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霸到北大清華,父母主抓家庭教育「核心三點」,小學時就開始

2020-12-14 騰訊網

在看過了很多學霸的成長之後,越發讓人覺得,培養孩子就是一個「系統工程」,單單只強調一點,往往並不足以得出最關鍵的因素出來。

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困惑,為什麼有的孩子,父母也用同樣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為何孩子最後卻沒達到父母的期望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倖存者偏差」。

透過現象看本質,學霸培養的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底層邏輯和深入思考,這才是我們想要了解的地方。

同樣一個動作,為何別人成功了,而我們卻出了問題,這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找到原因的地方。

一、閱讀,是學習的基礎,小學前後就要培養成形

閱讀不僅僅只是看書。

愛讀書,可以說是學霸父母們一定要培養出來的重要品質。

但是,這樣的讀書,只看其表而不知其裡,我們也可能無法掌握其中的重要精髓。

如果一定要說培養閱讀習慣,哪個因素最重要,那一定是興趣。興趣會讓孩子自發產生動力,進而形成習慣。

愛讀書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比不愛讀書的孩子更勝一籌。

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從小沒上補習班,父母為培養她的閱讀興趣,一歲多時家裡就訂了很多幼兒畫報和繪本。

「小時候她看不懂,我們就給她講,她主要是看圖。慢慢的,她自己看了就給我們把故事講出來了。」

貴州走出來的學霸詹青雲,自小愛看書,四五歲時,為了給愛聽故事不愛看書的小夥伴講故事,她熟讀《西遊記》《紅樓夢》等名著。

上了小學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詹媽媽乾脆周末時帶上詹青雲泡書店,一泡一整天,臨走時再挑兩本書帶走。寒暑假時,也允許女兒廢寢忘食地看武俠小說。

著名影星陳美玲,把三個兒子培養進了史丹福大學深造。她對於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也十分重視。

有一天下雨,她帶著孩子們穿上雨衣去外面跳水,逗青蛙。之後她問孩子們,為什麼會下雨呢?

於是,她帶領著孩子們研究起了地圖和相關的書。這樣的讀書,也一下子就讓孩子愛上了閱讀。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

1、閱讀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

2、不帶功利性的閱讀,更加有利於習慣的形成;

3、先有趣,再有益,先無用,再有用;

4、先雜食,再精讀,先愛書,再挑書。

如果你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請營造閱讀的環境,從興趣入手,並且讓這種習慣,最晚不要超過小學時就培養完成。

二、品德,是學習的重要保障,不要晚於小學時培養出來

被魯豫稱為「博士老爹」的蔡笑晚,6個孩子培養出了5個博士1個碩士,他總結下來的家庭教育心得,就是24個字:

「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培養自學、先學做人、快樂教育、愛和多溝通。」

而品德,是一個人成才的先決條件,越早培養越好。「不恐智不達,唯恐德不修」!

這樣的品德,是一種寬泛的內涵,包括了堅持的毅力,凡事自我負責的責任感,以及學習是為何而學的內驅力。

品德也是一種習慣,當孩子習慣于堅持,他的毅力就培養了出來。當孩子習慣了負責,他就有了責任心,當他明白學習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自己時,學習就是他想要做的事,而不是父母逼他去做的事。

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從小媽媽就有意帶她去參觀大學,讓她從小立志考出好成績。

那麼,我們有沒有從激發孩子夢想與品德的角度出發,著重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呢?

這樣的能力培養,最佳時期在3-12歲間,小學階段樹立屬於自己的志向與理想,讓孩子知道為何而學,就是不可或缺的目標。

有目標,對自己就有要求。目標感的培養,父母要有意識的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灌輸。

三、掌握學習方法,越早越好,小學時就要掌握

學習不應該是埋頭苦學,而應該善於總結學習規律,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工具,是武器,擁有方法,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那些學霸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

馬冬晗、馬冬昕雙胞胎姐妹倆,是清華大學有史以來第一對被保送入學的雙胞胎學霸。

她們的學習秘訣,就是充分利用好時間,從小學直到清華,她們的時間都利用到了最大,以致於初三時,「一年的時間多得像是別人的兩倍」。

她們的時間顆粒度,是以分鐘來計算的,如果沒有從小養成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沒有人能適應她們的學習節奏。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從來不上補習班,而是向課堂要效率,她有三步曲:預習時標出難點,上課時帶問題聽課,課後複習鞏固。

有些家長聽到這裡,第一個念頭總是:不上補習班,可能嗎?老師真的用心講課了嗎?我家孩子也用心聽了啊!

