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兵馬俑是秦始皇所建,其實不一定,幾個證據就顛覆兩千年歷史

2020-12-12 指點江山

1947年三月,一處大型的兵馬俑坑在陝西省臨漁縣秦始皇陵東部被發現。這是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當發掘工作開始的時候,這個小山村就引起了海內外考古界專家學者的目光和重視。到這裡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甚至有人稱讚它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沒有任何質疑的,這次兵馬俑的發掘再一次的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世界文明古國」的名號。

然而,這一重大發現也給歷史學界和考古界的學者提出了很多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在提出的問題中最令人感到好奇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秦陵兵馬俑坑是為誰修建的呢?或者說這俑坑的修建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在發現兵馬俑坑的那一年,秦鳴,這一位在秦俑考古工作隊做事的研究者說過這樣一段話,在相關資料上有過記載,秦始皇曾經命令修陵的工匠將陵墓的外圍再往外擴三百丈,而兵馬俑坑就在陵墓外圍的東邊,恰恰在這個修改過的區域之中。就此看來,秦鳴認為兵馬俑坑是為了始皇而修建的陪葬坑。

1984年,在《大自然探索》第三期上刊登了一篇關於論證這處發現的歸屬者不是嬴政的文章,在這篇由陳景元撰寫的文章中他提出了兵馬俑坑不是嬴政陵墓的陪葬坑的觀點,它的歸屬者並不是我們熟知的始皇帝,而是比他早五十多年的秦宣太后。

他提出這一觀點的理由主要有三條:

首先,他質疑了「三百丈」這一史料的出處。這位學者認為這一根據的出處是模糊不清的,非常讓人懷疑。退一步說,如果這則史料是可信的,那麼按照古代的度量來說,秦朝時的一尺大概是如今的23釐米,那時的三百丈換算到現在的長度的話大概是六百九十米,但是根據現場的數據測量,秦始皇陵墓距離此處俑坑的距離是1710米,這自然是和現實極為不符的。

其次,俑坑裡發掘出的車馬和軍隊比起嬴政時代來說明顯要早,要落後得多。始皇帝時期,秦國軍隊是以步兵和騎兵為主要兵種的,基本上沒有車戰的用武之地。然而俑坑當中的軍隊卻大部分都是戰車士兵。

再其次,始皇帝非常信奉陰陽五行及其相關的學說。秦朝自周朝以後建立王朝,據這一學說來說是以水克火,也因此,秦朝崇尚水德。古書《通志》中有過記載:秦國和秦朝都尚水之德,服飾的顏色都喜歡用黑色。然而,發現的俑坑之中的士兵俑從頭到腳穿的是正紅或是大綠色的軍袍,紫色、白色或是藍色的軍褲,絲毫沒讓人看出來這支軍隊有「尚黑」的意思。

最後一點,從坑中發現的執法吏所佩戴的帽子和發掘出的碑文來看,這處俑坑應當是為秦宣太后修建的。

關於這位太后,學者陳景元解釋道,公元前三零六年,秦昭王即位。但是由於即位時太過年少,當時秦國的朝政是被太后所操縱的。這位太后的生活極其的奢靡,臨死之前還要求男寵殉葬。但是昭王並沒有為她舉行人殉,而是命令工匠製作了和常人幾乎一樣大小的人俑來充當人殉,還配上了相當規模的輜重車隊作為陪葬品。她的墓就在秦始皇陵的東邊,兩處墓葬距離非常近,可能真的會有這種可能——她才是俑坑的真正擁有者。

1985年《文博》雜誌第一期中就刊載了學者秦鳴關於論述俑坑的歸屬者是嬴政的這篇文章,他繼續持有原來的觀點。他認為研究應該從坑中的文字資料、陪葬物品、以及整個秦陵的遺址規劃,俑坑中軍隊排列以及方陣上來看,俑坑西北方角落裡的一處級別比較低墓穴的主人仍沒有確定清性別,或許跟宣太后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俑坑的歸屬者不是這位太后,而是始皇帝嬴政。

除此之外,在此出土的幾千件兵器中,鐵器的數量十分的少,大部分的兵器都是銅製的,這和其他史料記載的當時冶鐵技術比較成熟的水平是矛盾的。也有一種可能,因為要做陪葬品,才會選擇放了一些已經不用的,落後的兵器。

也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始皇陵墓建築的一部分並不包括此處的秦俑坑,這處的秦俑坑是為了彰顯秦國軍功而建的,是一種類似於紀念碑一樣的建築,我們稱之為「封」。

