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的進程中,如何貢獻「文旅動力」?6月1日,在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下,寧杭生態經濟帶自駕車旅遊研討會在寧舉辦。會上提出了共建「長三角自駕1號路」的建議,決定沿著寧杭高速公路,整合沿線六市豐富的文化和旅遊資源,打造出長三角最美的「1號公路」。
會上,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長三角自駕遊與房車露營合作發展聯盟,江蘇省自駕遊協會、浙江省自駕車旅遊協會,以及寧杭生態經濟帶沿線的旅遊資源機構、自駕遊俱樂部、OTA機構、媒介傳播機構等相關負責人齊聚金陵,深入貫徹今年3月30日在南京舉行的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論壇的會議精神,以全新的視角來謀劃和推動寧杭生態經濟帶文化和旅遊業的發展。
自駕遊協會代表
華東六省一市自駕車旅遊協會聯盟主席、浙江省自駕車旅遊協會名譽會長羅香波:
沿著「1號公路」拉伸做寬,輻射到長三角及周邊更多地區
寧杭生態經濟帶沿線涉及江蘇、浙江6個市,被稱為長三角的「綠邊」。如何把「綠邊」變成「金邊」,自駕遊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它對周邊旅遊、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的帶動相當大。
如果能通過寧杭生態經濟帶自駕車主卡的嘗試,在一體化的思想指導下,打破行政區域阻隔,打破資源稟賦不同,打破政策尺度各異,形成一卡遊全程、一卡刷全域、一卡行無憂,將會為長三角自駕遊的一體化發展,樹立新標杆、探索新路徑、構建新模式,將會形成名符其實的「長三角自駕1號路」。
未來沿著這條「1號公路」,不僅僅是浙江和江蘇兩省出效益,還要和安徽、上海等長三角及周邊地區聯動起來,「拉伸做寬」,在整個長三角地區打造最美「1號公路」,輻射到更多的沿線及周邊地區,在全國做出知名度。
江蘇省自駕遊協會副會長潘松濤:
沿著寧杭這條「綠邊」,把「含綠量」變成「含金量」
在寧杭生態經濟帶的建設中,文旅產業無疑是一股強勁的動力。根據2018年《長三角旅遊發展報告》,2017年長三角地區旅遊總收入為 3.16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8.77%,同比增長16.6%。
有媒體報導,我國自助遊、自駕遊目前已經佔據出遊總額的80%。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出「長三角自駕1號路」,是沿著寧杭這條「綠邊」,把「含綠量」變成「含金量」的一次非常好的嘗試。
希望接下來,沿途相關城市的政府部門能夠打破行政區化界限,推動公共服務、數據信息的共享共用。搭建各種產業合作平臺,強化市場的作用,建好長三角文旅產業的「朋友圈」,各地企業攜起手來,合作共贏,促進文旅融合大發展。
景區、企業代表
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副總李建坤:
利用沿途服務區,打造「1號公路」品牌形象展示店
美國西部有一條著名的自駕「1號公路」,連接著舊金山和洛杉磯,沿途美景如畫,舉世聞名,吸引了全球各地遊客前去「打卡」。許多人都是先坐飛機到當地,然後落地租車自駕。
我們的「長三角自駕1號路」,將沿著寧杭高速公路,率先整合寧杭沿線六市——南京、鎮江、常州、無錫、湖州、杭州沿線豐富的文旅資源,是一條美麗的「綠邊」,完全可以作為長三角最美自駕「1號公路」來打造,並在國內外叫響品牌。
為了更好地宣傳推廣這個品牌,可以沿著寧杭高速公路,在路邊服務區打造品牌形象展示店,把沿途6個城市的景區、酒店、非遺文化、文創產品等都放進去。許多車主在服務區加油、歇腳時,不經意間就會看到這些好的資源。
湖州市原鄉假日小鎮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華:
標註出沿線景區,完善車輛維護和救援服務
根據我們景區的大數據統計,目前有七成遊客是通過自駕遊到達景區,其中超過80%的遊客來自長三角區域內。打造「長三角自駕1號路」,可以為我們這些沿線景區帶來更多的人氣和知名度。
如何讓「1號公路」吸引更多的自駕遊客人?沿線各城市的文旅部門應該和交通管理、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門一起,出臺相關政策,完善系列配套,在這條路上,事先把「點位」設計規劃好,完善導引路牌,標註出沿線景區,打造好車主休息服務區,完善車輛的維護和緊急救援服務等。