如果你弄明白因果關係,也就知道這是可能的,既然上課能學得又快又好,自然不需要上補習班。我們控制能控制的自身因素,外在的因素也就起不到決定性的影響。

同樣重視上課的,還有河南的雙胞胎兄弟陳定一陳弘一兄弟倆,他們則是提前在年級交替時的假期裡,就提前預習完下學期所有課程,當然碰到問題,也需要父母予以輔導。

四、兩個需要澄清的重要概念,與對孩子小學階段的不了解有關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羅列很多孩子成才的關鍵因素,但從底層邏輯上來說,以上的三點也就涵蓋了大部分。

同時,有兩個重要的觀點需要澄清:

1、天生如此,孩子聰明

不可否認孩子的先天條件與遺傳同樣很重要,但後天的努力不可或缺,只強調先天,更多時候是我們對自己的一種安撫,父母的焦慮情緒總是無從排解,這涉及到我們的情緒管控。

學習是一項馬拉松長跑,但家長卻往往用短跑的態度來對待。

最簡單的一點,就是對孩子的任何一點退步,都怒火中燒,不接受解釋,只接受自己認為的理由。

2、這樣做就一定能成為學霸嗎?明明就是挑出特例來說明

這就是「倖存者偏差」了,因為你成功了,所以你怎麼說都有道理。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但同樣的半桶水,有的人看到的是「還有半桶水」,有的人看到的「只剩半桶水」了。

同樣道理,你可以說這些都是特例,拿出來「騙人」的,也可以說是某種共性,值得我們從中思考,領悟到一些什麼,並且運用到我們的實踐中。

正是對未來的迷茫,常常導致我們產生焦慮與煩躁,未來就像迷霧,唯有撥開迷霧了解孩子成長中要面對的問題,才能讓我們更好的去面對。

能進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孩子,常常從小學開始就是學霸,這種能力與習慣的養成,一定要好好利用6-12歲的小學六年和幼小銜接的時期。一旦錯過,孩子習慣定型,再要培養就很費力了。

只要教育和育兒有章法,成長就可期,努力不一定成學霸,但不努力肯定與學霸無緣。

我們不誤孩子,孩子必然不負我們,祝願家長們都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們!

