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秦陵兵馬俑真正主人?不是秦始皇?可能是秦宣太后

2020-12-25 小明和你一起去旅遊

秦始皇兵馬俑,可以說是中國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精神瑰寶,更是世界考古歷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中外學者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蹟」。以前,我們都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其實這個說法在歷史學界是有所爭議的,有的說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有的人則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國的一個女人的,她就是秦宣太后。

歷史學者陳景元用了近四十年的時間來證明: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而是比他早半個世紀的秦宣太后的。為什麼說兵馬俑不是秦始皇的呢?

根據《通志》記載:「秦制水德,服尚鈞黑」。也就是說秦人比較崇尚水德,以此對應的就是黑色,他們穿的衣服、盔甲大多都是黑色的。而兵俑的衣服卻五顏六色:在發掘時,很多俑的身上還殘留著一些顏料,並且從顏料的位置和顏色判斷,他們的衣服是五彩斑斕的,這很明顯與秦始皇喜歡黑色的習慣有所不同。

其次是不見「車同軌」。戰國時,各國車軸的尺寸不同,路面形成的車轍也不同。車軸有別,互不通車。不同車轍的路,是拒敵於國門之外的最好辦法。因此車同軌是秦始皇完成統一後的重要舉措。但是兵馬俑裡面的車輛車輿的尺寸有所不同,車輿的寬度有1米、1.1米、1.2米、1.3米、1.37米等,秦始皇既然頒布了車同軌的詔令,那麼又怎麼會讓自己的車子尺寸不一呢?

在出土的兵馬俑中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留著茂密鬍子的士兵很多,而這些士兵的精神面貌也很差,壓根沒有精銳之師的樣子。陳景元說,兵馬俑武士形象所反映的精神面貌,除少數可稱得上「樂觀、昂揚」外,絕大多數都表現為情緒低沉、精神憂鬱。很難想像,作為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很難想像他會選擇這樣的部隊來作為自己的陪葬士兵。

據史書記載,秦始皇陵距離兵馬俑坑是「三百仗」,但是這個史料的出處很值得懷疑,並不一定可靠。就算這個史料相當靠譜,那麼這個距離也不對。秦朝的一尺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二十三釐米,那麼三百丈折合現在的距離就是690米,而實際上的距離是1710米,很明顯這個距離是不對的。

陳景元認為,兵馬俑的真正主人很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來自楚國的秦宣太后羋(mǐ)氏。陳景元說,秦俑的一些特點其實是楚風體現,秦宣太后羋八子的老家是楚國,而兵馬俑身上的紅色、紫色就是楚國的服飾風格。秦宣太后當然不會帶著一支軍隊為自己從葬的,那麼這些兵馬俑就不是正規軍隊的性質而是隨從、親兵。這些是追隨秦宣太后多年的士兵,在秦宣太后臨死前就提出了讓近臣陪葬的要求。因此這些俑年齡偏大,精神面貌也不怎麼好。

此外,由於其主人不是秦始皇而是秦宣太后,所以出現車不「同軌」現象就不難理解。俑坑中絕大多數的武士俑,頭頂上都盤著一種「歪髻」:髮髻高高盤在頭頂左側或右側。這與秦陵陪葬坑出土的坐傭和直立俑有明顯差異。這也是陳景元認為羋氏很可能是兵馬俑主人的重要論據。但不管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還是秦宣太后的,他們的雄偉已經讓世人為之震驚。

