑑。
  • 華璽集團總裁何力生:貴州出好茶,更出乾淨茶
    近些年,貴州茶名聲鵲起。早前,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輪番播出貴州茶紀錄片——《黔茶》。該紀錄片向人們全景展示了貴州茶與地理、茶與人文、茶與歷史、茶與風物等內容。通過紀錄片的講述,讓國民深刻了解貴州珍貴的茶文化,更是達成了「貴州出好茶」這一普遍共識。
  • 如何辨別好茶?好茶的標準有哪些?
    一、健康安全 茶葉首先要保證健康和安全。茶葉本應有益健康,但種植茶葉和制茶卻未必有益健康。為追求更大的效益,忽視生態環境,而大量出產造成茶樹營養成分單一等不良後果,不利於好茶的形成。因此好茶的第一尺度,必須種在原生態環境下,最少也要種在無公害茶園中。 二、適合自己的身體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和茶鹼,對腸胃、神經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它們往往差別很大。
  • 戀上一方好生態 243種鳥兒棲息南充
    戀上一方好生態 243種鳥兒棲息南充在發現的野生鳥類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有20餘種全市750多萬畝森林、5萬公頃溼地、298公裡嘉陵江……近年來,隨著南充生態環境變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到南充「定居」。
  • 安溪鐵觀音的五連冠:好生態、好品質、好品牌
    這得天獨厚的生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安溪縣委、縣政府精心呵護結出的累累碩果。 安溪縣著眼於茶產業的永續發展,護好生態,構築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防火牆」。 築牢生態屏障。從縣域大生態—茶山綠化—茶園小氣候—綠色生產技術推廣四個層面立體推進,建成高標準生態茶園35萬畝,為茶葉上好生態底色。
  • "品味歙縣•自在鄉村"‖茶鄉歙縣,小黃板保駕大產業
    歙縣溪頭鎮是名優茶「滴水香」的核心產區,產區分布在位於神秘的北緯30°線上的南雲尖(又叫上陽尖)山脈中,最高海撥1400多米。又是一年新茶上市季,這裡便成為各路茶商紛擁而至的尋茶熱地。歙縣溪頭鎮「滴水香」茶核心產區——鯽魚背高山茶園↑據了解,歙縣正進行全面推進全域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提升歙縣茶葉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打響歙茶品牌。
  • 冬季,給茶花喝2種「茶」,開花更豔也更大
    所以針對茶花開花大小這個問題,今天咱們就給大家支支招,就給茶花喝2種茶,那麼它就可以開花更豔也更大了,一起來看看是是哪2種茶吧!所以接下來我們看看怎麼製作土豆水''茶''。首先選好一個土豆,將其切碎小塊了之後,再將其放在大碗當中,接著再放入清水,然後將其放置到隔夜,第二天的時候,土豆當中的一些成分被浸泡出來之後,就可以拿來澆茶花了,茶花會很容易長旺。開花也會更加豔更加大。
  • 是什麼讓雲南西雙版納種茶毀林事件頻發?
    2020年5月,雲南省政府印發《雲南省非法侵佔林地種茶毀林等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省範圍內對種茶毀林現象進行為期6個月的專項整治。經過此次專項整治行動,村民已經意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是法律的要求,毀壞林木是違法的行為,「越來越多的村民對保護生態環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許多村寨都自發成立了督察隊,或者制定村規民約,自覺加強本村種茶毀林行為的監督管理。
  • 造就世界一等好茶 | 茶聖居的茶好在哪?這就告訴你…
    The Tea In Taiwan茶在臺灣 ——「臺灣好茶」能稱得上好茶,自然是「喝著舒心,才是最好的味道」。當然,從外觀而言,好的茶葉緊結、整齊,形狀相仿。真正的臺灣好茶,泡開後,香氣優雅、滋味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