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出售阿拉斯加是戰略短視?看看現在的地圖,才知道這個決定有...

2020-12-09 騰訊網

俄羅斯是一個有領土收集癖的國家,在上千年時間從一個小小的基輔羅斯發展為橫跨亞歐兩洲的龐大國家。從擴張地圖上可以看出,俄羅斯掠奪土地根本目的是為了奪取出海口,北冰洋、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黑海、波羅的海、巴倫支海,凡是靠海的土地都想據為己有。如果不是蘇聯侵略阿富汗戰爭失敗,那麼俄羅斯就集齊四大洋的出海口了。事實上也並非全都如此,俄羅斯在擴張歷史上也曾主動放棄土地——出售阿拉斯加。

美國購買阿拉斯加是為了支付軍費

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是美國的一塊飛地,被加拿大分割成兩塊,很容易被人忽略,但實際上,阿拉斯加是美國第一大州,人均GDP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州,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漁業、礦業、林業和旅遊業發達,而這塊土地,是美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從沙俄手中買過來的。

事情的起源是1860年美國內戰。南北內戰爆發後,歐洲列強橫加幹涉,秘密支援南方政權,企圖分裂美國,英法還派出一支艦隊幫助南軍封鎖北軍海岸線。危急時刻,林肯向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求援,出於戰略考慮,沙俄出動了一支艦隊,極大地震懾了英法聯軍,為北軍扭轉戰局贏得了寶貴時間。

威廉·亨利·西華德

按照約定,美國政府需向沙俄支付720萬美元的軍費,但美國憲法沒有賦予總統支付戰爭費用的權利,時任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提出購買阿拉斯加的土地,用這種方式避開美國法律的制約。1867年3月,美俄達成協議,以每英畝土地2美分的價格買下了阿拉斯加俄美公司的主權,獲得陸地148萬平方公裡、海洋23萬平方公裡,總價值720萬美元。而且美國也沒有支付現金,而是開了一張空頭支票,到最後這筆錢也沒有到沙俄手裡。

在今天看來,西華德這筆買賣賺到家了,但在當時卻招致一片罵聲。當時阿拉斯加的價值還沒有被發現,在人們看來就是一片蠻荒,因此被譏諷為「西華德的冰箱」。後來隨著阿拉斯加發現黃金,掀起一波淘金熱,這些負面聲音才慢慢平息。

俄羅斯放棄阿拉斯加是為了鞏固遠東

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

促成這筆交易的俄方關鍵人物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他曾在1847年-1861年出任東西伯利亞總督。此人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指揮俄軍挫敗了英法聯軍突襲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軍港、奪取遠東的陰謀,在俄軍大敗之中取得了為數不多的勝利。1858年,穆拉維約夫趁清政府陷入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際入侵遠東,迫使清政府籤訂了俄《璦琿條約》,奪走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以及庫頁島等15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他本人因此被沙皇授予伯爵封號。

5000盧布紙幣上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

穆拉維約夫是俄羅斯向遠東擴張的主要推手,幫助俄羅斯獲得了在太平洋上的出海口,戰略意義重大,因此在2006年被俄羅斯中央銀行用作5000盧布紙幣上的圖案,也足見此人戰略眼光之毒辣。這樣一位戰略大師,為何會做出售賣土地的蠢事呢?

沙皇時代的阿拉斯加

事實上在1867年以前,俄羅斯是有向北美擴張的野望的。俄羅斯與北美大陸之間只隔著一道白令海峽,最短距離只有3公裡,小船即可橫渡,完全不影響兩地交流。1741年發現阿拉斯加後,俄國人就開始踏足北美大陸,並於1799年成立阿拉斯加俄美公司,全權管理包括加利福尼亞在內的北美大陸西海岸,以及夏威夷群島、薩哈林島南部和阿穆爾河口等地,以及勘察加半島、阿拉斯拉和阿留申群島,權力巨大。

出售阿拉斯加協議籤署現場

為了鞏固在北美大陸的統治,俄國於1812年在舊金山修建要塞,作為南下擴張的前進基地,試圖與西班牙和英國爭利。迫使俄國北美戰略作出改變的1840年中英戰爭,清政府在戰爭在戰爭中落敗,被迫接受英國的五口通商。英國打開中國大門令俄國感到不安,在《南京條約》締結的第二年,也就是1841年,阿拉斯加俄美公司就將舊金山羅斯要塞出售給了美國人,放棄了向南擴張計劃。

放棄阿拉斯加是一個英明決定

出售阿拉斯加支付的支票

1847年,穆拉維約夫出任東西伯利亞總督,向沙皇建議放棄在北美的領地,收縮力量鞏固遠東,同時結好美國對抗英國,但沒有得到沙皇的同意。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後,這一建議才得到認可,根本原因是,俄羅斯的領土實在太大了,已經遠遠超過當時社會發展水平所能掌控的極限。莫斯科到阿拉斯加的陸上交通線長達1萬多公裡,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統治,非但無法獲取阿拉斯加的資源,反而成為俄羅斯的負擔。事實上在海陸空交通極度發達的今天,俄羅斯對遠東的控制力也是非常低下的。