對於這個秦俑坑到底是為誰修建的討論,現在學界大部分研究人員都認為是秦始皇。但是,這個答案是否就是正確的呢?沒有人敢確定。

相關焦點

  • 歷史揭秘:秦始皇為何非要打造兵馬俑?
    歷史揭秘:秦始皇為何非要打造兵馬俑?在中國的歷史上,秦始皇絕對是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所創立的秦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度,而秦朝對於後世的影響,也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清的。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正是秦始皇陵兵馬俑。
  • 《秦俑兩千年》世界第八大奇蹟,帶你領略秦始皇兵馬俑的前世今生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面對不如此瑰麗的文化珍寶,我們該如何去走近它、了解它、欣賞它呢?答案就在《秦俑兩千年:關於秦俑的一切想像、現實與未知》這本書中。令人敬佩的是,這本書光是引用的文獻就多達200多部(篇),可以說是英語世界最重要也最全面的一部介紹關於秦代歷史和兵馬俑的書籍。
  • 西安故都,八百裡秦川,兩千年傳奇,秦始皇兵馬俑旅遊攻略
    華夏源脈,千年帝都,絲路起點,秦俑故鄉"的十三朝古都之首西安,位於中國腹地黃河流域中部的關中盆地,面積9983平方公裡。古稱長安、意為長治久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西安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 你不知道的秦始皇兵馬俑之謎
    每個陶俑,身上都被塗了色彩,這些塗料能讓他們的陰靈取在一起不消散,一旦這些色彩不存在,他們的陰靈也會散掉,一切都將不復存在。而且,如果有天有人打開,這些色彩就會自動脫落,到時他們來魂飛靈散,所以,他們要全力保護這兒,齊心保護。  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存活下去。
  •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真正的皇陵!
    場面宏大而震撼,歷史建築三分看七分聽,遊覽最好請個導遊,能從中知悉更多的細節與精彩故事。場館很大,需要一定的體力,現場有嬰兒推車租用,但無障礙通道略為不足,部分地方需要搬檯。首先告訴大家,到了兵馬俑一定要請講解員,要不然自己真的會是一頭霧水。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蹟,這裡非常震撼,你會驚嘆這裡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驚嘆千年前古人的智慧。這裡大氣磅礴、嘆為觀止,有人說在這裡都可以找到自己,只要用心去看,真的可以找到,找到千年前的自己,哈哈!
  • 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四大未解之謎埋藏千年,至今無解
    在科技發達的21世紀,世界上仍有許多困擾人類的古代謎團無法解釋,外星人、超自然現象暫不必說,僅僅那些工程浩大的古代陵墓,就非常值得我們去重點關注、深入研究,特別是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著名旅遊景區的地方,例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就深藏著四大未解之謎。
  • 兵馬俑其實是活人俑? 有人拿出了幾項證據, 專家: 不好說
    近些年,有人表示這秦始皇陵裡面的兵馬俑並不是單純的陶俑,而是活人俑,裡面的那些兵馬俑基本都是一個個秦兵的死士。 而且,他們還拿出了所謂的證據,也就是傳說中的推論。首先,這兵馬俑作為秦始皇陵裡最經典的東西,沒有被盜墓賊偷走這就已經是個奇蹟,好不容易到了專家手裡,他們卻不敢進行研究。
  • 歷史瑰寶——秦始皇陵兵馬俑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淌,文明被一遍又一遍地衝刷,它淘走了許許多多的泥沙,也留下來不少積澱,藏於河床下。而文物正是其中最好的積澱,它作為對歷史和過去的見證,總是充滿不朽的魅力。說到文物,我便不得不提起兵馬俑,這個我從小便聽過無數遍的名字。
  • 關於秦始皇兵馬俑,你一定不知道的三個秘密!
    炎熱的夏天依舊阻擋不了人們旅遊的步伐,小編在這個盛夏也選擇了外出遊玩,去到了歷史底蘊豐富的古城西安,去西安不去兵馬俑就相當於去北京沒有爬長城,去桂林沒有看山水一樣。在那裡,小編也收穫頗豐,下面是關於兵馬俑的幾個小秘密,分享給大家。
  • 秦始皇陵油燈千年不滅,史書所說是靠鮫人油?美國人給出答案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是歷史上第一個功績顯著的皇帝,他不僅結束了戰亂,還更好的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不僅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還將萬裡長城給修建好了,並且在抵禦外族入侵的時候起到了非常大重要作用,也因此被人們稱為是「千古一帝」。
  • 秦始皇陵兵馬俑看過嗎?這幾個故事聽過嗎?