相關焦點

  • 研究者:秦兵馬俑的真正主人應為羋月
    」的塵封歷史因為《羋月傳》的熱播,再度被翻了出來——原作者蔣勝男透露,其創作《羋月傳》的靈感,來源於《兵馬俑主人之謎》的紀錄片。片中,一位叫陳景元的研究者提出一個大膽的看法,兵馬俑的真正主人並非秦始皇,而是其高祖母——秦宣太后,也就是《羋月傳》的主人公羋月。  昨日,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已經80歲的陳景元表示,他幾乎花費了大半生的時間來研究,自己提出的觀點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你不同意我的觀點,不要緊,拿證據來反駁嘛。」
  • 秦始皇陵之謎:兵馬俑到底是誰的陪葬品
    那麼兵馬俑的主人到底是不是秦始皇呢?如果不是秦始皇又是誰呢?    對兵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這一觀點提出質疑的是南京建築學家陳景元,1961年他曾參與秦始皇陵的保護規劃,1984年他就曾發表文章質疑兵馬俑的真正主人是否是秦始皇,但未得到重視。2006年,他又在《中國科學探險》雜誌第2期發表了《兵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一文,首先對秦始皇葬於驪山腳下提出了質疑。
  • 專家堅持秦兵馬俑主人是羋月:俑坑有不同輪距的車
    前晚,長達81集的長篇巨製《羋月傳》落下帷幕,"秦宣太后"羋月大規模修建兵馬俑的劇情,堪稱"創舉"。原因是在考古與歷史學界,1974年兵馬俑出土後即被官方"定論"為秦始皇是其主人。而電視劇採用的這個劇情其實是有強大的學術依據的--近40年來,建築學者、歷史學家陳景元一直堅持不懈向歷史與考古界提出"兵馬俑的主人不是秦始皇,是秦宣太后"的觀點。
  • 劉宏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品的說法可能有誤?
    到現在,還在堅持「反主流」,並且進一步明確提出,兵馬俑,更可能是比秦始皇早死大幾十年的秦宣太后的陵寢陪葬。對這個「異議」,筆者個人持支持態度。不支持,也就不寫這篇文章了。寫寫、捋捋,看是不是真有道理。雖沒明確說,那些「在制」的人俑,是為老太太自己的陵寢所備,更沒對那些人俑跟後世發掘出的兵馬俑做任何「說明性對接」,但衍射出的意思,應該是很明顯「吸納」了關於兵馬俑是為秦宣太后所做的「學界異聲」。這肯定是「有意」的。即:電視劇主創或者原著小說作者,應該肯定是注意到了關於兵馬俑「主人」的「爭議」,並且採納了其中非主流一方的說法。
  • 你不知道的秦始皇兵馬俑之謎
    當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時,裡面已經被人為點火燒過,並且很多俑都身首異處,是誰提前進入其中放的火,並在其中破壞,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只燒1號坑和2號坑,而不燒3號坑?能進入兵馬俑的是什麼人,為什麼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  秦始皇兵馬俑是真人一對一如實對應燒制,每個細節都力求與真人一致,他們為什麼要費盡心力這麼做?
  • 兵馬俑是為羋月修造的? 別笑,專家研究了幾十年
    原標題:兵馬俑是為羋月修造的? 別笑,專家研究了幾十年   兵馬俑是為羋月修造的? 別笑,專家研究了幾十年   近日,因為《羋月傳》的熱播,一段關於「兵馬俑真相」的塵封歷史再度被翻了出來——《羋月傳》原作者蔣勝男透露,其創作的靈感,來源於《兵馬俑主人之謎》的紀錄片。
  • 都說兵馬俑是秦始皇所建,其實不一定,幾個證據就顛覆兩千年歷史
    沒有任何質疑的,這次兵馬俑的發掘再一次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世界文明古國」的名號。然而,這一重大發現也給歷史學界和考古界的學者提出了很多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在提出的問題中最令人感到好奇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秦陵兵馬俑坑是為誰修建的呢?或者說這俑坑的修建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走進秦陵兵馬俑,去了解那些我們知道不知道的「往事」
    今天,絲語就上一碗早晚茶,與你一起聊一聊秦陵兵馬俑的事。說到秦始皇陵相信人們一定會想到兵馬俑,兵馬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有「世界第八奇蹟」之稱,它和萬裡長城是秦始皇留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迷戀之、嚮往之,但同時,也給後入留下諸多難解之謎,甚至是不解之謎。
  • 沉睡千年的秦始皇陵未解之謎
    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屍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燻人的腥味,為了防止腥味擴散,走漏 「風聲」,趙高、胡亥立即派人從河中撈了一筐筐鮑魚,將鮑魚與「屍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  謎團2: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
  • 秦陵真有「活人俑」?出土一尊無頭兵馬俑後,揭開了千古謎題
    不少人可能就會疑問了「秦陵中到底有沒有人殉,秦始皇為何要用陶俑殉葬,而這陶俑可不可能是活人俑」。其實關於這些問題,大多數人都直接否決了,事實上,這些問題學者們曾經也討論過。畢竟關於秦陵最原始記載的《史記》中尤其相關的不過數百字。世人熟知的「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等句子都是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
