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的展區裡,不少觀展者在咖啡之翼的智能咖啡機前排起了隊。
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彭婷 天津報導
5月16日至19日,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企業領袖和國際嘉賓齊聚天津,圍繞大會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此外,華為、聯想、特斯拉、阿里巴巴等等眾多國內外明星企業也齊聚一堂「爭奇鬥豔」。
紅網時刻記者注意到,在展會現場一家沒有正式參展的湖南「企業」卻引發了不少觀展人群的「圍觀」。而對於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而言,是意外,卻也不意外。
意外!
咖啡之翼全稱湖南咖啡之翼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南知名度很高的本土品牌、新三板企業。在過去十多年裡,一度成為長沙城裡文藝青年、小資生活的代表。
在不久前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這家專注「吃喝」的企業,卻以一種意外的方式,在人工智慧、5G、無人駕駛的夾縫中悄然「走紅」。
現場,不少觀展人員在咖啡之翼的智能咖啡機前排起了長隊,購買咖啡。
據紅網時刻記者了解, 這款名為「自由翼」的智能咖啡機,是一款SaaS系統驅動的智能自動咖啡機,以智能零售終端為載體,構建了一個無人服務微縮咖啡館的迷人場景。
「卡布奇諾、拿鐵還是摩卡,至少有16種選擇,非常方便而且價格實惠。」一位在「自由翼」前排隊購買咖啡的觀展者選擇了拿鐵,他告訴記者,沒想到展會現場還有可以「實操」的展品,挺方便一舉兩得。
智能咖啡機在世界智能大會上「走紅」,似乎是合乎邏輯的。
然而,紅網時刻記者卻從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處獲悉,「咖啡之翼並未報名參展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5月17—19日,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行。
一名觀展者在咖啡之翼的智能咖啡機前購買咖啡。
不意外!
在這樣高級別的會展上,一家未正式參展企業「走紅」了,對於不少人而言可謂預料之外。但對於咖啡之翼創始人尹峰而言,似乎一切又是情理之中。
尹峰告訴紅網時刻記者:「咖啡之翼比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的其他參展企業更早入場。」
原來從2017年開始,在尹峰的帶領下咖啡之翼已經悄然轉型,走智能零售之路。
「當前,中國人的很多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比如支付寶、微信的應用,支付變得越來越快捷簡單,一部手機走天下。加上智能機零售的出現,讓所有的服務能更逼近到離用戶1公裡、500米、100米,用戶的一些日常需求越來被高效實現,生活更方便了。」尹峰說,2017選擇做這件事情,是順勢而為。
做出了轉型的決定,相當於選擇了一條新路徑。但要在這條新「賽道」上跑得穩、跑得快、跑得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咖啡之翼對於智能咖啡機的落地場景選擇做了大量合乎市場規律和消費者習慣的調研,其中展會就是排名靠前的場景之一。
設備有了、產品有了,怎樣讓設備帶著產品進入具有市場潛力的場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尹峰告訴紅網時刻記者,尋找智能設備落地場景的BD工作其實是一件非常傳統、非常接地氣的苦差事。但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讓智能產品在現實中產生應用價值。「我們要把一臺智能產品推送到有效的場景,除了軟硬體研發,前期運營、運維、BD都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時間和財務成本都非常大。」
咖啡之翼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咖啡之翼的智能咖啡機在全國已經落地了4000多臺,僅北京、天津就有近千臺,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湖南等地的各大展區內都常年布有不同數量的智能咖啡機。
意外不意外?
2000年,咖啡之翼在長沙第一家線下店開業,前十年時間做直營店,開出了大、中、小型不同規模的店鋪模型進行嘗試,做精細化運營。
2013年開始規模化複製,做特許授權,每年開出50-70家門店
2017年轉型新零售領域,推出了城市智能零售咖啡機「自由翼」品牌。
經過這19年耕耘,湘妹子尹峰原創的這個湖南品牌,從湖南走向全中國,現已是全國知名咖啡連鎖品牌,在全國23個省、4個自治區、3個直轄市、140多個城市布局線下門店300多家、城市智能咖啡機4000多臺。
企業轉型,是機遇和挑戰交織出的探險之旅,尹峰帶領下的咖啡之翼走了三回。但最近這一次,尹峰底氣很足。
今年初,咖啡之翼併購了智能咖啡機賽道上成績不錯的競爭對手「萊杯」,這意味著向市場釋放出正式全面領跑該行業的信號。
「並不是所有的豬都能在風口上飛起來。」在尹峰看來,智能設備在中國的應用還是有待加強的。「前兩年,大家都把它當一個風口,資本熱錢大量湧入,催生一撥偏研發人才和網際網路人才的新創業者,致力於研發設備,對線下場景反而是不熟悉的,產品研發完以後在什麼地方落地、如何落地、落地後的持續運營,體現出經驗不足,創業呈現出各種頭重腳輕、虎頭蛇尾。」
尹峰告訴紅網時刻記者,在他們的市場調研結果裡,除展會會場外,高校、景區、醫院、高速公路服務區、商超、寫字樓都是排名靠前的場景,但這些地方並不是你想進就能進的。
功課做的足,成績才能好。在這方面,作為湖南本土品牌,咖啡之翼不但發揚了湘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大膽轉型,還繼承了「吃得了苦、霸得了蠻」的霸蠻精神,重複踩點、深度公關,克服各種困難把自己的設備送入最理想的場景當中。
當前,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咖啡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咖啡愛好者數量成高速增產趨勢。隨著中國人對咖啡的需求增加,未來的咖啡市場也非常可觀。
用戶到線下咖啡店去購買,獲取一杯咖啡要15-20分鐘,而自由翼智能咖啡機只要30-45秒。隨著越來越多方便消費者智能產品得到廣泛應用,這對於中國人而言將是分享科技進步紅利的最佳渠道。
但對於這場咖啡之翼的「智能轉型」中,尹峰雖在全國市場頗有底氣,卻也有一個遺憾。咖啡之翼作為湖南本土品牌,智能咖啡機的鋪設規模湖南卻成為短板,反不及北方一些城市。
尹峰說,她作為湖南人,咖啡之翼作為湖南本土品牌,是有家鄉情結的,有「私心」的。「肯定是希望我們的新東西好東西能讓咱家鄉更充分享受,結果事與願違……於是,今年省兩會上,我很認真地寫了建議案,希望通過智能咖啡機精準扶貧、助力大學生自主創業,來推動智能新零售的加速落地。」
尹峰做咖啡已經做了19年了,最開始只是想做長沙人民最喜歡的城市客廳,「而現在,我們想做最方便最親切的中國特色自主品牌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