1866年12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接受了外長哥爾恰科夫的建議,把阿拉斯加轉讓給美國,雙方都達成了各自的目的。在今天看來,俄羅斯放棄阿拉斯加是一次非常英明的戰略收縮,即使不賣給美國人,俄羅斯也是守不住阿拉斯加的,還有可能因戰線過長而導致遠東地區防禦薄弱。

海參崴

放棄阿拉斯加後,俄羅斯大力經略遠東,遷移人口前往黑龍江以北開墾土地,在當地推行俄語,並組建了一支12000人的騎兵進行防禦。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內 ,俄羅斯就徹底消化了遠東,海參崴也永遠地成了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

相關焦點

  • 720萬美元賣掉阿拉斯加,不知道俄羅斯現在後不後悔?
    大家都知道,阿拉斯加曾經是沙皇俄國的領土,若不是1867年沙皇俄國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那現在的俄羅斯也許就會是地跨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國家,領土也會因此增加171.7萬平方公裡。
  • 俄羅斯為何收回了克裡米亞,卻沒有收回阿拉斯加?
    首先要明確的是,不同的歷史事件有著完全不同的背景與深層原因,我們不能把克裡米亞和阿拉斯加都簡單地看成俄羅斯失去的土地。這兩個地方的確在歷史上一度歸屬於俄羅斯,但是卻是在不同條件下,出於不同的因素才引發的類似的結果。
  • 追悔莫及的俄羅斯:當年為何把阿拉斯加賤賣給美國?
    但是,俄羅斯從來沒有在阿拉斯加進行過徹底的殖民,因為在當時,受科學技術條件所限,人們還不知道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阿拉斯加這個地區並沒有給俄羅斯帶去多少看得見的利益。 但是,我們今天知道,阿拉斯加東接加拿大、北靠北冰洋,南靠太平洋,西部與亞洲大陸隔白令海峽相望,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與軍事地位; 在資源與礦產方面,阿拉斯加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金、銀、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物儲量豐富,同時,阿拉斯加的石油、天然氣與煤炭資源儲量也非常可觀; 而阿拉斯加還擁有數量極多的高峰
  • 沙皇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賣國嗎
    沙皇俄國與美國在華盛頓籤署了以720萬美元出售阿拉斯加的協議。根據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美國總統安德魯·詹森派委託人在華盛頓籤署的協議,阿拉斯加以720萬金美元的價格脫離俄羅斯帝國。當時,這約合1100萬盧布。同時,美國在9個月內付清這筆錢。阿拉斯加轉讓條約籤訂以現在人的眼光看,這筆交易實在是太便宜美國了。
  • 阿拉斯加的買主若不是美國,俄羅斯能把這片土地要回來嗎?
    阿拉斯加的買主若不是美國,俄羅斯能把這片土地要回來嗎?首先我們看看阿拉斯加在哪: 地圖中部顏色較深部分為阿拉斯加,美國領土
  • 俄羅斯當年是如何發現阿拉斯加的?
    在他臨終前,還想知道,這塊大陸能延伸到什麼地方?是否與美洲大陸相連?紅色為第二次航線圖一個星期過去了,他們一無所獲,白令隱隱有一種不詳的預感。他決定不再浪費時間。航線折向東北,去尋找美洲大陸,這才是這次探險的主要目的,也是白令一直夢寐以求的理想。
  • 俄羅斯當年為什麼要賤賣阿拉斯加,美國又是如何開發阿拉斯加的?
    大家打開這世界地圖,尤其是看到這美洲地圖的時候會發現這北美洲的西北角上,也就是在加拿大的西邊,有一塊切割的非常整齊的領土,這塊領土就叫阿拉斯加。它是美國的一個州,跟美國的本土離得還挺遠的,那麼它為什麼會脫離開美國的本土?
  • 買下阿拉斯加,到今天美國賺了多少倍?
    而阿拉斯加的人口僅有75萬人左右。現在,阿拉斯加作為美國最大的州,對美國相當重要,因為阿拉斯加除了擁有極其豐富的資源,更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但是,俄羅斯出售阿拉斯加非常不順利,因為在十九世紀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接手阿拉斯加這個不毛之地。直到1867年春天,因為俄羅斯在南北戰爭的關鍵時刻派出了艦隊遠道而來開進紐約港,為聯邦政府站臺。北方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並最終贏下了戰爭。最終美國算是為了報答俄羅斯的救命之恩,由亞歷山大二世和美國政府籤署了阿拉斯加的買賣合同。
  • 阿拉斯加,你們敢相信它以前是俄國的麼?怎麼現在歸屬美國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土面積越大越好,而19世紀的俄國卻主動將這塊地以最便宜的價格賣給了美國,現在俄羅斯政府再談到阿拉斯加半島的時候表示後悔不已。整個阿拉斯加半島的面積超過150萬平方公裡,比英法德三個國家國土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而當時的沙皇政府卻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與美國爽快籤訂了出售阿拉斯加半島的協議。