    藺安穩在家一個多月後,休假期滿,回到北京,撰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報導。報導說,這批陶俑身穿軍服,手執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實形象塑造的。秦始皇帝陵周圍以前曾出土過陶俑,但都是一些體積不大的跪俑,像這種同真人一樣的立俑,還是第一次發現。特別珍貴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批武士。這批武士陶俑的發現,對於評價秦始皇、研究秦代的政治、經濟、軍事,都有極大的價值。
  • 秦始皇兵馬俑是怎麼做出來的?美國專家:是來自歐洲的技術支持
    導讀: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誕生了數百位帝王,其中有功蓋千秋的千古一帝,也有驕奢淫逸的昏君。這些帝王中,只有秦始皇作為皇帝的開創者,被歷史銘記上千年,他創立的大秦帝國,實行的種種政策也被後世持續爭論、品評了千年。
  • 專家為什麼不敢研究兵馬俑?兵馬俑其實是活人俑?有證據麼
    萬裡長城與兵馬俑是秦始皇留下的兩大世界奇蹟。就幾千年以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說,長城能夠修建成功,兵馬俑顯現於世界,都的確太不容易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消滅了6國,統一了中國,並自命「始皇帝」。嬴政這人過於好面子,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三皇五帝,於是在活著的時候就花巨資給自個兒修建陵墓——秦始皇陵。
  • 秦始皇兵馬俑栩栩如生,難道是真人燒制而成?專家說一句話露餡
    專家說一句話露餡我們都知道,兩千多年前的秦始皇一生都在尋找不死藥,希望能得永生,但是人總會生老病死,他也一樣,統治了那麼久的天下,他不甘心就這麼死了,於是他求仙不成,陽壽就要沒有了,就想通過兵馬俑來管理陰間。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小編,相信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就是兩千年前的兵馬俑,一個個形象都栩栩如生,太過真實,會不會是用真人燒成的活人俑呢?
  • 秦始皇兵馬俑是怎麼被發現的?說出來你都不敢信!
    秦始皇陵始建於公元前246年,歷時39年,到公元前208年建造完成,整體造型,模仿了當時的皇宮鹹陽,堪稱是地下宮殿也不為過,這樣規模的一個皇陵,在中國歷史上稱最。秦始皇陵至今2000多年,也曾經歷多次災難,但是好在都有驚無險地挺了過來,雖然受到過破壞,但是整體上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完整度。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
  • 為啥看過陝西秦始皇兵馬俑的遊客都說後悔?還是因為窮
    提起秦始皇嬴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而他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可能莫過於秦始皇陵兵馬俑了,在旅遊界的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是古埃及金字塔,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就是中國秦始皇陵,足見秦始皇兵馬俑在世界的聲譽。但是去過秦始皇兵馬俑的人不約而同的都說後悔,其實原因不在於陝西景區不好,而多半都是自己的原因。在2019年清明假期的時候,和家人一起自駕去過一次,接下來就從兵馬俑的發掘過程、費用兩方面給大家說說!
  • 「秦始皇陵兵馬俑」源自古希臘藝術?
    一些學者提出了顛覆傳統的觀點,即—— 兵馬俑不是從中國固有文化中發展演變而來,而是源於古希臘雕塑藝術。 他提出,希臘文化對中國雕塑的影響,可能是通過間接傳播,也可能有來自西亞或歐洲的工匠直接參與了秦始皇陵的建造。 儘管他也承認兵馬俑與希臘雕像的功能不同,且兵馬俑的「製造方式主要採用了中國本土的技術」,因而毫無疑問「是中國的而非希臘的藝術品」;但從藝術源頭上,他仍認為它們是亞歷山大大帝東徵所帶來的「希臘化」的產物。
  • 韓國申遺稱兵馬俑是他們的,還拿出所謂的證據,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韓國申遺稱兵馬俑是他們的,還拿出所謂的證據,不禁讓人捧腹大笑 秦兵馬俑是我國最珍貴的文物之一,是我國第一批的世界文化遺產,它被稱之為世界的第八大奇蹟。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歷史重要的見證者。
  • 虛擬考古告訴你秦始皇陵不只有兵馬俑
    虛擬考古告訴你秦始皇陵不只有兵馬俑  不久前有網友爆料,說自己在西安入住了兵馬俑主題的民宿,床前床後、牆壁、洗手盆、檯燈……房間裡到處都是兵馬俑大大小小的複製品,頗為驚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也關注到了這則新聞:「這是一個非常差的創意,兵馬俑不適合民居。」
  •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史書上為何沒有記載?
    這其中有一種猜想是兵馬俑是給羋月陪葬用的,羋月作為秦國有影響力的太后,確實有資格擁有這種高規格的陪葬。證據是兵馬俑的髮型是斜髻,當時的楚國人喜好斜髻,而羋月正好是楚國人。再加上秦始皇時期的士兵服裝為黑色,兵馬俑出土時卻色彩斑斕,與史料不符,反而更像是為羋月送葬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