相關焦點

  • 考入清華、北大的那些學霸,到底是拼實力,還是拼家長?
    趙啟琛在總結自己逆襲時的經驗時說,要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首先要跟上老師的步伐,在高考複習時,合理規劃時間,把高考這個大目標分成幾個小專題,比如7天複習好語文的字音字形,3天複習數學的排列組合,對自己的缺點、易錯點,針對性訓練,確保複習質量。
  • 8.11 揭秘清華北大10位學霸獨家學習方法
    我小學是在老家農村讀的,那時候,父母長輩對好學生的定義僅限於誰誰考了100分,他們不理解100分能做什麼,卻知道100分可以讓他們在鄰裡閒談的時候臉上有光。老師也曾在課堂上問我們理想,大部分學生都會說:老師、醫生、科學家。我不知道真正的理想是什麼,我也跟著他們說:老師、醫生、科學家。然後像大多數孩子一樣,瘋狂的追求100分。
  • 高考學霸調查:老師,只是老學霸生了小學霸!
    但是請確認,那不只是學習,而是優秀的家庭和優秀的父母的家庭教育北大學霸小編在當老師,觀察到一個令人心痛的「學霸」終結現象:即使中產家庭好多學霸的優秀成績根本延續不到小學畢業也過不了初中的分水嶺更多的消失在好大學的影子裡這樣的學霸,不是真學霸,他們家沒有龍門,他們也難產出下一代學霸來
  • 南安眉山鄉有「清華樓」 16年走出了10名清華北大學子
    在南安眉山鄉的一所小學裡,有這麼一座樓,它因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眉山學子而得名「清華樓」。在這個偏僻的鄉鎮裡,十多年來,這棟「清華樓」激勵著一屆屆眉山學子「立鴻鵠之志,揚奮勉之帆」,從2000年以後的16年裡,走出了10名清華北大學子。
  • 考上清華北大的人,到底跟普通人有什麼不一樣?
    可對他們來說,考上清華北大是一件值得欣喜的、意料之中的事。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抓起父母才是孩子兒時最好的老師「能夠成為別人眼中的學霸,父母對我的影響至關重要,」雲翼笑著說。雲翼的媽媽是技工學校的老師,經常需要備課寫教案。
  • 清華和北大的夥食怎麼樣?看了他們食堂的飯菜,開始懷疑人生!
    清華北大可以說是每一位莘莘學子的夢想,記憶力最清楚的就是每個父母望子成龍,就會告訴孩子,你要好好學習,爭取有一天能考上清華大學或者是北大,但是真正能考入夢想大學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反過來說能上得了清華北大的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年夏天清華北大的各種信息都會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從分數到環境再到夥食
  • 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農民父親一句話點醒無數家長!
    來源 | 小學生學習 ID | xxsxuexi 這幾天,「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的消息衝上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 《世界上最難唱的歌》難倒清華北大學霸(
    昨日,文章導演的電影《陸垚知馬俐》推廣曲《世界上最難唱的歌》一發布,便在微博上引發熱議——歌詞一半都是中國語文中的生僻三疊字,副歌的一段「皛垚壵嚞刕鱻森,刕鱻森鱻舙龘犇,皛垚焱磊掱掱飝,皛馫焱嚞尛磊」不僅放倒了廣大網友,紛紛表示「感覺語文白學了
  • 清華還是北大?廣州這群學霸選好了!
    日前,信息時報記者採訪了這個學霸「天團」,其中11人的學習秘訣,引起廣泛關注。 眼下正值高考填報志願,學霸們選擇了什麼學校和專業?信息時報記者回訪了8名學生,其中有4人填報清華大學,4人填報北京大學。專業方面,以化生類、數學、經濟類、計算機類為主。對於未來規劃,不少學生計劃讀研讀博,走科研道路。
  • 《頭號英雄》清華北大專場:和學霸們一起答題感受高手過招的快感
    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司指導,由西瓜視頻推出,抖音、今日頭條聯合出品的,全民互動直播答題活動《頭號英雄》仍在火熱進行,1月5日晚20點、22點,分別迎來清華北大兩大專場。提到這兩所大學,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學霸」這個詞,那麼本場也被稱為「學霸之夜」,所涉及的題目,自然也都是學霸級的問題,讓大家體驗了一把與高手過招的快感。主持人陳銘一開場就向大家介紹了組隊的玩法,答題開始之前邀請好友一起答題,3到10人即可組隊成功,每人可以獲得一個橡皮擦,幫你去掉一個錯誤答案。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顯然,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優秀聰明的人,這些學生會利用在大學時期學到的知識繼續發光發熱,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飽滿,並非默默無聞。 可是,既然這些優等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上了大學就銷聲匿跡,默默無聞」的感覺呢?