包括在一些地圖、自駕手冊上標註出「長三角自駕1號路」,把相關的資源、信息都放進去,比如有哪些可以值得去的景點,哪些適合休閒度假的地方,哪些具有鄉土、歷史、人文風情的「看點」,把它們梳理出來,提前告知遊客。讓「1號路」吸引來源源不斷的客流,帶動周邊文旅產業的發展。
全國百強自駕俱樂部、南京樂遊會俱樂部總經理劉波:
沿途可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樁,鼓勵低碳出行
旅遊業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總潮流,與發展綠色產業相適應,是當之無愧的朝陽產業。發展旅遊業可帶來大量的客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助於促進當地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在打造長三角自駕最美「1號公路」的過程中,希望要注重生態保護,呵護好這條「綠邊」。希望相關部門能在沿途建設一些電動汽車充電樁等配套設施,鼓勵越來越多的車主開著電動汽車,低碳環保、自駕出行。
文旅部門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夏軍:
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打造長三角自駕最美「1號公路」
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新時代背景下,文旅產業作為幸福產業、綠色產業,在高質量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承擔著新的歷史使命。
對文旅產業而言,寧杭生態經濟帶中蘊含著大好機遇。寧杭沿線地區不僅擁有森林覆蓋率高達37.6%的生態資源優勢,經濟上也獲得了長足發展、民生富裕。沿線每個城鎮都有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景點,形成了一條極具吸引力的「生態旅遊廊道」。同時,寧杭線的交通、旅遊配套設施也很完善,江浙一帶住宿、餐飲和購物條件也都不錯。寧杭生態經濟帶依託長三角巨大的優質客源,文化和旅遊市場發展潛力很大,加之隨著國民休假制度的調整完善,自駕遊、自助遊、周末遊、休閒遊市場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寧杭生態經濟帶涉及兩省六市,文化和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在現有區域文旅合作模式下實現新的突破,一方面需要繼續深化政府主導下的城市間協調發展機制;另一方面,更需要市場的跟進,企業的參與,文旅產業各要素的協作。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各城市之間加強協作,政府和市場共同發力,共同包裝產品線路,提供優質服務,打造出一批集健康、休閒、文化於一體的落地線路產品。
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金衛東:
讓遊客在「1號公路」上享受到最貼心的服務、最放心的駕駛
「我們爭取用一到兩年時間,打造好長三角自駕1號路,形成長三角甚至國內外的知名生態旅遊品牌,爭取做成長三角最美的『1號公路』。」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金衛東對研討會做了總結髮言。
寧杭被稱為長三角的「綠邊」,生態資源特別是旅遊資源豐富,如何把「綠邊」變成「金邊」、「銀邊」?他表示,在建設寧杭生態經濟帶中,發展文旅產業是很重要的一個突破口,自駕遊更是一個好的切入口,自駕遊客人逗留時間長,消費能力旺盛,對「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相關產業的拉動很大。
他提出,沿線六市共建「長三角自駕1號路」,要完善相關的配套、服務設施,讓遊客開車暢行在這條「長三角自駕1號路」上時,除了能欣賞美麗風景外,還能享受到最貼心的服務、最放心的駕駛、最便捷的信息,得到最及時的救援。
接下來,南京市文旅部門要與沿線五個城市的文化旅遊部門攜起手來,在信息服務、宣傳推廣和產品開發上協同合作;聯合交通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為遊客做好服務,比如在沿途服務區打造「自駕遊服務中心」,完善電動汽車充電樁等設備。還要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充分調動行業的力量和市場的力量來推動這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