  • 1974年的今天,陝西臨潼發現秦陵兵馬俑,解開千年之謎
    1974年的今天也就是3月29日(農曆三月初六),在陝西的臨潼埋藏在地底2000多年的兵馬俑被人挖出,千年秦陵也得以重見千日。兵馬俑也就是秦始皇兵馬俑,千年來一直藏在秦皇陵墓中。現在的我們也把兵馬俑稱之為秦兵馬俑或者秦俑,兵馬俑也是中國重點保護文物。兵馬俑位於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一千五百米的地方,1974年兵馬俑的發現引起了中國考古界轟動。
  • 秦始皇兵馬俑的幾大未解之謎,盜墓賊被兵馬俑打死?膽小勿進!
    秦始皇兵馬俑聞名於世,發現時間在1974年3月份,被稱為世界十大古墓之一,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位於如今的陝西省西安市。秦始皇自13歲即位就開始為他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直到他50歲死去,共修了37年。
  •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史書上為何沒有記載?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所以會出現大量雕塑陪葬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秦朝之前,中國還保留這用人來殉葬的習俗,但是在秦朝時被廢除了,所以用來雕塑代替人殉葬。這樣一來,問題就很好回答了,不是因為史書上沒有記載兵馬俑的存在,而是不能記載。
  • 揭秘秦陵兵馬俑中陶瓷工藝之謎,其他謎團你知道嗎?為你揭秘!
    秦始皇統一了政權,建立了封建社會,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的皇陵在陝西的西安,當初這麼一位始皇帝,埋葬的時候,有無數的奇珍異寶陪葬,但是因為很多的原因,雖然探查到了他的陵墓,但是現在,依舊沒辦法開採。兵馬俑並不是實心的想必很多人都覺得兵馬俑是實心的,秦俑的上半截,即頭、軀幹和臂部是空心的,而下半截,即腿、腳是實心的。
  • BBC稱秦始皇陵墓兵馬俑靈感可能源於古希臘
    英媒稱,中國和歐洲最早的接觸,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13世紀的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但陝西秦陵的兵馬俑提供的新線索可能把這個時間提前到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人比馬可波羅早1500年就開始跟中國接觸、交流。
  • 為什麼不打開秦始皇陵?致命毒物和千古謎題,困擾著考古學家
    因此秦始皇陵寧願讓它就保持這個樣子封著,也不能隨便說挖就挖,只能等未來科技更加進步之後能夠確保文物和環境不受影響才有可能對秦始皇陵開封。現在也是個未知數,是個千古謎團。雖然根據文獻記載我們已經通過電腦模擬出了秦始皇陵的大致範圍和大概的樣子,但是一切都還是基於歷史文獻,而歷史文獻並非影像記錄,並且由於都是後世人撰寫,對秦陵地宮的範圍大小說法也不一,且未必精準。
  • 秦始皇陵兵馬俑,三大世界未解之謎埋葬千年,千軍萬馬栩栩如生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二十一世紀,世界上仍然有著許多的未解之謎沒有被解開,外星人、水怪暫時不用去說,僅僅是那麼造型奇怪、工程浩大的古代陵墓,就已經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實地考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秦皇陵中的兵馬俑,這個世界級的著名旅遊景點到底隱藏著的哪些神秘的未解之謎。
  •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揭開羋月和秦始皇的真實關係
    羋八子也稱宣太后,相傳羋八子城府極深,雄才大略,在秦國把持朝政、呼風喚雨近40年。中國歷史上,太后這個稱謂始見於她,太后專權亦自她而始,實為千古太后第一人。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後生活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後逐出宮,羋月和弟弟羋戎在宮中躲過了一次次災難和危機。羋月與楚公子黃歇青梅竹馬,真心相愛,但最後還是被楚威後作為嫡公主羋姝的媵侍遠嫁秦國。
  • 走進西安之兵馬俑、秦始皇陵
    每個到過西安的人,都要去看看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盡情賞閱浩蕩雄渾、鐵骨錚錚的兵馬俑和沉睡在驪山之側、渭水之濱的秦始皇陵。一到臨潼,遙遠的大秦帝國便張開博大的胸懷,讓我在歷史的時空裡穿梭,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鑄就著大秦的顯赫和威嚴,每一株草木都煥發著秦風遺韻。
  • 秦始皇為何要重賞寡婦?趙太后的陰影是表象,真正意圖是為秦陵
    秦始皇陵的水銀從何而來?從嬴政賞賜大秦一位寡婦說起生前,嬴政是消滅六國完成大一統的秦始皇,身後,嬴政的秦陵地宮是神秘莫測的地方。雖然秦陵地宮一直未曾打開,但是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已經測出裡面含有大量水銀,在當時落後的條件下,這些水銀是從何而來呢?這些水銀與大秦這位寡婦有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