  • 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再次接近關島和阿拉斯加
    最近隨著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再度緊張,西方媒體熱烈炒作俄軍飛機在歐洲地區的「頻繁活動」。昨天,美國媒體又爆料,12月8日、13日,有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再次飛近美國本土和歐洲北約國家。美國沒有派遣戰鬥機攔截接近關島的俄轟炸機。
  • 1867年,美國買下阿拉斯加,今後俄羅斯還能把此地再要回來嗎?
    很長一段時間,阿拉斯加並未開墾,美國也沒重視,直到二十世紀美國在此發現儲藏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其他資源,美國才發現,原來阿拉斯加是塊寶地。無法要回的原因俄國賣出後,一直到沙皇下臺,並沒有後悔之意。但蘇聯建立後才意識到,阿拉斯加對蘇聯戰略有多麼重要。
  • 阿拉斯加本是俄國領土,怎麼就成了美國的?這事俄國人至今都後悔
    我們在看地圖時會發現,美國的阿拉斯加州與美國本土的距離比較遠,與俄羅斯的距離比較近(只隔著白令海峽)。其實阿拉斯加這個地方最早是沙皇俄國的,到了1854年,沙皇俄國被工業革命裝備的英法聯軍打的連連敗北,老沙皇尼古拉一世據說也因此服毒自殺,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繼位後,覺得阿拉斯加這個地方與英國的殖民地——加拿大太近,覺得不安全,就想賣掉。當時的人們都認為阿拉斯加一點用處都沒有,的確,那個地方寒冷地偏,確實看不到什麼用處。
  • 當年俄羅斯為何以720萬美元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因此,1857年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召開會議探討,決定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賣點錢補貼「家用」還可以獲得美國的友誼,並且還能打消與英國對抗隱患。但美國當時內戰風險問題突出,對於內戰之外的事情並不太關心,所以當時俄羅斯急於想賣也賣不成。
  • 俄羅斯對美示威,為什麼派出的轟炸機飛到阿拉斯加,而不是關島?
    眾所周知,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是針鋒相對,兩國從冷戰時期就是敵對關係,只不過當時是蘇聯,一直持續到現在。美國在國際上經常會對俄羅斯進行圍追堵截,比如派出F-22戰機駐紮在歐洲,以及航母戰鬥機在俄羅斯附近海域進行巡航。當然,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
  • 阿拉斯加VS關島, 為何俄羅斯每次威脅美國總喜歡飛阿拉斯加
    如果常常關注時事,瀏覽國際新聞,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俄羅斯一旦和美國發生了一點矛盾或摩擦,俄羅斯就會出動它的戰略轟炸機在美國的阿拉斯加周圍進行繞行。很多人都會疑惑,俄羅斯既然是要對美國進行抗議和威脅,為什麼不派遣戰略轟炸機去關島進行繞行,反而是去阿拉斯加。
  • 美國購買阿拉斯加吃了大虧,很久後才發現撿到了寶,真是這樣麼?
    雖然美國現在的嘴臉很不討喜,但這不意味我們的頭腦中就要被灌輸假歷史,畢竟讀者是無辜的。1867年3月30日,美俄籤訂條約,阿拉斯加納入美國版圖,很多文章都說當時的美國吃了大虧有苦難言,很久以後美國才發現撿到了寶,真的是這樣麼?我們不講今天,只講當時的狀況,這種論調顯然是極其錯誤的。
  • 阿拉斯加是怎麼屬於美國的,如果現在它屬於俄羅斯那會怎樣?
    阿拉斯加是沙俄時期的探險家維特斯·白令在探險時發現的,1784年俄國人在三聖灣建立居民點。該地區1799年起屬於俄羅斯。在俄國獲得這片土地之後的100多年裡,阿拉斯加都是不毛之地,並沒有給俄羅斯帶來任何收益。
  • 俄羅斯最東邊,有無北冰洋航道,通往歐洲?
    不看地圖不知道,一看地圖嚇一跳。世界兩大強國——北美洲的美國(綜合強)與橫跨歐洲與亞洲的俄羅斯(單純軍事強),竟然是鄰國。俄羅斯在亞洲的東北部,與美國在北美洲的西北部,隔著一條並不算很寬的白令海峽,成為鄰國。俄羅斯在白令海峽有個島嶼——拉特曼諾夫島,美國在白令海峽有個迪奧米德島,二島的直線距離,最近也就4公裡。
  • 阿拉斯加是如何成為美國領土的
    在這樣的局面下沙俄迫切需要重振國內經濟,而出售阿拉斯加正是沙俄緩解國內財政困難的措施之一。然而解決財政困難的方法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出售國土呢?這可不像北極熊的一貫風格。另外為什麼最終選定被出售的是阿拉斯加呢?沙皇俄國是當時全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從歐洲的波羅的海跨越整個東歐平原和廣袤的西伯利亞,直到渡過白令海峽延伸到北美的阿拉斯加。
  • 世界地圖上為什麼會有兩個美國,而且還一大一小?
    地圖上的兩個「美國」,一個是美國本土,另一個則是美國的海外飛地,也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阿拉斯加很多人在看世界地圖時總是疑問:為什麼地圖上有兩個美國,而且是一大一小。其實這兩個美國,大一點的是美國本土,小一點的則是美國最大的海外飛地——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