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疫情中,旅遊行業遭受的影響首當其衝,這也預示著今年旅遊市場供大於求,勢必會有很多低價便宜的旅遊產品進入市場,畢竟現時不少旅遊類公司都缺現金流,急需通過預售回籠資金緩解壓力,使得旅遊產品的價格或將出現史上最低。
記者從今年2月中下旬開始便注意到,不少旅遊平臺已經開始紛紛推出旅遊產品預售,而且價格非常吸引人。對商家而言,做好預售將有助於自身的快速復甦;同時,對於消費者來說,此時入手旅遊產品是相當划算的,但在低價背後如何保障自己權益,依然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提升自己對產品的辨析度,對自己的未來出行有一個預判,切勿衝動消費。
■新快報記者 陳鏇
A
看清楚預售產品的退改籤政策
疫情以來,旅遊行業中最活躍的當屬攜程了,不僅率先推出「預約未來的旅行」,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更是化身新晉網紅直播帶貨,掀起一波波的搶購熱潮。但除了名人效應、價格低廉外,最涉及切身利益的便是「退改籤」政策。
要知道,誰也無法預估疫情結束的準確時間,更無法確定自己未來哪天有時間;因此,選購預售產品從門票、酒店到餐飲,切記看清楚是否搭配有友好的「退改籤」政策,才能進一步保障自己的權益。
以記者日前通過攜程搶購的「三亞愛必儂棠灣度假公寓」產品為例,兩晚套餐價僅為799元,便可享用81平方米海景兩臥套房,有效期至9月29日,除了「五一」期間不適用,其他時間提前預約即可。雖然購買頁面上顯示【過期退 隨時退】,但建議還是點開【購買須知】看看,當中有特別提示:「未核銷,可退款;預約確認後不予退改」,所以安心購買後,在未來安排旅行的時候,也最好先確認自己一定可以出行再預約,以免因為自己大意反而造成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有一些商家雖然頁面上寫的是可以隨時退款,但細則中很可能藏有小字:退款要收百分之幾的手續費,此時擦亮眼睛看清楚條款真的很有必要。包括現時有不少酒店自營渠道也推出了優惠的預售產品,特別是朋友圈一些旅遊業人士或者朋友在轉發的促銷,識別二維碼即可購買。當然,你看中的是價格,但實際上,二維碼的背後涉及的不僅僅對方的獎勵金,還有逆向操作問題。顯然,通過這樣的二維碼購買讓熟人賺點獎勵金也無可厚非,因為對你來說在售價格無差別,最大問題是一旦碰到逆向操作,就會變複雜。那時你將會發現基本上無法退款,最多只能做延期。所以,下單前,請先想清楚。
B
選擇有實力的、正規的、靠譜的渠道購買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旅遊業註定很難,但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機會。越有實力的旅行社或平臺,抗風險能力就越高;疫情以來,我們明顯也可以看到OTA中攜程、飛豬、驢媽媽、去哪兒均表現出可圈可點的社會責任擔當,相信許多人在經歷疫情旅遊行程的退訂過程後,對未來消費渠道的選擇也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
因此,在選購預售產品時也請一定認清楚正規、靠譜的渠道,傳統旅行社如廣之旅、廣東中旅;OTA如攜程、飛豬、驢媽媽等大型企業,非極端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倒閉的,但如果通過微信公號或者一些不知名渠道購買,萬一對方倒閉了,你可能連投訴都無門。
近年來不少網際網路旅遊創業公司湧現,當中麥兜、布拉、淘在路上、愛旅行等公司的倒閉,也成為不少消費者血的教訓。在記者關注的公眾號當中,包括「發現旅行」「童遊」等也都在大力促銷,「買一送一」「骨折價」「王炸」等字眼也是相當有吸引力,即便有些明確了未預約全額退等條款,但對於這類型非OTA性質的第三方平臺,如果購買了,最好是短時間內使用;若持有時間可能會超過半年才出行的建議慎重,畢竟作為消費者很難清楚知道他們時下的現金流、資金鍊處於什麼樣的情況,萬一再來個「黑天鵝」怎麼辦。
當然,相比於渠道方,酒店、航空公司等資源方推出的特惠產品可以說也會相對安全,例如萬豪、海航等抗風險能力都是比較強的企業,只要看清楚條款再下單,基本上不用擔心倒閉或被捲款跑路等問題。
此外,付款邏輯也是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例如,我們在淘寶買東西,錢會先打到支付寶,等確認收貨之後才會把錢打到商家,對雙方都有保障。記者了解到,目前有這種付款邏輯的,除了飛豬,還有攜程、去哪兒等,飛豬是通過支付寶實現的,而攜程、去哪兒則和供應商之間有帳期,避免了因商家出現問題所造成的不必要麻煩。特別是像攜程這種大型平臺,本身對消費者就有一定的權益保障,即便商家出問題,也不會把壓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Q&A
Q:這時候適合囤哪些旅遊產品呢?
A:門票、酒店、餐券就適合現在囤著,而自由行產品、跟團遊產品、郵輪這些建議再觀望,畢竟疫情還未完全結束。而涉及到二次預約的產品,一定要直接和資源方購買,而不要和渠道方購買,畢竟渠道方很多時候就是個中間商,對資源沒有什麼把控力。
Q:最近很多白菜價機票值得入手嗎?
A:近期不管是國內航空還是境外航空,確實都推出了價格低、折扣大的機票,有的甚至覆蓋了國慶、春節這樣的檔期,讓不少有提前購買機票習慣的人都開始按捺不住。如果是那種不用立刻確定日期的機票也可以考慮囤上,比如山東航空的魔盒、川航、深航的秒殺優惠券,可使用的日期比較長,且使用規則靈活,先囤優惠券等真要出行再購具體航線的機票也是明智之舉。但入手之前還需三思,了解清楚一些風險。比如只是近期在國內有出行剛需的,其實根據自己的行程來購買就好了,國內近段時間都很便宜,去一趟三亞100多塊錢就可以搞掂。但如果涉及出境行程的囤購,除了機票的退換票政策,還要考慮出入境政策變化的風險。要提醒的是,目前航司的退換票政策,也是視疫情情況而延期,未來半年以後的機票未有免費退票政策,也要考慮屆時無法出行、卻享受不到免費退票優惠的風險。
Q:海外商家大促也很便宜是否考慮?
A:雖然旅遊屬於虛擬商品,尚未出行基本就不產生費用,但在這次疫情中,很多通過境外商家預訂的旅遊產品幾乎很難退訂,畢竟國情不同,他們也不一定受中國法律的約束,即便他們有心協調處理,操作流程也會很緩慢。所以對於預售商品,建議還是儘量避免直接選擇海外商家,寧可花多點錢選擇中國的代理或者大型OTA預訂;當然,前提還是要看清楚條款、諮詢細節後再下單。須知,此次疫情已經在全球蔓延,相比之下反而中國才是比較安全的,業界人士對旅遊市場復甦的判斷是「省內-國內-國外-郵輪」,此時不妨多關注省周邊、國內遊等,如果僅僅因為預售便宜就規劃太長遠的境外遊,也不太現實。
特別提示
旅遊產品,價格再低,也是會符合市場規律的;當出現某個旅行商品的價格偏離市場太多的時候,要提高警惕,進行多方面的驗證。從經驗上來講,如果是有實力的資源方或者OTA,相對風險低一些。如果是一些不知名的第三方在售賣價格低得離譜的旅遊商品,請還是三思。謹記一句話:你看中的是價格,別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