  • 施一公除了有位學霸妻子,父母都是名校畢業生,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他的妻子趙仁濱同樣出色,和施一公一樣,都是學霸級人物,妻子是黑龍江的理科狀元,還是生物學家,身上包括的標籤同樣不少。兩人有著相似的人生軌跡,在外求學一同回國發展,妻子十分支持他的事業,兩人擁有愛的結晶後,就在家相夫教子,做他強有力的後盾,不讓施一公為家裡的事情操心,是一位很好的賢內助,施一公能夠在事業上這麼成功是離不開妻子的支持的,除了妻子外,他所成長的家庭環境也是助力他成才的因素,父母都是名校畢業生,接收到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 清華北大推薦學霸們的霸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
    其中鎮海中學獲北大推薦名額5個,比去年增加1個,獲清華推薦名額4個,比去年增加2個。餘姚中學分別獲得1個名額,慈谿中學獲北大2個,清華1個。目前,這些學校都已經完成推薦,這意味著,這14名學生已經提前跨入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門。那麼這些學霸們牛氣的成績背後,又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能力呢?
  • 那個高考成績接近滿分,卻被清華北大拒收的王德民,後來怎樣了?
    同時,我們也會為他高考接近滿分,卻沒能進入清華、北大學習的事情感到遺憾。畢竟,就每一個中國人而言,北大、清華作為我國大學階段的最高學府,在所有人眼中都是神往的所在,何況是高考接近滿分的王德民。 但同時,也正是由於北大、清華的拒絕,才讓國家多了一個油氣田開發工程的專家,讓我國的油田開採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及巨大的發展。
  • 學霸書單都有啥? 公開上清華北大的學霸們閱覽書單
    而不少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從學生時代就養成的,佛山一中圖書館和本報記者聯合進行的一份調查研究就發現,該校近年考上清華、北大的20名學霸,高中三年來平均的閱讀量達到79.75本,高出該校學生三年人均閱讀數量的一倍。學霸們的閱讀書單中,不僅有《愛因斯坦奇蹟年:改變物理學面貌的五篇論文》等難啃的理論書籍,也有輕鬆的幾米漫畫。
  • 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
    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人中龍鳳,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然而,考上清華北大不等於進了保險箱,可以高枕無憂。每年都有極少數學生因各種原因被清華北大勸退,讓人震驚和惋惜。那麼,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2、學霸中的學渣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學霸。不過,清華北大匯聚天下英才。清華北大學生中,不乏天賦異稟的學生,不怎麼學也能名列前茅。同樣,學校裡也有平時學習認真、考試倒數的學生。每個班級每次考試總會有名次,總有最後一名,即學霸中的學渣。學渣長期倒數會打擊自信心,導致自暴自棄,掛科太多被勸退。
  • 清華北大推薦學霸們的霸氣何在:能文能武多才多藝
    其中鎮海中學獲北大推薦名額5個,比去年增加1個,獲清華推薦名額4個,比去年增加2個。餘姚中學分別獲得1個名額,慈谿中學獲北大2個,清華1個。  目前,這些學校都已經完成推薦,這意味著,這14名學生已經提前跨入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校門。  那麼這些學霸們牛氣的成績背後,又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能力呢?
  • 清華、北大高知家長的3個特點
    前陣子,隊友被邀請給北大媽媽做育兒分享交流。來參加的人,大多數都是北大的年輕老師,也有部分是清華的年輕老師,都算是高知媽媽了。這次和高知媽媽的交流,給我們感觸很深。總結下來,有三個特點。相比,北大清華的媽媽們,本身學歷和見識都比較廣(基本都是國際頂尖院校畢業),但是聽課的時候非常低調、認真。對於一些有分歧的問題,不會急著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先傾聽,然後再交流。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學習習慣、喜好、性格等等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
  • 她是西藏高考狀元,數學、英語都只被扣2分,清華北大都來搶她
    黃鬱青,西藏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黃鬱青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她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她的學業。我們可以看到黃鬱青的數學和英語都僅僅只被扣了2分,這真的是學霸無疑了。高考成績剛出來不久,清華北大的招生組都來搶她,並承諾只要她報考他們學校,專業任選,而且還邀請她到北京參觀校園。
  • 長沙市一中多人考上北大:有學霸也有健美操冠軍
    四大名校之一的長沙市一中喜訊不斷:多人上北大、清華沒問題,其中有學霸也有健美操冠軍。 袁園:寒門學霸、勵志典型 雖然來自開福區,但父母靠務農、打工為生,文化水平低,家庭經濟條件不好,袁園懂得了自強自立,掃地、洗衣、做飯等樣樣來得,學習更是主動積極,異常勤奮刻苦。學校、老師給予極大的經濟支持和幫助。他喜歡數學,但又不想做研究,而是想藉助數學優勢,做一名科技型、複合型高科技人才,往能源、機械等方向發展。 他成績平時考試都穩居年級前茅,已獲清華領軍降40分錄取的資格,高考考了663分,上北大沒問題。